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城主直虎》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女城主直虎》经典影评有感

2020-08-07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城主直虎》经典影评有感

  《女城主直虎》是一部由渡辺一貴执导,柴崎幸 / 三浦春马 / 杉本哲太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城主直虎》影评(一):井伊谷乡村爱情故事

  很喜欢柴姐,加上去年真田丸太出色了,以至于无比期待这剧的播出

  前几集少年们的情节就不喜欢,为了柴姐决定忍了……

  柴姐终于出来了,剧情依然味同嚼蜡,但是已经开始看了,又不忍弃剧,又忍了……

  到后期,终于每集快进10分钟看完,决定弃剧了。哎,好像又有点意思了,再忍忍吧……

  忍着忍着,啥?结束了?好吧。直虎到底干了点啥,没懂。这哪是大河剧,这就是小溪剧啊,一部井伊谷乡村爱情故事。

  《女城主直虎》影评(二):间隔时间的剧:看一生君抚慰人心

  在看

  1一夜通宵刷到20集~ 2其实我真的觉得高桥的政次太戳了,特别是颤抖和微笑的时候,张这样一张脸当不了坏人啊!老公老公! 3还是喜欢柴姐的大奥扮相,这里和哈鲁马同框就觉得装嫩的姐弟恋! 4哈鲁马领便当太早太随便了吧! 5日本子役厉害!不过小女生演的有点用力~ 6已经知道小野的结局。

  已看

  1就看到33集,一生君便当了就没人支持我看下去了。

  2故事真的不大气,小故事再细致也会显得很无聊~

  3服化道很不错,喜欢大家每个人的扮相。

  4阿夏和政次的感情啊!政次伏在阿夏膝头,两人对话萦绕周边的气氛,乱世中的宁静,彼此相爱陪伴的安心,充盈的勇气,可以看一百集。

  5在情绪很低谷的时候为了间隔时间来看的,故事内容没有让我有什么思考,就看一生君的脸来抚慰心灵,很有纪念意义。

  《女城主直虎》影评(三):明明能写好的剧本,非得写成神仙恋爱

  这两天在看这个剧,我真心觉得中间拍的不错,我一开始对这个剧期望非常高,尤其是在25集和30集,非常明显能看到直虎的成长,而且直虎和政次的羁绊也拍的不错,两人脑电波下棋都挺精彩的。然后直虎收虎松为养子,我满怀着希望想看直虎怎么担任父亲的角色,结果从30集之后那都是什么鬼啊!!!

  直虎最大的功绩是把快灭族的井伊家传下来,其实挺伟大的一件事,问题是没什么可拍的。它要是老老实实按着历史拍也还好,但这个剧又架空了很多...政次洗白这里架空的还可以,德川家康那边架空的跟梦游似的...说好的德川家康杀了小野,把实权还给直虎呢?到剧里变成德川家康杀了小野,直虎从此失去实权...

  这年头你拍大女主剧来讨好观众,两个要点:一是不要带感情线!二是要拍女主帅气的样子!

  结果这剧两个都没做到,30集之后,堂堂武家家主的直虎变成农妇跟强盗头子谈神仙恋爱,这收视不扑街就怪了...后来我去看了一眼编剧以前是写晨间剧的,怪不得晨间剧通病这么明显...求求你们了,我们女的没有爱情也不会原地去世,能不能不加这种噩梦级别的恋爱了?

