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为什么被黑的总是你?
Slowtime | 慢时光
文/时光君-双木
慢时光原创,转载请联系
在万众期待声中,《中餐厅4》终于开播了。
而作为店长的黄晓明,不可避免的又一次被推上了热搜。
不过,不同于上一季被嘲笑的“明学”,这次的黄晓明却被网友们心疼了。
究其原因,还是节目组实在是太搞事情了。
这季的《中餐厅》回到了国内,主题是在游轮上进行21天的美食漂流之旅。
然而,合伙人们要去到游轮上,需要整整下239级台阶,大概有10层楼那么高……
黄晓明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四个行李箱拎到了船上,但他想到的不是抱怨,而是:
“待会女孩子来了,可怎么办啊”。
果不其然,其他合伙人带的行李,也太多了……
林大厨12个箱子,张亮2个,李浩菲2个,赵丽颖4个箱子……
作为店长的黄晓明,全程都在帮忙搬运。
前前后后跑了十趟,足足两千多层阶梯!
我一直认为,大众对他的偏见特别深。
他太招黑。
好像他做任何事,都有人鸡蛋里挑骨头。
但其实,他和你印象中的样子,真的不一样。
刚出道时,黄晓明还不是“油腻”的代言词。
那时候的他,浓眉大眼,额方嘴阔,骨相英挺,年轻、冲动、有韧性,是《大汉天子》里老少通吃的四哥。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3》中,黄晓明诠释了性格有些复杂矛盾的萧剑;
紧接着在《风流少年唐伯虎》饰演少年才子唐伯虎,又让他斩获了14届浙江电视牡丹奖杰出演员奖。
正当大家期待着一个实力小生诞生的时候,黄晓明却好像走偏了。
无论是杨过、韦小宝,还是其他角色,在他的演绎下,仿佛都逃不脱“霸道总裁”的人设。
为了展现那种邪魅狂狷、狂炫拽霸天的帅,他那邪魅的一笑,尴尬的都溢出屏幕了。
可想而知,一顶“油腻”的帽子就这样扣了下来。
不仅是在戏里,在戏外黄晓明也逃不脱被网友群嘲。
万年的“一米八”梗,被质疑虚报,被质疑穿增高鞋垫。
他一遍遍澄清,一遍遍自证,甚至不惜在节目上脱鞋量身高。
但这种用力过猛的方式,又引发新一波的嘲笑。
还有他为奥运献唱歌曲。
因为把里面的歌词“not at all”念成了“闹太套”,又被嘲笑“土”。
他在MV中用生命在唱歌的表现欲,也被网友们所嘲笑。
那个时候,嘲笑黄晓明甚至成了一种潮流。
只要是他出现,网友们直接称其“闹太套”,甚至在活动中直接大喊:闹太套来了。
而黄晓明被全网黑的巅峰,当属去年的《中餐厅》第三季。
合伙人一起讨论菜单,黄晓明临时提出的单人份套餐被大家一致质疑。
但他无视了大家的意见,霸道总裁式地表示:
“听我的,一个人说的算,这个事情不需要讨论。”
那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甚至成为了网友们真相模仿的“明学”金句。
弹幕里,满满都是不太好听的话。
那段时间,黄晓明被喷到怀疑人生,逼到抑郁的地步,觉得很自卑。
可黄晓明真有那么十恶不赦吗?
