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摘抄

2020-08-29 20:2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摘抄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是一本由德〕爱娃-玛丽亚·楚尔霍斯特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精选点评:

  ●原以为是老生常谈,读后感觉满满的代入感,让人不由得反思,不仅仅是夫妻之间,与父母、朋友、老板等人间皆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聆听内心的声音、勇敢而理性地表达,说起来简单实际却甚难,尤其当你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时。

  ●这本书就像在说“爱自己,结不结婚搞不搞基都一样”

  ●挺温暖的,以后也许还会再读一遍。

  ●鸡汤,一心一意放

  ●貌似我读的电子版是不完全的版本。不过,也没有兴趣追踪剩下的章节。会促使自己对本身在婚姻生活中的状态,有一些思索,但也只是皮毛而已。也许更喜欢书名所提倡的概念本身。翻译也没有做好。感觉跳跃,不连贯。总之,不建议阅读。。。

  ●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并像伴侣展现真实的自己。

  ●还行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很有哲理的一本书,婚姻关系为视角,以小见大,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学校,幸福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真正的伴侣是你自己。

  ●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奇迹课程,真的是影响了好多人。

  ●只需要扫一眼标题即可,下面的正文全部是对标题的论述,颠来倒去,喋喋不休。少见实证,仅有的实例都只是描述了一个问题,但并没有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完全在浪费我的时间。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一):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类似心理学的书,看起来都有些吃力,这一本也是,我想之后还应该再读一下,或者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翻一翻,从中找到答案。

  虽然认同书中的观点,但还是有个疑问,婚姻,毕竟是双人舞,自己可以通过不断训练跳的更好,同时也可以鼓励伴侣一起练习,但是伴侣并不想练习怎么办呢:)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二):爱自己,挽救婚姻,开启幸福生活……

  格林童话通常是这样的大团圆结尾:

  从此,公主和王子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没有展开下文,也许是因为,爱情由此转入了婚姻,从浪漫回归柴米油盐,都是一地鸡毛,不唯美,不动人。于是,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随着离婚率的逐年递增,德国最成功的关系咨询师,作家爱娃.玛丽亚以敏锐的触觉,从自己的婚姻着手,以及一系列的案例经验,这本书告诉读者:至少有70%的婚姻根本不必以离异而告终,你和谁结婚结果都一样,因为你最终遇到的还是你自己。

  伴侣不是婚姻关系问题的根源,而是救星。好好爱自己,才会爱别人,尊重、接纳、沟通,进入幸福生活。

  这本书教会我们,首先要深刻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就如书里所说,我们就是一棵向日葵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三):不要假借爱的名义实施控制

  爱娃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我很认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所触动。

  1,无法容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无法容忍对方的自由,甚至无法融入对方有私人空间的需求,这种关系不是爱,是假借爱的名义实施的控制。

  2,我们必须首先控制自己习惯批评和猜忌的生活态度。我们必须放下很多东西,比如旧习惯,而持续不断地去锻炼自己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直到它们在我们的意识层面像新鲜的种子扎下根来,不断成长成熟,并在适当时机开出艳丽的花朵。

  3,宽恕,首先对自己很重要——尤其是针对我们的自我拒绝,以及出于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苛求自己的人生态度。

  你必须要做的一切,就是做好宽恕的心理准备——哪怕你现在还做不到。

  没有经过葬礼而遗忘的不良情绪往往会导致沮丧和抑郁。高昂着头,对别人以恩人姿态自居,显示自己不计较,大度地对他人表示原谅,甚至否认自己受到的伤害,这都与宽恕无关。宽恕更多地取决与立场的转换:“我不愿再接受并扮演奉献者的角色,也不愿再觉得自己过得很糟,因此我决定放弃这一切,从此用我全部的力量去关照自己,去走自己的路!”谁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够不再纠缠于往日的伤害中,并开始与自己当前的生活和解,按照它此刻的状态接受它。如此宽恕,开始会很不容易,但却很有疗效,重要的是人们是为自己这样去做。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四):虽然其实不一样,但仍不失为好书

  好书,不等同于完美,是有其可取之处,给人启迪、希望,促人成长,就算好书,完美的书是不存在的,《圣经》虽然发行量巨大,也不是人人喜欢。

  这本书,在手里放了很久,当初买它,是因为自己婚姻上遇到问题,也是因为书名的确引人好奇,买来却就放在了一边,因为,不重要,相比其他重要的需要着急去读的书,它的优先级不算高。

