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100字

2020-08-02 23: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100字

  《伟大电影 2》是一本由(美) 罗杰·伊伯特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页数:6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一):读他已成一种情怀

  有些书买来,即使不会马上,放在书架上,偶尔抬头看到,还是会觉得安心,罗杰·伊伯特的《伟大的电影》就是这样的书。最近又出了系列的第二册,装帧风格、译笔、用纸开本厚度,我买来就粗翻了翻,与第一册一致,虽是简装,但是它很适合简装,朴素大方,令人欣慰

  罗杰·伊伯特的鉴赏力最好,在我刚学着写点儿影评时候,最喜欢他的开头和结尾。我写作遇到瓶颈时,手翻阅,也很有启发我不觉得他的每一篇影评都好,但佳句却每篇都有,然是他识见的佐证。有时看完一个名片,会找他的影评来看,也许并不解渴,也觉得有些好处偶尔未道出,但我仍欣赏他的轻松和雅正。

  写小津的《浮草》,一开头就说:“每个热爱电影的人早晚都会遇上小津。”结尾更有:“看着他的电影,你能感到自己躺在一位宁静自信、充满关爱导演臂弯里。从他故事里那些生活在远方的人们身上,你能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认出自己熟悉的每一个人。”实在说出了我的感受。引为知己之言。

  在评论库布里克的《奇博士》时,他的开头则是:“伟大的电影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第十次看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时,我发现了乔治·C.斯科特(George C.Scott)面部动作小秘密。”这真是热爱之人才说得出的话。

  我有一个朋友按照他列出的一百部伟大电影的顺序看电影,在我看来真是一次伟大的学习可以说是每口都是琼浆了吧。罗杰·伊伯特的推荐片单,就是如好的房地产商的户型设计,动线合理,南北通透,干湿分离,简直没有一点儿浪费空间。我曾在第一本出版时写过一篇文章内容其实不大记得了,编辑这篇文字也没有回翻,大概是说这样的书是他写给伟大电影的情书,而他的每篇文字即使单独看,也仍有孤立文学价值

  我写评论也常以此目标要求自己,不使评论完全依附一个作品,它还应该写出一点儿普遍性东西,也尝试不同笔法,甚至诗、小说散文意思来入文字,而出来仍然是评论的。但显然这是个长途。写作都是个毕生追求的事,没有那么简单,既然一日没离开笔,就要一日尝试有突破

  现在我看罗杰·伊伯特已经成了一种情怀,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虽然他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因为就像面对最亲切的人,你很难再分清理智与情感

  我的那位朋友也许又有事可做了,这本新书里又有一百部伟大电影,慢慢看吧。光阴易逝,把杰作刻在里。祝她在未来至少拥有一百个美好的日子。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二):晚上一起去看个电影啊?

  如果罗杰·伊伯特老爷子还活着,他一定不想活在现在,他那对于伟大电影的定义“没得看,就会死”,搁在现在却仿佛一句魔咒,他能预料到自己会死,但应该万万没有想到电影会真的没得看!

  当然如果我们再花重金邀约老爷子写一篇影评,估计毒舌如他,肯定只会留下一行字就马上停笔:

  今天是6月17,全国电影院已经关闭147天了。

  好吧,私货夹带完毕,其实只是想告诉读者朋友,在还不能去电影院以及再也不会看到伊伯特老爷子新影评的此时,我们将他竟经典的影评集伟大电影的第二部出版了,它有个响亮的名字:《伟大的电影2》,并且我们郑重承诺,最后一部3我们也会尽快出版。

  当然,也许你会疑问丫谁啊?正式一点说:他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温情一点说:他被称为最值得信赖的影评人,因为很少有影评人像他一样,让你放下戒心,信任他的判断,他竖起的大拇指“Thumbs up”不是客套,那是真好!Great!

