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之路》的影评大全
《绝味之路》是一部由菅井祐介 / 古川豪 / 小沼雄一 / 原广利执导,滨津隆之 / 酒井若菜 / 山本耕史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味之路》影评(一):宝藏日剧
挺有意思的一部日剧,融合了公路片,纪录片的风格,故事也讲得很有层次。
大概中年人看会更有共鸣。 一个中年大叔,普通的上班族,趁周末老婆女儿去追星,低成本自驾周围逛,并且开发了一个个人化的爱好:发掘并品尝那些可能找不到继承人就消失的,家常的民间美味,也就是大叔定义的:绝味。 这一周受的打击会影响大叔开始旅行的心情,但在旅行过程中大叔会在自己的经历,或与美食店家家互动了解到的店家故事或理念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但当他觉得人生要有所升华时,片尾总有个细节把他打落回到现实世界。 反正大叔就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有普通的烦恼,窝囊,没完没了的纠结,懦弱,同时又很易感,细腻,总是受到打击,接触到喜欢的东西又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这些丰富的内心戏和放大的日常遭遇让他特别真实和可爱。 大叔的人生,家常而优秀的美食,小店老板的人生,交织在短短的20分钟里,就算每部都套路也非常精彩。 一共12集的短剧,导演还调动了豪华改装面包车旅行家,老婆,女儿,年轻气盛的下属4个配角,在每集的套路里做出剧情的各种变化。讲故事的用心,让人异常感动。 确实不错。
《绝味之路》影评(二):《绝味之路》:人生也是一种“绝味”
有这样一个中年男人:社畜、没家庭地位、没什么零花钱。
在一周工作结束之后,他会利用妻女不在家的契机,给自己安排一场两天一夜的自由之旅。在这样的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些“某天或许会消失”的绝品美味,称之为“绝味”。意识到“绝味”的可贵之后,他一路寻觅各种“绝味”,用心地去品尝这些历经时光沉淀的食物所带来的美味,这就是日剧《绝味之路》的故事。
《绝味之路》这部剧,我们不必单纯当作《孤独美食家》那样的美食剧来看,而可以看作一部带有浪漫意味的公路片。
与五郎相比,男主没有任意享受美食的自由,毕竟零花钱有限,所选的“绝味”在色香味上也相对朴素。以男主的性格,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来点菜,而不是具有个人风格的搭配。这就使得本剧在品尝美食这一环节少了几分看头。所以我爱五郎,爱他的自我、好胃口和富有,这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呐。
然而,男主这样的设定才更接近现实,现实里没几个人能毫无顾忌地做一个快乐的饕餮,男主的自由之旅,正是他对平庸生活的一种自我反抗。
某一天可能会消失的“绝味”,不仅仅是美食。所谓“绝味之路”,既是在留恋那些美食,也是在提醒我们,这世上还有太多的“绝味”等着我们去珍惜。
男主展开的这段旅程,不仅是为寻觅“绝味”,也是为了珍惜自己当下的人生。作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任性”的人,选择通过这样的旅程,去寻找自己的“任性”,享受自己的“自由”。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他也变得越来越主动,从一开始的不敢进店,到后来能够自然地挑选用餐座位,幸福感在一点点地增加,这样的变化治愈到了我。
在第六集里,店主老爷子说经常在自己的店里开爵士乐演奏会,男主很羡慕:
“演奏着玩玩啊……真好啊,这么自由。”
“你会觉得这么自由值得羡慕,但是其实自由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而且,自由起来,可能会给别人添麻烦。”
最后老爷子问:“那么,你在享受人生吗?”