  这次去新加坡,我带了这本书,因为我的婚姻将要结束,是否开始新生活,我并没什么计划,我想看看这本书是否能够给我新思路。

  其实也没有。

  只是我读书,并非纯粹为我自己,所以,虽然它对我没用,不等于对人没用。

  它不能给我新思路,是我太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它不能左右我,对我来说,我还是挑剔,我知道和谁结婚,不一样。就象我明明知道有的人对我的心意,我并不能因为感动而去嫁,就象有的人也许我希望去爱,但是未必愿意与之生活——说到底,我还是更爱自由。

  只是自由既然是我想要的,我当然就愿意牺牲其他。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人无尤。

  我仍推荐,是我相信,它可以纠正很多人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爱不是天赋,爱是科学+艺术,需要感性和理性。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爱与婚姻的动机都不相同,我作为个体,能够明白我的需要,做为群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明白群体的差异。人们也许是要寻求依赖,也许是为了寻找自己,有甜蜜有失望,其实都正常,只是爱不应该进入毁损,那时候,离开也是很好的结局,换人有时候还是能够解决问题——当然我并不鼓吹这个,亦不欢迎别人干予我的选择。

  书中关于情感的剖析是值得人深思的,人对自我的认知往往最难,而爱与婚姻由于是那样近的关系,所以更容易产生蒙蔽。人在童幼时期遇到的事,往往会折射进一生的选择中,除非内心强大的人,能够排除阴影。但承认,则是必须的。不直面现实,就没有治愈的可能。

  这本书,我在读完后,送了给朋友。不是我厌弃书,而是我希望,书能够到达需要的人手中,给更多人启发,这是一种传递。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读后感(五):不爱自己,和谁结婚也都一样

  这本书是朋友赠送的,首先书名让我很不感冒,和谁结婚肯定是不一样的。后来看了朋友的书评给四星,决定还是快速的把它过一遍,看看作者凭什么说“和谁结婚都一样”。

  看完,我觉得书名叫《不爱自己,跟谁结婚都一样》更为合适。全书的重点,其实都在说书名的前三个字“爱自己”,如果不爱自己,不了解自己,总是陷入各种幻想、压抑、伪装,那么很难与伴侣共同成长经营好婚姻。但是市面上关于爱自己的书太多了,并且如果只是谈“爱自己”容易陷入空对空的总结与感悟,令人有种纯粹心灵鸡汤的虚无飘渺之感,比如读素黑的书,大段大段的结论,对于那些没有真正经历过、痛得很深并开始觉醒的人,是没有太多作用的。中国人喜欢佛家式的玄机冥悟,而西方注重理论分析,这是看了素黑的书后再来读此书的最大差异感受。

  作者是资深婚姻家庭咨询师,因此她的目标是让家庭尽可能不破裂--如果她对来询者的建议是你离婚吧,她就不是咨询师而是律师了。由于这个目标,作者必须给来询者建立信心,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是这个书名了,但并不是批评此书写得不好。

  全书反复强调几点:1)向内寻找安全感而不是向伴侣找。 2)学会如实展现自己,这是取得良好沟通的重要一步 。3)学会沟通,沟通中要明白人无完人,沟通的目的是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说服对方或改变对方。 4)很多人看到对方的问题,其实恰恰是自己所恐惧的问题。 5)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更加分裂。勇敢面对自我,用自己的积极行动影响对方也这么做。

  与国内同类书相对,此书直言不讳性对婚姻的影响,并分别站在男性女性的角度分析,较有借鉴意义。另外,虽然此书开宗明义“和谁结婚都一样”,仍然对如何离婚作了积极建议,那就是“只有当我们能去爱昔日的伴侣,我们才能与他真正分离,我们才能完全自由的投入新的关系。”通俗点说就是不要怀着恨过以后的生活,否则这份恨一直伴随就你就如同这个人一直伴随着你一样。

  全书的编排有点像医生的治疗笔记,加上翻译不算到位,阅读起来有点不顺畅。在婚姻或情感中遇到挫折的人,或者可以像我一样,先读陈彤的《女人的幸福与什么有关》,然后再来看此书,更容易解决翻译存在的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