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层的房子》读后感精选
《100层的房子》是一本由(日) 岩井俊雄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0层的房子》精选点评:
●让人心花怒放的绘本。一定要给孩子看啊啊啊。
●读过几次,挺愿意听的,但是房子太高,目前为止还没读到100层
●最感興趣的是頂樓的電梯(我可是只要看到電梯就一定要去按的那種「皮孩」)
●非常好看
●外甥女的书真好看 我声情并茂的给读了一遍 然而还没读两页 外甥女就去看熊出没了
●超级喜欢,太萌了,细节丰富好玩。每个小动物的性格和场景设定都是有依据的,可以挖掘出来很多科学知识。比如青蛙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爱淋浴爱泡澡,家具都是树叶和植物;啄木鸟喜欢做木工活,家里都是木质家具;蜘蛛会织毛衣,家具都是各种编织品。可以反复看,反复讲,每次都会发现新的乐趣。
●带去医院吊盐水时看
●读完很震撼!孩子很喜欢!
●孩子用好奇去读书。
●26个月的娃很喜欢。各种小动物的家以及奇思妙想。
《100层的房子》读后感(一):梦想在高处
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本绘本,苹果妹也很喜欢,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和她两个人又一起把这本书看了一遍。
书非常特别,是竖着展开的,因为它是往高处走100层的房子呀,100层的房子该有多高?那个名叫多奇的男孩收到一封邀请信,邀请他到100层的房子里去玩,多奇在森林里找到这幢房子,很高,看不到顶,他就从1层开始走着上楼,这些楼里住着不同的小动物,拟人化的动物们在这幢房子里幸福平静的生活着。。。。。。
100层最高处住的是蜘蛛王子,接下来,我就不剧透了……
画面很有趣,将小动物们拟人化,一间一间的小房间,非常有趣,有一层房子里住的是蝙蝠,所以书还得倒过来看,有意思极了。
文字不多,三岁以上的小朋友就可以看了。而且,我觉得大人也应该会喜欢看的。
《100层的房子》读后感(二):创作有风险,跨界需谨慎
豆瓣评论,应该改叫读后感,就像大学中文系应该改叫评论系一样。
就读后感来说,我就愿意瞎子摸象,就愿意以偏盖全,因为只要有象腿就不可能是麻豆,有缺点就是不完美的。
买书的时候,我想——
100层啊,那得多有意思啊!
100层啊,那得发生多少有趣的事儿啊!
而且是地上100层+地下100层,那可是玉皇大帝和阎王爷的差距啊!
而且是精装,而且是传说的没见过的竖开本哟~
可自打一岁认字起,这应该是第一个让我到第三页就看不下去的绘本。
三天后,我想好歹也是钱买的难道就扔了么,于是运半天气,在睡前上天入地一口气看完两本。那我先赞美赞美它吧:
它特别细致,特别重复,特别想面面俱到,十楼如一楼地介绍着一种动物。
它特别拟人,动物都躺直了睡觉,用刀叉吃喝,冲淋浴,坐马桶。
它只有正面和侧面90度,无论是蛇还是潮虫还是人。
它教会我们怎样在背景大量运用复制粘贴,怎样把数字和楼梯上大做文章。
它充分体现出怎么让两本书一看就是同一个人写的。
(地上100层出来个蜘蛛王子,就已经够不出乎意料了。到地下100层时,我心说不会最后又弄个老乌龟出来吧,结果还真是!我把书一扔气得睡到自然醒。)
如果我是孩子,我一定长期分不清书中到底哪些是拟人,哪些是该动物真正的特征,我将从此对该动物一片混乱,直到长大学会自己google。
如果我是孩子的妈,我就得尽早教会孩子自己google,省得来烦我。
一开始我只是在想岩井俊雄别是俊2的大哥吧,整个阅读中我都在想,能把绘本弄得如此无聊的得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看到其简介我醍醐灌顶了——与2无关!
这事警告我们呀,创作有风险,跨界需谨慎。创意只能当噱头,至于经典么——
可惜了,可惜了,不是你的哟~
《100层的房子》读后感(三):100层的房子系列
绘本应该是非常有名的亏本吧,反正我就是跟风买的,觉得听概念挺有意思的,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其实挺难的。
书很大,但是文字和图片也很多,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的眼睛,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套书其实不太适合年纪比较小的孩子。
一共三本这套书入手是在蔡小俊两岁半的时候,但是实际上能够深入的去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三岁以后。
小俊是一个语言表达早期不是太好的孩子,因为这两岁3个月以前他能说的是都很简单的称谓,简单的动词,并不能说完整的语言。可是就是忽然有一天就“开窍”一样,开始说连贯的语言,会说很多你觉得他应该不会说的话或词语……
然后读书本会加各种各样的形容词,这种感觉有点像火箭一样,所以幼儿园老师说他是一个口语表达特别好的孩子时,其实我是非常吃惊的。
“静待花开”绝对不是毒鸡汤,所以后期爆发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故事也好,数字也好,拼音也好,儿歌舞蹈也好……
言归正传,这三本书分别是《100层的房子》、《海底的100层的房子》、《地下的100层的房子》,我自己认为第一本最有意思,内容虽然整体有点多,但是还是属于比较清晰明了的模样。
后面两部其实也可以,但是有些套路,惊喜不是很多,而且部分图片感觉特别特别的烦杂,各种动物拟人化,没有太多生活经验孩子也有些看不明白,产生不了共鸣。
尽管如此我依然给了这套书四分的高分,一方面因为数字化的绘本故事 其实我接触的非常的少,另一方面故事创意和巧思还是蛮打动人的。
可以一看!
