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名人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名人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02 19: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名人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名人传》是一本由[法] 罗曼·罗兰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6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名人传》读后感(一):别再现实中迷失最初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人物传记作。其中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贝多芬传》讲述了贝多芬坎坷苦难一生。贝多芬生于贫寒庭,父亲嗜酒成性,贝多芬尝尝会受到父亲的打骂,母亲则是一个普通女仆,在十七岁的时候母亲也离开了他,他一个人需要教导两个兄弟生活在他身上几乎没有留有一丝丝情面。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听力越来越衰退直至耳聋。他上了朱丽埃塔,但朱丽埃塔因为自己虚荣嫁给了一个伯爵。与艾伦瑞克小姐订婚后,命运又再一次这么他,艾伦瑞克小姐和别人结婚了。在巨人面前这些苦难又算得了什么,贝多芬并没有抛弃艺术,反而是在艺术的道路上立下一个里程碑。 《米开朗琪罗传》讲述了米开朗琪罗追求艺术的一生。米开朗琪罗的爸爸是位地方法官,但是脾气暴躁,米开朗琪罗从小就迷恋绘画而经常遭遇爸爸毒打,因为他的爸爸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母亲在他六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不论谁的反对,他都毅然决然的坚持自己的雕塑道路。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达芬奇哲理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悲剧情绪,他所塑造英雄既是理想象征又是现实反应。 《托尔斯泰传》是我认为最艰难的人生。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真的是轰动整个时代,并且流传至今,是不朽之作。可是即便他富裕了,也依然同情社会底层。他厌倦社会的腐败污浊鄙视物质主义压制人们独立思想,甚至想与自己的社会决裂。我觉得他与咱们国家鲁迅非常相似初鲁迅弃医从文,就是想改变人们腐败的思想,而托尔斯泰也是如此,想改变人们的思想。 《名人传》又称为“巨人三传”,讲述了三个时代的伟人坎坷不平的人生,却依旧追求自己的想,并在其领域站在至高点,在其闪闪发光,在其光彩夺目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在现实的压力放弃自己爱的事物,我想看看这本书,还是能找回当初心中的自己!

  《名人传》读后感(二):对生活与生命真正的热爱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罗曼·罗兰 网文可能有一个又一个的“爽点”让你欲罢不能,而读《名人传》,会让你忍不住的沉静,思考。面对贝多芬,面对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翻开书,每一页就会发现自己对他们的了解又了一分,与他们的距离却又远了一分。 罗曼·罗兰是一名法国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文学奖。他出生于法国古镇克拉姆希,30岁至46岁,近10年间先后创作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和长篇小说和《约翰·克里斯多夫》,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名人传被誉为“激发精神成长的不朽经典”,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因为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 众所周知,音乐家贝多芬在后期听力逐渐丧失的情况下,战胜了命运,战胜疾病,创作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 可他在不断战胜的情况下,又经历了多少痛苦呢?失去爱情,失去听力,被金钱的烦旅弄得困惫不堪,差不多要到了行乞的地步,却还得装作日常生活并不艰窘的神气。以至于发出“要以工作来换取面包,实在是一件苦事。”的感叹。 就如同我们普罗大众一样,要辛苦工作换取面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有着这样的苦恼,很多人是怎么做的呢?自怨自艾,不思进取,抱怨家庭,抱怨社会。仿佛自己是漩涡的中心,周围的一切都在与自己作对。可是不妨冷静的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面对非同一般的,各方各面的压力与痛苦。贝多芬似乎有着不可驯服的力量,死神来临前几年虽然痛苦非常,但是写的曲子却是总是有一副簇新的面目,快乐的,而且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那种快乐。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首先因为其伟大的品格。这种面对苦难时,顽强的精神,豁达的心胸,超乎想象的力量,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同样也都具有。 一个人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坎坷磨难?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米开朗琪罗说,你依然要毫无保留的去热爱它。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纯粹的,无法被打败的热爱。

  《名人传》读后感(三):《名人传》——在困顿中成长,在苦难中实现永恒

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杨绛

这就是《名人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一部激发精神成长的不朽经典。三位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树至伟的人物,罗曼·罗兰着力刻画他们在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罗曼·罗兰的文字一贯像诗一般,传神而美好,傅雷先生的翻译更是用词考究、风格典雅,再加上生动的手绘插图,还原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诸多经典场景,更是为这部传记文学的不朽经典增色不少。

