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娇惯的心灵》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1000字

2020-08-17 23: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1000字

  《娇惯的灵》是一本由[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5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一):娇惯的心灵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07/30/%e5%a8%87%e6%83%af%e7%9a%84%e5%bf%83%e7%81%b5/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美] 乔纳森·海特 / 田雷、苏心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0-7

子扉我 2020年夏 申城西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0年7月28日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二):环球同此凉热

  

1.“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人对花生过敏?”是我当年在那时的一大困惑。这本书很实在地给出了答案,并将其发展成了贯穿全书的“花生悖论“:越是保护孩子远离花生,就越加剧了花生过敏症状的蔓延。解决之道在让孩子适当接触风险激发人体自然强大免疫系统。(这点教育上的隐喻,似乎不好引申到新冠防控上。)

2.这本书更有意思之处是由此建立起的因果链条作者认为在安全主义文化成长起来的娇惯一代,对冒犯过于敏感反抗过于极端,由此滋长了近年来在美国大学层出不穷、愈发暴力化的抗议表达形式。Me too、黑命贵等运动固有其积极意义,但娇惯的年轻人参与其间时裹挟着共敌的身份政治元素,令检举揭发文在校园日益盛行。(由此联想到227大团结,以及不可以联想到的种种,还真是环球同此凉热~)

3.再往下深究,这种教养子女的安全主义文化由何而来、如何演进?这也许涉及现代化进程的自反性,尚有丰富的阐发空间遗憾的是作者在本书中只是点到为止。(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或可作一解?)

4.三联对此书的营销方式少有精分,一边用甘阳、渠敬东等学者作推介,一边又往育儿鸡汤方向包装宣传,也不知道打算忽悠哪一边读者?(我在买不买这书上犹豫反复了几轮,最后还是被成功忽悠了。)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三):我们究竟想要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培养一个身心健康人和培养一个全能优秀的人两个目标冲突时,亲爱的,你选哪个?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亦如是,收获感触总与个人的经历思想相关。

第一次给人当妈,困惑多多,焦虑多多。怕自己给她太多,让她不堪其重;又怕给她太少,耽误了孩子成长(妈妈们还总爱自己给自己加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生怕委屈了孩子、善待了自己。这一场恶性竞争,搞得人头疼)。

到妈妈们在娃年纪小小的时候就给他安排上各类文化课兴趣班,娃们一个个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写得手好字背得出唐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英语编程一项不拉,我就生出强烈内疚感,觉得我娃的好资质(嗯,看着就一普娃儿,但是谁知道呢,兴许哪里很不普通)就要被我这懒妈生生耽误了。于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也给我娃的时间都认真安排上,好好充实下她的课余生活。

可是可是,我只不过才小试牛刀的给娃整了几个班,时间安排还远远算不上紧凑,她就叫着要玩儿要休息要一个人呆着了。她想,一个人悠哉游哉地翻书,沉浸在故事里;她想,跟小伙伴在院子里跑跳追闹,流一身臭汗留一路欢笑;甚至,她想,就那么呆着,摆弄她的各种小玩意儿。我到底应不应该、可以不可以,把她的每天24小时,都分秒必争地严格安排上呢?她渴求她的小自由,而我,也还想让她有些各种班上可能学习不到的真实的生活体验。比如,跟家人一起买东西、做家务甚至安装家具和刷油漆,跟家人一起聊天、逛街或是做游戏。而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时间。

有限时间内,有限目标的抉择。

是该填满,还是留白呢?是该更多知识的学习,还是更多探索和思考呢?是该更多安排和控制,还是更多自由呢?