《100层的房子》读后感(四):100层房子造梦绘本,值得一看
有一天,孩子回到家,一直跟我念叨:“地下100层,妈妈,我想要地下100层。”
由于一直在忙于其他事,有些烦躁,我差点脱口而出:“什么地下100层,地下只有18层!”
幸好,对孩子的爱和尚存的一丝理智阻止了我。
深吸一口气,问孩子:“地下100层是什么?”
孩子说:“是书,妈妈,还有天空100层,海底100层。”
我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于是,放下手中的活,用手机搜索起来。当我终于明白地下100层是绘本的时候,一条某度知道信息跃入了我的眼帘:
地下100层的房子的收获与感悟——世界上还没有地下一百层的房子,因为在地下建房成本太高,挖地成本高,还需要做防水,而且24小时不能断电,维护成本极高。再有就是地下没有自然光,灯光做得再好也没有阳光感觉舒适,这样的环境感觉压抑,与其这样,还不如向地面之上要空间,建高楼的成本比挖地成本低很多,而且高处视野好,所以没有哪个开发商会建造地下一百层的房子。
我无良地笑了,想想我自己,忽然觉得成人的世界才荒谬和无聊。。。。。。
100层的房子系列共4本,分别是《100层的房子》、《地下100层的房子》、《海底100层的房子》、《天空100层的房子》。该系列的作者是日本多媒体艺术第一人岩井俊雄先生。他曾就读于筑波大学艺术专业,以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著称。据说100层的房子的概念来源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岩井俊雄专门设计的“向天空奔去!”(Reach the SKY!)的LED光影艺术作品。该作品开篇以环球金融中心模型不断旋转,不时闪出各种造型的小动物,给人以梦幻童画世界般的感觉。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岩井俊雄希望能利用书籍来发掘更多亲子之间相处的乐趣,并与更多人分享。著有《欢迎来到岩井家》、《岩井家的哪个呢》、《岩井家的小铆钉》、《小手指的大冒险》等多本绘本作品。
不仅如此,岩井俊雄还与YAMAHA携手开发了全新的乐器TENORI-ON,妥妥的“别人家的全能爸爸”。
《100层的房子》讲的是一个名叫多奇的小男孩,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邀请他到100层房子的顶层游玩。多奇按照地图,找到了100层房子,并一层层向上爬,每10层住着一种动物,共有10种不同的动物。到了顶层,揭秘幕后人物,然后这个幕后人物将他送回家,多奇回到家以后,以回信作为作品的结尾。
本书亮点:情节设计简单温暖,收信回信的小情节设置得也很暖心。
100层的房子是从下往上的,书本的顺序也是竖版的从下往下,好像在爬楼梯一样
10种小动物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动物,平时对这些动物的习性也比较清楚,因而能够很好地看懂作者的用心。
画面简洁生动,生活气息浓烈,元素丰富,充满童趣。
此间的阅读评分:
可读性 4星
推荐指数 4星
《地下100层的房子》讲的是一个叫小空的女孩,她非常喜欢洗澡。有一天,她在洗澡的时候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邀请她去地下100层的家参加一个晚会,而这个地方的入口就在小空家窗外可以望见的地方。带着好奇,小空开始了她的探险。地下100层,也是每10层一种动物,最后每种动物都出现在地下第100层神秘人物的生日晚会上。
情节设计方面从洗澡水中冒出的小动物有些牵强。
小空帮神秘人物擦洗后背,神秘人物送她回家也暗含互相帮助意味。
整体色调以“土”色为主,运用了泥土、岩石、化石、树根等地下元素构建房子,细节设置巧妙,可读性强。
此间的阅读评分:
可读性 4星
推荐指数 4星
《海底100层的房子》讲的是一个女孩抱着洋娃娃给海鸥喂食,不小心洋娃娃被海鸥的翅膀撞落到海里。洋娃娃的衣服、饰品被海水卷走了,于是,洋娃娃开始了寻找随身物品的旅程。
整体画面花哨,每种动物的家的造型开始丰富。
需要一定的海洋生物基础知识。
想象力丰富:洋娃娃换装,比之前更漂亮了,最后的神秘主大给了她一个海螺帽,想象力丰富,不禁让人惊叹。
此间的阅读评分:
可读性 4星
推荐指数4星
《天空100层的房子》讲的是一只叫阿吉的大山雀在寒冷的冬天没有食物吃,它找到了一颗葵花籽,于是想着找个地方把葵花籽种下去。善良的雪花告诉他去云上面找,于是故事开始了。每10层都有一种拟人化的自然物质,每10层她的葵花籽长大一点,到100层,太阳温暖的光照耀下,整栋房子的主人聚集起来,给了向日葵充足的水分、空气和营养,向日葵结出了种子。阿吉也没有贪心,将种子分享给他的朋友们。
故事暖心,但是明显这些自然物质的吸引力不大,
相比前几本,这本比较元素抽象,有凑数之嫌
此间的阅读评分 :
可读性 3星
推荐指数2星
总评:4本绘本分别是地面、地下、海底、天空四个方位延展,将我们孩子的思维无线拓宽,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以100层的数字化概念,让孩子能够在赏玩中建立数学基础。但模板化严重,特别是后期天空100层的房子,有凑元素的感觉,可读性降低,同时对孩子来说,前两本书的模式了解后,后两本书阅读兴趣明显降低。建议有兴趣的宝妈们可以买1-2本阅读。
《100层的房子》读后感(五):不喜欢怼人的我,为了这套童书,专门写评来“正名”
01
我一直说想写写《100层的房子》这套书的书评。
但因为这套书是大开本,实在很难拍摄,所以迟迟没行动。
直到我看到了某网友的评论。我截了个图把他的评论节选了一段:
看到这评论,我实在想炸裂!