贝多芬——他历经磨难,最终成就辉煌。

贝多芬的命运是如此的坎坷,病痛与磨难始终在他身上徘徊不散。听力的渐渐减退让他与人交流愈发困难,于是他躲避一切交际,习惯于孤僻自处,也因此被人更深的误解。他学习隐忍,学习迎接命运的挑战,在音符中成长,在乐曲中生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他内心的呐喊。是的,“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的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创造音响的王国”。这个不幸的人,这个贫穷、残疾、孤独、饱尝痛苦的人,用他的苦难谱成了欢乐,将向往自由的心声呈现给所与人,于是,他收获了全人类对他的尊重、欣赏与敬佩,他战胜了痛苦,战胜了不公的命运,涅槃为伟大的自由之声。

米开朗琪罗——他备受挫折,却蕴含着影响时代的力量。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的贵族,学问渊博,出身世家,他是无与伦比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他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他留下的艺术杰作,多少年来一直令人们蔚然惊叹。然而,他也是敏感、犹豫、孤独、偏执、情绪化的,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这样一个热烈又怯懦的灵魂,真正的应了那句话,“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可哀的弱点,逼着他卑怯地在物质的暴利面前低首,为的要使他的艺术梦得以保全。”他的自苦、他的夜以继日的工作给他的健康带来重创,恶性发热、膀胱结石、痛风症以及各种疾苦一点点地将他腐蚀,然而,他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在那里,我们更加接近永恒。

托尔斯泰——他饱受煎熬,却让文字绽放出永恒的光彩

“有的人具有强大的翅翼,为了对于世俗的念恋坠在人间,翅翼折断了;例如我。以后,鼓着残破的翅翼奋力冲飞,又坠下了,翅翼将会痊愈变成完好的。他重新启程。他居然翱翔于无垠与深沉的天空中,两张巨大的翅翼,一是理智一是信仰。”这就是托尔斯泰,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战争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诸多著作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在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眼光和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他的写实主义现身在他笔下的每个人物上,由于爱,他参透生命的根源。

罗曼·罗兰笔下的这三位英雄,是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伟大的行动者,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痛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他们的生命在患难中跋涉,踏过一路荆棘,一步步走向丰满而伟大。这苦难、这在苦难中坚强与挺拔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名人传》读后感(四):一部名人为名人立传的书

  如果说人的一生可以形容的话,音乐无疑是最好的喻体之一:有前奏,有尾声;有低音,有高音;有独声,有和弦;有阳光明媚的表达,有苦闷忧郁的折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就是一部展现时代巨人的激扬交响乐,让你在聆听的同时感受英雄的不朽。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于法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名人传》是其代表作之一,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人物传记作品。

  不管是罗曼·罗兰本人,还是这三部传记中浓墨重彩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也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毫无疑问,他们都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巨人。他们的作品都是人类优秀文化中不朽的瑰宝,他们本人则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进文学创新提供了极富引领意义的帮助与指导。

  巨人何以为巨人写传?究其原因,也许可以归结于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志向。

  这其中,贝多芬这个古典音乐作曲家无疑给了他灵感与启发,托尔斯泰在罗曼·罗兰最为迷茫的时候热情地给他写了一封长达二三十页的回信,至于米开朗琪罗,这位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很容易成为作者顶礼膜拜的对象。为三人写传,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敬仰。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无疑是从三位巨人身上汲取与命运抗争、向自由出发的精神力量。

  从创作时间上看,这三部作品完成于1903年至1911年间,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在这之前,普法战争爆发,巴黎人民起义,法国政府内忧外患,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青年的罗曼·罗兰,就是在伴随着硝烟与炮火、目睹着生存与死亡的现实环境中长大的。特别是经历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的系统学习,让他对生命、自由、权利、尊严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在物质利益决定一切、强权政治统治一切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为了自由与正义而甘愿我牺牲的精神。罗曼·罗兰把社会革命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了“巨人”身上,他要为心目中的英雄立传,让世人都“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于是,就有了《名人传》这三部曲。

贝多芬

  贝多芬,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他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他不能使我屈服”成为贝多芬人生的最强音。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一生为石头、墙壁为伍,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一生在与命运作斗争,虽然他经常受到教皇、王公大臣的驱使并为他们服务,但他的斗争精神在雕塑绘画中显露无疑,“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他用锤子、刻刀向巨石宣战,一锤一刀雕刻出灿烂的生命。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也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与引路人。他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助长人生的爱,不仅要拯救自己,更要拯救全人类,“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这三部传记最大特点就在于善于引用主人公的话语来描绘其生活经历与思想历程。不同于旁观者的主观理解与阐释,运用主人公的话语更有说服力,也更能直观地体现本人的性格特点,更逼真地将主人公引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与主人公面对面交流,有效增强阅读时的代入感。

