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认识你》的影评大全
《我只认识你》是一部由赵青执导,树锋 / 味芳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只认识你》影评(一):因为你,跨越一百八十五公里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一场电影再次来到了魔都,本来想这几个月会宅在杭城,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却因为一场电影穿越了一百八十多公里,从西溪到徐汇。从知道这部电影上映到真的因为它赶来也不过一个星期,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穿越一百八十多公里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如果我不来电影院观看,我会后悔
《我只认识你》影评(二):相濡以沫
目未观影团发起的第二次电影点映,@Cherryheying [鲜花]。明知爱情如流水 我只要美酒加咖啡。当我们隔着屏幕,面对死亡和疾病,都是如此的束手无策,可想而知,当主人公树峰直面生活的一切,是需要如何的勇气,才能撑住这一切呢?那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其实也是现实。[心]please remember me[/cp]
《我只认识你》影评(三):一刻也不分开
想起今夏去采访一对老夫妻,老爷子听力不好,一直在问跟我们聊嗨了的老奶奶,而老奶奶总是耐心去给老爷子解释。老奶奶开玩笑地跟我们说:我们俩一刻也分不开。
为了照顾腿脚不灵便的老爷子的自尊心(我猜),老奶奶也推着助步器,但其实她走路很利索。
真的是很幸福。
阿尔兹海默症不可怕,可怕的是老来无伴,可怕的是你所思无处说。
《我只认识你》影评(四):我怕我比你先死
“我只认识你”
“please remember me(请记得我)”
他们在一起47年,但是片中的故事就好像一辈子也说不完,一眼入心的人前半生没有在一起,用尽后辈子拼命相爱。
风格类似日常对话,这种血缘关系之下的镜头相较同类型的纪录片,总会多出一些特有的温度。剧中的爷爷奶奶也多了一些可爱。
大概一种深入骨子里的依赖,或许是任何疾病也无法抹去的。
《我只认识你》影评(五):我只认识你
平淡,真实,幽默又不煽情。得了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每天重复地问同一个问题,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总是找不到东西。被判定只有四岁孩子的记忆力,但是能一直记得的到最後只记得自己的爱人(已经忘了他的名字)。一直要带发卡,又一直弄丢,老伴一直买新的给她备着。刚去养老院一直问来这里干嘛,我有家的呀。树锋解释一遍又一遍,又忘记,又问,无奈笑着对她说“味芳啊味芳...”《我只认识你》《Please Remember Me》从两个人的角度分别取了名字,的确病魔让人无奈,但是里面透露出点点滴滴的细节和情感都让人不至于完全沦陷。【忘记全世界,我只认识你】
《我只认识你》影评(六):就算忘了全世界,我只认识你
这一部是专门讲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生活纪实片,没有煽情,没有说教,没有更多电影的刻画元素,只是真实的记录着叔公叔婆三年来的生活点滴、困难与满足、痛快与快乐,“就算忘记了全世界,我还认识你!”。片子放映过程中少不了有潸然泪下,但时不时也有不禁莞尔,整部片子只想让你走进并了解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告诉周围的人请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也请有关部门和机构认识到改善他们生活状态可以做些什么,当然最后要让全社会都知道阿尔兹海默症又叫“认知症”,不再叫“老年痴呆症”,因为从片中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叔婆并不痴呆,她只是容易忘记,并不影响她感受快乐感受爱。
《我只认识你》影评(七):拾掇拾掇,我们要一起
平淡着很感人。不知道叔婆现在怎么样了。其实每个人二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就要开始面对自己大脑的问题了。也许病患自己不太痛苦,如果记忆深处的记忆是美好的。。。当我老了,如果我认识的只是你,我多希望你一直在身边。
最近读《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策略》,好像才了解一些这个病,大脑的记忆真的可以训练么? 医生说老年并不可怕,老年也不是病,只是人生增龄的过程。一切都在慢慢地变,医生说记忆是可以训练的,至少,虽然阻止不了脑子出问题,但是可以用还好的部分训练训练,它还是很聪明,还可以继续使。
太阳下,新洗的衣服发散着肥皂的味道。 拾掇拾掇,继续使。
《我只认识你》影评(八):我木有哭
错过了一次,终于在16年的最后一天赶上了,来了一个电影里的跨年,可喜可贺。
之前被剧透了会哭得稀里哗啦,所以我做好了偷偷抹眼泪的准备,结果我并没有哭,不是没有被触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纪录片里的这对上海老夫妻太过熟悉,他们的上海话对白,他们虽然年老但对生活品质的讲究,平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细节都似曾相识,就如同我身边的某些长辈,这才是上海人最平实的气质。他们的困难真实可见,他们的相濡以沫没有那么多甜蜜蜜的话语,也没有剧情化的高潮煽情,有的只是好好生活下去,互相支持陪伴着过下去的坚韧,于是就算这个故事说起来充满感动和悲凉,但整个观影过程我都没有难受,为了他们面对生活的乐观和勇气,为了某一天我们也可能会面对的将来。
《我只认识你》影评(九):有笑有泪的观影体验
《我只认识你》(译please remember me)看这部纪录片一直在擦眼泪,大概是因为感同身受。我的舅公舅婆和片中的两口子经历有点像。 去年在北京过的年,舅公舅婆两口子也80多岁了,也是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年代,儿女均定居在国外,所幸两口子身体硬朗还能照顾自己,因为我们去了,他们才加了几道菜,算是过年,过去的年夜饭和平时并无两样。因为北京烟花爆竹管制较严,就算是五环外也没什么过年的热闹劲儿。 但因两口子都是老师,白天陆续会有学生结伴过来拜年,才有新年的感觉。 他们也开始思考晚年该如何度过,儿女为了尽孝心会安排他们每年出国半年陪伴他们,但毕竟年纪大了,长途飞行身体吃不消,且又不愿意过去给儿女增添负担…两口子就这样留在北京互相扶持。 看影片的时候想到的更多是自己的家人,如果有一天他们也患病了,甚至不认得我们了怎么办
《我只认识你》影评(十):身份认同这件事
《我只认识你》讲述了身居上海的一对耄耋之年的老人,互相守候的故事。
树锋的一生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经历了政治运动两次抄家,发配边疆,丧妻别女,时年85岁老伴味芳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已然力不从心的树锋做出的选择,除了爱情还有知识分子行动下的自我约束——身份认同这件事。
味芳认定爱人树锋。从年轻时的爱慕,知道树锋以成家后的味芳一直独身未嫁,42岁那一年终于等到了他,并与之相伴到老。味芳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老冯去哪儿了?我找不到他了呀”。转身看不见树锋,就像丢了魂一般。推门寻,看窗寻,问路寻,望见桥上的人影,定睛一眼便兴奋地止不住脚:“那是我爱人啊。”找老冯成了味芳的日常。
树锋认定亲人味芳。时年85岁,已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健忘”的味芳会为了一件事情不停地在耳边唠叨(没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