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做人,该放下时就放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做人,该放下时就放下

2020-08-07 21:17:53 作者:明心君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做人,该放下时就放下

  人生每个阶段,感悟皆有不同。

  年轻时,我们追求物质与繁华,常因得失而痛苦;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追求极简与安宁,享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历尽千帆后才明白,人生最难得的是放下

  放下庸俗的执念,挣脱内心的桎梏,方可万般自在。

  人生苦短,不如试着给自己做减法,舍弃内心过多的欲望,放下焦虑,感知内外,追求精神的成长。

  放下过去,才能掌控当下

  岁月之漫长,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挫折、苦难是在所难免的。

  选择放下,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

  一代圣人王阳明,他一生经历坎坷,受尽了命运的摧残,但他依然选择放下过往,卸下包袱,用积极地态度面对。

  明正德年间,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后来高中进士后在朝廷做官。

  当时朝野大乱,宦官当政,他第一个站出来反抗刘瑾,结果因仗义执言得罪了权势,被贬至贵州龙场。

  王阳明到达龙场后,发现这里偏僻闭塞,既无房也无粮,靠采蕨充饥,而且瘴气遍布,连随从也适应不了如此恶劣的环境,相继病倒了。

  比起生活的绝境,当地村民的恶意攻击和排挤更是让他举步维艰。

  曾经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落魄。纵然身处低谷,也要懂得人生是否顺意,皆在一念之间。

  唯有看得开、放得下,才是生活真正的智慧。

  没有吃的,他就开荒播种,还教当地人技术。没有房屋,就自己动手砍树搭棚,自建房屋,并取名“何陋轩”。

  生活的逐渐改观,让他的心态也变得释然,看淡了以前的荣辱得失,修炼了一颗朴素的平常心。

  只要有时间,他就冥想悟学,教当地村民学习汉文,受到村民们的喜爱和赞赏。

  在龙场的历炼中,他没有沉浸在与过往的纠缠和痛苦中,而是潜心钻研、豁达致旷,才有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龙场悟道。

  正如那句话所说:“人并不是拥有的时候才学会了放下,而是没有的时候逐渐懂得了放下,然后才开始拥有。”

  人生苦短,总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时刻,无力改变的事情,不如试着放下,面对现实,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

  与其纠结眼前所面对的一切,不如勇敢面对困境、接纳挑战。

  放下执念,才能寻回本心

  人生之所以痛苦,往往来自于对执念的追求。

  而所谓的执念不过是放不下名利、欲望的渴求,才有了万般苦楚。

  如果我们懂得放下执念,冲破束缚,遵从初心,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坦荡前行,皆可轻松许多。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年事已高的方丈,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一天,他将自己的两个弟子,绑好绳子放在后院的悬崖下,对他们说:“你们谁能爬上来,我就将接班人的位子给谁。”

  身体强健的弟子,很有信心地攀爬,第一次尝试后,从上面滑了下来,但他依然不放弃,又尝试了几次,尽管摔的鼻青脸肿,依然没有放弃。

  最后由于体力不支,重重摔下去便昏迷了,还是方丈把他救了上来。

  另一位瘦弱的弟子,他刚开始拼尽全力也是失败了。

  当他紧握着绳索准备重来一次时,不经意地往下看了一眼,突然就放下了攀爬的绳索。

  然后往山下走了,沿着小溪,走出谷底,去游学了,居然一年之后才回来。

  一年后他回来,方丈非但没有指责,反而让他做接班人,众人纷纷不解。

  他对师兄们说:

  “寺院后的悬崖不是我们能爬上去的,但是只要我们站在山腰处往下看,便可看到一条上山的路。”

  正如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

  是啊,如果内心被执念所束缚,只能看到悬崖这条路,而看不到悬崖外面的路。

  正如,困住自己的是每个人内心的执念,它让我们被眼前的一切所禁锢,不仅丧失了原本的快乐,也丢了那个最初的自己。

  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选择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们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看清内心。

  抛开世俗纷扰,减少心中杂念,寻回初心,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成为你真正想成为的人,才能收获内心的富足与快乐。

  人这一生,该放的放,该忘的忘

  前半生,我们一直在追寻自我,而后半生,我们最好的处世哲学是放下,唯有放下,内心才会通透豁达,万事皆可期待。

  放下自我,是完完全全跳出自我,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获得自我察觉的能力。

  当我们拥有这种能力后,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认知,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向着目标前行,才会遇见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曹操用他的胸襟和格局,为他以后的千秋伟业奠定了基础,成为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

  当年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峙时,对方的兵力是曹操的十倍。

  因为双方实力悬殊,曹操的部下都认为袁绍会得江山,他们为了以求后路,私下和袁绍暗通款曲,做了很多背叛曹操的事情。

  战争结束后,袁绍失败了,书信往来也随之暴露。

  很多人都以为曹操会处理那些背叛过的人,但是曹操没有看那些书信,就让士兵把信件烧掉了。并且他还告诉所有人,往事不再追究。

  曹操用一把火,不仅烧光了君臣之间的嫌疑,还为他赢得了人心。

  那些依附于袁绍的郡守官员,看到曹操如此宽容,纷纷献城投降。

  此番过后,军中士气更盛,军心更稳,军队实力也变得越来越强。而这些都为他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懂得放下成见,宽容别人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成功的契机。

  人生的高度,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放下了多少事。

  如果我们一直纠着别人的过错不放,便会让自己困于一隅,领略不到天地的辽阔。

  如果我们试着敞开心胸,便条条大路通罗马,天地而自然宽。

  放下过往,心态也会释然,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放下执念,坚守初心,才能向着目标坦荡前行。

  放下狭隘,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放下,从来不是妥协和逃避,而是一种勇气和成全。

  经历过岁月变迁,我们才发觉放下,是一种内在的富足,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余生很长,愿你我都懂得放下,去感知生命的纯粹,拥抱更多的快乐,活出最好的自己,才是人生路上最好的修行。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