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公主诞生物语》经典观后感集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是一部由浦谷年良执导,宫崎骏 / 铃木敏夫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一):短评
涉及到动画制作的大量细节,知识性极高,对普通爱好者了解动画行业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从分镜Layout到原画(人物)/美术(背景)到赛璐珞上色实拍到后期配音再到最后的宣传上映,纪录片的顺序即是动画的制作顺序,逻辑十分清楚;尤其是拍摄了摄影室中叠合赛璐珞进行实拍的画面、包括拉远镜头和旋转背景赛璐珞片,具有语言说明难以到达的生动效果
采访的人物也足够丰富:宫崎、铃木、康快,”幽灵公主”的一众staff和电视台、东宝及宣传公司的工作人员,信息量非常足
和”黑泽明宫崎骏对谈”搭配食用具有神奇的效果(宫崎当真喜欢黑泽,以及我觉得宫崎和今敏都是那种“了解动画的一切”的全能型天才)
优酷和b站都能找到6小时的完整版,然而没有字幕,目前GhibliWiki.org正在做中字,只做了三集还没做完,网址不放了,b站搜一下就能搜到……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二):剛剛看完第一部份
一共四個部份,這個假期主要看的書,紀錄片都是在瞭解動畫、電影等的製作、創作。看到《幽靈公主誕生物語》的第一部份,每一個動作,怎麼做。
顏色,每一件服飾,物品。每一個動作的表現,場景如何。人物的動作、情感,物品經人使用的動態表達等等。作畫、美術、攝影、原畫,很多的事情,需要考慮,覺得做動畫真的。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覺得自己懂的東西實在太少,根本不懂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分解來看,每一天,每一分、一秒,對每一個畫面的努力。工作。覺得時間特別不容易的事。不知道爲什麽中國的動畫創作,或者說在世界上。原來創作一部好動畫電影聚集著太多的心思。宮崎駿爲什麽能做出這樣的動畫電影,非常地不容易啊。
之前看書裡說到押井守等對宮崎駿的“專制”的一些理解,覺得是。也還是會有想和宮崎駿一起創作動畫的人。是啊,就像紀錄片里講的。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三):第四部份
第四部份,剛剛看完,主要是電影的宣傳。
也許有時候看記錄片,最喜歡的就是紀錄片里的談話、採訪。主人公說的話,他的神態、言語,會讓你更加瞭解你所關注的作品背後想要傳達的世界,傳達的理解。
剛剛去酷狗下載了一些歌,宮崎駿動畫裡的音樂,很美。不知道爲什麽,去看看吧。這部紀錄片。《幽靈公主》沒有想過電影需要的宣傳那麼多。也許是的吧,宮崎駿是否不喜歡宣傳。最後的紀錄片里,宮崎駿在面對記者的時候也是講,關於電影,爲什麽創作出這樣一部動畫,他也不知道。他希望孩子們看這部電影,他想也許孩子們才會理解這部電影。
紀錄片里,對於製片人鈴木敏夫也好,導演宮崎駿也好,都進一步有了一些瞭解。他們說話,神情,語言,動作,面對的是所做的處理……宣傳海報,廣告詞。預告片。
對於這部動畫,算是我所看的吉蔔力動畫中最晚看的一部。由主要的原因是所瞭解到的對於環保的一種說法。但事實上,當自己看了後,似乎幾乎與先前的瞭解沒有什麽關係。先入為主的瞭解,與事實呈現出來的東西太不一樣。不是統和的“環保”一詞所能說明的影片的含義。謝謝創作、製作這部片子,以及為這部片子做出努力地人們。他們讓這部片子存在,是十分幸運的事。謝謝。創作一部讓人看不明白的電影並不容易,很難。採訪中,宮老有這樣說到。
紀錄片中,鈴木敏夫、德間康快,一些人說關於宮崎駿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想,是一個十分感謝的人。它所帶來的世界,是珍貴的。創造。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四):第三部份
