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经典读后感有感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是一本由冯唐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精选点评:
●我喜欢这个甚于《万物生长》。是真心喜欢那种几个人蹲路边喝酒抽烟摔瓶子骂脏话对姑娘评头论足的猥琐流氓生活,无奈自己的性别就是个被人背后淫秽的评论一下再不屑一下的姑娘。可是,借用闫小姐的话,就是who他妈cares。看完书我终于翻过来这个劲儿了:男人都一样,理想是理想,思想是思想,姑娘是姑娘,这三者***没有交集,姑娘,男人的理想与博大,不得不说,是有,可是和你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再说一次闫小姐口头禅,who他妈cares,用不着为了啥子爱情痛不欲生,爱情这玩意,您别说,还真没人见过。青春期的男生们,也就这样了,您还是想要求多高呢?别说青春期的男人了,就说男人们、就说人类,您还是要求多高呢?想干啥子干点啥子吧,趁年轻,多折腾,少深思熟虑了呀妈的!(最后一句是我妈劝我的话,不过她没说妈的两字)
●有点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味道,青春期性觉醒的少男。。。
●2013-05-26 王二再怎么装流氓 骨子里还是个诗人 冯唐再怎么装诗人 骨子里还是个流氓
●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特别的带劲 看到后面就觉得冯唐特别适合一句话:温饱思淫欲 淫完搞文艺
●这本书写的是“青春所在的时期”,而不是青春本身。村上春树说男人四十岁都可以是少年,但冯唐搞错了青春终结的原因,他们误以为是年龄宣告了他们成为了成年人。假如怀念青春只是怀念那种无束缚感,那么十八岁给你一个姑娘和十八岁通宵打电子游戏又有什么区别呢
●自恋,矫情,装逼,臭贫嘴
●自传性质的小说总是充满了美化与YY。正常情况是,十八岁,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姑娘。而作者则是有最漂亮的姑娘,最牛逼的朋友,最喜欢的姑娘也喜欢他,最牛逼的就是他。拐弯抹角写了好多,不过是为了说些事情。幽默是有点,但无法会心一笑。
●男孩儿文学
●最宜三上时读。文字放肆,节奏感很好,能感觉到阳具下跳动的青筋,以及满地喷溅的体液。但叙事基本溃散了,长篇这么写,够呛。联想到犯下同样毛病的《不二》,可见这是冯唐一贯的软肋。
●后记里说有意识的没用流水式情节,突出的是那个年纪的冲动和感受。完全做到了,没有情节反倒因为不用刻意去编的圆滑有前有后显得更真实,满是青春的片段却不零散琐碎,又比欢喜更充实饱满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虽然是完全男人的视角,却不会让女性读者去计较猜测有几分真实。青春的精神是相通的。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读后感(一):心有余情,身有余力
十八岁,我在一所重点高中。
十八岁,冯唐写得故事如此假,但是那些荷尔蒙却如此真实,毫不费脑力地过目十行,每天深夜都读一会,当做是睡前对十八岁的意淫。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读后感(二):交错的时光。
看完这本书,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冯唐18岁的时候念的中学,现在18岁的我已经在大学校园里。
冯唐出生在那样一个年代的北京,我活在常年多雨的南方。
这时光的交错,年代的交叉,竟让我觉得我的青春也如同秋水一般生动了起来。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读后感(三):给“流氓”一个姑娘
相比《万物生长》,这本描写青春期高中生生活的小说要清新好多。
虽然秋水依旧流里流气,但文字至少不再是满页的淫荡味。
看了两部冯唐的小说了,都觉得不是很对味。
没其他人评价的那么好看。
你说呢?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读后感(四):写什么评论,丫的,自己看
先去冯唐网站上看看电子版的,要是喜欢就去买纸质版的,这本书一看就是一流氓写的,屎黄屎黄,但是俺就喜欢看了。
恶趣味,混人生,男娃女娃。
——————————————————————————————
豆瓣说我评论太短了,尼玛这是坑爹么?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读后感(五):臭贫的艺术
读完《十八岁给我个姑娘》,整理情绪,回到这个如在山中的阴霾世界的早晨,理理头绪,三言两语,算作书评。小说写得夸张,但好在作者文学底子深厚,通达古今,文字间充满了京片子的京韵大气和北方男人的乖张牛逼,彪悍的青春多少会有些共鸣,故事结构看似流水实则紧密,一口气看完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