  音乐般的感叹、诗一般的语言也在文中随处可见。再没有哪种描述形式能比音乐和诗更有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面对三位不同凡响的时代巨人,唯有发自内心的敬仰与崇拜,才能切身体会到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意志与激情。而这,正是我们勇于向苦难说“不”的精神动力源泉。

  著名翻译家傅雷为中国读者最大限度领略《名人传》的魅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傅先生在文学、音乐、美术理论、美学批评方面深有研究,这为他翻译《名人传》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事实也证明,作家榜推出的这部由傅雷翻译的《名人传》值得一读,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坛巨匠的精神气质,也能领略到老一辈翻译家的治学态度与气节风骨。

  《名人传》读后感(五):真的猛士,如何痛饮人生的苦酒

序曲

还在年少时,就读过由傅雷迻译,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贝多芬传》《弥盖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当时的版本叫《巨人三传》。

我们在书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英雄们的气息”,为他们的受难而感慨,总觉得在精神上有一种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力量。

通过罗曼·罗兰激情的文字,我们得以触及这些艺术巨匠与文豪的心灵,他们的抗争与彷徨,他们的思索与追寻,他们留给后世的辉煌印记与不朽名作。

罗曼罗兰所秉持的正义与自由的信念,是覆盖全人类的,是真正的国际主义。或者说是世界公民。

他在书中强调:“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对于唯英雄主义与领袖崇拜,他是心存警惕的。

人生之路,漫长而又崎岖,汲取那些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罢;要紧的,还是走我们自己的路!

第一乐章

贝多芬是乐圣,身患耳疾之后,强烈自尊的他脸色时常变化,有人说他无异于莎翁名剧中的“李尔王”。

有的人一生顺遂,有的人则一生困顿。贝多芬的人生就如同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受着耳聋的煎熬,贝多芬只能用普卢塔克所教诲的“隐忍”与世俗的社会以及残酷的命运抗争。他的音乐也有欢欣愉快的,更多地带有忧郁的情绪,而我们熟知的音乐履历标签则是“悲怆”。

贝多芬像是一头愤怒的雄狮,是沉浸于艺术创造的“酒神”。他的桀骜不驯让他与庸俗社会格格不入。他和歌德散步时遇到皇族队列,歌德在路边脱帽致敬,而贝多芬则“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他的热情宛如炽热的火焰,代表着一种“生命的沸腾”,“他是力的化身”。

《英雄交响乐》让他对现世英雄拿破仑的幻想破灭,成为一个伟大的遗迹。他的音乐闪耀着战斗的光芒,也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第九交响乐》是真正的杰作,贝多芬用苦难铸造欢乐,庄严而又神圣,照亮了人类追求欢乐和团结友爱之路。

第二乐章

中世纪的迷幻与繁杂,纠缠着宗教与社会的狂潮。在艺术上,我们熟知的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弥盖朗琪罗和拉斐尔。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旧译为翡冷翠,本身也代表了一种艺术的质地。

罗曼·罗兰在为弥盖朗琪罗作传时,曾经强调并不是要造成不可企及的英雄范型。而是说所谓的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底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弥盖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真正的天才。

他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达到了人类艺术的颠峰,而他自己则由于长年劳作,身子佝偻变形,“仿佛是一张叙利亚底弓”。他的雕塑《摩西》《哀悼基督》《大卫》,长久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又用苦役般地付出来呈现自己的艺术。他甚至于说“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弥盖朗琪罗在石头中发现雕塑,用几何学来结构绘画,让科学与信仰,同时涌现在他的心头。对中世纪的历史人物,是无法苛求的。艺术与思想更是难以兼同,弥盖朗琪罗说自己服侍教皇是不得已的。他的谄媚与逢迎,和他偏执、犹豫的个性构成一束矛盾。

他越是强调自己的贵族身份,艺术来源于贵族,越说明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既便是现在,想要修炼艺术,也不是一般平民所能轻易承受的。

弥盖朗琪罗是未完成的天才,既便如此,面对着天才们的奉献,我们仍会感到羞愧。羞愧于背叛曾经的年少梦想,羞愧于只关注于个体的安身一隅,羞愧于只知索取和不知满足……

第三乐章

文豪托尔斯泰像天空一样辽阔,大地一样伟岸。他的小说是民族史诗,他的思想博杂而矛盾,像是一个巨大的无法索解的谜。

受着卢梭《忏悔录》的影响,托翁是极其自省的,对于宗教的虔诚与犹疑,似乎也一直动摇着他的内心。他为情欲所苦,认为是极难战胜的,《谢尔盖神父》用斧子砍向左手食指的时刻,我们也看到托翁的背影。此外世间的虚荣,也在干扰着他,虚耗着他。