这本书的作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从教养方式的差异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影响的角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全书核心观点可归结为:外界(家长、学校等)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于孩子成长历程的过度控制(很多时候可能是基于学习效率的考虑),剥夺了孩子感受真实世界并进行自我调适的机会,从而培养出看似十项全能然则内心脆弱的孩子。

本书作者,其一就职于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关注校园的言论自由问题;其二为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任职。这可能是书中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有较为切身的体会与深入分析的原因。书中内容,不论是关于家长的部分,还是关于高校的部分,读来都觉得似曾相识,深有同感。

全书分为四个篇章:三种错误观念、错误观念在行动、我们何以至此、该觉醒了,从“问题与现象——不良后果——问题成因——解决思路”四个方面结合主旨层层递进。这本书学术性较强,引入心理学相关概念与理论,以大量图表数据与访谈息作为支撑论据,引文规范(全书519页,其中130页为注释、参考文献;也因此可能不太有成为畅销书的潜质)。虽然部分章节读来晦涩,但整体而言逻辑顺畅,论据充分,观点鲜明,读过之后应该会有较深的感触。

具体内容,书摘部分可见一斑。总之,值得一读。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四):韭菜不能轻易被人割

  阿德勒曾言,“我们的感受是我们对生活的解释。”,并主张端正我们对经验世界的图式。生命历程、时代轨迹与自我合理化倾向建构了我们的视角,并可能凝滞成为我们的偏见,经验世界的真实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色彩。在本书中,作者则多次援引了埃皮克提图的一句与阿德勒所言相通的语句,“真正让我们恐惧并焦虑的,并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们思考的方式。使得我们心神不得安宁的,不是事情,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解释。”

  一边是以极端的恶意揣测对方,在校园内制造事端、威胁民主政体的形象示人,一边却成为了焦虑、抑郁自杀的主角,当代青年的心灵在被种种规则、惯习下“娇惯”地脆弱而敏感,偏激而执拗,而这种趋势正在反噬那铸成今日种种的社会。而本书所关注的,“是我们的年轻人、教育与民主。”,是抱着出于善良与高尚动机的一切的感恩,出于对事与愿违的惋惜,以科学的姿态去剖析、理解导致心灵脆弱的结构化因素,再提出可行性策略。

  作者首先绘制了安全主义的新文化图景,再用“安全主义谬论与智慧”理论分析近年来充满戏剧张力的社会危机现象,接着顺藤摸瓜,从现象倒追原因,展示缠绕在一起的社会趋势和解释线索。通篇遵循理论——社会现象——结合案例的相关性分析与链条解释提供——给出建议的逻辑链条。其中不乏雅俗共赏的内容:将学者主张进行鞭辟入里的提炼,对理论的精致到位的概括,以及通过对能够巧妙进行线性推导或相互论证的经验证据进行的采择与深描。

  以第二部分为例。从加州克利分校左翼“米洛暴乱”的狂澜与时代报刊余震、夏洛茨维尔的右翼力量侵袭两个事件,到更为激进的学生抗议活动与更为污秽不堪的挑衅,学生将“言辞”曲解为暴力,通过妖魔化“对手”进行“以暴易暴”活动。运用涂尔干对社会团体与社会越轨理论,从社会学的径路研究安全主义,作者分析了因《希帕提娅:女性主义哲学杂志》被过度解读而在学界引发的轩然大波。该论文被申请撤回的原因,不是学术剽窃,而是因为“他对有色人种的女性和跨性别的群体造成的伤害”;该论文被攻击的,不是作者的论点,而是她的措辞,而那些知情者却缄口不言,不为无辜者澄清,甚至推波助澜。群体的众口一词有理有据,完美地契合了作者在涂尔干的群体思维框架下发展出来的“政治猎巫”的特点:突如其来的爆发,涉及危害集体罪行的、无中生有的指控,以及沉默并可能倒戈的知情者,社群内多元化立场的丧失导致的高度同质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猎巫效应。其中作者有一句这样的分析,“”。胆识和气魄、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在情感推理上永远相信你的直觉”、“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这三条乍听起来荒谬可笑的命题,却在“安全主义”编织的语境下大行其道。若从人文与社会科学角度,三种重大荒谬的结论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历史学、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真理“标准:它与古人的智慧相悖,与现代心理学关于幸福生活的研究相违,并对那些根据它的社会设置而生活的个人和群体造成伤害。

