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敖有话说》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李敖有话说》的观后感大全

2022-04-11 03:04: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敖有话说》的观后感大全

  《李敖有话说》是一部由李敖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敖有话说》精选点评:

  ●看了一些

  ●学习骂人技巧。。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

  ●逻辑清晰 思路透彻 观点犀利 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电视评论了

  ●我的启蒙

  ●大师告诉你什么才叫学识渊博

  ●做学问没的说,做老板次之,做人再次之。

  ●怎么后来就没了?我就是从这里认识李敖的。我妈喜欢他。

  ●当年李敖参选台湾领导人,没被选上,说明台湾群众还是有分寸的,可能是偏见,李大师像是另一个维度的特朗普,不乏智慧,以直率示人。

  ●本来想听听谈文学,全是台蒋的事。不过回头想想,一个人被关了那么多年,丢掉了最好的青春,抱怨几句也是应该的。何况经历那么多,还能坚持政治立场,以个人身份怒怼当权者,也无愧于大师这个称号。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一):《李敖有话说》读后感

  对李敖的认识很零碎。感兴趣去查网络资料,各种人对其评价和举证也褒贬不一。我觉得,人都有两面性,万不能对任何个体报完美的期待,尽量截取每个人好的一面启发自身,并努力做个好人。 这个节目集结的书看了。不知道是否在凤凰台而有所收敛或美化。还是如他晚年别人的评价那样,软了膝盖。整个书对内地官方的评价是很积极的。骂人之处集中在台湾和美国日本。 其中,比较有启发的是开头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阐述和对如何有方法的做个有好人的解答。譬如,共产主义理想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要“有办法的提出主张”;“解决问题,弥补错误,重新活下去,而不要生闷气,不要叹气,不要诅咒,不要空骂,不要认了,不要跑”,“自由是要争取的”等。多少可以发人深省。 李敖的厉害之处,在他真的知识储备大可以随时引经据典为己所用。看了他在电视节目上的表达,觉得他对大家有能力应尽社会责任的期许很令人感动。特别是回首自己受了二十几年的教育,面对社会和生活压力,大半时间是忘了可以在关注自我生存之外,是要做些社会贡献的。

  李敖对自己的生活把控的也很严格,吃什么做什么都坚持的很好。想做个有贡献的社会人,严于律己这一条就很难了,大概也可以作为每个人最先的努力方向。

  总之,看了此书,大概激发了一些思考,希望也激发一些行动。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二):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这老爷子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三):不能闭嘴

  购入本书是因为在微信群的网友推荐,读这本书最大记忆点,是2/3阅读后,坐在地铁笑成了一个傻逼。李敖对蒋姓家族的嘲讽以及对台独的讥讽入木三分,字入人心;如果我是坐在电视机前看他的评论估计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再一个审查制度,主观的人查主观的思想、主观的影像,个人偏好太重了。它从来不是一种可以拿到明面,有正规条文规范的东西。可是却让所有人深受其害,往前10年可以谈论风花雪月,现今连妓女都不能再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唏嘘不已,可惜每个人都只能带着镣铐缓慢行走。

  发声或思考都习惯从个人出发,为小家考虑或为与自己契合的群体争取,但总有一天在审查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只能考虑或必须考虑大家,并强行告诉你只有这样才符合规范、才是正确。如今我仿佛看到这团巨大乌云的影子了。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四):第494集(20060126)讲的论语

  论语乡党第十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不管是主公家的马棚还是自己家的马棚失了火,孔子退朝得知就问伤到人了没有。“不问马”有三种解释:不去问马;回答说没伤到人孔子才问马;问完伤人之后才问马。

  前两种解释很常见,第三种解释是李敖提的,说这里的“不”应解释成“后”。写《丧家狗》的李零说李敖的这种说法没有训诂依据。

  李敖举的例证是,顾炎武的一句话“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李敖说松柏在岁寒时也不凋,所以后字应解释成不字,我想说有可能顾炎武就是认为松柏是最后凋的;而且这句话是把后字用成不的意思,也不能旁证论语里把不字解释成后字;再者说,顾炎武离孔子太远了,汉字的意思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再再者说,照李敖的理解,鸡鸣不已于风雨应该解释成鸡鸣在风雨之后吗?我觉得顾炎武就是想说风雨天气鸡就不鸣了,虽然实际生物学上对于鸡鸣的原理解释并不这么简单。

  第二个例证出自国语,“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一般的解释是共工怂恿防风氏怠慢大禹,所以他来的慢,这大概也是解释的通的,防风氏觉得这么多诸侯总不会全按时按点去到吧,自己先观望观望呗,于是就迟了,大禹就要杀鸡儆猴呗。而且,这个例子也是把后用作不,而不是论语里把不用作后。

  就算是这两个例证能证明先秦的古人确实有时候会把不当后来用,那我也可以找出更多的先秦文献就是把不当不用、把后当后用的。

  同样是论语,“丘未达,不敢尝”应该解释为“后敢尝”吗?论语里太多不字了,最可能的情况还是把不问马就解释成不问马,而不应该去单把这一句的不解释成后。

  李敖是大师,我很敬佩他,看了这么多集,终于挑出了点毛病,是对大师致敬,不是贬损。

  《李敖有话说》观后感(五):谈谈对李敖的认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