  编辑老马跟我说,书名《The Great Movies》其实great的意思翻译过来,我们称为伟大,为了让书有个好名字,当然伊伯特介绍的电影也确实都是伟大之作。但其实great也可以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好的。但伊伯特老爷子的“好的”,绝对值得你信赖。

  什么叫值得信赖呢?我看到关于他的影评最中肯两条评价:

  一,他从不剧透,从不!

  二,我擦,我俩看的是一个电影不?

  所有看过他影评的人都承认,有一种魔力,是那种你看完,就迫不及待想要马上去看这部电影的魔力。

  当然今天谁还会那么关心影评呢,哪些史上最佳,你丫不得不看,不看悔终生等等这些影单还不一抓一大把,伊伯特的伟大电影影单不也一样?完全不一样,首先伊伯特自己就说:

  “我不相信排名和榜单,并拒绝任何要我透露我的所谓“史上十部最佳音乐电影”之类的约稿,原因在于诸如此类的榜单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在周二和周四间就会有所变动。这是“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但是书中所列这些电影并不属于第二梯队。

  这不是一份“最”伟大的一百部电影的榜单,而仅仅只是一百部伟大的电影的榜单—不做排名,我之所以挑选它们,只是因为我喜欢它们。”

  抱歉虽然有点傲娇,但这就是罗杰·伊伯特。

  这次因为伟大的电影2出版,我又重温了他的记录片《人生如戏》,在影片的一开场电影院里满满当当都是人,接着场灯慢慢地暗下了,罗杰·伊伯特的声音慢慢浮现:

  “我们所有人都被困在自己这里,而我们需要彼此沟通与交流,从而让我们更多地对他人感同身受。

  对于我来说,电影就像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的机器,它能让你更多地去懂得理解他人,那些不一样的憧憬、志向、梦想和恐惧,它帮助我们去认识那些与我们一同体验生命旅程的人们。”

  这一次我们不强调Great的“伟大”,我们用它最简简单单的意思。给你挑几部伊伯特心中的“好的“电影,你有时间不?

  晚上一起去看个电影啊?

  Great!走着!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三):与自己的灵魂擦肩而过

  

美国著名影评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罗杰·伊伯特一生所著巨丰,尤以「伟大的电影」系列驰名世界。他的行文简洁而富有高度概括性,笔法凝练,实为深入浅出的评论典范写作,在“学术型”影评大行其道的今日,伊伯特的亲民之态着实令人感慨且感动——如何避免生硬掉书袋,如何将技术分析与主观情感糅合,如何将八卦逸闻悄然嵌入影史传奇,如何将个体的感受经验与时光记忆终生捆绑,这些才是电影教给我们最好的事,电影终有散场一刻,唯独镌刻有电影痕迹的生活会恒久持续。

《伟大的电影》第一辑选取一百部影史留名的经典影片,以向大众科普推广为主旨,细细道来这些影片中所蕴含的跌宕情节、艺术修为、导演简史、拍片过程、幕后花絮等,读来如沐春风,并未因“降低”阅读门槛而失去其优雅的审美能力,庞杂的阅片量与反刍输出量落实到字里行间,淬炼出思想火花,让影迷们深感“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最能唤起我们对另一种经验的感同身受,而好的电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今年六月「理想国」推出万众瞩目的第二辑,延续前作优势,涵盖类型依然极为丰富——默片、西部片、歌舞片、黑色电影、动画片、科幻片、喜剧片……商业片与艺术流平衡得恰到好处,热门与冷门兼容并蓄,跟着片单补片实乃一大快事。另外,根据笔者个人心得,看过提及的电影再读此书,效果更佳,情感上也更有共情共鸣,一起与伊伯特享受“将生命献给你热爱的事物”。本书选取影片的主流虽仍偏欧美,但亚洲部分亦有涉及——除了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高畑勋与宫崎骏,也收录了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音乐室》、田壮壮的《蓝风筝》和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地缘的丰富性上较第一辑更为进阶;在导演的人选方面与第一辑也有重合处,亦可看出作者一贯的喜好,如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的确是伊伯特最爱,常为类比标杆。