并没有,秦海璐跟他相处没多久,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性格:
“他是先自己要面子,然后想起来要给别人面子。”
他不仅努力为自己挣面子,还要为别人挣。
不懂推辞,不懂拒绝,太耿直,太当真。
结果就是,越较真越想证明自己,被黑得越惨。
黄晓明的这种性格,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综艺《旋风孝子》中,黄晓明母亲张素霞这样说:
“我跟其他的家长不太一样,我没有松开我的手,我一直是牵着他的手走的,没有松开过。”
打小,黄晓明就是一个乖孩子。
甚至,是“傻孩子”。
刚上小学时,妈妈就全场护送,拉着儿子的手亲自送到班级的座位上才放心。
放学回家妈妈不在,他就坐在门槛上等,哪也不肯去——
“要是妈妈回来了,没看到我,会着急的。”
直到去北影读书,都是父母大包小包陪同一起来,甚至连一次性纸内裤都备好了。
而有空的时候,母亲张素霞就往北京跑,带黄晓明改善生活。
甚至于,直到黄晓明毕业后去剧组拍戏,妈妈也经常陪着进组照顾他。
即使黄晓明已经27岁,即使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小生,有自己的粉丝和偶像包袱。
直到现在,黄晓明都把父母从青岛接到北京同住。
只要在外面,他就会自然的牵着母亲的手;
只要在北京,他每一晚都回家睡觉,早上吃了母亲亲手做的早餐才出门。
或许母亲张素霞的一句话讲出了母子间的关系:
“你快40岁了又怎样,40岁也是没经验。”
黄晓明曾坦言,自己太乖了,被保护的太好了。
可这样的另一种影响却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超级拧巴的黄晓明。
他骨子里是个不自信的人,却处处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他本质是个懂得关心人的暖男,却又不善于察言观色,倾听别人的需求;
他想要得到所有人的夸赞,却总是适得其反。
尴尬,割裂,拧巴。
黄晓明这种拧巴的性格,一直伴随着他到现在。
大学时期的班主任,便说他是“一根木头”。
但黄晓明长的确实好看,所以又称他是根“漂亮的木头”。
最著名的梗,是他与老师的一段对话,差点把老师气崩溃:
Q:黄晓明你给我发一下脾气。
A:报告老师,我不会。
Q:你可以跟别人吵一架吗?
A:报告老师,我妈妈说的,吵架不是好孩子
Q:黄晓明你给我表演个捉蛐蛐。
A:老师,青岛没有蛐蛐。
Q:那蝴蝶总有吧???
A:蝴蝶公园里才有呢……
Q:那好,现在就是公园,你能逮蝴蝶吗?
A:报告老师,我腿不行。(脚被吉普车碾)
做访谈也是这样。
说起自己是浪漫型,对方喜欢玫瑰,就99朵200朵300朵地送。
结果被鲁豫逮到破绽,一直逼问对方是谁。
他一笑,硬撑着把话说完,“我是属于比较浪漫的类型”。
对方再被逼问,他就摇着头傻笑。
在《泡沫之夏》剧宣上,本来只是安排随意喝两口,但黄晓明却直接开始对瓶吹。
但,结果呢?
拼酒太托大,喝到一半实在喝不下去,在舞台上就直接呕吐。
你可以说黄晓明直男、铁憨憨,可这种淳朴憨厚和腼腆,又何尝不是他独有的“钝”与“真”呢。
你看他虎头虎脑略带傻气,但其实他正以最大的善意和最多的真诚,来面对这个世界,包容着所有。
虽然这种真诚和善意,往往容易被人利用。
他其实有90分的演技。
曾获得过金鸡、华表、金鹿、百花四座大奖,是内地最年轻的大满贯影帝。
随便哪个阶段,他都有高水准的代表作。
前期的《大汉天子》、《夜宴》,中期的《风声》、《中国合伙人》,后期的《琅琊榜2》、《无问西东》等等。
但他却也演过很多30分的烂剧。
不是他不懂这是在自我消耗,只是他不懂得拒绝。
这些烂剧大多是他为了维护人情而拍。
其实换一个说法,也就是“老好人”性格。
他也曾质疑自己,在综艺《幻乐之城》中,借由镜像对自己说:
“你每天都在做一个老好人。你每天都在假装坚强,你每天都活在别人的感受里,你不累吗?”
最后,他回答:“累”。
泪如雨下,不能自已。
被黑的最惨的那段时间,黄晓明一度出现了精神抑郁。
什么也不想干,不想出门,不想社交。
甚至看到狗,都觉得,“狗看你的眼光,都是异样的。”
在和尹正连线时,尹正劝说黄晓明:
“你接受采访的时候别瞎说八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黄晓明纳闷:“我有吗?”