  《女城主直虎》影评(四):一部注定没有人气的大河剧

  历史上的井伊氏,发家是要在井伊直政(虎松)长大以后,他作为德川四天王之一,统领井伊赤备,活跃于政战两道。在德川家移封关东时,四天王中最年轻的井伊直政获取了德川全部家臣中最大的封地,井伊家族在江户幕府时代长期担任大老的位置。而这样一个从弱小而奋起的庞大家族,最初的起源就是井伊直虎。在虎松幼年,她以直虎这样一个男性的名字担任了家督,抚养教育了虎松。可以说,作为一个养母和过渡家督,她做得非常好。由于她女家督的身份和井伊家的强盛,井伊直虎在游戏玩家和历史票友界人气相当高,也许这就是17年大河剧选她为主角的原因吧。

  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不同于阿江、笃姬、八重这些女性,直虎的一生没有什么显赫事迹,既没有战争也没有政治的相关记录,要拍她的一生而且要拍到50集,只能靠大幅度虚构。而且虚构出来的,必然只可能是家长里短的生活戏,不然难道编一段直虎清洲会盟正面怼信长?还是三方原空城退信玄?玩笑开大了,那估计评分更低。但是把直虎的一生拍成生活戏,男性观众首先就满足不了。生活戏虽然吸引女性观众,但是没有历史相关知识的女性估计也看不下去。于是收视就这么扑街了。所以,从这个人物选取的角度来看,和花燃一样,这是一部注定要扑街的大河剧。

  《女城主直虎》影评(五):历史的车轮走得真慢

  自娱自乐吐个槽都有专家出来操心别人什么都不懂,要教日本战国史以及科普大河剧的亲请您多支持收视率不要来我帖子自我满足!可以认为我的影评烂,但就别为了我的知识面操碎您的心了呗。

  --------------分割线

  看过的大河剧真的很少。除了《笃姬》和《大奥》唯一的时代剧大概就是《信长协奏曲》了。但是笃姬和大奥与女城主是不一样的,因为在笃姬和大奥的世界里女性的使命更明确,而在《女城主直虎》里,就有点莫名了,但又不同于织田信长,信长想的是一统天下,但直虎想的又相对简单,只要守护井伊就好!所以看到20集还没发现信长打过来的我内心只能如此觉得:信长你的动作是不是太慢了。【是!知道了知道了知道织田信长不会打过来了,我看过的男主时代剧就只有信长协奏曲,不拿唯一有对比的信长吐个槽,教授级别的你们怎么来自我满足!】

  讲道理,看到20集最让我有共鸣的是直虎和直亲夫人俩人在井边数落直亲是多么虚伪——这简直就是前女友与前妻对渣男的吐槽啊!两个水火不容的人在这一瞬间化敌为友了,多么和谐多么神奇!

  当然了,这部电视剧支撑我看下去的还有一个动力就是柴姐和影帝这个CP,对,我没有忘记伽利略SP里他俩那一闪而过的CP感,所以,我一定要在大河剧里再一次燃起我的CP魂,虽然我觉得结果可能不会太好。

  最重要的是,菅田将晖饰演的虎松如果再不登场,我真的就觉得这个大河剧就是成天“教大家种棉花”“发愁但马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这种家庭伦理剧了。

  以及,真的就是家长里短太多很像晨间剧呀,难道还不能让人吐槽?就像我把影评摆在这,觉得不好的人不也照样可以随意吐槽么。

  《女城主直虎》影评(六):又一部无聊的大河剧

  我目前为止观看过三部大河剧:《武田信玄》(1988)、《真田丸》(2016)、《女城主直虎》(2017),作为结论认为,除非为了粗浅地了解日本古代史与学习日语外,这大河剧实在不值得浪费时间观看。

  虽然是要描绘个人及其家族在动荡多变的风云浪潮中的壮阔生涯,但这部主人公原型缺少故事流传的大河剧,一方面对通常颇为人期待的战斗场面毫不着墨,另一方面又相当缺少成长小说的要素:对人物一生中的矛盾、迷茫、彷徨、困窘、冲击、转变等关要情节的生动又深刻的描绘,而这些才是人生故事中最动人的成分。

  同时,本剧视野又太过狭限于一两代的一两地的一两家,历史的画卷不免片断单调,未能展示社会历史真实的复杂与微妙,导致对于影响人与家命运的外来事件的解释乏力。毕竟,再光辉的主角也只是宏大的社会历史的一个分子, 开阔地知人论世才是理解人物的正途。

