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33岁生日:你一定要早点成功,早点失败
这是Spenser的第765篇文章
算一算,今天我就满33岁了。
其实,我每年过生日都会感觉,比以前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但说遗憾,还是有的。
比如说我今年33岁了,很多时候我就在想,我在30多岁拥有的事业上的成就,如果在28岁就获得,那该多好。
如果我再年轻5岁,在我28岁的时候,就拥有自己的公司,拥有性感的大脑,拥有现在的商业洞见,拥有一点财富,这种感觉真好。
为什么呢?
你知道的,我现在33岁了,身体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基础代谢也不行了,身体吃不消,真的很吃亏。
所以趁着今天的日子,我特别希望给年轻人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就是:
你一定要年少成名。
1
大器不会晚成,厚积很难薄发
我们中国人,特别是老一辈,很喜欢说的一个词叫,大器晚成。
但是呢,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器晚成这种话,你不要随便相信。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在我们过去那个时代,你要沉淀几十年才能有一些成绩。
比如说,抢手的体制工作,你想要混出头,要从组员升到组长,从组长升到科长,当上科长再往上爬,然后,几十年过去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变了,移动互联网出现了,以公众号为例,我写公众号写了三五年,有了现在的成绩。
说实话,这不算什么,比起一夜成名,我这顶多算几年成名,几年有钱。
你知道的,移动互联网爆发,特别是18年之后这段时间,短视频火了,很多人靠一条爆款视频,粉丝量级就起来了,10条爆款作品,粉丝就上百万了。
过去老人家总跟我们说,要大器晚成,要厚积薄发,但这种词儿在现在这个时代语境下,就错了,因为时代它不一样了。
如果你坐的是一辆公交车,你当然是要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因为你想快也快不了。
但从当前的商业形态上讲,大器不会晚成,厚积很难薄发,相反,你更应该去琢磨“大器速成,厚积快发”。
你想想看,为什么这几年有钱的人,都是90后、93后、甚至95后?
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人说现在的90后很浮躁,一下子赚了那么多钱,是不是运气好?
其实是因为目前时代的商业环境下,它就是要这样的速度,如果你不是这样的速度,说明你的商业模式是错的,反而不像你说的厚积薄发。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讲了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认同,他说,小而美是创业公司最大的伪命题。
一个公司,最后就是大而不美,追求扩张规模速度,你小了其实就很容易被灭掉。
所以我后来在反思说,为什么我们公司到现在还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可能就是因为,早年我就敢拒绝一些,当时看上去还不错的、年入几百万的橄榄枝,去搞公众号,搞知识付费,搞这搞那。
说难听一点,我的成绩源于我的浮躁、焦虑和急功近利。
说好听一点,源于我的战略转型,商业布局。
2
保持浮躁,保持焦虑
以前大家追崇的商业模式是那种,一直往上走的商业模式。
但是你发现,一直往上走的商业模式,它有个大前提叫作,你这个行业的周期要足够长,在这个基础上,所以你的模式才可以一直往前走。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
一个行业的周期是非常短的,现在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浪潮起来,你抓住它,随着浪潮起升,然后浪潮下去的时候,你就趁势跳到下一个浪潮中去。
这些年,你可以看到我们从海外保险到广告,从广告到知识付费,从知识付费到线下私房课,从线下私房课到房产业务等等,还有接下来一些有意思的计划也会跟大家见面。
我们的模式一直在跳。
如果说,我当年做香港保险起家,然后做新媒体也只是为香港保险导流的话,那么到今年碰到疫情,我们这家公司就死掉了。
但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开辟新赛道,第二曲线第三曲线,我们才有机会,在别人势头下去的时候,依然保持激进。
但你再看很多传统公司,他们错过了之前的新媒体公众号,又错过了这一波电商直播,为什么?
因为他们在所谓的厚积薄发。
但其实厚积薄发还有个近义词,叫不思进取。
乔布斯有句名言叫,stay foolish,stay hungry.
恰恰是这种“对于现在的焦虑”,让你在天晴的时候,还想着修屋顶。
保持急功近利,保持浮躁和焦虑,保持快速和商业接轨。
3
你一定要早点成功,早点失败
再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要年少成名?怎么年少成名?
一句话总结就是: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立下大的志向。
中国有句话叫作,取其上而合乎中,取其中而合乎下。
什么意思呢?
你如果定了1个亿的目标,你大概会拿到1000万的结果;但是,如果你只定了1个亿的目标,你绝不可能做到10个亿的成绩。
你只有立下高的志向,你的商业模式,你的思考才能往这方面去接近,哪怕最后突破不了这个目标。
所以年轻人一定要立大志,这点还真要跟我们帆总学习,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有明确的志向,我要本科毕业就在上海买房。
所以说,做大的前提是,你要想的大。
当然很多人又说,年轻时候的成功是不好的,说这样会导致年轻人心态比较复杂。
我有个观点叫作,你任何的成功和失败,都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完成。
你一定要早点成功,早点失败。
为什么?
因为年轻时候,你创业失败,顶多就一无所有了,它是不会出现什么系统性风险的。
你要记住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唯一的系统性风险,就是年龄。
你20多岁的时候一无所有,和你40多岁的时候一无所有,和你60岁的时候一无所有,风险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你看我为什么人到中年,还如此努力?
我就是怕我万一有一天,认知不足,投资失误,结果给我干亏了......
那时候,我再起来,和我20多岁再起来,就完全不一样。
那如果是20多岁的时候失败,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往前走。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年少成功?
我觉得是这样,年少成功,或者年少有钱,或者年少有名,会让你更早地摆脱对于物质、财富和名气的依赖。
Think big的标准是什么?
当周围人都觉得你太浮躁的时候,才是真的想得大。
这一辈子,很多人为什么会一直在做一个小中产,不能成为大富人?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一直盯着一个叫“挣钱”的东西,我这个月挣了3万,我下个月挣个5万,这种思维模式下,他就无法获得很大的志向,很大的愿景,他就做不了大生意。
有些人说,暴富对人是种伤害,但你知道吗,小钱对你的成长伤害更大。
暴富不是伤害,你每年每月领的薪水,对你的人生才是最大的伤害。
虽然我的故事也不叫暴富,但富了之后的经历,的确让我获得了一项能力,就是我的思维格局,通过这场暴富之后变大了。
我不再看得上那些小钱了,我想的商业模式和想的东西,就会往更大的方面去想,我会去敢招人,敢招很贵的人。
你的格局打开了,你就会进入到一个叫富人思维的状态,同时,你就会摆脱对于日常琐碎的依赖。
人的很多精力,其实是被日常琐碎所消耗的。
就比如说你今天去购物,你想的是,哪里有打折,哪里有优惠卷,你去旅游,你还要打开不同app比价,考虑哪个酒店更便宜......
当你的生命,都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虽然你的日子会过得非常充实,但这种充实,对你人生的商业板块,没有任何意义。
小富即安,才是对生命精彩最大的阻碍。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推翻了好多认知,我们不能够追求厚积薄发,我们不能够追求小富即安,相反,我们一定要追求少年得志。
这是我在生日这天最大的感触。
什么叫佛系?真正的佛是勇猛精进,年少立志。很多人的佛系,他不叫佛系,他只是丧。
最后送给你一句话,如果你还年轻,记得,保持浮躁,保持焦虑。
年轻人最可贵的精神,就是面对最好的东西,告诉自己:不出几年,自己,也会在这里,有一席之地。
年轻人,就是要立大志。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