部分读者在初次接触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时,或许会有某种“平平无奇”的误解——并无深奥专业名词的加持,亦无博古通今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更无深重厚沉的理论概念包裹。他的评论没有强行说教,没有故弄玄虚,因此常让读者产生“我也能写成这样”的念头。然而,文风的素朴不等于浅薄直白,文字的简约不等于简单粗糙,细究这一篇篇体量不大、却容纳下这般充盈信息与丰沛情感的影评,我们会发现其实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使然。

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显然有某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和大部分影迷写观后感一样,剧情概述免不了,但若流于剧情陈述则未免过于平庸;然而,如何将故事梗概巧妙融于整体却能考验出写作功力了,仔细观察一下本辑,发现剧情简介不仅篇幅长短不一,形式上也尽可能与其他部分糅合。

以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默片《厄舍古厦的倒塌》为例,让我们一窥伊伯特的写作方向。

开篇并不急于陈述剧情,而是描摹环境的超现实性,并指出对《公民凯恩》的仙那度( Xanadu)大厅设计之启发性,在影史中考据钩沉,找出或显性或隐性的“致敬”线索,虽不无索隐之嫌,但也不失为观影的一种乐趣。本书中不乏大量案例,如《窃听大阴谋》哈里按下马桶冲水按钮时鲜血涌出,受到《惊魂记》启示;《伯爵夫人的耳环》之“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发现一件贵重物品”,在《奥赛罗》《金碗》和《迷魂记》中反复出现;007对后世的影响——私侦探马特·海姆系列、王牌大贱谍系列等;《笑面人》中那张悲伤的咧着嘴的脸,启发了蝙蝠侠漫画原著中小丑(Joker)的角色;《罗生门》叙事策略的反复运用,以致成为固定语汇……

接着,伊伯特指出《厄舍古厦的倒塌》在某种程度上是F·W·茂瑙1922年《诺斯费拉图》的回声,德国表现主义元素在此片中的比重不小,分析类似《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那样的空间布置对影片氛围的营造(这一观点,在后面同为茂瑙作品《日出》中重申:“最好的默片首先不是在说一个故事,而是在召唤一种体验。”),暗示这所古宅“不是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房间,而是一个超现实主义戏剧上演的舞台。”也指出其目的:“其梦魔般的细节和景观更多为的是体现效果,而并不意在现实主义。”此即为伊伯特常用的风格溯源和考据所属流派的形成及发展,对普及影史知识相当有用,也彰显写作者的知识储备量。比如《消防员舞会》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乃捷克新浪潮中坚力量,列举这波运动的代表作及其流向;德·西卡的《风烛泪》是新现实主义流派的扛鼎之作,因秉持“接近日常生活原貌”的信念而具有真实的残酷性和不动声色的哀伤。书中对但凡影史留名的各种影像风潮都作了简单推介,如法国“优质电影”和新浪潮、美国新独立运动、德国新浪潮等。

《厄舍古厦》具有这样的质素与其创作班底分不开,让·爱普斯坦与副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在合作此片后分道扬镳,后者刚和达利合作完成了大名鼎鼎的《一条安达鲁狗》这部重口味的超现实主义电影。《一条安达鲁狗》也出现在《伟大的电影》第一辑中。2018年上影节曾双片连映,可充分感受视效方面与文本诉求的勾连。

提及卡司组成,常伴有寥寥几语花絮逸闻,如被称为第一部“坎普电影”(camp movie,顺便说下注释也很详尽)的《战胜恶魔》,连鲍嘉本人都说:“只有虚伪之徒才会喜欢它。”导演休斯顿在拍摄第一天就撕碎了剧本;杜鲁门·卡博特每天要和他的宠物乌鸦“通电话”,某天乌鸦拒绝讲话,编剧大人只能飞去罗马安慰,导致电影制作被推迟——还真是一部灾难级的电影!巴斯特·基顿声称Buster此名来自于魔术师哈里·胡迪尼,因为他从小就擅长摔跟头,长得格外结实之故。《朱尔与吉姆》的女主原型出席过电影首映,并承认:“是的,我对吉姆开了枪。”戈达尔拍《周末》时,因买不起轨道,于是摄影师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拍“推轨”镜头。为了使《荒野大镖客》看上去更像美国电影,莱昂内、莫利康内甚至伊斯特伍德都被改成美式名字。这些电影之外的八卦传闻穿插其间,也殊为有趣。