男主愣了一下,答:“是的,我在享受人生。”
人有时候过于克制欲望,压抑自我,无法“任性”,可能会错过原本可拥有的幸福。
比较典型的例子如石黑一雄小说《长日将尽》的主人公史蒂文斯。
为了履行好为达林顿勋爵服务这一职责,作为管家的史蒂文斯,三十多年来一直以理性冷静著称,即使自己的父亲去世那晚,仍能忍住不去见最后一面,所爱的女人将要结婚离开,也没有挽留。他以近乎冷酷地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力求做一个完美的管家。而当岁月流逝,他努力说服自己“把人生献给了一个近乎伟大的事业”,却又在去见肯顿小姐的路途上心潮起伏,一生中错失的亲情和爱情已经永远错失,不管承认与否,他没有得到属于个人的幸福。
——不妨问问自己:我在享受人生吗?
然而,想要享受人生,追求幸福,又感到限制因素太多,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困境。
《绝味之路》的男主也是个普通人,且看他是如何尽可能的去享受人生的:
△遵从自我的需求。
男主知道自己渴望独处,所以策划了这个独自一人的旅途。他去了想去的地方,放了想放的烟花,做了很多平时没能做的事,开心地像个孩子。
△不麻烦别人。
男主利用的是妻女不在家的时间,且不邀请其他人同行。
△降低成本。
事先做好计划和预算,只去周边且睡在车里,把花费控制在合理范围。
这样一看,似乎享受人生也不是那么的难。
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做什么会让自己真正感到快乐。只要坚持做一件事,也许就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想要幸福,或许要任性一点。
谁也无法拥有完全的自由,但至少选择一件事,给人生多一点任性和自由。
毕竟,人生也是一种“绝味”,总有一天会消逝的。
《绝味之路》影评(三):一个人寻找绝味的浪漫公路之旅
美食主题的日剧是层出不穷,几乎每一季都会有至少一部跟美食相关的日剧,虽然民以食为天,但看得多了其实也会有疲劳,所以单纯地拍主角吃到美食仿佛高潮的脸已经无法获取观众的心了,总得找点什么特别的亮点,比如《深夜食堂》里那些温暖人心的小故事,比如《约饭》里那些男女关系的感悟,比如《忘却的幸子》里神秘的前男友。而在这么多竞争对手里《绝味之路》竟然还能惊艳到我,它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平淡中带着诙谐和感动,就让我停不下来一下把12集刷了,而且意犹未尽!现在好像也没有消息说会出第二季,但真的希望可以有~
官网照片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中年工薪族,就用里面他的代号普通先生称呼吧。虽然没有明说,但从剧情里我猜测普通先生应该是IT系统开发公司的销售,勤奋工作但职位并不高,只能算个小中层,性格比较软糯,面对下属都有种卑微的感觉,更别说面对客户上司和老婆孩子了。在家没有什么地位,老婆孩子沉迷于追偶像,每周花几万日元飞去日本各地追巡演,自己却只有很少的零花钱,少数的几个一家人在一起的镜头普通先生都是插不上话。但就是这样的普通先生利用妻女追星的周末开发出了专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就是车泊绝味之旅,周五晚上出发,开着自己的小飞度在东京2-3小时车程内找一个可以停车过夜的地方,然后第二天在回家的途中凭感觉找一些随时可能消失的美食店,从和店主短短的对话里了解背后温馨的故事。在一周一周的探险中,普通先生的车子变得越来越完备,从只有一个简陋的垫子和录音机到最后甚至有了星空投射仪,他也从一开始不敢点菜到后来可以大胆地仿佛熟客一样点菜,在一次次旅途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再充满力量的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梗概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平淡的展开。
官网照片官网照片我很喜欢里面那些接近现实的小桥段,比如在收音机里意外发现后辈其实根本不记得自己的名字然后在车里难过的打起了拳,比如满怀期待去看星空但遇到了下雨,比如想好好的欣赏个夜景旁边的情侣在你侬我侬死也不走,比如看起来很窝囊的爸爸在女儿人生的重要时刻还是很靠谱地给出建议。普通先生真的很普通,但他就是你也是我
官网照片既然作为美食主题的剧,还是要说一下里面的美食。我一开始看到名字以为绝味是说好吃到叫绝的意思,后来才发现是随时可能绝种的意思。虽然这些店铺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是外观上不会让人想走入,食物看起来也不华丽,看起来和家常菜差不多,但所有的店铺都是真实存在的,所有的故事也都是真实故事,所以看到每集最后演员和真实店家的合照都觉得莫名感动,真的很让人希望它们的消失能来得晚一些。这个电视剧的想法是源于群马高崎的当地美食网站「 Zetsu Meshi List」,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不知道这12家被拍摄出来的店它们现在都还在吗,如果有机会去一次就好了。絶味フォーエバー❗️
官网照片官网照片《绝味之路》影评(四):超越《孤独的美食家》,下饭剧如何好看?