他的三大长篇我都读过。私心里,更喜欢《战争与和平》,觉得更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其次是《安娜·卡列尼娜》。

他的中短篇也有不朽之作,如《伊凡·伊里奇之死》,有一种现实的恐怖,尤如人生的梦魇,死神之无法摆脱尚在其次,而人与人的冷漠才是更残忍的。《克莱采奏鸣曲》《哈吉穆拉特》亦值得一读再读。

他晚年的思想还是有激烈的时候,他激烈地攻击科学与艺术,写一整部书以证明莎士比亚“不是一个艺术家”。

当一个思想者,面对终极之问的时候,不能轻意妄信真理始终在自己手中。道德教诲与宗教宣传,如果推至极致,也会走向偏执。

未完的终曲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不仅为我们展示了艺术巨匠和文豪的不朽伟业,更刻画了他们敏感与复杂的心灵,他们既是天才,又是凡人,同样有着犹疑与苦闷,焦虑与痛苦。而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伟大而丰富、充盈而矛盾的人生。

时代的狂飙,终有消逝之一日。面对着神圣的痛苦的生涯,如何在庸俗中超越,用意志与信仰的力量,战胜物质的压迫与强权的欺凌,并不是从书本中就可以一劳永逸获取的。

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就有贝多芬的影子,傅雷先生翻译了这部大书,是人生之书,也是战胜之书。“此译予译者以早期的荣名,中年的困顿,晚年的罹难”。

真的猛士,如何痛饮人生的苦酒。是坦然面对,报之以歌,还是回避畏缩,以泪掩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问题,而那终极的答案,也需要我们投身于人生的长河中去实践、去追寻。那即将来到的日子,也仍然值得人们期待。

  《名人传》读后感(六):罗曼 ·罗兰《名人传》: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

  

1866年罗曼 ·罗兰出生在法国小镇,我们对这位伟大的作家,了解最多的是他创作的《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但假如推荐他的作品,我首推这部《名人传》。他撰写的世界级大师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传记,即基于史记资料、真实信件考证细致,又有他本人同样站在艺术巅峰,对三位大师敏感艺术情怀的共情解读。

他写英雄传记是为了在苦难的时代,“世界简直透不过气来”,给人们以安慰“伟大的心灵宛如高山风暴冲击它们,乌云缠绕它们,可是在那儿,呼吸却比别处更加强有力。空气在那儿有一种纯净,能让心灵去掉污迹。”

“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吧,让呼吸英雄们的心灵吧”

罗曼 ·罗兰的巨作《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敬隐渔先生翻译成中文的,并因此与罗曼罗兰直接通信,随后接受了罗兰先生邀请去法国。敬隐在法国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译成法文传入欧洲,从此,鲁迅先生以此作得以世界知名。

在1902年创作完《贝多芬传》后,又相继出版了1905《米开朗琪罗传》、1910年《托尔斯泰传》合称《巨人三传》。

1927年傅雷赴法国留学,偶然读到罗曼 ·罗兰的《贝多芬传》“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从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

1931年傅雷翻译完《贝多芬传》后,又一口气把《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翻译完,这是将自己所受的恩泽馈赠给中国的年轻一代。

才得以有今天我们看到如此精致而又原汁的《名人传》。

罗曼 ·罗兰从小体弱多病,追忆童年的文字中讲述过:不满一岁在冬天被粗心的保姆遗忘在房子外面,差点冻死,从此患上了支气管疾病,5岁时妹妹夭折,母亲因此过度悲伤,对罗兰的情绪阴影很受影响。

1880年父亲放弃了世袭的公证人职业,举家搬到巴黎,为了让罗兰考入巴黎高师,毕业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母亲更是寄予重望,罗兰曾在纸条上向母亲保证“尽一切力量备考。”

1886年20岁的罗曼 ·罗兰成功考入巴黎高师,但在日记里却写下了自己的计划:毕业后教7年书,为家庭尽责。从30岁开始,生命属于自己。他的梦想是写作,写剧本,进行文学创作。“如果我做到了,那么我活到35岁,可以死而瞑目了。”

不到二十岁读莎士比亚非常痴迷“我把最好的时光给了莎士比亚”,随后阅读了托尔斯泰的作品后一发不可收拾,将其奉为精神偶像,“一个活着的莎士比亚”。

1887年罗曼 ·罗兰对于艺术和生活困顿不已,给偶像托尔斯泰写了一封信求解,没想到几周以后,收到了精神导师托尔斯泰的亲笔回信。

托尔斯泰的思想境界给了罗曼 ·罗兰一生指导方向:只有使人们团结的艺术才有价值,只有为自己的信仰能够做出牺牲的艺术家才能得到承认;不是热爱艺术,而是热爱人类,才是一切真正志趣的前提......