伊伯特一直到《厄舍古厦》中段才提及导演的创作特征与倾向(而在此之前,剧情介绍已大体悄然完成):“默片天生有利于表现幻想与意象,对话会使故事趋向现实主义。”将此片与其他版本略作比较后,得出“聚焦于怪诞性”的结论,并指出演员、字幕、配乐对影片整体基调的贡献,整部影片宛如处于被活埋的怪异状态中,其传达的可怖气氛需要第三方眼中的舞台戏剧感来呈现。纵观全书,将剧情与类型特征、镜头分析、外界评论捏合在一起的不胜枚举,如《呼喊与细语》中的大量红色,是因为“颜色与血液、死亡和精神一起,象征其最内在的情感关联”;如《伯爵夫人的耳环》中,“奥菲尔斯喜欢越过前景的物件来拍摄主体,或透过窗户,或置于华丽布景的包围之中。”如塔维涅的作品“画风色调柔和,令人睡意昏沉。它似乎渴慕着印象主义。《乡村星期天》以夏目里宁静的一天抚慰着我们。”

综上所述,罗杰·伊伯特的影评范式易被模仿实属误解,若无强闻博记和完备知识体系支撑,若无敏锐的感受力和捕捉力,又怎能轻易唤起情感体验?事实上,最让人动容的就是一同在文字中回想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重燃热爱之心。“电影不是站台,它是一列火车。”读到《我的舅舅》一章以戈达尔这句结尾几乎落泪,正如作者看《东京物语》后感悟到“一部电影可以帮助不完美的我们变得更好一些”,乘坐「电影」列车与自己的灵魂擦肩而过,再次感叹拥有电影的世界有多好。电影,帮我们印刻了生命标注和时间节点。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四):电影,帮助不完美的我们变得更好一点

  

“电影不是站台,它是一列火车。”——旅途充满了欢乐,而悲伤埋伏在终点。

《伟大的电影2》是世界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共收录100篇影评,其中既有《大白鲨》《夺宝奇兵》等被认为太过流行的,也有《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等标榜娱乐的,还有《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等过于晦涩难懂的。这是一份世界电影清单,而非榜单,记录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正如伊伯特所强调的,“我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

  罗杰·伊伯特1942年生于伊利诺伊州厄巴纳,1967 年成为《芝加哥太阳时报》影评人,1975 年成为第一位因撰写影评获得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同年,他开始在电视上主持电影评论类节目。自1969 年起,伊伯特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艺术课程的电影课讲师,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电影与媒体学兼职教授。1999 年,伊伯特在伊利诺伊大学创立“沧海遗珠电影节”,专门推介被忽略的佳片,每年都吸引许多观众和影人参与。

  本书影评并非都是一时之作。作者不仅经常一部影片看了数遍,而且是对有的影片时隔多年再看、再评。《惊天动地抢人头》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制片人马丁·鲍姆回忆,影片试映时影院中只有十个人坚持到了最后:“他们讨厌它!讨厌它!”伊伯特写道:“我当时给它打了四星,称它是‘某种怪诞的杰作’。二十年之后的现在,我重看了它,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一部出自一位忍受着侮辱的伟大导演之手的真实而又真诚的作品,或许是因为魔鬼攫住了他。”他认为,一位真正的导演,在表现那些能够反映他自己生活方式的内容时,往往能发挥得最好。曾有人问导演佩金帕是否拍过一部“纯粹的佩金帕电影”。佩金帕回答:“我拍了《惊天动地抢人头》,而且是完完全全按照我所要的方式拍的。无论好坏与否,喜欢与否,那就是我的电影。”难能可贵的坚守,独立创作。