  结果,主人公还是典型的日剧角色:阳光的奋斗家。各种轮番登场的对手役配角也只是表现了通常人们对之的印象,刻板化而不免扁平。而剧情也是没完没了的危机与拯救的套路。概括而言,除了旁白对于动变时势的介绍外,全五十话通篇就是两种话语的交互与反复:为了我们家,我得励精图治;为了主公,我要竭力尽忠。

  另一方面,剧中根本没有真正邪恶的人与事,有了战国乱世的背景,无论何种无德无能都能被辩护成,为了自己的家族(一門)与百姓(領民)的存续的“没办法”(仕方がない)。

  而三部都有以上所述的种种弊病。

  失望之余,我想问一下创作者们:您们是真心甘愿做这么一部空洞而冗长的电视剧吗?

  《女城主直虎》影评(七):被嫌弃的政次的一生

  约君纵黑白,独坐待君至。夕阳照斜晖,其间亦可喜。 ——小野但马守政次~辞世句

  在战国时代的日本,就如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原始的分封制,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大名之间群雄逐鹿,而依附于这些大名的小大名们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井伊谷,是世代守护这片土地的井伊家的居城。战国的战火燃烧到这里,井伊不得已臣服于日益强大的今川家。为了防范井伊家的叛变,今川家一方面索要人质(筑山殿的母亲是井伊家前前代家主的女儿),另一方面拉拢井伊家的家臣(小野政次的父亲)。井伊直虎是今川家现任家主的独生女儿,即将嫁给井伊直亲(下一代家主)。

  小野家在当时下克上的风潮中,也萌生了夺取主家地位的心思,政次的父亲陷害直亲的父亲,害的直亲逃亡多年,直虎也被迫出家。直到多年之后,政次的父亲去世,政次接任了父亲的工作。政次一直想为父亲的所作所为赔罪,一直暗中帮助井伊家度过重重危机。

  政次表面上一直陷害井伊家,但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井伊家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保护直虎而死在爱人的刀下,相信他死而无憾。

  直虎一直爱的是直亲,虽然直虎早早出家,直亲也娶亲生子,英年早逝。政次就是一直守护女主的男二号备胎,一直为了女主守身如玉(哈哈),直虎却一直视他为工作上的伙伴,但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一次。

  政次也有红颜知己——自己的弟媳阿夏,阿夏在守寡后一直守护者政次,相信政次的清白与忠心,但政次一直逃避,直到最后在临死之前,躺在阿夏的膝上,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有种《真田丸》最后真田幸村才亲了阿桐一样。

  高桥一生很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角色,将政次的隐忍、无奈、爱意、嫉妒都表达的淋漓尽致,尤其是月下挥剑的动作也很帅气,这一次已经是高桥第五次出演大河剧,99年的元禄纷乱和04年新选组里的酱油,07年风林火山里武田信玄的家臣驹井政武,14年军师官兵卫里黑田如水的家臣井上九郎右卫门 ,一次比一次的戏份多,演技也更好。

  记得04年堺雅人饰演的新选组的山南敬助之死和08年同样由堺雅人饰演的德川家定之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16年真田幸村之死也很感动,叔也老演这种悲情人物。今年高桥一生的小野政次之死也可以与堺雅人相比较了。

  先预定一下今年日剧学院赏的最佳男配角,相信高桥以后能成为堺雅人一样的优秀俳优,要是有朝一日能主演一下大河剧就好了。

  《女城主直虎》影评(八):你用泥巴捏一座城说将来要娶我进门——小小的我们(第1、2集)