剛剛在優酷上看完了第三部份。是錄音部份。常常不容易吧,宮崎駿、鈴木敏夫一起在錄音室,每一句臺詞的演繹,在錄音演員的錄音過程中塑造了人物形象。通過看一些分鏡頭,臺詞本,再加上導演盡可能地去講戲,發覺潛臺詞去讓錄音者更好地演繹對導演想要的角色。
音樂很短地在紀錄片里響起,看完之後也在優酷下載了米良和久石讓的影片中的音樂,兩首。這個世界是不一樣,看宮崎駿《幽靈公主》的製作/創作紀錄片也好,還是看影片本身。它所傳達的世界,是值得思索的吧。這個假期有一些最珍貴的東西,非常難等地在假期快要結束的一周前出現。成長有時候就是很慢很慢的一種感覺,或者是理解,瞭解。有時候要穿過的世界的看法和觀念也好,都很多很多。
比起大三剛剛開始的時候的各種陌生,現在所熟悉的,慢慢去解決的很多問題,過去了的好像就沒有什麽。而存在著的,經歷著的,也會慢慢過去。有時候生命需要一個空檔給自己做一次停息,爲了更好地出發。也許成長更多時候是很慢很慢的,我想世界上還有太多未知的東西。也許活下去,是想要去看看這個世界。東南亞、南亞、東亞,中亞地區,歐洲,港澳臺……
慢慢看記錄片,看書,理解起關於宮崎駿先生的作品或者相關的事,似乎變得好那麼一些。他給了人們一個世界,也給了他自己一個世界。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和生命中所遇到的問題的吧。不然不會有誠實于內心的作品吧。吸引的感觸的也就不是內心的事了。打開了QQ的假期末尾,還是中斷關機了一晚。在這個晚上,如果還是用著手機,看的世界肯定又不一樣。也許,我常常更喜歡是這樣的世界。但現在,我即將面對的事,留有一個晚上的時間、空間,給自己,也給對方。
應該很辛苦吧,錄音期間,所有的角色錄音,幾乎一個個過,盡可能好的演繹角色。謝謝。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五):剛剛看完第二部份
宮崎駿一個人對所有的原畫好像都要進行確認,看情況修改。工作量非常地大。在分鏡頭接近尾聲的時候,宮崎駿說要改分鏡頭,加15分鐘。鈴木敏夫說,按照吉蔔力工作的情況,一個月5分鐘。就還要再加三個月,趕不上公映。宮崎駿說啊,都這個時候了,可以之類的。然後啊,緊急通知。
而宮崎駿爲了讓大家的工作少一點,自己更是加了更多工作。我相當於這個世界,做動畫手繪的這樣一份工作,我幾乎不瞭解。從最初看宮老紀錄片中,一直有一個也許對於動畫人來說很簡單的一個鏡頭連續的動作表示。就是原畫疊在一起,邊畫邊翻。簡單而一直重複的動作。
剛剛看了豆瓣上這部2001年的紀錄片,影片是1997年7月上映。記得在今天看的第二部份紀錄片的時候,是好像快要六月接近尾聲的時候修改。這部紀錄片有四個部份,豆瓣記錄是88個人評價。9.3分這樣,70%這樣五星評價。覺得是挺高的評價,在豆瓣中。比電影更高的評價。
也許在看成品,電影的時候,並不知道影片製作、創作背後,每一份工作。每一個場景、聲音、圖畫等等的故事。最後電影回憶起來,看著紀錄片的時候,你所發現的東西,很不一樣。在看之前,這部紀錄片只有一篇影評,有講看完第一部份,信息量就好大。確實是這樣,看書可以慢慢看,看記錄片,這麼大的信息量,也許也是我們不知道的背後的故事很多很多。
最後,《幽靈公主》裡邊音樂的演唱,久石讓先生在一旁。鈴木敏夫也在溝通,後一天,宮崎駿過來,米良的演唱就不一樣,說是天壤之別。帶入感情,瞭解一些故事,在哪個情節,出現這樣的音樂。看記錄片,宮崎先生的右手,畫畫的手開始生病,很嚴重。後來不得不去針灸,留下一張紙,畫有一個小人,身上有扎針灸,躺著。寫著,我去針灸,三點回來。
有時候在想,看記錄片,瞭解這樣的故事,也是在瞭解片子背後好奇的事。似乎是很感興趣,而好奇的。對於這世界瞭解得太少,有很多也不太像接觸。卻總有十分觸動你的東西,想要去知道,瞭解。對於宮崎先生,也慢慢形成自己的一些理解。看書雖然也會有他所說的話,但是看記錄片,更多地看到宮崎駿的工作,交談,對於他這個人。言語、行為直接看到,理解會更加真實,更多形成自己的理解,更近地從第一方的角度。和看書不一樣,多了樣子,人物的樣子。結合起來吧。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六):边看边记
刚看过第一集。信息量比想象中大。赶紧下来记一下,以免忘了。