  电影《驴子巴特萨》很奇特,巴特萨是一头驴,仅仅作为一只动物真实存在着,它不是那类能说会唱、除了长着四条腿以外跟人类别无二致的卡通动物。伊伯特说:罗伯特·布列松是电影领域的一位圣人,而《驴子巴特萨》则是他最令人心碎的一次祷告。电影追随了一头驴子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历程,同时自始至终赋予了它作为一头驴子的尊严——一头不会说话的牲畜,以及它接受无法控制的生活时的高贵。绝大多数电影中,一切都为观众准备好了。观众被引导着去笑和哭,恐惧或放松,布列松则另辟蹊径,他邀请观众和他一起凝视,然后自己得出关于角色的结论。布列松常常约束或禁止演员去表演,他会将同一个镜头拍摄十次、二十次甚至五十次,直到所有“表演”都消失殆尽,于是,在他的电影里,演员只是呈现身体的行动并念出台词。这样的电影会不会如行尸走肉呢?伊伯特认为,恰恰相反,通过将表演简化为取消了起伏或风格的动作与台词,布列松获得了一种使电影变得非常动人的纯粹性。演员在这样的哲学理念下,一只驴子成为了完美的布列松角色。巴特萨没有任何向观众传递它的感情的企图,它只通过最原始的方式传递着自己身体的感觉。有些人对它和善,有些人对它残酷,但人类的动机是在驴的理解范围之外的,它接受人类所做的一切,因为它别无选择。伊伯特解读道: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布列松暗示着我们每个人都是巴特萨。不管我们有什么梦想、希望、最佳计划,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对待我们。因为我们懂得思考和辩论,我们就相信自己能够弄得明白,找到方法,得出答案。但智力给予我们理解命运的能力,却没有给我们控制它的能力。当然,布列松也没有让我们一无所获。他给了我们同理心的建议。如果尽量去和别人的感受产生共鸣,我们便会得到分享人类经验的安慰,取代独自去忍耐的孤独。

  或许,这就是影评的价值,它带领读者感受电影,思考影片不言之深意。影片凝结的是电影人的思索与困惑,即便是导演或编剧自己,对影片也会说不清道不明,能说得清楚明白,也就不用困惑了。不困惑,人们还会创作吗?并且目的何在?难道只为了宣传、说教?

  是枝裕和就坦言被人追问电影的主题时,很不舒服。他是在谈论电影《绿光》时说这番话的。候麦的电影《绿光》,人物的对白十分琐碎平常,完全不聊什么要紧的话题。讲的是一个在人际关系上频频受挫的女孩,恋爱也不顺心,总在喋喋不休抱怨着什么。最后在片尾,她遇到了一位做家具的青年,对方忽然和她聊起了海上绿光的传说,而后影片便戛然而止。既没有埋设任何隐线或伏笔,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结局。是枝裕和说:“《绿光》让我感慨的,并不是如此琐碎的小事,怎么也能拍成电影?而是这些琐碎的小事,竟然构成了一部电影,实在厉害。候麦的举重若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能力啊!现在,每当有人在采访的时候问我,片子的主题是什么啊,传达的讯息是什么啊,我就会有点不痛快。没有这些东西,电影难道就不能成立了吗?电影的所有内涵,岂不是都被压缩在总结出来的一段文字里,只能表达到这一步为止了吗?只要搞懂了这段话,就自以为理解了整部电影,这样的状态,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看者来说,都不算一种幸福的关系。恰恰在所谓的主题之外,方才存在着电影的丰富性。”诚哉斯言,作家蒋勋也曾说:“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伊伯特在评论电影《我的舅舅》时写道:“‘我弟弟需要的是一个目标。’阿佩尔夫人宣称,而那恰恰是于洛最不需要的。他只想独自一人,闲逛,欣赏,不赶往任何目的地,或许也无处可去。让一吕克·戈达尔曾经说:‘电影不是站台,它是一列火车。’我从前一直读不懂这句话,直到于洛先生对我揭示了它的含义。旅途充满了欢乐,而悲伤埋伏在终点。”人生唯过程耳,电影亦如是。电影能够在人们脑海中留存的,必是几个挥之不去的镜头,而非什么主题。