  孟子曾言,“故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而在美国的现世社会中,人们对孩子在逻辑上顺理成章的关怀备至却导致了过度的保护,却忘记了人是反脆弱的。从“花生保护事件”——为避免花生过敏将孩子与花生隔离,导致孩童的花生过敏率猛增,到位避免言辞和观念对其造成情绪伤害而在授课时对性别代词过度留心,到关于“性侵”话题时,将原可能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但可能触发痛苦经验的线索遮蔽起来。出身于互联网时代的“千禧一代”则表现地更为尤甚。安全成为一种渐变的概念渗透过程,而这无益于饮鸩止渴。

  “真正让我们恐惧并焦虑的,并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们思考的方式。使得我们心神不得安宁的,不是事情,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解释。”这句话具有普适性的心理学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一个人如果形成了以负面观念为内核的认知心理图式,就极为可能作茧自缚,既让自己深陷心理创伤的囹吾,又易成为政治辩论鼓吹泛化思维、贴标签做法的助手。而在实践中,那些凡事诉诸感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情感推理:任你的感觉来指引你对现实的解释。“我情绪低落,所以我的婚姻是走不下去了。”

  2.小题大作:只盯着可能的结果中最坏的,而且认为十之八九就会发生。“如果我失败了,就会万劫不复。”

  3.过度概括:根据某一偶发的独立事件,却感受到了一种普遍的负能量模式。“这种事情通常会发生在沃森上,那看起来我什么事也干不好。”

  4.二元对立:即“非黑即白”,全盘肯定与否定。“每个人都把我拒之门外。”“这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

  5.“以己度人:假定自己可以读出他人的心中所想,但你明明没有充分的证据。“他认为我是个废物。”

  6.乱贴标签:给你自己或他人贴上某些恶性的性格。“我不受欢迎”,“他是个堕落的人。”

  7.负面过滤:你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消极的,而极少看到积极的。“看看这里所有的人,没人喜欢我”

  8.无视正面:执着地认为你或他人所做的都微不足道,这样才能坚持你自己的负面判断。“这些成功得来全不费工夫根本不值得一提”

  9.责怪他人:将他人视为你负面情绪的根源,拒绝担起改变自我的责任。“我的父母造成了我的所有问题。”

  为避免学校为以结果与影响的优劣极端恶意地揣测他人意图的“微侵犯”所中伤,面对大学校园内语文研讨课的若干认知错误,作者主张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妄下偏狭的论断以,不轻易为他人贴上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恐同心理立场的标签,更不应以意识形态的“差异”展开拉锯,产生诸如“抗议政见不同者的演讲”的乱象。正如芝加哥校长格雷所言,“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是让学生感到舒适,而是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育并不意味着进行观点的采择、战队与划分营地,并将思想僵化为傲慢,而是学会去接纳、善待不同的灵魂与异彩纷呈的文化。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类心灵中残存着部落情绪,即将人划分为“我族”与“他族”,将人定义为“好人与坏人”。然而,人类的心灵史应该是适应部落冲突的进化史,作者认为,现实世界中许多零和博弈的状态并不必如此尖锐。与马丁路德金的“共性身份政治”想要呼唤人性不同,“共敌的身份政治”是违背人性的,联合的基础是树敌,践行者不是极左派,便是极右派。若“共敌的身份政治”有微侵犯理论加持,就会次生出“揭发文化”。这在笔者的理解中,这种“接发文化”带有将阶级内矛盾扩大化的硝烟味道。

  在本书的第二篇中,作者聚焦美国大学校园内爆发的一系列富有戏剧张力的冲突事件,引导读者在理解了“三大谬误”后,利用理论描述案件的来龙去脉。

  从加州伯克利分校左翼“米洛暴乱”的狂澜与时代报刊余震、夏洛茨维尔的右翼力量侵袭两个事件,到更为激进的学生抗议活动与更为污秽不堪的挑衅,学生将“言辞”曲解为暴力,通过妖魔化“对手”进行“以暴易暴”活动。

