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塔笔记读后感100字
《灰塔笔记》是一本由空灯流远著作,50出版的30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1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塔笔记》读后感(一):论曾经看过的耽美小说
这是我至今看过格调最高的耽美小说,看的过程中真的虐肝,一次次的欺骗,一次次的利用,恨不得叫安德烈放开艾伦,就好像自己已经和艾伦共同经历了一样,当子弹穿过艾伦的胸膛时,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哪怕最后在一起了,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艾伦了,他们之间的爱已经被谎言欺骗消磨殆尽,也许不是安德烈的错,安德烈还是很爱艾伦的,是他们不该在战争中相爱,战争结束了,心底的伤疤被隐藏起来,可是它依旧在哪里,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安德烈,每当我看到那座灰塔,我就感觉不爱你了”。
《灰塔笔记》读后感(二):《灰塔笔记》我永恒的瞭望塔
“亲爱的,看见外面灰色的瞭望塔了吗?看到它的那瞬间,我突然觉得不爱你了。” 这是我看过的最不像悲剧的悲剧,明明安德蒙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艾伦也会陪着他继续走下去,如果所有的都顺利他们甚至能看到彼此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样子。可是那本真正的《灰塔笔记》以及那段岁月所承载的回忆,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崖每个人的头顶,不敢触碰不敢松懈分毫。那个走过烽火连天二战的艾伦 卡斯特,那个哪怕被最爱的人利用猜忌也要解“谜”的艾伦 卡斯特,那个为不列颠付出一切却惨遭怀疑,最后被终生囚禁在灰塔的艾伦 卡斯特,甚至是无尽灰暗的未来带来精神崩溃也不愿抛弃记忆的艾伦 卡斯特,却真真切切死在了安德蒙 加西亚的手里,那个他前世付出生命去爱最后只能心如死灰的人。
正如艾伦自己所说,我将抛弃过往的记忆重生,但是并不幸福,哪怕重生后的艾伦再一次爱上了安德蒙——那个永恒存在于苹果树下的爱人,可是失忆前的艾伦确实真真正正的不再爱他了。他那如烈火般炽热的爱最终在无情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变得内敛沉寂,最后在日复一日的囚禁中消磨殆尽。不能说这是谁的错,错的只是那个时代,那个灰暗血腥残忍的时代,在磨灭了所有的希望后狠狠碾压灵魂。
说白了这就是个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的故事,我理解故事中每个人的立场,真正纯粹的爱情是不可能久存于世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中,安德蒙不是毫不触动地随意利用艾伦,他只是在一次次考量中做出他认为正确的选择,哪有什么十全十美,故事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很喜欢这本书,它值得我反复品味,我只希望天下所有的艾伦 卡斯特和安德蒙 加西亚都能生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年代……
《灰塔笔记》读后感(三):灰色的笼
直到全书的后百分之十,才终于明白书名的“灰塔”是什么。这最后的10%确实是灰色基调的。塔,天空,人心。回顾全书,色调从明快的绿,一点一点褪色直到灰,再到最后仿佛又回到了明快的色调,但仔细看,还是能发现它表面蒙上的一层雾,让人看不真切。
安德蒙将艾伦“束之高阁”,他是他的囚鸟,是他独一人的爱人,是“没关系,只要我爱你就行了”的那个爱人。即使爱人已经没有了对他、对他们最美好的过去的回忆。
毕竟,所有的回忆,有美好的就有哀伤的,所有的故事,有开始就有结束。
他宁愿他忘掉一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安全的,他才能活下来,他才能继续存在着。
“存在”?对艾伦来说,“存在”的意义是人的经历、人的记忆。消除他的记忆,就是谋杀,当这道指令是安德蒙亲自下达的时候,就是艾伦被自己最爱的人亲手杀死的时候。
所以“爱”又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面对最爱的人,你要如何抉择?保持理智护他周全,还是愿意与他同入深渊?起初,安德蒙掌握的格局比艾伦大得多,他也确实一直想尽办法护他周全,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早已决定了未来的每一步计划、行动,早已决定了他日后必定会娶高官之女为妻,自己不过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颗棋子。而艾伦是那个热烈的、奋不顾身的人,万千危险我也要与你同进退,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怎样都无所谓。
两个抱有不同想法、目的,处于不同角色,有着不同职责的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退路,没有HE。安德蒙的囚禁因此不会像字面意思上那样邪恶,甚至是他出于“爱”而做出的稍显无奈的选择。
但,然后呢?
塔顶,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了。塔顶,是deadend啊。
艾伦的选择,也确实只有两种了。无论怎样选择,对艾伦来说似乎都是不公平的。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安德蒙就是那个引导者的角色,他才是那个决定了艾伦人生的人。
【你还是我的,你不能离开我了。】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艾伦保留了记忆,在无望的爱一点一点勒紧套在他精神上的绳子的时候,迟早有一天,他会拔枪把安德蒙杀死,拒绝警卫,一个人抱着安德蒙和这几年的珍贵到无法复刻的回忆,在塔顶腐朽下去。
你看,灰色的基调,早在他们相遇时就已经铺开。
时代啊,为他们的爱情蒙上了灰度,也为书外的读者蒙上了一层薄纱。
【我告诉安德蒙,这样下去,我对他的感情迟早有一天会消磨殆尽。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我们错在了不应该在这个战争年代相爱。】
现在,剑桥的蓝天还是一如从前吗?