  看过几部大河剧但是都没追完,这部试着追下。对战国史的了解仅限于百度百科,所以很菜,如果有写错的地方,望请谅解。

  井伊直虎,一个在乱世中普通的武家女子,她曾将期望寄托于父辈,寄托于两小无猜的未婚夫,然而乱世中每一点女儿的柔肠心愿都被雨打风吹去。家族遭遇灭顶之灾,她再也无所依靠。她不是花木兰,十年征战还有家可归;她不是穆桂英,膝下有儿女可以寄托。家中只有她,她只有她自己,她只能把自己活成了一段传奇,乱世女儿成了巾帼丈夫。

  子役开局,好像是大河剧的传统,恰也是我不喜欢日剧的点之一。不过两集看下来,子役的戏份却成了我喜欢的点。

  青梅竹马三人组,到底是谁先来了一步,其实不重要。树林山涧边玩耍嬉戏,寺庙钟声下读书习字,龙宫小僧是否真的存在,笛声悠扬进了谁的心?

  如果就这样长大,少女的心究竟会属于哪个少年,观众永远也不会知道,因为小小的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乱世之下,成人世界攻伐不断,阴谋与背叛才是战国的旋律,大人们护不住自己的初心,更何况护住小儿女的那点痴恋。

  阿永对龟之丞是爱情吗,我想此时也更多的是义气,对许下婚约的人的义气,对童年玩伴的友谊。所以当大人们为了时局为了家族,告诉她:你的未婚夫现在另有他人了。她不是在为自己的婚姻抗战,而是为离去的人痛苦。那样,他太可怜了。小孩子的心清澈可见,可这世道阴霾密布,一片浑浊。

  鹤丸对阿永是爱情吗?可能就差一点点,一点时机,一点暧昧,一点二人时光。曾经他可以坦然对阿永说,我和我父亲是不一样的。可从那以后,这句话他无法再说出口。有其父必有其子,大人们将仇恨加诸于一个孩子,只因为他们无法对真正的罪魁祸首口吐一句怨言。只有她对鹤丸说,这不是你的错,你不是你父亲。她值得他爱,可是他们的缘分只能到此为止,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走失的人不是他,他却不能有姓名,正因为那属于孩子们的义气。

  龟之丞离去时许下的承诺是认真的吗?当然,那是一个孩子用命许下的承诺,一无所有时他所有的真心。可当他履行诺言回到故里时,却只能是回到故里,有人守着一座城,有人始终一个人,可他不是一个人了。誓言在风中凌乱,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阿永剪去青丝时,可能并没有想到以后会遇到多少磨难,没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她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另外两个孩子赌一把,给大人们一个另一种选择的机会。

  少年不识爱恨一生最心动,看尽桑田沧海当时的离别太匆匆。

  作为观众,看史剧总是会被剧透,可我爱史剧也正是爱这一点,结局已知,看剧中人如何挣扎前行。

  有一天他们会长大,会换了模样变了姓名,会杀死心中那个少年,会重复当年那一幕幕悲剧,那时他们是否会忆起小小的自己。

  曾经模样小小的我们

  那年你搬小小的板凳

  为戏入迷我也一路跟

  我在找那个故事里的人

  你是不能缺少的部份

  你在树下小小的打盹

  小小的我 傻傻等

  《女城主直虎》影评(九):认为这部剧挺好看的莫非是我见识短浅?

  草草看了一下其他人的评价,貌似颇有微词。我之前没看过大河剧,不了解这部剧是不是不够“标准”;我也并非学识渊博,对日本历史完全不清楚,在B站看剧时,总能在弹幕里看到各种科普,例如这个人是谁,历史上其实是什么样子,吧啦吧啦……不过以外行人的眼光来看,不管是剧情、还是人设,或是感情,我还是很喜欢的。

  接下来的剧评,想记录一些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场景吧!