尹正回:“你没有别人会说你啊,你说话注意点,别啥都说。”
黄晓明叹气:“有时候善良,老让人揪小辫子。”
尹正恨铁不成钢:“你将真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黄晓明也曾坦言:“说实话,真的被黑怕了。”
那时候的他,只有两条路选择。
一条路,低头的时候难过,抬起头只让别人看见笑脸;
另一条路,每天陷入到一个抑郁或者苦闷的环境当中,一直郁闷下去。
可能越是这样,就越出不了好作品。
转变发生在陈可辛导演找他出演《中国合伙人》。
在电影里他的角色是个英语老师,可当时正是很多人嘲笑他“闹太套”英语差的时候。
但是黄晓明告诉自己:
“不可以,你要通过这部作品,让别人看到你。”
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苦练英文发音,突破自己。
到最后,那场跟美国人谈判的英文戏,他是一条过的。
连旁边的外国人都为他鼓掌。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放松了一下:可能我做到了。
《中国合伙人》那部戏拯救了他,让他重新有了信心,然后站了起来。
再往后,黄晓明开始慢慢放下自己的执拗,慢慢打碎自己的玻璃心。
第一个转变,他开始慢慢学习“不要脸”,开始自嘲,开始适应圈子里的规则。
2020年春晚,他在表演的小品里加了很多自己的梗。
调侃自己的身高,调侃那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可人生就是这样,无非就是别人笑笑你,你再去笑笑别人。
你慢慢成熟的过程,就是你承受力越来越强的过程。
第二个转变,他开始谨小慎微到极致了。
《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前,他从12点开始,发了30条微博,为每一个姐姐打CALL。
而为了怕质疑,发布顺序都是按姐姐们姓名首字母来排的。
而在节目里,他也把自己放得非常低,拼了命的想把30只碗端平:
“我就是来伺候大家的。”
姐姐们来了,马上摆好座位,站起来鼓掌。
姐姐们走时,牵裙子。
姐姐们的汗流下来时,马上让节目组送纸巾。
姐姐们被质疑时,还要负责说好话。为她们花样开脱。
他把自己放的比尘埃还低,终于没人黑了。
但却却让人感到非常心酸。
他一直在阉割自身,去努力适应这个圈子。
就好像他人用标准之木,横七竖八地,做了一个模具。他削足适履,把自己嵌进去,变成大家期待中的人。
大家说,你一直在耍帅。他就用心证明演技,想获得主流的认可。
大家说,你太霸道总裁。他就把自己当成仆人。
大家说,你太油腻。他就处处低姿态,不敢乱说一句话。
可他其实是不需要这样放低自己的。
和他的观众缘不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在圈里的口碑人缘都很好。
平时在剧组,他对每个人都很谦和,经常会自掏腰包给大家买吃买喝。
刘亦菲就曾评价说:“黄晓明特别会照顾人,和他合作,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在《快乐大本营》玩游戏,何炅头上粘到颜料。
别人都在笑,唯独黄晓明看到了,径直过去帮他擦掉。
无论什么场合,镜头前还是镜头后,面对支持的粉丝或者批评的人还是长辈们,
他永远都是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每一次获得荣誉时,他也都是双手合十连连鞠躬。
甚至连老婆领奖时,他都在台下跟着鞠躬。
他曾说:“一如既往的谦逊,是你成功的唯一出路。”
他尊重每一个人,感谢每一个影迷和支持者。
有人会说他是作秀,可就算是作秀,人前人后二十年如一日很多人也是做不到的。
抛去那些固有的看法与成见,我们还原一个更加真实和立体的黄晓明:
他是一个认真、努力的老实人,却总是一根筋;
他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却又“直男式”的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他的玻璃心让他用力过猛,却也固执地坚持心底的良善;
他永远认真努力在做,却让人看起来好笑又心酸;
他一如既往地嘴笨,不懂得及时为自己辩解,却在默默改变。
想起之前刘雯在自己微博中写下的简介:
“本是个微不足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时尚的大舞台。自己还是微不足道的自己,承载了大家太多的关心。”
说到底,明星也不过是一个被放大的普通人而已。
走进这名利场,总免不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评论。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内心,纷繁万物,直道而行。
与黄晓明共勉。
与君共勉。
*作者:时光君--双木,90后,慢时光专栏作者,喜欢烹饪,热爱旅行。用理性认真思考,用态度安静生活。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个人微信号:sh。本文授权自公众号:慢时光(),转载请联系授权。
当顾佳为了孩子搬进豪宅,日本的这家人却......
慢时光慢市集推荐·
热销复购好物
▽
她10年没上班,靠“造美”养活自己,还成了香奈儿中国独立女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