《灰塔笔记》读后感(四):GREY TOWER
很庆幸在没有特别火的时候在这里留过足迹,属实的好文,但是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专著,所以不要深追究。给人的感官远高于网络快餐文学。以下高剧透,可以看完再来
很多的人觉得be会更加出彩。在没看到最终章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停留在下图这里,简直荡气回肠。
后来看了尾章的结局,本书中最经典的话出于此「“亲爱的,看见外面灰色的瞭望塔了?看到它的那瞬间,我突然觉得不爱你了。”」
这是出自消除几年记忆后的艾伦,心也跟着揪起来。感觉自己的心也深深的被困在了灰塔里。
再往后,catene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枷锁,一种是羁绊。
我想,安德蒙带艾伦第一次看的是枷锁,第二次看的是羁绊。建立羁绊是要流过泪付出过代价的,但是最后,都还在一起。
空白的笔记本一度让我很迷茫,对于猜测出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或许我更喜欢这种,艾伦在被借助药物消除记忆前,就已经原谅了安德蒙,或许不爱了,但是还想给以后的彼此一个重新来的机会。所以干脆用空白的笔记本,让重生后的自己也不要知道曾经种种。所以至于是he还是be,都看艾伦自己。
后来的他还是一张白纸,他们相爱。凡是过往,皆是序章。
我突然就释然了,我觉得he也很好。是救赎,是遗忘,也是再来一次的机会。
刚开始看文的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书名是这个,但是看到后来十分之一,我觉得再没有名字比这更合适了。
还有说文笔不好的,恕我不太能理解。这文不是外国翻译的文,作者也不是外国人,更没接触过那个时代。但是,作者从头到尾从没让我跳戏过一次。不细究历史的话,甚至很真实。我真的愿意相信或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安德蒙和艾伦就在那里。
或许,我也可以理解安德蒙。
他爱艾伦,但他更爱他的祖国。
不想为他辩解什么,因为他的方式真的不对,或许不被原谅,但是可以理解他的选择。
(这个题材真的很新颖,一人血书求出书吧!)
他们很好,只是在那个时代。
灰色.血.枷锁.战争.欺骗.隐藏.真相.etc
却愿此时你我,心中都有一片蓝天!
《灰塔笔记》读后感(五):书评
过去这么久能买到有塑封的实体书,手感还不像盗版,实在超级幸运啊!
因为这段话和“我只想告诉看到这本笔记的人”,我看到结尾的时候一度以为,这本书是艾伦笔记视角叙述的。但当空白笔记本出现的时候,翻了下前面的内容,在注射前短短的时间艾伦应该是写不完的,而且原文中“它们扰乱了我的时间感,让我逻辑混乱,分不清过去和现实”不成立,正文基本按照逻辑发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唯一的倒叙出现在埃德加离开“参军”的那一段。所以很大可能,艾伦注射前只写了这两段话。(至于是因为原谅还是什么…见仁见智叭)
坦白讲,评价为镇圈之作是有点过誉。保留了(或许不该用保留?)师母一以贯之的智商在线优质主线剧情,也暴露出一以贯之的缺陷:展现状态的日常部分很单薄,如艾伦和安德蒙的恋爱,恋爱更是几乎全都与肉相关,缺乏纯度和真实感,有的梗仿若在看敷衍套路的同人文;再比如说,艾伦在灰塔被囚禁的日子,作为情节急转的重要桥段处理得太简单,很难充分感知艾伦在灰暗、逼仄、单调和被动的做爱中渐渐绝望的感觉。而且,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四年如一日,当中肯定有更多的曲折值得表现。还有可能是时间早叭…有些套路实在是很熟悉了,比方说“假装恋爱,我一定能抽身”=真香,比方说“好友说喜欢我,逗我呢”=真香,比方说“神秘大人物笑得开朗平易近人”=真香。诸如此类的套路一一应验,就多了许多“我早就知道了”的无趣感…
最戳我泪点的是阿诺德啊…那句“他没有按照事先约定把表给我”简直神来之笔,太扎心了…我甚至觉得师母写阿诺德的恋爱比写安德蒙的走心多了…
结尾,我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挺he的。如果不是这样,艾伦真的有可能被关一辈子,或者像拉斐尔一样…所以这种结局可能真的是最好的。有些记忆,保留可能比抹去更残忍。这样的艾伦起码还是没怎么受伤过的,散漫而快活的。(ps.但是可以去查下图灵的结局…又是一刀…)
然后吐槽一下实体书的插图叭…比例动作脸都很奇怪…但是书的质量还是很棒的!可以和商志比肩的个志(虽然价格没有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