罗曼 ·罗兰的好友作家茨威格之后为罗兰立传中写道:“这是罗曼 ·罗兰全部创作的起源,道德威望的基础。”

他从未停止过创作,他一生写了21个剧本,公开发表的只有15个,可查的只有12个,在舞台上的演出的不到一半。最初创作五六个剧本时自己并不满意也没有得到心灵的慰藉,时常感到孤独心烦意乱。

他开始寻求自己崇拜的伟大人物上,发现“越是深入研究伟大作家们的生活,就越对他们毕生遭受如此众多的不幸感到震撼。”

在痛苦和患难中开始创作《贝多芬传》,而后《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包含了音乐、美术、文学三大领域的巨人。

贝多芬——苦难命运的反抗者

贝多芬生于1770年德国波恩,卒于1827年。而罗曼 ·罗兰生于1866年的法国,童年和少年时期贝多芬的音乐和事迹就种在他的心里,随时在危难和困苦时拿出来作为精神慰藉。

1902年,罗曼 ·罗兰特意去了德国波恩—贝多芬的故乡,找到贝多芬的一生挚友韦格勒夫妇的后代,继续填补,靠近贝多芬的精神,当理解更深,也释然更多,激情之下促成了他写了《贝多芬传》。

罗曼 ·罗兰在写《约翰·克里斯多夫》最初的几卷和主人公的性格,就是参照了贝多芬的事迹和为人,整个故事中的战斗精神和坚忍的气息,都是受到贝多芬的营销。

疾病、苦难、贫穷、情感、命运一切看起来不可控的力量,都使得战争年代的人们精神匮乏,无所适从。

这本《贝多芬传》伴随着交响乐演奏会一点点蔓延到整个世界,给需要力量的人们精神支撑。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米开朗基罗——英雄的定义

我们最熟悉的罗曼 ·罗兰的金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就出自《米开朗基罗传》的序。

在写《米开朗基罗传》的时候,罗曼 ·罗兰似乎对英雄主义有个更深的理解,他在这本书中说:

“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

这些英雄在生前,遭受着宗教、政治、社会、乃至家人朋友的怠慢和误解,他们每一个人在克服多种身体疾病的反复,和精神痛疾的折磨,痛苦和弱点可以说是千疮百孔,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却能够用一种执念去坚持自己的艺术道理,并以此抵抗一切压迫。

“难道,我应该像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

英雄背后的“成为英雄”的过程更值得人们去细品斟酌,这才是传记和他们的作品带给后人的意义。

托尔斯泰——青春的照耀者

托尔斯泰和罗曼 ·罗兰是忘年交,在罗兰童年时期,托尔斯泰正是文学创作最高峰的时代。

1863到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

这几部伟大的著作在世界走红,青春年少的20岁左右的罗曼 ·罗兰阅读了托尔斯泰的这几部传世之作,顿时膜拜,提着胆子给托尔斯泰写了信,没想到收到回信,更增加了崇拜和敬仰之情。

在世界多战之时,托尔斯泰坚持的思想是“不抵抗主义”,意味着坚持和平的一种方式。其中不抵抗并不是软弱或者懦弱,而是宁愿以生命的代价去换取和平,反对战争与暴力。

不抵抗,但绝不服从,没有服从就没有获胜。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罗曼 ·罗兰是个人道主义者,反法西斯主义战士,他拥护和平最初以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受很大影响。

20世纪30年代,罗曼·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他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两次世界大战,反对纳粹德国迫害季米特洛夫、呼吁苏联停止对知识分子的流放、乃至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左翼作家的镇压等等,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他一生都以托尔斯泰为榜样:“一切都有立场,一切都有关联。”

写在最后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留个世界的宝贵财富,真实的巨人有磨难和悲惨,有丑陋和不堪,却依旧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用自己的语言书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他们的一生也验证了苏轼在《晁错论》的诗句精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三位巨人注入了罗曼罗兰认清世界的脉络,在傅雷的翻译下,文学又叠加了中国价值,传记的文化价值在贯穿在世界的热情中,任何时代都有“真正的英雄”。

作者介绍:荣荣

关注女性,赋能家庭。欢迎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