显然,「超越《孤独的美食家》」这种提法很危险。因为《孤独的美食家》无论在日本,还是在国内都是一个巨型IP。八年连续拍八季,每一季的豆瓣评分都在九分以上,找遍全网也没有第二部系列作品有这样的高评价。
这一方面得归功于「吃」在国内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所有下饭剧的评价其实都普遍偏高;另一方面,《孤独的美食家》里每家餐厅都各具特色,食物也不拘一格,配上五郎叔的吃相颜艺,确实是让大脑放空时的最佳选择之一。
但反过来说,「美食番」「下饭剧」的内容高度雷同,制作水准低下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看这些剧集的时候,你很容易感觉到它们的制作标准,跟你自己发一条晚餐朋友圈的标准没什么区别:「只要把吃的拍好看了就行」。如果不够,那就再加上一条大胃王吃播的标准:「看上去吃得香」。
这两条几乎可以涵盖市面上泥沙俱下的美食番全部内容,其中当然有翘楚,比如前两年由桥本爱主演的电影《小森林》。
但绝大多数的美食番都并不尽如人意,连拍五季的《和歌子酒》算是这一类别里相对出名的一部,但说实话,制作虽然精良,内容却乏善可陈,毫无新意。
同类型的,4月刚刚由漫画改编的电视剧《异世界居酒屋阿信》更是无聊到令人发指,连主角拿起一杯水都要夸上两句,内容与其说让人食指大动,不如说让人瞠目结舌。
其实要拍好美食剧,我们大可以回到这一类型的原点。《孤独的美食家》的企划当年之所以会诞生,跟在它之前的《深夜食堂》的成功有非常大关系。
而《深夜食堂》,或许可以算是近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日剧。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媒介,如今在全国各地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里,都可以看到深受它影响的年轻人开出的一家家小餐馆。深夜食堂可以说是这些「文艺青年」开店的初心。
当我们回到《深夜食堂》,会发现它之所以能感动这么多人,是因为食物与人情的连接,是用故事赋予普通食物超越其本身的意义。听上去没什么大不了,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然的话,我们为什么会说「妈妈的味道」「还是家里的饭最好吃」这样的话呢?
剥离故事,几乎只拍食物的《孤独的美食家》之所以会成功,因其有《深夜食堂》这种重剧情的作品珠玉在前。但拍到如今,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勉强支撑。如果不能回到原点,只会被Youtube或B站上的各类视频进一步蚕食。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的1月冬季日剧里,其实有一部融合了少许美食、少许人情和少许当下流行的Vlog风格的下饭剧。虽然看得出来明显是小成本制作,在内容上却也颇为用心,可以说是这两年最值得推荐的下饭剧:《绝味之路》。
《绝味之路》的主演,是2017年日本电影最大的黑马《摄影机不要停》的男主角滨津隆之。
在这部剧中,滨津隆之某种程度上沿袭了当年电影里多少有点软蛋的性格。他饰演一个典型的日本中年社畜的形象:在公司夹在上司与下属之间,在家被太太和女儿边缘化。
他唯一的一点乐趣,是每周五下班后到周六傍晚这段不算长的时间里(女儿跟老婆这段时间去全国各地为偶像打Call),开着他的小车,到东京附近的隐秘景点寻找「绝味」的旅程。
所谓「绝味」,就是有可能会消失的味道。消失的原因可能是老店无人继承,也可能是都市规划改变后闹市的迁移等等。《绝味之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该剧中所有出现的店家,不仅都是实际存在的,而且剧中所发生的故事也是经由真实的采访改编而来。
丈夫离家出走多年,一个人苦苦支撑的老板娘;满屋子堆着石头,石头的狂热收藏家老板;老伴去世,总是独自一人看着大海,对着海大喊的老妇人;
这些都不是剧本的「人设」,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普通人和他们的人生。每一集末尾,剧组把饰演店家的演员和故事背后真实的店家合照也一并放出。电视剧、食物和人的关系就此连接,看了让人感慨和温暖。