  1. 井伊直亲之死。

  从三小无猜的时候来看,我就偏喜欢阿鹤多一些,大多数观众应该也是一样。阿鹤因为阿永执意寻找龙宫小僧不体贴同伴的行为而斥责阿永,然后争执的矛盾被阿龟用笛声化解,当时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也体现出龟与鹤两人的性格不同。能感觉到阿鹤更加理性、聪明、清醒,而阿龟更为温柔,但同时禁锢于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职责,他更听从于命运,从没有反抗过,长大以后也是这样。阿龟长大回来后,变名为井伊直亲,相信很多人觉得这时候的直亲并不讨喜。他因为爱想让阿永假死,同时又对井伊家十分顺从,当时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他的笑咧着,没有给人真心之感,虽然三浦春马很帅呀。后来也是一直听从别人的安排,为了井伊,娶亲,看似对妻子十分体贴入微,实际上一直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而“表演”着,心里其实厌烦着妻子的无理取闹,还一定要挤出笑容,履行责任,直到被阿永(次郎法师)骂醒, 才解开心结,真心对待妻子,从而生下后代。

  他道德绑架政次(阿鹤)的做法也是让人十分看不惯的一点。按照政次的原话是,明明不相信他,但是硬是要摆出相信他的样子,看似给了政次选择,实际上是在逼迫他。看到这里我依然觉得这个人对待他人,包括小时候维护他的阿鹤,都没有真心,都在不断算计。然而,后面我渐渐改观了自己的看法,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心灵。

  开始改变看法,是直亲在岳父死去后,维护了被怀疑作凶手的政次。

  政次长大后,依然受到人们对小野家根深蒂固的怀疑与歧视,他正当防卫而误杀了想要杀他奥山大人,也就是阿筱夫人的父亲,直亲的岳父。直亲自己的父亲,就是因为小野家死去的。虽然直亲看到了疑点,但在众人群情激愤,想要讨伐政次的关头,他也犹豫了。阿夏前来为政次申辩,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狭隘。奥山大人是阿夏的父亲,但是阿夏选择相信了政次。直亲从来没有反抗过元老的声音,不让次郎还俗,让他躲在战场后面专心留下后代,他从来没反抗过。但这一次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这次的做法,化解了直亲与政次之间,一直以来的隔阂。后来追随德川背叛今川的决定,他也与政次分享了。

  直亲与假德川狩猎回来、政次前去骏府前的那个黄昏,三个人又坐在井边,像小时候一样,开怀大笑着。

  德川的招募是寿桂尼检验井伊的计策。第二天,直亲就被宣去郡府。他已经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如此受制于自己身份的人,在井边与阿永分开时,说出了回来就在一起的话。虽然当时直亲已有妻儿,但那场戏看起来却并不反感。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他终于不再去想自己的身份和义务,任性地面对了一次自己最真实的心灵。最后,他死在了今川的暗杀下,以最屈辱的方式。回光返照的那一刻,他想起阿永让他回家,狼狈地站起来,却找不到家的方向了。

  直亲一生都走不出他必须承担的责任的牢笼。一生带着面具活着。他永远没有自由。从这一点看,我也能够渐渐理解他之前的做法了。然而,在观众们刚刚开始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时,他也没有再给观众们继续爱他的机会了。

  2. 小野政次之死。

  爱政次的人观众很多,我的看法可能相比之下就十分粗浅了。虽然很多人说与历史大相径庭,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改编增加了趣味性,毕竟也不是在看历史书。政次与直亲保护井伊的方式不一样。直亲、包括井伊的大多数人,无法反抗今川,但一身气节,不愿苟活人下,最后中计身亡。政次是个极度聪明、有智谋的人,为了活下去,为了井伊安稳,一直忍辱负重。当然他也不是一直这么成熟冷静的。当初,他想最后没办法时,把世外桃源汇报上去,那时的做法就是十分青涩的表现。事实证明当时直亲的策略是更好的,以自己的性命为赌注让政次说谎,同时让阿永找到了来检查的大人的软肋;这片保护下来的世外桃源后来一直是井伊最后的港湾,保护了井伊的人民。

