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观后感精选
《怜悯》是一部由詹姆斯·马什执导,科林·费尔斯 / 蕾切尔·薇兹 / 大卫·休里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怜悯》观后感(一):怜悯
愿你通过大海看到自己内心的原罪,愿你通过航行看到自己的渺小。梦想不需要推一把,梦想需要勇气还需要实力,梦想更需要尊重和真正的理解。7个月零2天,你在海上渡过了这么多孤独的日子,你和大自然战斗更和自己战斗,你以外的人不了解,不懂得,他们缺乏那点怜悯之心,他们促成了你内心的道德危机和原罪反思,促成了你的诀别。
《怜悯》观后感(二):我们都是Donald
前进必然失败,放弃倾家荡产也是失败,在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人性本质暴露出来。Donald的悲剧何尝不是每个人的现实写照,我们在进退两难时可能也会选择欺骗,并更可能将欺骗进行到底。如何面对现实,逃避、欺骗、承担,值得每个人思考。影片情节发挥余地较少,但人物内心活动刻画深入,内涵深刻,费尔斯演技不错,也是冲着费尔斯看的电影。
《怜悯》观后感(三):愿你常怀怜悯,呵护好梦想的发芽
《怜悯》:愿你通过大海看到自己内心的原罪,愿你通过航行看到自己的渺小。梦想不需要推一把,梦想需要勇气还需要实力,梦想更需要尊重和真正的理解。7个月零2天,你在海上渡过了这么多孤独的日子,你和大自然战斗更和自己战斗,你以外的人不了解,不懂得,他们缺乏那点怜悯之心,他们促成了你内心的道德危机和原罪反思,促成了你的诀别。四星推荐。
《怜悯》观后感(四):没有从一而终的壮志豪情,没有神来的转折,就看着一个普通的男人在船中绝望。
开头确实铺垫太多以致于拖沓,但是这不影响结尾的升华来得如此巧妙,孀妻面对恶臭的赞助商和媒体那段铿锵有力的发声瞬间崩塌了我的泪点。唐纳德选择了媒介,但他不知道媒介也在塑造他,逼迫他,直到他被生活逼上绝路,无力面对自己隐瞒的罪恶。我们每个小小的生灵都被媒介拟态包裹起来,直到喘不过气。没有从一而终的壮志豪情,没有神来的转折,就看着一个普通的男人在船中绝望。有借鉴不妥删。
《怜悯》观后感(五):三星半,不過不失。比較適合在電影院看。
我覺得這部電影算是不過不失吧,沒有甚麽錯處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我挺欣賞它的配樂和節奏把控的,雖然平淡但是不沉悶。畢竟是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的導演和作曲家,感覺他們還挺擅長處理這種故事的。而且平淡的故事也很考驗演員演技,獨角戲還蠻多的,要不是叔叔這種級別的演員,拍出來的效果可能會是災難。導演也特別會把焦點放到叔叔的眼神上,這一點好評! 我的建議是,最好去電影院看。因為這部電影就是適合在電影院裏面感受那沉靜的氛圍,還有在大屏幕上舔屏,加上欣賞音質好的配樂。要是在電腦上看,可觀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怜悯》观后感(六):怜悯
波浪并非尺寸可丈量,而是随着内心的恐惧而增长。
就算他真的跳海了,也是被人推下去的。你们每个人的脏手都在他背上推了一把,每个摄影师、赞助商、记者、在报刊亭驻留的可怜虫都在以谈论别人的过错为乐。你们上周宣扬希望,现在大肆批评,下周又换一个新鲜话题。但是明天以及今后的每一天,我的孩子都依然需要他们的父亲。
大海的广阔令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而它的凶险又召唤着人们去冒险。背负着梦想和期待,他踏上了独自帆船环球航海的征程。因赞助商的名利赌局和自身有限的能力,他无法向前也无退路,只能谎报航程,最后不堪媒体造势和内心自责走向死亡。改编自真人真事的故事,虽然拍得平庸了些,但有脸叔,足够。
《怜悯》观后感(七):怜悯 还是解脱
1 北影节0408 18:30-20:11
2 人性是永恒的 没有定论的主题
3 在大海的力量 自然的力量面前 我们只能寄所有希望于命运
4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悲剧 金钱 名利 赌局 唐纳德本人 还是舆论
