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经典观后感1000字
《马歇尔》是一部由雷吉纳·哈德林执导,查德维克·博斯曼 / 乔什·加德 / 凯特·哈德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歇尔》观后感(一):正义
第一次看这种以律师为视角的电影,看完觉得还不错。还是有色人种为自己的权利而努力斗争的套路,但案件并不老套,有反转点,当时看的时候却是没有料到,觉得很让人惊喜。
男主有些被神话了,在影片中不如男二有存在感。故事情节紧凑,又是真实故事改变,很有代入感。
总体感觉不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
【剧情】基于真实事件的改编剧本☞没有更差之一 【高大全】男主仿佛始终用着上帝视角、腰携尚方宝剑、脚踏七彩祥云……来嘚瑟给这届不行不行的观众看的 【谁是卧底】突然转变心性的法官、被"莫名力量"操控的陪审团、为毛线用认罪协议一条路走到黑的公诉方、用上帝视角俯视一切的男主…… 【侯小强】国内也没有艺术院线,您这又是搞什么套路……
《马歇尔》观后感(三):歧视有色人种的经典套路
很经典啊,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案例。
1. 白女睡黑男、老板睡司机、富家女睡穷小子的社会现实
在美国白女+黑男的情侣是最常见的跨种族情侣,我猜是因为丁日长啊啊啊。
2. 歧视链无处不在
黑人嫌疑犯当然是歧视链条的最底端。
黑人律师、犹太人律师也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
3. 性、谎言
可见戴套的重要性,与非真爱约炮后不要过夜。
4. 剧情很经典但不够狗血啊!
5. 男主角Marshall竟然没有出轨!!!
得不了奥斯卡的原因:
1. 导演的镜头取景+剪切能力比较差
2. 故事本身有点点单薄
3. 还不够让观众纠结,悬念不够大
4. 生不逢时,目前不算是种族冲突比较激烈的岁月
5. 怪导演咯~
《马歇尔》观后感(四):Most Valuable Takeaway (MVT) : 我不是为了到处灭火而奋斗,我是为了灭掉火本身。
我不是为了到处灭火而奋斗,我是为了灭掉火本身。
当这句话被Chadwick Boseman道出时,尽管是平平地说出,但其力量穿透我的眼球把字母印在我的脑仁上!
这种更伟大的句子会让人心中发亮。因为这是面对社会困境的指路灯,不是一个简单的ism而已,而是一个人对这个主义的比生命更渴望的坚信、坚持。
我看Marshall这部电影的时间正好是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正好引用Obama前总统在这个日子的纪念演讲的段落:
quot;Change depends on persistence. Change requires determination,"
是的,细枝末节的改变,那只需要心情的随意。朝正确的方向的改变,则需要决心,需要坚守。
Marshall这部电影可以被我想起来,就是因为他描绘了一个带来改变的人。
《马歇尔》观后感(五):#电光幻影# 《马歇尔》,挑战的心,在真实的能力下被大放异彩。
#电光幻影# 《马歇尔》,挑战的心,在真实的能力下被大放异彩。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入选作品,可能因为我期待太高了,所以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但是作为一部普通的影片来说整体还是不错的。演员质素尚可,但是感觉也是可发挥的不多,发挥不出来的部分主要是因为编导的影片整体状况很是一般,剧情矛盾虽在,但是说句实话,剧情梗概写的比实际故事情节好太多了。矛盾冲突都是忽起忽落,不够严谨,演员的表演略单一,表情方面呆了一些,人设也有些偏激,很多细节处理好了,可是大面儿有点让人失望。
觉得悲伤吧。回头看看这些跟种族相关的影片,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终于走到这一天,人生的开放,我们以为的信手拈来,其实都是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争取和进阶的结果,没有付出,不见终果,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
黑人律师的故事,却有一点小迷恋,取镜有点小了,不过整体尚可。
作者:小佛搞特
《马歇尔》观后感(六):政治正确怎么了,有什么不好。
1. 今早看到一个截图,唐国强说他演了《颜真卿》不计较片酬的,说是中国人只知其名并不了解他的具体人生和艺术造诣,可惜这个片子不能播了。不知道又触碰到哪个权利G点?
2. 我们的文化传承就是大街上刷墙的那些“振兴传统文化” 口号吧!这帮人懒到具体的事情都不做,说什么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要抵制,问题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大人小孩儿能说上来的有几个?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时候,奶奶还给我们孩子做五彩绳,上面挂着小扫帚,小香囊,手腕上绑着五彩线,下雨的时候扔掉。同学还拿鸡蛋、鸭蛋、大鹅蛋,去撞。有物件、有故事、有传说、有游戏,我们那里还没有龙舟赛呢,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节日,一代代可以传承。现在我们自己的东西粗糙到只剩刷标语,喊口号了。文化传承靠这帮人?
