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汉开国》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东汉开国》读后感100字

2020-07-12 23: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汉开国》读后感100字

  《东汉开国》是一本由魏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7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东汉开国》精选点评

  ●英雄辈出的年代 人物都很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很希望再详细了解一下西东汉的历史

  ●我爱的男人

  ●东汉开国相比于东汉末年知名度太低了,科普读物百家讲坛算是推广了一下东汉初年,另,作者有点文艺范

  ●浅尝辄止而已。

  ●精彩

  ●历史本来就很八卦

  ●散文史

  ●这小子光想着哗众取宠了,讲的既不清晰,又没重点没劲

  ●对于汉朝历史,人们谈论较多的都是西汉前中期的几位帝王,对于东汉的历史除了汉末三国以外都比较陌生。大都说刘秀是位面之子,天选之人,虽然都是玩笑话,但刘秀的起兵之路确实算得上传奇。而如光武帝这般以柔以道,统领文武,取得天下的,在历代开国帝王中算得上独一份了。魏新老师讲解也非常好,经常借故说今,讲述朴素哲理。--2018年6月4日于北京

  《东汉开国》读后感(一):位面之子的传奇一生

  对于汉朝历史,人们谈论较多的都是西汉前中期的几位帝王,对于东汉的历史除了汉末三国以外都比较陌生。大家都说刘秀是位面之子,天选之人,虽然都是玩笑话,但刘秀的起兵之路确实算得上传奇。而如光武帝这般以柔以道,统领文武,取得天下的,在历代开国帝王中算得上独一份了。魏新老师的讲解也非常好,经常借故说今,讲述朴素的哲理。--2018年6月4日于北京

  《东汉开国》读后感(二):东汉风度

  悠悠历史,漫漫长河,东汉的百年历史不是最精彩的,也不是最跌宕起伏的,但却是很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学子可以明志、商人可以明智官僚可以明治、布衣百姓可以明知。其实这本书最让我动容的是刘秀的人格魅力,正如作者所说,刘秀的思想充斥着法儒道三种思想的交流,刘秀优秀就优秀在尽取其长,摒弃其短,不光是在思想方面,用兵、用将、用官也同样如此,兼容并包宽宏隐忍,是为成大事者风度。

  《东汉开国》读后感(三):2012.3

  1.写的很逗,这跟他讲的风格差不多,我甚慰

  2.成功,就是把各种命运中的不一定,变成一定;成长,就是各种不一定变成一定的过程。如何做?以不克不。

  3.一个组织四个时期:第一,起步期(强调个人能力);第二,增长期(内部危机被增长掩盖);第三成熟期;第四衰退期

  4.领导以辞职去要挟下属,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个人和全体下属的对抗,除非你个人的力量超过全体下属的力量。个体可以和个体对抗,但不能让个体去对抗一个整体

  5.领导对下属是有感染力的,下属会无意模仿自己的领导,你不服从你的领导,时间长了,你的下属就会不服从你的。

  《东汉开国》读后感(四):不看不知道,一看,我靠……

  最早对于刘秀的认识,还是来自当年连丽如先生的《东汉演义》。

  铫期、马武、岑彭、杜茂,刘秀手下四员大将,其中岑彭是王莽钦点武状元,九耳连环刀,人帅本领高。

  但是更厉害的就是贾复,形同赵云,从没败绩,四闯包围圈,好似抽根烟。

  但最厉害的还是马熊马山威,手持一杆大铁枪,却只会砸不会扎,一连砸死三个,都是一下哟。

  如今看了《东汉开国》,才知道,满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刘秀不像名字那样文弱,按作者的话讲,他是唯一一位中兴皇帝兼开国皇帝,不但没杀过开国元勋,还拯救了文化和经济,另外还是忠贞情的典范。

  关于没杀功臣,作者说,他比刘邦更自信,所以没有所谓的危机感。我认为,至少还有三个关键词:善良、胸襟、智慧。

  而他成功的速度,也很具有励志作用。一直以为,我党从建立到建国,花了28年,给人以希望和鼓励。后来一看刘邦,才花了7年,更来精神了。再一看刘秀,从放牛到当皇上,3年!!!

  我靠,看来,又可以先玩几年了。反正三年足以成大事,哈哈,多谢光武。

  《东汉开国》读后感(五):以谶起,以忍成

  我是有刘秀情结的。这源于小时候听的评书《刘秀传》,马武姚期岑彭冯异,还有牛鼻子老道邓禹,听着比说唐说岳还要精彩。所以打开这本《东汉开国》,我有种朝圣的心情。

  厚厚的一本《东汉》拿在手里,手感还是相当不错,秉承了人文社一贯的书籍高品质。书中行文幽默风趣,又没有夸张和扭曲,既可以当成历史来以古鉴今,也可以当做故事来轻松阅读。

  正如魏老师所说,东汉在很多人眼中,是光复之朝,但事实上,这是一次真真正正的重打锣鼓另开张,光武帝从汉高祖身上只是继承了一个姓氏和名分,而且还不是唯一性的,有一大帮子人有着和他一样的“种族优势”,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后来的刘备有优势:毕竟刘备在种族优势上具有排他性。

  刘秀起兵,以一个谶言为起点(其实当时很多人都是靠这个开始造反的),但是能够成就霸业,靠得就是一个“忍”字。不论从起兵前的乐于稼穑,还是大哥遭戮时的隐忍,还是对属下的容忍,而“忍”的最高境界就是“容”,有容乃大,光武如是也。其祖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也挺能忍的,但是一到霸业初成,就忍不住了,想骂就骂,想杀就杀。而光武帝对属下的宽容,在帝王群中,绝对是无出其右的,即使是明君的典范唐太宗,和光武帝比,也有相当的差距。严光、董宣这样的臣子,如果碰上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恐怕早就被灭族十八次了。光武帝的宽容和开明,既为明、章二帝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也为子孙打下了一个统治基础。

  如果刘演不死,刘秀会和他争天下么?我觉得这是个假命题,性格决定命运,以二人的性格来说,如果刘演做了皇帝,刘秀就会是个好丞相,因为兄弟二人都重情,不会有赵匡胤兄弟的阴谋,更不会有李世民兄弟的自残。

  东汉开国,也是将星辈出,除了云台二十八将,还有来歙、马援这样的因为沾亲带故而未能名列其中的。这也是开国之争的一个特征。

  《东汉开国》是将《光武帝纪》翻译成了白话文,又不仅仅是翻译成了白话文,是能够让读者(或听众?)轻松理解的白话文,也不仅仅是让读者轻松理解的白话文,是能够让读者轻松理解的幽默风趣的白话文。套用一句《明朝那些事》的一句宣传语:“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用在《东汉开国》上面,同样适用。

  当然,如果鸡蛋里挑骨头的话,《东汉》和《明》相比,剖析的深度还有稍稍差距,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东汉》脱胎于讲稿,太多的剖析会打乱听众的思路;二是东汉的年代过于久远,史料的记载远远不如明朝的多,缺乏史料支持的剖析会成为猜测或臆断,画蛇添足,反而不美。

  书中用了很多我们当下的“典故”(如躲猫猫之类),我们听或看起来,总能给会心一笑,我唯一的担心是,20年后的小同志们还能够读出其中的幽默么?呵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