  政次抛弃了以前的青涩和天真,是直亲死亡的事件。政次明白了今川的计谋后,不得已以直亲的性命,换取了自己在今川家的地位,为的全是以一己之力守护井伊。虽然扮演了一段时间的大反派,但是后来阿永(直虎)成为后见人掌管了井伊家,并且明白了政次的苦心后,两人一直配合,井伊蒸蒸日上,可以说是从剧情来看,这是井伊最美好的时光了。这与直虎的仁爱治理和凝聚力有关,与政次的辅佐更是分不开的。

  如果一直以政次之计谋顺利进行下去,井伊不仅会顺利地熬过今川的统治,还会一直繁荣地存在着。很可惜,政次被小人暗算了。近藤因为政次曾经欺骗过他,一直耿耿于怀,设计在德川攻打今川时,给政次扣上了反贼的帽子,处以极刑。政次是为井伊付出最大的人,一生永世背负骂名。与直亲不同,他过于清醒,清醒到自己的死也要算好能为井伊争取些什么。他让直虎即使是他的死也要利用到极致,直虎亲手刺死了他,守住了他最后的心愿。

  政次在世的时候,直虎常与他下棋,得到守护井伊的策略。他死后,直虎深陷棋局无法逃脱。相信很多人也是一样,都困在他头发散开、鲜血滴落的那个身影中,无法逃脱吧。

  3. 龙云党团灭

  说完了女主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后宫,可以开始介绍第三个后宫了。龙云党是电视原创的盗贼团体,我个人觉得这种剧加上原创角色挺好的,而且增添了活力。龙云党的头领龙云丸,也是出身于武士家庭,后来家族因为守城而被屠杀殆尽。讽刺的是,龙云党也因为守城而全部覆灭了。

  现在依然能记起龙云党当时流浪四方洒脱不羁的模样,力也、五空、阿鼹、土龙,他们因为盗贼的身份受尽歧视,但是直虎解开了误会,让他们与百姓和睦相处,他们也帮了直虎很多。井伊引以为豪的伐木技术、六左引以为豪的伐木技术、后面在战争时立下大功,都是源于龙云党的传播。

  龙云丸由于儿时的阴影不愿在建城,说有城就会被攻打、就会有战争,但是最后被直虎说动,设计建了一个水中之城,敌人很难接近,更重要的是,后面有一个隐秘的小港口,百姓可以乘船逃脱。所以,虽然直虎后面自己气贺被屠城是因为她坚持建城,但其实并不是她的错,如果不是酒井忠次不听命令屠杀百姓,百姓们真的会通过那个小港口乘着中村屋的船逃脱。龙云党原本是可以自己逃走的,但是,依然选择了去救百姓。可五空带着喜悦的表情站在船头挥手,箭矢会如雨般落下,百姓一个个被射穿死亡,那一刻,那种绝望的感情无法想象。

  龙云丸最后被救了回来,而且他洒脱的天性让直虎开始思考放弃的可能性。背负仇恨与家族大业活着,只能让亲近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而人们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直虎决定放弃了恢复家名,还俗过平静的日子。我相信,她与龙云丸在田间生活的那四年,是她最无忧无虑、最没负担的日子。

  可惜,直虎终究无法放下她身为龙宫小僧的使命,终究一世为井伊操劳。第一次,她没有与龙云丸离开去堺,而是又为井伊的百姓奉献了九年;第二次,龙云丸去南蛮前,问她一起去吗?她送了蓝色的水壶给他。缘分从水壶开始,也在水壶结束了。

  但直虎死去的时候,龙云丸追上了她,说,这次,终于可以一起走了。同时,去南蛮的船出了海难,红色与蓝色的水壶被冲在沙滩上,天空中,是最后那片自由的龙形的云。

  4. 濑名之死

  濑名在剧中并不是十分主要的角色,她的死也十分草率,但是我始终忘不掉她死后,万千代(虎松、井伊直政)去挥掉德川的棋子时,德川脱口而出的,她的名字。

  历史上德川与濑名的感情并不好,但是剧中的改编还是很让人感动的。濑名是十分勇敢的、敢爱敢恨的女子。她在阿永为了保护世外桃源而有求于她时,拼命奔波,最后守住了那片净土。后来她也一直在为帮助井伊尽力。