  运用涂尔干对社会团体与社会越轨理论,从社会学的径路研究安全主义,作者分析了因《希帕提娅:女性主义哲学杂志》被过度解读而在学界引发的轩然大波。该论文被申请撤回的原因,不是学术剽窃,而是因为“他对有色人种的女性和跨性别的群体造成的伤害”;该论文被攻击的,不是作者的论点,而是她的措辞,而那些知情者却缄口不言,不为无辜者澄清,甚至推波助澜。群体的众口一词有理有据,完美地契合了作者在涂尔干的群体思维框架下发展出来的“政治猎巫”的特点:突如其来的爆发,涉及危害集体罪行的、无中生有的指控,以及沉默并可能倒戈的知情者,社群内多元化立场的丧失导致的高度同质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猎巫效应。

  政治极化和当派件敌意冲突的加剧,青少年抑郁的蔓延,父母教育方式的变化,自由玩耍的小时,校园官僚机构的生长,正义观的变化,是作者进行现象的原因阐释的六条线索。

  大抵有个坏毛病,更青睐于二次阅读其中分析的桥段。其中的建议虽不像文献阅读里“对策”栏一样多少有些味同嚼蜡之感,但还是懒,想摊个够。关于对策性建议那里,希望有空再填坑。

  《娇惯的心灵》读后感(五):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终于搞垮了下一代

  

前两天网上有则新闻很火,说是杭州有位家长开跑车送孩子上学,被其他孩子的家长看到并告诉了老师,老师便在家长群里建议不要这样做,怕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其他人纷纷附和。

这位家长耐不住回怼了一句,然后被踢出群了。

这事一经媒体曝光,有人说:“怕小孩子攀比不过是个借口而已,明明是家长自己心态失衡嘛。”也有人说:“炫富怎么了,人家凭本事挣到的钱,为什么不能炫,嫉妒才是原罪好吗?”还有人说:“这个家长的态度也有问题,直接激化了矛盾,被踢也是活该。”

说的都有几分道理,然而最吸引我注意的,却是老师的那个理由。

“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这样不利于教育。”

在我看来,这理由可不大站得住脚。

01

首先,大环境摆在这里,攀比无处不在,在学校里的时间毕竟有限,就算得到控制,也没法完全阻止在学校之外的地方碰到类似的事情。

社会如空气,无孔不入,再加上孩子们天生具备好奇心和洞察力,堵是堵不住的。

好比看动画片,就算不让自家孩子看,你会惊奇地发现Ta依然认识汪汪队和小猪佩奇。

其次,攀比固然不是件好事, 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开展教育的机会。与其选择一个自以为合适的时段通过尬聊强行洗脑,不如自然而然地抓住这个时机,去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毕竟凭自己本事光明正大挣到钱的人,理应被尊重。

再者,也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整个社会陷入了过度保护孩子的误区。

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买国外的奶粉,打国外的疫苗;为了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往一线城市挤,放下身段求爷爷告奶奶,抢各种学区房,报各种兴趣班,只为自家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

凡事牵扯到孩子,我们的神经会立马紧绷起来,还顺带把这种紧绷传染给了学校。

仿佛学校就应该是块超脱俗世的净土,理应保障孩子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绝对安全。重压之下,学校和老师们愈发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于是有些幼儿园全面禁止花生等坚果零食,以防孩子过敏;有些大学制定了在校演讲的有关规定,禁止有争议乃至偏激的思想,以免影响学生三观。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殚精竭虑、无微不至,一切都为了四个字:健康成长。

然而他们早晚要成为社会人,早晚要接触到一些糟粕,早晚要认识一些人渣,早晚要明白这个世界远比想象的还要复杂,早晚要知道父母没自己想的那么神通广大。

到那时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真实和残酷,意识到自己很多方面还完全没有准备好,是不是就有点晚了?