一,幽灵公主是我目前看过的宫崎骏动画中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宫崎骏先生称它为一部时代冒险片,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它最初的剧本构想来自于一个同名话本,冒险元素多于时代感,有些童话风,又有些卖萌感(有类似龙猫的大萌物)。然而主创对此并不满意,在几番讨论后,又从另一个绘本中找到了灵感,定下了新的框架。新的设定与成品重合度较高,不过要温柔许多,以麒麟神被杀为起,麒麟神复活为终,而我们看到的版本里斗争更为尖锐、故事更为残忍、情绪更为复杂、人性更为赤裸、时代感更加强烈。bgm实乃大杀器,令人眼热心酸。
第二,我大约是一个脑残粉。看过第一集后,对吉卜力工作室和宫老的一切啧啧称是,找不出一点不好。吉卜力工作室的外观不过是路边一栋平常的小屋,里面更是与明亮宽敞毫不沾边。工作台一张连着一张紧紧挨着,材料从桌子一路叠到低矮的天花板。虽然貌不惊人,却是无数人的梦想之地。宫崎骏和普通的员工一样,都只有一张小小的工作台,和大家在一个房间里,埋首工作。从概念策划到具体落实,宫崎骏先生担责甚多,且事必躬亲,他要画分镜稿(宫老不写文字剧本,以分镜稿代替剧本,且在开始画分镜稿时只有大致构想,并未想清故事全貌),也要对每个制作细节负责(包括审核细分镜头、选择颜色…),还要为动画师提供指导,他指出问题时毫不留情,传授经验时也毫无保留,作为门外汉的我都有惊呼之感,想必画师更是收获不菲。在看纪录片前,未曾想到他会如此辛苦,如今想起他许多被称作“最后一部”的电影有了下一部的事,心情十分复杂,不舍得他继续做下去,又不舍得他封笔退出。
第三,纪录片使我对动画电影的制作有了一个大致了解。a)先有分镜稿,b)再将分镜稿放大,制作layout,c)背景交给美术部门,人物交给作画部门,由动画师完成,d)其中人物要设计动作的分解过程和持续时间,e)做好后会发给上色组,上色组将手稿打印到赛璐璐上,再按照标示完成上色,d)拍摄组拿到上好色的赛璐璐后,会将它们放到一起,进行拍摄。在这一过程中,动画师的角色和真人电影中演员的角色最为相像,动画师的画工和演员的演技都是成就一个电影的关键。而与我一直以来的认知相悖的是,拍摄组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会用到电脑技术,进行合成,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多层赛璐璐叠加后导致背景太暗的问题。而我一直以为宫崎骏是站在科技对岸的人,实则不然,他也会恰当地用电脑技术完成作品,而对有些技术(比如电脑透视),他则认为不如自己手画得好,因此并不采用。他此次复出在做的动画片,就要运用电脑CG手法,对此我十分期待~~
第四,这部电影对细节和精致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为了动作自然,一套动作镜头会反复修改;为了视觉效果,一组颜色选取需要反复讨论;每周六拍摄组会播放拍好的镜头,如果有问题,则去重拍(所以他们没有双休日的么...),他们的工作似乎常常要到深夜,但剧组温情满满,每个人会轮流亮出自己的拿手菜与同事一起分享。然而这种精益求精所带来的辛苦是必然的,看电影时我一直在想,若不是为了心中的兴趣与热忱,怎会甘心一遍遍返工、一遍遍琢磨...这部电影历时2年才做成,在当今追求效率和回报的大环境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考虑到前期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以及宫老本人的天赋与辛勤,能够制作出这样震撼人心的作品也并不意外了。啊!我也希望能找到这样一份发自心底热爱、可以为此不计较功利得失的工作TUT 以赚钱为目标固然催人上进,但上限却难以打破,也容易耗人心力。人们常说,如果将爱好变成了工作,它也就失去了作为爱好的迷人之处。胡扯!说这些话的人,有多少找到了真正的爱好?又有几个将爱好变成了工作?还是不要自欺欺人了吧。
《幽灵公主诞生物语》观后感(七):幽灵公主原来是这样诞生的