  看影评,也不要去指望看到盖棺论定的结论,或是找到看不懂的电影的主题。虽说伊伯特是专业人士,他从风格溯源、类型特征、所属流派、镜头分析、创作班底、外界评论、花絮逸闻等方面作了介绍,但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影片到底好不好,哪里好,还需观众自己去体味。弗吉尼亚·伍尔芙说:“滑铁卢之战是在某一天打的——这是肯定的。但是,《哈姆雷特》是不是要比《李尔王》好呢?这一点谁也说不准。答案全由诸位读者自己决定。”影评既评说他人之作,同时,也会明显地流露出影评人自己的好恶。在评论《我的舅舅》时,伊伯特讲了这样一件花絮。有一群流浪狗出现在电影的开场和结尾中,并穿插在中间的一些段落中。它们在剧情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只是在街头闲逛,四处翻找着什么,标记下自己的领土。导演塔蒂是在收容所中找到这些狗的,他并没有训练它们,只是对它们进行观察和鼓励。“在影片的末尾,我们必须和它们说再见了。”塔蒂写道。但他不想把它们送回收容所,于是想到了个点子:他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将它们描述成电影明星,最后它们都找到了很好的归宿。伊伯特感叹:这个偶然发现的故事非常“塔蒂”。

  《东京物语》故事简单地如平庸琐屑的生活:一对老年夫妇来城里探望他们的儿女和孙子。儿女都很忙,老人们对他们例行公事般的招待感到失望。影片有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味道,大概这也是伊伯特喜欢的感觉,所以,每遇到这类型的电影,影评往往写的格外精彩。伊伯特说,“《东京物语》不制造多愁善感的触动与矫揉造作的情感,它将目光从庸俗电影可能会极尽渲染的时刻中转移开来。它不想将感伤情绪强加于我们,而是和我们共同分享它对世事的感悟。它拍得如此之成功,以至于我在最后三十分钟时间里几近落泪。它使得电影变得崇高。它说明,一部电影可以帮助不完美的我们变得更好一点。”他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总结更是让我拍案叫绝,伊伯特写道“它讲述的是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天性。我们的缺陷以及我们对爱与意义的笨拙寻找。不是说生计使我们变得过于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家庭,而是说我们通过忙碌的生计来保护自己,以逃避关于爱、工作与死亡的重大问题。我们逃向陈词滥调、琐碎对话与世俗消遣。假设一个家庭的成员们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分享我们的希望和失望之事的话,我们也只会谈谈天气,然后看看电视而已。”对,就是这样!忙成了借口,人们用以逃避家庭,逃避责任,逃避学习,逃避思考,逃避人生……我一位亲戚总说自己太忙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然而,据我观察,她每天至少还有一两个小时花在电视或手机上。

  《伟大的电影 2》读后感(五):探讨下翻译上的一些问题

  先说两个人名的问题:

  (1)本书“为保存而战”那一篇文章所提到的一个名字John Kobal(P18),即著名的好莱坞电影剧照及影人照片的收藏家,在书中被译为约翰•科巴尔(遗憾的是,下一段它被错写成了约翰•科尔巴),这个人名其实在《伟大的电影》第一辑中就出现过,而在前后两辑都写到Kobal的作者恰恰是同一个人——Mary Corliss,体现了《伟大的电影》一、二两辑之间的延续性。我去查阅了下《伟大的电影》第一辑的译本,那里的John Kobal被翻译为约翰•寇博,我并不是很确定这个名字存在一个约定俗成的版本,但我的感觉是“科巴尔”和“寇博”二者皆可,这个人名的翻译并无关对错,只是因为有个纵向上的联系,所以建议还是采用一个统一的版本比较妥当。