《马歇尔》观后感(七):这世界总有一些总有信仰的人。
前几天看了“看不见的客人”,所以今天看这片情节上应该是比较薄弱的,不过也还好,不影响观看,毕竟是类似演绎片。 一部名人传记。 我没有太关注历史,白人黑人历史更少关注,但却也知道黑人和白人之间有深仇大恨,正因为这样,才能说明黑人在白人心中是多糟糕,影片也就是这个因素下拍摄的,但整部片映射出的细节又少之又少(群众演员给的梗也太少了)。唯一一个地方可以映射的是“嫌犯哭诉如果不认罪当时就死了”让人能感觉但一丝残酷。
美国警察其实也并没想象中好,无关年代,关乎个人。 我们的世界99%的人都不会抱有一颗“为了改变世界而存在的人”。虽然老师常说长大之后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我佩服马歇尔这类人,总有些人的信念好像完全无法复制,疲惫不堪却依旧拥有坚不可摧的信念,无论多少嘲讽多少打击,总是能挺过去,给世界历史留下一笔。(作为普通人,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所以才会混吃等死@_@) 当然还有牛顿、爱因斯坦(等)改变世界科技方向,曼哈顿工程(科学家)改变世界战争格局(如果没有原子弹,估计仗打的比现在多多了),然后梵高、贝多芬之类的伟人。
马歇尔跟他们应该是不能比的,至少我没听说过他名字,但!正因为马歇尔1号,马歇尔2号,3号等等等可能很渺小的(力量的)人存在,世界才会更美好一些。
然而这些人因为有坚定的信仰(或者说固执),活着大多数都会受人嘲讽指摘,(生前受尽嘲讽死去之后才成名的人有很多),所以更不用说这一类得罪“土豪”救“贱民”的人。
虽然这些人的存在可能对你并没有产生影响,但也许别人会需要,请多一些善意,别让他们中途离场。
《马歇尔》观后感(八):《马歇尔》,身为法律人的民权斗士
坦白讲,笔者认为该部电影仅仅为了解瑟古德.马歇尔大法官的生平提供了一个片段的剪影。故事截取了1941年瑟古德·马歇尔和一名白人律师为一名被指控强奸白人的黑人司机辩护的故事,当时的马歇尔还是一名黑人律师,带着有色的皮肤在为民权的斗争而努力奋斗着。本片总体上很难归于传记类,因为在叙事结构上以故事主人公的情节逐渐推进,而非经由第三人的视角来进行阐述,也没有太多客观的材料进行论证。毕竟这只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或科教片,换成纪录片的形式来公映,恐怕会乏味许多,直接影响投资方的票房收益。
在马歇尔身为律师的打拼时代,当时的美国社会对于有色人种的偏见和歧视已经根深蒂固,本片在剖析白人妇女被黑人司机涉嫌强奸一案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出当时白人对黑人的傲慢和歧视,法官不允许身为他州律师的马歇尔进行辩护,理由只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这里的潜台词也很可能是马歇尔本人就是个黑人,在另一面白人律师的协助下,才得以将自己的意见阐述于法庭之上。另一方面,在当时社会中,黑人这个名词就等于低下的社会文化符号,如何让陪审团信服并采纳自己的意见,这是案件的核心所在。本片最精彩之处就是法庭的交叉询问过程,控辩双方你来我往,都在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制高点。随着交叉询问的不断展开,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马歇尔作为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的成员,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部电影激发起笔者准备阅读马歇尔传记的热情,关于更多马歇尔大法官的生平介绍,就留到下次详细阅读后再整理心得吧。
《马歇尔》观后感(九):有色人种红色的心
说的种族,是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包括美国黑人,西班牙语墨西哥白人,黄种人,成立各个社团,进行不光彩的一些事,难道这一切美国政府没责任吗,它已经把这些人分成了几个范围,难道这本身不是带有歧视性吗!中国有很多少数民族,在民族政策上少数民族是有优越性的,但整体上还是慢慢融入汉文化的,在民族政策上中国比起来还是相较好很多啦。
再说影片,围绕的这场官司,其实打官司的人远比这场官司更有噱头。但那位被告在同肤色律师尽心尽力帮他的时候还是没有说实话,这让官司本身波澜不断呐,也从侧面说明了,黑人身上本身确实存在不好的习性,所以容易让人误解,并给别人留下统一的印象,这样真的不好。就像马丁路德金在塞尔玛游行运动时那样,首先改变自己种族人民中不好的东西,才能得到别的种族或人民真心的帮助,从而完成一件大业。
《马歇尔》观后感(十):公平,公正,公开
影评第141话《Marshall》——公平,公正,公开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拍摄。
主人公Thurgood Marshall是美国最高法院的第一位黑人大法官。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美国总统任命。
Marshall大法官于1967年至1991年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职,长达24年之久。
Marshall法官退休两年后,于1993年去世。
Marshall法官在担任法官之前为上庭辩护律师。
Marshall律师一生胜诉无数,很多案例都被载入史册。
有关Marshall律师的重要胜诉案例,
感兴趣的观众,可以自行查阅。
本片讲诉Marshall律师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胜诉的一个小案件。
上世纪四十年代,黑人律师少之又少。
只要被告是黑人,陪审团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罪。
然而,司法的公正何在?
Marshall律师前往康州为一黑人被告无偿辩护。
当地没有黑人律师,白人法官不允许黑人律师上庭发言辩护,
黑人律师只能作为上庭顾问。
Marshall律师找到犹太律师帮忙上庭辩护。
胖胖的犹太律师没打过刑事案件,
经验不足,逻辑有时也不清晰。
Marshall律师顺着案件追寻蛛丝马迹,
分析案情,使得辩护有很大进展。
表面上这是一起刑事案件,
实际上这是两位律师和当时社会群体偏见的斗争。
然而,司法的公正不应因被告的肤色而改变。
一个文明进步的国家或社会群体,
对于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是最基本的要求,
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徇私舞弊,偏袒或偏激都是对法律的玷污,
这只能让民众觉得非常恶心。
法律的不公正是阻碍一个国家进步的绊脚石。
向各位推荐一下本部佳片。
祝大家周中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