总得来说,《绝味之路》的基调轻松,制作用心,演员也非常努力(主演滨津隆之有时候也会稍显浮夸)。它虽然冷门,但绝不冷饭。说它超越《孤独的美食家》或许为时尚早,但《绝味之路》却是许久许久以来,少有的一部让人想一集一集不停看下去的下饭剧。
《绝味之路》影评(五):简评《绝味之路》:用美食之旅对抗中年危机
从年初开始,B站不声不响上架了不少正版电影和电视剧。其中既有《2001太空漫游》、《无间道》、《功夫》这样的经典老片,也有《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东京大饭店》等近年热门日剧,看样子是打算在疫情期间拉一波用户增长。
《摄像机不要停!》剧照日本人真的很喜欢在美食剧里做文章,把饮食和其他题材混搭在一起。比如展示米其林厨师奋斗史的《东京大饭店》,讲市井故事的《深夜食堂》;以科考队为主角的《南极料理人》,聚焦同性之爱的《昨日的美食》;甚至还有加入警匪元素的《侠饭》和穿越情节的《信长的主厨》。可谓只有观众想不到,没有编剧写不出。
《绝味之路》片如其名,讲述的是主角在周末短途旅行中,邂逅那些“即将消失的美味”的故事。美食部分和叙事部分在单集中的占比接近五五开,比起重故事的《深夜食堂》,在观感上更接近《独孤的美食家》。很适合在家放松的时候看看,打发时间。作为典型的美食单元剧,《绝味之路》和《孤独的美食家》在单集剧情安排上高度相似:开场先讲一段主角的故事,中段引入餐厅和菜品,结尾点题升华,然后踏上归途。
主角须田民生和五郎同为中年上班族,但身为公司中层的他显然没有后者过得潇洒。光是前三集就出现了两次帮后辈加班改方案的场景,职场老(工)好(具)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民生这么做并不为了讨好后辈,纯粹是出于无法拒绝别人的老好人心态。哪怕事后反悔到咬牙切齿,也不敢当面婉拒,这就是日本人的含蓄内敛性格——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敢得罪别人。
家庭方面,虽然有了老婆女儿人生美满,但现实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婆女儿都是追星族,周末隔三差五打飞的看演唱会,一张门票三万元还夸便宜。作为社畜的民生不仅感受不到她们的快乐,偶尔还会被叛逆期的女儿吐槽身上有大叔臭。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缺失”,还有人到中年的脱节感,这些都是中年危机的典型要素。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再去看每集开头的那段独白,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周末旅行,更像是一场自我救赎式的出逃。
美食番里总有很多和探店吃饭的核心情节无关的部分,我把这些剧情统一称为“前戏”。比起《孤独的美食家》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客户和商品,这部剧的“前戏”主要集中在民生的职场和家庭生活上,整体观感没有那么割裂,这点可以给好评。
以第3集为例,这集有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寻找人生理想。从开头女儿贴在门上的便签,到回忆里上司的训斥,再到店主和常客直接的聊天,民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结尾用一个无厘头的误会瓦解了他的努力和观众的感动,以单元剧来说,“前戏”和后面的“正餐”结合得不错,观感非常完整。
现实不就是这样吗?人生和梦想这种东西,哪里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呢。不如启程回家,和家人一起享受周末来得更实际。
作为“正餐”的探店部分,如同标题描述的那样,剧中出现的都是门可罗雀、徘徊在倒闭边缘的地方小店。冷清的门面,加上男主优柔寡断的弱势性格,场面一度只能用“尴尬”来形容。
