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六岁男孩车祸“碎脸”后,他把几百块碎骨拼了回来 | 行医者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六岁男孩车祸“碎脸”后,他把几百块碎骨拼了回来 | 行医者说

2020-08-19 19:46:03 作者:高晔利 江锦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载入中…

六岁男孩车祸“碎脸”后,他把几百块碎骨拼了回来 | 行医者说

  点击观看视频:婉拒私营医院高薪后,他说还有比挣钱更开心的事

  根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有23.6%的医生从未休过年假,40%的医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中国医院每天需要接待患者2000万人次,医生超负荷工作已成常态。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在“行医者说”系列中,我们将带大家走近这群中国医生。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整形外科医生。

  时隔多年后,舒茂国对那场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依然记忆犹新。

  2013年底,6岁的小文和妈妈在咸阳马全镇附近拾荒时,不幸遭遇车祸,“检查发现,小文脸部骨头破碎成了几百块小碎片,下巴也有两处碎裂,无法咬合,也不能进食”。

  当时在西京医院工作的舒茂国,是小文的主治医生。

  此次“修脸”手术难度极大,保证手术成功,他和团队通过3D建模,制作出了和小文颅骨同样大小的三维模型,术前在模型上做了多次“演习”。

  手术时,舒茂国把小文的骨头碎片依次找到,然后像拼图一样拼起来,最后在做成眼窝和鼻子形状的钛网里固定,初步重构了小文的面貌。

  舒茂国,现任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主任,他曾帮助过许多像小文一样的病人恢复了容貌,并在其中收获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唇腭裂患儿手术前后对比照。

  2017年,一对农民夫妻带着捡到的唇腭裂男婴找到舒茂国,希望他为孩子手术,“但他们无力负担手术费用,于是我通过朋友发起筹款”。

  很快,舒茂国筹齐了8000元手术费,并亲自主刀为唇腭裂男婴做了手术。

  唇腭裂不是致命疾病,“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舒茂国说,“毕竟谁都不想在别人异样的眼光里长大”。

  “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拥有一个正常的、快乐的童年”。

  舒茂国说,这些年,他和团队还为贫困家庭的患者,做过许多次公益手术,“他们主要来自贵州、云南、西安等地的县乡医院”。

  舒茂国曾在西京医院工作近20年。

  2016年,因为军改,他进入西安交大一附院工作。得知他要离开西京医院,五家私营整形医院高薪聘请他去当院长,但是舒茂国还是选择了公立医院。

  美容整形市场大、收入高,但是舒茂国认为,当医生,挣钱不是唯一目的。

  “只有在公立医院,我才有机会做高难度手术,还可以做公益、搞科研,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舒茂国喜欢钻研新技术,他也以此来要求自己的团队不断学习。

  “既然是治病,就应该尽量少引发新问题。”

  从业早期,舒茂国处理了不少瘢痕问题,其中一部分是手术缝合不精细留下的疤痕。那时候他就觉得,如果能够根据亚洲人的体质和皮肤,改进缝合方法,患者也能少留疤、少折腾。

  这套“心形皮下缝合技术”,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瘢痕。

  在不少外科医生看来,缝合只是一件小事。但舒茂国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也更应该追求完美。

  他一边自己研究,一边查资料文献,建立了能大幅减少术后瘢痕的“心形皮下缝合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瘢痕。

  “现在提倡人文医学,就说我们要时刻想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只是器官、伤口,这样自然就会把缝合这件小事做到最好”。

  舒茂国现在经常通过讲座、论坛的方式推广美容缝合,他希望更多外科医生能够通过一点小改变,为患者带来方便。

  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舒茂国是最热门的医生之一。随着医美的需求猛增,舒茂国所在的科室,一年的手术数量达到了6000多台。

  八月暑假,来咨询整形的学生,相比平时多了很多,“有的孩子简单地认为,通过手术,就可以让自己变漂亮,变自信”。

  “有人甚至直接拿着明星照片来找我,要刘德华的鼻子,刘亦菲的眼睛……”,舒茂国苦笑了一下,“但美容不是魔术,我也常直截了当地告诉来访者,‘你不适合手术’”。

  “比如前不久,一个女孩来找我,她在别处做了双眼皮,实际上做的很好很漂亮,但她觉得不适应,希望我再帮帮她”。

  舒茂国说,她的“病”不在脸上,而在心上,“手术解决不了她对自己不自信的问题,还会放大问题。”

  “作为整形外科医生,有时我也是一名心理医生”。

  病人再多,工作再忙,接诊之前,舒茂国也要和他们先聊聊天,判断心理状况。

  “让人变美,是我的事业,这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但再美,那也比不过自信的美”。

  点击观看《行医者说》第一集:

  我在武汉“治心”:疫情之后,心里会长出“定时炸弹”

  点击观看《行医者说》第二集

  武汉抗疫他打满全场,此刻还在打海外“加时赛

  点击观看《行医者说》第三集

  手术室里的“拆弹专家”:一站十几个小时,常备救心丸

  第3808期

  摄影 | 高晔利 撰文 | 江锦

  剪辑 | 马梦轩 编辑 | 田野 匡匡

  承制 | 篝火故事

  出品 | 腾讯新闻 微医

  扫描下方,持续关注《中国人的一天》栏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