  (2)《黄金三镖客》那篇文章里将Eli Wallach(The Ugly的扮演者)译为埃里•瓦拉赫(P199)。我搜了下,《黄金三镖客》的豆瓣条目里用的就是这个译法,然而豆瓣收录的版本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因为Eli的名字按照读音念过来应该是“伊莱”,而且权威工具书《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关于Eli的词条也给出了:“伊莱(英)”这一选项,另有一个选项为埃利(法、土、南、罗)。所以无论是约定俗成、还是遵从发音,Eli似乎都是译为伊莱更妥。Eli Wallach 2010年拿过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当时就有新闻将他的名字译为伊莱•沃勒克。退一步说,假设《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里没有给出Eli这个名字的规范化译法,我也更倾向于按照发音去翻译人名。这就好比Roger Ebert这个名字,这里的E发“伊”音。我大学时代曾看到好些电影杂志都将Roger Ebert译成了罗杰•艾(埃)伯特,它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不过,“艾(埃)伯特”这个版本现在基本上销声匿迹了,那些曾经用艾(埃)伯特这个译名的杂志也改用了伊伯特,或许说明大家伙也都是认同遵从发音的原则的。

  接下来想重点谈谈《仁心与冠冕》(P271-276)这部电影的影评。说来也巧,在本书上市之前,我刚好看了《仁心与冠冕》,而且我习惯看完一部电影后会去找找伊伯特有没有评论过,又恰巧伊伯特的这篇影评我觉得非常受用、深得我心,所以我读得比较仔细。而本书中《仁心与冠冕》影评的译文则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逐条来探讨一下。

  (1) 原文:Many starred Alec Guinness, then in his 30s, so anonymous in appearance that he was told by an early teacher, "you will never make an actor." It was like that until the end of his days;…

  译文:其中,很多影片都是由亚历克•吉尼斯一人主演的。他那时三十几岁,表演缺乏个性,以至于他早期的一位老师对他说:“你不可能成为一名演员。”而他终其一生都是以这种方式表演。

  此处,译文将“anonymous in appearance”理解为“表演缺乏个性”,并称这种方式终其一生。这实在有点说不通。堂堂的演技大神亚历克•吉尼斯爵士,表演怎么会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果真如此,《仁心与冠冕》里一人分饰八角的重任又何以能让他肩负?我相信伊伯特是断然不会出此结论的。所以,所谓的“anonymous in appearance”,套用古天乐的一个梗,意思就是说“此人相貌平平无奇”罢了,而且伊伯特说吉尼斯到老也还那样。

  (2) 原文:While the other great actors of his generation--Olivier, Gielgud, Richardson--attracted crowds wherever they went,…

  译文:同时代其他伟大的演员——奥利弗、吉尔古德、理查德森——所到之处必引得阵阵围观,……

  译文本身没什么问题。这里出现了三个人名,奥利弗、吉尔古德和理查德森,译文对此分别加了注释。加注也是OK的,然而在理查德森这个注释上却出现了一个严重失误。该注释称文中的理查德森是托尼•理查德森,英国舞台剧和电影导演、制片人。这并不符合前面说的“伟大的演员”这一身份定位。而且从注释给出的出生年月上看,托尼•理查德森也和前两位不是一代人。故此处的理查德森另有其人。而名字常常与劳伦斯•奥利弗、约翰•吉尔古德并列被提起的理查德森,是拉尔夫•理查德森,他们三人是20世纪中期英国戏剧舞台的中流砥柱,拉尔夫•理查德森的电影作品包括了《安娜•卡列尼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