好在老哥进入状态比较快,和店主尬聊几句,菜品一上,熟悉的吃播氛围又回来了。就饭桌上的戏份而言,我可以给主演滨津隆之打个80分。别看外表老实巴交,老哥的内心戏还是很足的,从吐槽环境、吐槽老板再到吐槽自己,完美诠释了中年闷骚男的人设。
面对食物,民生虽然不像五郎那般金句频出,倒也有自己的一套美食理论,一看就是老食客了。
说到食物,《绝味之路》里登场的大多是日本家常菜和简餐,总之绕不开拉面、蛋包饭、炸鸡、猪排那几样东西。价格也实惠得吓人,在已经播出的8集里,最便宜的一碗面才400日元,最贵的定食也没超过1500,是名副其实的市井美味。
越是接地气的食物越是有代入感,配合上男主豪爽的吃相和燃系BGM,每集的吃饭高潮场景都能把我的胃口给勾出来。
如果到此为止,那这部剧也就和《孤独的美食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绝味之路》的重点,自然是在那个“绝”字上。
吃爽之后,民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即兴和老板嘘寒问暖几句,店铺和菜品背后的故事也就出来了。
过于热情的老板、在客人面前假哭的老板、热爱爵士乐的老板、嘴毒心软的老板......每一段故事都各不相同,每一间小店都独一无二。男主不仅是业余美食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记录者:在手艺和店面消失之前,记录下这些属于店主的私房故事和回忆。
绝版美食+私家故事,骨子里还是日剧擅长的那套人文情怀,以及“一期一会”的传统价值观。
说到情怀,《绝味之路》有一点让我很喜欢,那就是有感动,但不盲目鸡汤。用我目前看下来最喜欢的第5集举例,男主得知了餐厅女老板的遗憾后,回到家里马上表示要带老婆一起去旅行,而老婆只用一句话就打消了他雄心壮志。
“你有钱吗?你觉得要多少年才买得起野营车?”
这种毒鸡汤式的展开,在《绝味之路》里并不少见。剔除了浮夸的浪漫和自我感动,这才是生活原本的面貌。
回头再看男主须田民生这个角色,你会觉得他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人到中年,不仅在职场上是个可靠的前辈形象,还极其宠溺家人,默许老婆女儿烧钱追星。更重要的是,在其他中年男人自甘沉沦的时候,他还能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对美食和生活的热爱。
人无完人,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性格在他身上一览无遗。也正是这些“缺点”,让民生显得格外真实。我真心觉得让外表平平无奇的滨津隆之来演这个角色选对了,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住在家门对面的中年大叔,平凡而亲切。
要是换成其他颜值高一点演员,我都觉得没那味儿了。(对不起叔,我不是在黑你)
总的来说,《绝味之路》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美食日剧。虽然没有强大的卡司和引人入胜的剧情,但胜在真实和温情。就像咖喱饭和汉堡排一样,虽然廉价,却是过日子少不了的东西。
要说缺点的话,其实也是很多美食剧的通病,就是“前戏”占比过大,真正展现美食的部分反而不那么突出了。考虑到单集时长的关系,我也能理解这么安排的理由。绝味之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不是吗?
题外话一:很多观众可能觉得剧中夫妻关系冷淡,但其实男主周五晚上出门,周六下午就回家了,而是老婆女儿也不是每周都去追星。男主也多次邀请她们一起出行,只不过都被拒绝了。这种给予彼此私人空间的做法,其实我还挺羡慕的。
不过有一说一,日本夫妻关系貌似真的挺淡泊,之前《读卖新闻》报道称有四成夫妻分房睡,年龄越高,分房睡的比例也就越高。论工作生活压力,果然还是日本大......
题外话二:男主开的车是本田FREED+,国内没有引进。我怀疑这是本田的植入广告,看完之后连我都有点爱上这辆MPV了。不仅空间灵活多变,而且极其省油,非常适合一人出游和家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