宝妈宝爸们一直比较重视对孩子语言、逻辑、形状、数字和色彩的培养,所以诸如《神奇校车》、《小老鼠MAISY》、《小红花》等系列大行其道,可很多有价值的绘本被低估。
这种现象反映到主打书评影评的豆瓣上,童书鲜有评论。这套书好不容易有个评论,居然完全没有get到这套书的精髓。
虽说是“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可是如果有人信以为真错过了这套书就不好了。
所以,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说这套书。
02
说起来,我儿子和这套书的缘分来自于孩子幼儿园的老师。
这套书是老师给孩子的新年礼物之一,很温馨很有爱。
这套《100层的房子》的内容也并不繁复,分为《100层的房子》、《天上100层的房子》、《海底100层的房子》和《地下的100层的房子》。
《天上100层的房子》我此前介绍过,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带着葵花子到天空中,穿过了100层的房子,遇见了云、风、雷电、彩虹、空气、雨、雪、极光等。小种子逐渐长大,后来结成了非常非常多的瓜子。
《海底100层的房子》讲述了洋娃娃天天掉入海中寻找自己的衣服和饰品,与海鳗、鮟鱇、水母等海洋生物,和它们交换衣服的“变装”之旅。
《地下100层的房子》则是小女孩小空受邀参加地下生物的生日会,遇见了小鼹鼠、蝉、乌龟、兔子等生物的故事。
《100层的房子》讲述了小男孩多奇收到一封信,沿着房子遇到老鼠等动物的故事。
这套书是舶来品,日本岩井俊雄写的这套书。
别问我岩井俊雄是什么来头,说了我是非专业人士,我也不知道。我和娃看绘本很少看作者和插画师。
03
为啥我对那条评论那么愤怒呢?
因为我和儿子前前后后读这套书大概四五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觉得这套书简直是一本宝藏。
怎么说呢,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这本书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也经常会在某个细节中发现“彩蛋”。
举几个栗子吧。我懒,就拍了《地下100层的房子》。
例子一:
《地下100层的房子》第10层和第96层分别住着小兔子和乌龟。仔细观察墙上的照片,可以发现照片上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更搞怪的是小兔子在睡觉,乌龟却在练习跑步,是不是呼应了故事?
你看图上的奖牌也是很讲究的,小兔子是银牌,乌龟是金牌。
这套书开本很大,很容易就忽视了这些细节。可是,孩子们不会错过。
什么?你问我乌龟和兔子住地下不合逻辑?我也不知道,我想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许作者想让孩子保留点想象力吧。
好在兔子住在1—10层,比较合理。
例子二:
这几张图还是也是来自兔子住宅,有没有发现洗澡池、电话、榨汁机等所有的配件几乎都是兔子形状?
第八层的相片也很有心机,《玉兔捣药》的传统神话,我们都听说过吧?
例子三:
这两张展示这套书的科普性。第一幅图讲的是蝉的幼虫变成知了。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以树汁为食,夏天会唱出“知了”的声音。
第二幅图说的是蚂蚁分工。蚁后产卵,工蚁辛苦喂养,大自然非常神奇。
……
够了够了。我承认这套书中许多情景都一再重复,比如说吃饭、洗澡、便便等场景设计。
可是,这就是孩子们的生活呀。孩子们小,关注的不就是屎尿屁吗?绘本的重复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觉得这些事物非常的遥远呀!不拟人孩子能看得进这套书吗?
而那些梯子和数字的设计,更是让孩子觉得玄妙不已。《海底的100层房子》把海鳗画成了小火车,我家娃喜欢火车,喜爱的不行。《天上的100层房子》的雷电,烘托的非常可怕,也展示了雷电的威力。
年初五,不想怼人,只是不想误导买书人。
感谢幼儿园老师的爱,也感谢作者在一套书背后的童心和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