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0字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是一本由朱天心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精选点评:
●这书还是冉姐送我的,那时候我刚刚失恋,揣着这本书去了凤凰。如今还是只记得封底的那句话:“曾经接受他,接受他进入你的世界、你的生命、你的身体,他所及之处,因此全变成玫瑰色,一种樱花盛开在阳光下会齐齐汇聚成的渺茫迷离的杏仁香气。你的人生得以亮起来。如今玫瑰色樱花香散去,他松开眠梦中也牢牢握住你脚踝的手,说自己自由了,也放你自由。你对着灰茫茫的广大天地不知所措,哪也不想去,你真想问他,那你当初干吗惹我——所以,终归就是不爱了。”
●让我安静。
●有点喜欢。不过书后那篇权作书评的“附录”看得我好烦恼~~~
●恐怖小说
●一气呵成的好看。又能把其实很复杂的情绪细腻而精准的说出来。真的是像怡微说的,感觉是因为找到了合适的容器。读的时候真感慨,描写的明明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一般意义上感情“最好”的结局,可依然有这样多的怅惘,人生里是不是其实都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并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附录里两篇,骆以军的文字太刻意的繁复,确实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张大春和朱天心的对谈很好看,和张大春对小说的评价和看法基本一致,也觉得是一种“未完成”,也看到了小说家用现实乃至贴身的材料构筑虚构,企图诱引读者相信那是作者真实经历的狡黠。形式也玩儿的很娴熟,真是喜欢天心下笔的坦诚。陈廷焯评辛弃疾词,艳语亦以气行之,此语也可用来评朱天心。
●中年女人太可怕了,满脑子都是交配。。。用“你”这个人称来写作太奇怪了。
●四月十日下午,三联书店。最喜欢的是《日记》和《偷情》。
●几乎是恐怖小说的调调,让人满怀对爱情的美好,而又对婚姻充满无限绝望
●冷幽默。有点虎头蛇尾,不过最后也许就是无话可说了。
●排卵行经30年的蛋疼之作,小面积中年悲哀的生物学表达,提醒我们什么是小说,什么不是小说,什么只是小说的材料。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一):看透爱情才能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爱
淡淡的哀伤、淡淡的迷茫,却从容、坦然。一语道破爱情的结局,残酷却值得一生回味。只要你不再过多的要求,心中一直追忆那时的你们。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二):总是这样的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总是这样的,好的时候是很好,但是不好了就是不好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就是不好了。所以这个时候,你总会问一句,当初为什么要开始?那现在的状况又该如何处理呢……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三):爱情变不成亲情
最自我欺骗的一句:爱情变成亲情。当爱情消散,那就是没有了,“变成”亲情只是习惯变成了懒惰,而在很多时候亲情的关系才是折磨的,当你需要安慰时,亲人总会适时的让你更心烦意乱,所以我们选择沉默,渐渐成为无话和不说。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四):不明白,请指教
刚刚看完,故事还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猪脚是四十来岁的年纪呢?还是六十来岁的年纪?还是那个孀居的女人的自我臆想?
后面的一篇短篇,看起来好像是死了丈夫的一个女人的臆想。就开篇而言,看的有点糊涂。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五):不存在的篇章
好绝望的书,刚开始看已经不敢看下去了。“如果我在十八岁以前,又基于对作者的喜爱,那么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会吓得一身冷汗,会认为这是我一辈子看过的最恐怖的一部小说” 张大春说,“告诉你,所有的爱情到最后都是这样的,看到它的残酷,才懂如何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