  (3) 原文:He was a desert prince in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a Soviet official in "Dr. Zhivago" (1965), an imperturbable Indian doctor in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译文:他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是一位逃亡的王子,在《日瓦戈医生》则成为了一位苏联的军官,在《印度之行》中是一位沉着冷静的印度医生……

  desert在这里就是沙漠的意思,虽然其作为动词的时候有逃离(部队)之意,但这个意思放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不搭界。吉尼斯在片中饰演的费萨尔是沙漠王子,并未逃亡。后面的“印度医生”是翻译这篇影评的时候非常容易掉入的一个陷阱,伊伯特在这里用到的doctor这个词,应当是“a learned or authoritative teacher: 有学问的或有权威的老师”(韦氏词典)的意思,因为《印度之行》里吉尼斯所扮演的戈德博尔,是一名教授,而不是医生。

  (4) 原文:Little wonder his autobiography is titled Blessings in Disguise.

  译文:无怪乎他的个人自传名为《因祸得福》。

  这里主要想探讨一下吉尼斯这本自传的书名翻译,blessings in disguise本身是英文中的俗语,表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因祸得福》大概是将上文的“anonymous in appearance”看成是“祸”,而这个“祸”却让吉尼斯可以毫无违和感地扮演各种角色。但是,称“相貌平平”为一种祸,有点言重了,这就导致“因祸得福”这个译名听起来好像不太对劲。我更倾向于认为Blessings in Disguise这一书名用的是一种双关,在本身已构成俗语的同时,disguise可以理解为乔装、伪装,而blessing有天赐之福的意思。因为前文一直在列举吉尼斯在不同电影中扮演了不同人物,所以书名是在说吉尼斯的“多面性”是他的天赋,那么,将Blessings in Disguise译为《天生千面》会不会更合理一些呢?

  (5) 原文:"I was glad," says the hero of the film about his employer Ascoyne D'Ascoyne, "after all his kindness to me, that I should not have to kill him."

  译文:“我很高兴,”这部电影的这位男主角在提到他的老板阿斯特内•德阿斯特内时说道,“毕竟他有恩于我,我不应该杀他。”

  问题主要出在“should not have to kill him”这里。shouldn’t have to do sth:不应该非要做某事,而实际翻译的时候,“不应该”和“不是非要”这两层意思往往取其一就好了。不剧透,结合电影的剧情,男主在这里表达的应当是“我不必杀他了”。

  (6) 原文:…"The Ladykillers" (1955), in which a sweet little old lady buys the story that her new roomers, all crooks, are actually musicians. Their rehearsal sessions are priceless.

  译文:……那部一位可爱的小老太相信她的骗子房客们是音乐家的《贼博士》。他们的排演环节是极其重要的。

  问题出在了“priceless”这个词的翻译上。讲到《贼博士》这部电影,说排演环节是极其重要的,感觉多少有点突兀,为什么重要?怎么个重要法?影片中由吉尼斯领衔的那些房客排练音乐都是假模假式、故弄玄虚,增添了电影的喜剧效果,所以priceless这里的解释应取“delightfully amusing, odd, or absurd(韦氏词典)“中的amusing,即逗趣的意思。

  (7) 关于Agatha D’ Ascoyne的两个小地方,lady Agatha D’ Ascoyne应译为阿加莎•德阿斯特内“女爵”,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女士”;suffragette D'Ascoyne里的suffragette一词译文中没有体现出意思,而用了“女政客”一词代替,不懂出自何故?莫非suffragette——“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而参加抗议活动的人”这个意思有些敏感?

  总的来说,《仁心与冠冕》这篇评论很能代表伊伯特的影评风格。伊伯特熟稔影史掌故,喜欢引经据典,常常发散性地指涉、联想到其他电影,所以要翻译伊伯特的影评,单单只是看过他所评论的那部电影是不够的。最理想的方式(虽然有难度,但还是可以做到)是把伊伯特某一篇影评中提及的所有影片统统看一遍,哪怕实在没法看全,也要去核查一遍,这样或可尽量避免相关细节上的偏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