我们正处于史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 学校究竟应该依旧是与世隔绝的温室,还是该成为披挂上阵前的训练场?

所谓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总认为后辈们不像自己这么皮厚耐草,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经不住一点风浪。

但是别忘了,他们的颜值是咱们给的,教育也是咱们定的,观念是咱们教的,环境也是咱们创造的, 如果真的一代不如一代,那这锅是不是见者有份?

02

一直以为过度保护应该属咱们中国人做的最到位了,毕竟有句老话很形象: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直到我前两天看完一本书,才发现老美不比咱们好到哪里去。

书的名字叫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中文名译为:娇惯的心灵),2018年在美国出版,一面市便广受好评。

书中提到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2008年,有一位美国妈妈被舆论拱到了风头浪尖,说她是美国最糟糕的母亲,那她到底做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呢?

她只是做了个试验,把自己九岁的儿子带到市里另外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让他自己坐地铁回家。

仅此而已。

哦对了,她事先给儿子准备了地铁路线图、公交卡、二十美元纸币,甚至还贴心的准备了一些硬币,专门用来给家里打电话。

结果儿子四十五分钟后顺利到家,一脸的骄傲和狂喜,他的父亲在门口等他。

她略带自豪地为这个小试验写了一篇专栏文章,结果只得到了少数人的认同,公众和媒体纷纷口诛笔伐,“美国最差妈妈”的称号由此而来。

当时看到这里我就震惊了。

不知道你们的情况怎么样,反正我在这个年纪,人身已经不受严格限制,除了回家太晚遭遇过几次男女混合双打,其他时间还算自由。

其他比如什么幼儿园禁止吃花生啊,大学限制演讲啊,书里也有提及。

看来在过度保护这件事情上,中美两国倒是步伐一致。

03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没办法,现在的社会环境比过去更加复杂和危险,时常听说哪哪的孩子意外身亡了,哪哪的孩子失踪了,甚至有传言说中国每年多达20万儿童失踪。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根据2015年官方权威数据,每10万名儿童只有15名意外身亡。

再以大家最激愤的儿童拐卖为例,目前中国0-14岁的儿童大约有2.2亿,根据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2017年的数据,全年只有1317名儿童失踪,年失踪率大约千万分之二,其中一半以上是自行离家出走,最后真正没找回来的,只有区区43人。

就算这43名失踪儿童都是被拐卖的,算上解救成功的40名,总数83人,算下来,被拐率也只有约千万分之四。

做个对比好了,国内民航飞机失事的概率大约是千万分之五。

负面信息容易造成更大的心理震撼,但真实的数据很多时候违背我们的直觉。

儿童被拐卖的问题,目前多是“亲子亲卖”,抢别人孩子真的很少很少了。

如果感觉天天在网上看到这些新闻,你可能需要调整下自己的浏览偏好,毕竟如今的搜索引擎都越来越聪明了。

当然,我列这么多数据,不是说平日里我们可以疏于松懈,只是说发生该类意外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

相对那千万分之几的概率,两三代人外加整个社会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

04

著名作家塔勒布在其《反脆弱》一书中强调,孩子们就像他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一样,需要给予不断的压力和挑战,来学习、适应周遭环境并实现成长。

现实却是正好相反,我们尽全力把自己的手伸得尽可能的长,试图清除孩子前进道路上所有可见的障碍。

那些本该用来给孩子们涨经验的尝试,都让过度保护的我们给代劳了。

这样一来,他们碰不到很多应该碰到的困难,也自然体验不到原本很多的失败,于是心态少有变得强大的机会,进而在离开保护伞之后,并不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是导致如今很多青少年抑郁、焦虑甚至因此厌世自杀的直接原因。

塔勒布打了个比方,孩子不应被视为一根蜡烛,而应被训练成一团火,大风刮过,虽有摇曳,却不会熄灭,反而燃烧的更旺。

有句类似的谚语是这么说的:Prepare the child for the road, not the road for the child.

为孩子做好独自上路的准备,而不是去给他准备一条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