  可是,虽然她可以像最初的那样弄乱德川的棋盘,德川却不是当初她眼中的那个呆子了。只能说,她的死是命运的结果。

  5. 井伊直虎之死

  这个其实不用多说了,把女主的经历再复述一遍,相信可以讲到明天早上。她穷尽一生的奉献,作为龙宫小僧,守护着井伊、培养了赫赫有名的井伊直政。最后,终于放下了全部的负担,微笑着、沐浴的阳光,坐在一切的一切开始的井边,与她最爱的人,离开了。她守护的井伊谷,还生长着大片金黄色的麦田,直政继承着她的思想,辅佐德川去得到没有战争的天下。她虽然死去了,但她的爱与宽恕,依然留在世间里,救赎着每一个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

  《女城主直虎》影评(十):永别小野政次

  虽然还有点犹豫,既不通日本战国史,也没看过几部大河剧的我,有资格为一个角色写几句话吗?但这个人被“嫌弃”的一生,连同他颇具冲击力的牺牲场景,一直久久萦绕在脑中无法消散,我想还是要用一些多余的话将这个人送走。

井伊谷远景

  故事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的井伊家,这一家族一直仰赖今川氏的鼻息生存。作为今川氏对井伊家的监督,小野家同时也是井伊家的重臣,这种双重身份一直从小野政次的父辈延伸到他的身上。在井伊家长大的鹤(小野政次)是主家永(直虎)和龟(直亲)的陪读和玩伴,随着年龄逐渐长大,政次逐渐深埋幼年情谊,背负起属于自己的职责。

儿时的龟、永、鹤长大后的直亲、直虎、政次

  效忠的极致

  日本人的感情中,“忠”实在是很重的情义,他们也乐于反复讲述忠的故事,将此作为立身为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和品格。政次在井伊家和金川家一直微妙地维系着某种平衡,在关键时刻他难免处于两难境地。但细细想来,政次效忠于谁也许从来不是问题:他沿着他的童年习惯、情感偏好,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直虎——同乡之亲。成年之后,政次成为了一个极其缜密冷静的人,但当他面对幼年玩伴时,直觉和情感总会瞬间动摇他,只要想保有对最初心和来时路的坚守,他就有着无法克服的脆弱。而聪慧理性如他,难道从不曾自己打算一番,我想也未必,只不过他是一个行事之人,在事业的投入感和获得的价值感上来说,他又与直虎有着非同一般的——同志之情,两人共事一份家业,理想和目标一致。即便到武田进犯今川事发,他取代直虎成为井伊城主,若说对权力从不动心是假的,不然怎么会片刻留恋作为主君的语言优势,他之所以随时保有退位的觉悟,是对直虎为人施政号召力的心服口服,这一点显示出此前并不为我们所知的度人识时的通透的现实感,他的臣服里带着对这位女性的信赖。他的忠诚,与其说是出于对直虎的执着和恋慕,不如说是对于这份事业、这块土地的眷恋,对于井伊家族的情感羁绊和对于自身命运的完全承纳。

小野家

  政次的扮演者高桥一生在采访时说:“在龙潭寺,小野家世代的墓也与直虎的设在一起。只凭这一点,小野家并不是被井伊家打心底里厌恶的就一目了然。至少在井伊谷这个小小的地域,有小野家的墓地、散布各处的祠堂,在得知井伊家的神社也供养着政次的祠堂时,我也开始相信,政次确实曾在这里参‘政’。”