这部是我目前看过老爷子时长最长的一部纪录片,四个部分加起来将近四个小时,所以必须要赶快记录下来以免忘记细节,每一次看完老爷子的纪录片都让我热血沸腾,啊哈……
P1 画在纸上的故事
之前我还在想前面看的几部纪录片好像都没有记录制作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一帧是怎么动起来的、角色和画面是怎么达到统一的、里面的烟雾雨水效果是怎么做到的、导演除了画分镜脚本还需要做些什么、铃木敏夫作为制作人主要是要干什么……
疑问有很多很多,在这部纪录片里都得到了解答
其实我是在看完纪录片才去把以前看了一小部分的幽灵公主给看完的,因为之前正在吃饭看到凶煞神出来给我弄的头皮发麻就一直搁置了这部影片没有看了。后悔没有早一点看完这部影片,我真的被震撼了,但发现看完纪录片再去看影片会留意平时没有留意的细节,会投入更多的感情。P1主要是企划的开启和角色的设计,惊叹于每一位艺术家的严谨与认真,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地方的设计都要有它的意义所在,让设计者费尽心思。为了游方僧手中一粒小小的金砂石的颜色会和负责设计的保田道世讨论很久,拿着色卡一个一个看哪个色值更适合。这部影片是宫崎骏自己都在探索摸索中前进的,就像作品出来以后很多时候他自己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也许这也是结局不是以大团圆的方式呈现的原因吧,毕竟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那么容易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的
P2 为角色注入生命
创作一部出色的电影是一件那么耗费时间的工程,每一部长片的诞生画稿都要几万张。老爷子手上贴满了膏药,腱鞘炎很严重肩膀僵硬,做完针灸继续工作,自行感受一下吧
2终于见到了大神久石让,他和米良美一在进行主题曲的讨论,真的真的很意外,主题曲的歌唱家是男性,怪不得空灵纯粹、渗透人心的同时又有着男性声音独有的浑厚感觉,我有在网站搜索米良先生,原来他从小因为先天患有成骨不全的疾病问题从小受了很多苦,但感觉上天赠与他一幅别人没有的好嗓音。看了第二部分才真正感受到画面成型的难度,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经过反复揣摩与实验得来,是落地的,真实的
真的要好好反思自己的画了,是有多不严谨……
P3 注入活的灵魂
终于终于到了我最好奇的配音阶段了,也是看了这里了解到作为导演这么的辛苦,所有的事情每一项都要层层把关,为每一位演员梳理他们对自己角色的理解,一句一句配、修改、讲解。印象深刻的就是为500岁的野猪神配音的已事主森繁久弥,他已经84岁了,走路需要人搀扶,耳朵不太好使需要配音导演附在耳边大声的提建议。我看这位老爷子为野猪神配咆哮的音我都担心他身体行不行,哈哈,但他们就是一遍一遍的认真的录着。还有为游方僧配音的演员明明过了但因为对一个地方有了更好的设计,便建议重新录,感觉所有的艺术家都在为这件事拼尽全力着。
P4 超越记录的日子
原来有着宫崎骏作为品牌的吉卜力影片做宣传推广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铃木敏夫就是负责把影片最大化推广。其实看了这部分挺颠覆我心目中对铃木的印象的,看了其他老爷子的纪录片还有铃木的情热大陆,给我的感觉都是铃木是一个很幽默,不拘小节,爱调侃老爷子的人,然后这里看到了他的其他面,工作时候的铃木感觉挺“无情”的,如果你一直坚持不好的宣传方案他会直接劝你别干了,不好的一般的方案就别想着蒙混过关,必须要最优,为了拿到电影院的最大化使用权全力以赴。在讨论如何让《幽灵公主》能在同期的好莱坞电影中脱颖而出的方案时,有人建议利用之前超大作《风之谷》的名义让影片热映,铃木直接驳回,认为这是旁门左道的方针,感觉铃木思路极其清楚。最后电影空前成功,上映当天一家影院门口有2300个人在排队,这可是那个年代啊!
宫崎骏是一个需要被感谢的人,他带来了最珍贵的东西
是毫无保留的创造
もののけ姫9.5米良美一 / 2004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