5 科林叔 演得真好 孤独 绝望渗透出屏幕 坐在影院座椅上 被彻底击中 他真温柔 温柔绝望
6 死掉的蝾螈(?) 死掉的希望
7 扔掉了时钟的镜头 没有人落入水中的镜头
8 结尾 温柔绝望 张开双臂等再也不会回家的丈夫 父亲
9 开头麦哥卷毛 笑出声
10 啊 他们一家都太好看了 美丽一家 长腿一家
11 为了赶回天津的高铁 字幕没有放完 也没来得及再回味一下 就离场了 一个夜晚的 有风的遗憾
《怜悯》观后感(八):憐憫(獨帆之聲The Mercy )不是勵志片,但他讓你思考追求虛名的代價。
憐憫(獨帆之聲The Mercy ),這不是一部勵片。衝著這句不是勵志片的勵志片影評,就決定要找這部異類的航海片來好好品嘗。
主角說了謊,但在他投海前,他的真實日誌全留了下來,還大方放在航海桌上。他本可以扔進海裡的,但說謊的人,最終卻選擇真實的自白。做假的是比賽的紀錄。但航行的日誌不但紀錄了,還留了下來。讓主角不朽的,就是這本真實的記錄。在日誌裡,他連如意算盤都不保留的寫出,没有人會想看最後一名的航日誌的,多麼完美的欺騙,没人會發覺的。只能說,主角是三流的水手,講故事也是破綻百出,但最他認罪了,認了隱瞞的罪,我很好奇為何他不認欺騙的罪,也許在他眼中,他留下了真的紀錄,死後能公開,雖然丟臉,但至少就能洗掉謊言這項罪。說到底,主角還是自律甚嚴的人,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失敗者,能在英國依舊家喻戶曉,多少年來,有數不䀆的書、電影、舞台劇探討主角內心世界的原因吧!
人因孤獨而偉大,人只有在孤獨時才會思考,獨帆大概是孤獨的極致了,七個月一個人在海上,這才是真實的故事,航海只是點綴而已。
《怜悯》观后感(九):怜悯
片子的手法特别美,一直都是回忆、现实、海上、陆地、旁白、对话互相之间交错,每一段都很精短但是恰到好处,角色表演也非常精彩。最后的钢琴曲很适合这部片子啊。看到中间本来以为是美好结局的:男主成为了唯一一个坚持下去的人,获得大奖后与家人团聚,但是后来又出现了转折。其实这个转折在很早之前就有伏笔,所以最终揭示出来的时候并不突兀。男主在最后时期已经有点精神错乱了,导演也采用了超现实的方法来拍(在之前都没有过),黑暗中,电话听筒那边传来一个诡异的声音,再加上配乐的气氛渲染:“你是谁?”“我是一个凡人。”“你有什么罪?”“……”“最大的罪,就是不承认自己的罪。”男主隔断了救生绳,抱着时钟站在船上,侧脸看到了一缕天光:“…这就是怜悯。”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震撼感动极了。除了男主,女主也是塑造得非常好的一个人物。她沉静、睿智、温柔深情,原本她和他也该是一对爱侣,可惜了从今往后是无尽的等待。
“只要我们的脑海中想着同样的事物,我们的心就会连在一起。”
“别留下来,我怕你后悔。不考虑孩子们,甚至是我自己,只是害怕你失望。”
终究是等不到了。
《怜悯》观后感(十):怜悯: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唐纳德
(作者:奋斗的小猪,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8北京电影节第十二场,4月21日,北京红星太平洋影城,《怜悯 The Mercy》)
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欺骗的故事,不如说这是一个人如何被一步步逼成一个欺骗者的故事,梦想和谎言有时候就在一线之间。结尾唐纳德的老婆在面对媒体的指责时候愤怒的还击才是电影要传递的声音:媒体和公众只是把唐纳德当成消费品,消费他的梦想,消费他的成就,到了最后又消费对唐纳德家人的凌辱,而只有家人才把唐纳德当做人关心他的生死。人类就是这么残酷。
站在唐纳德的立场来说,我无法理解:既然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内心又如此爱自己的家人,为何在死之前不销毁航海日志,至少这样做还可以保护家人免受媒体的伤害和公众的指责。究竟是唐纳德欺骗了世界,还是世界逼死了唐纳德,很难说得清楚。其实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唐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