龙之云龙云丸、政次

  与政次完全相反的一个角色是龙云丸,来无影去无踪践行着自由的男人。直虎看到他就被他吸引,政次当然看出了的心思。他和直虎一起承受着沉甸甸的同一份家业,一起对抗着对于时局的疑问和困惑,这命运无法挣脱,必须主动投入和献身其中,这是最为极致的忠诚职守。直虎对于自由化身的向往,他也自然完全能读懂。高桥一生在杀青感想中说:“现在的井伊谷仍然风声飒飒,水色秀丽,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政次想守护在那里居住的人吧。所以为了弱小的井伊能得以保存,他毅然做出了不战的选择。也因此,他贯彻了‘被讨厌的政次’这个形象。”

井伊的麦田

  “约君纵黑白”

  如果说政次和直虎之间的关系,18话之前是相互探底,完全处于对立面,政次独自周旋孤军奋战,多次亟欲取而代之的话,18话之后,与其说是政次被识破本心,不如说是两个人深切理解并全盘接受了作为对立面的对方,这样的关系如若说是想要避免,还不如就直接加以利用为好,他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最终默契。政次初期是不认可作为女性的直虎执政的,认为这位置女性来做太危险,井边谈话之后,他明白了这是一个误解。于是,最不确定、最具有风险的与政次的关系,反而变成了最为稳定和信赖的关系,政次的出场就更多地从台前抗政转向了幕后参政。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在剧中描绘得非常巧妙,每次都是通过对弈的方式,但是每次都有着微妙不同的情境和对白,通过不同的棋盘来呈现。每个夜凉如水的深夜,窗外竹声阵阵,棋盘上落子清脆,一间禅室,一支明烛,照亮了直虎从政之初的所有艰难险阻。从不解、认可、褒扬到最后为其献身,政次对作为女性主公直虎的态度,逐渐高扬最后达到了高潮,这也是政次之为自灯明的意义所在。就这样,一女一男、一主一从、一白一黑、火热与冰冷、高亢与静默、激进与稳健,即使风格如此不同,却拥有最高一致性目标的两位,相互争让、磨砺、调和,撑起了一个小小的井伊家。两人所有的对手戏,由生到死,都有着因对抗互补而最终达致的浑然一体的美感。

对弈棋局与时局禅室明烛

  “约君纵黑白,独坐待君至。”这就是政次一生的价值和意义,他活在这样隐逸的棋局中,不彰不明,独坐等待的“君”是全部的外在世界,是唯一的意义。他以一种含蓄、沉默、甚至是缺席的方式,守护着井伊谷和这里最重要的人。“也就是我小野的溯源。遭人嫉恨,成为井伊的敌人。我也许就是为此而生的吧。”政次在狱中如此觉悟,他也坚定地走向自己所能发挥的最大价值——牺牲。这个家在面临动荡时,需要有人做弃子,那一定是他,这样的命运在先辈和他的身上数次重演,这是命定的悲剧,他意识到自己逃脱不了也无需挣扎,是啊,何不赴死?于是这种赴死具有了宗教性。青木色调的死亡场景,近景是一滩皱动的滓水与突兀的横木,象征着再也无从洗刷的小野政次的名声。

辞世诗政次之死

  《左传》中的子产

  这个人物令我想起郑国的子产。唐诺在《眼前》中说:“整部《左传》看下来,我们再也找不出有谁比子产更平静不波,也看不到子产在哪一刻、哪件事上曾激亢过快意过。对子产而言,郑国的生存与否,并不是一次危机、一个赌注,而是一种根本处境,所以只能是一个连续的、日复一日的极精密工作。”“如果真要选一个单词来说,我不会讲子产冷静,而是准确——郑国的生存纵深不大,不是一个太失误得起的国家,深知还不是一个太能穷究是非善恶到底的国家。”“准确、精密、把事物分解到某种微粒状态,很自然会让人感觉严厉,感觉无情,子产的执政因此很容易找来误解的,不止叔向一人。”

  相似的社会处境最终决定了相似的行动逻辑,森下佳子笔下的井伊家,会有一个在历史间隙中想象出的类似风格的小野政次,也是很有趣的地方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