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田园诗与狂想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田园诗与狂想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05 19: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田园诗与狂想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田园诗与狂想曲》是一本由秦晖 / 金雁著作,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田园诗与狂想曲》精选点评:

  ●1/3本好书,开风气之先,不可过于苛求。

  ●读完了。好书。“显然,人文主义从一开始就是要弘扬人的自由个性的,它是对宗法共同体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压抑人的个性的抗议。”——秦晖

  ●1、最近一年来读过最好的书。2、本来要打六颗星,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秦晖老师最后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革命,这部分很值得商榷,减一颗星。按照他的解释,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相当于要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后现代对现代的革命、这两个同时进行,一举完成中国反封建宗法和治愈资本主义文明弊病的双重任务。在结尾处的这种大胆想象就好比非要给电影安排个happy ending一样让人觉得不真实。

  ●一本在八九十年代之交,以如此多的材料做支撑,用这样的笔法写成的鞭辟入里的巨著,着实非凡。

  ●秦晖这本书对于当代也是启发颇大,甚至说具有预言性质。当代市民其实差不多是走在城中的农民,激进的现代化生产出来的,并不是自由的观念与宪政的要求,反而是一种典型的“新权威主义”,人人都期待强人来解决“先富没有带后富”的这一令人焦虑的问题,而强人已经站在了台上。

  ●观点精辟,论述扎实。但总感觉是离真正想要说的差一点点,读着不甚过瘾,反复稍有点多。

  ●秦晖确实是当代中国第一流学者,已经二十多年了, 现在三农研究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他的框架。而且从这本书能看得出,秦晖先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右派,而是左派。

  ●秦晖八十年代代表作。这本书提出了自耕农为主的“关中模式”,反击了对中国古代农地以租佃为主的陈陋观念。他对封建的批判不可谓不深刻。秦晖并不认为周秦之变之后的古代中国不是封建,他认为仍然是封建。宗法共同体中人身依附关系对人的束缚、私权的缺失、特权的肆无忌惮,统治-服从关系而非财产关系主导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可见他在早年就坚持了权利和人的解放的犀利视角,并贯穿了一生的研究。

  ●终究还是有些陈旧

  ●我觉得秦晖就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

  《田园诗与狂想曲》读后感(一):不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品评所谓“农民”文化

  “田园诗”并不都是小桥流水,“狂想曲”也非信马由缰。不变或者说不怎么变的,即是规律,传承且被时代所认可的,就是文化。包含在具体的中国传统社会里有一种模糊且具象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像费孝通老先生认为,搞清楚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一样,了解了何所谓农民文化,才能真正得到最终属于我们整个族群的认知回归。

  《田园诗与狂想曲》读后感(二):走出传统社会认识的好书

  秦晖先生这本二十多年前的著作,当时他还很年轻,而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却着实让我辈惭愧。多少所谓环环相扣的逻辑,在他的分析中,竟然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秦晖先生以关中的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实证主义方式,对旧命题层层解析,之后得出与传统认识迥然相异的有力的结论。然后再由关中地区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的普遍性,以及传统农民社会的各种问题。读完对我的影响和启发很大,可以说是难得的中国学者接地气而又有思想深度的好书。

  《田园诗与狂想曲》读后感(三):此书能有几人读

  这本书可以说是多少年来最令我受启发的一本书,有点启蒙的意思。原先许多概念很难理解,容易混淆,以为自己理解能力太差。看过此书后却有种醍醐灌顶全身通透的感觉,特别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虽不能说我完全理解了这本书,完全同意最后的观点,但这本书犹如精神导师一样给人的启发价值实在很大。

  至于我仍不解的有两点:

  1,古典的雅典式道路为何会走向衰弱?

  2,比起英国,孤立的美国更像是个特例。所谓的美国式道路会不会再次走向衰弱?又是为什么?

  《田园诗与狂想曲》读后感(四):(中国人)人生之书

  终于,看了2-3年的书在今天终于看完了。

  中间虽然隔了这么久,但秦晖老师的观点从最开始就获得了我发自内心的高度赞同,与之并行而来的还有对他勇气、良心和风骨的敬佩。

  更为难得的是,在对我人生观价值观输出影响的同时,当我断续往后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年来的个人思考和感受与秦晖老师不断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不谋而合,包括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认定和未来之路的方向判断。

  另外,后面的论述与我最近看的一些哲学启蒙类书籍也有互相印证的关系,尤其觉得奇妙。

  如果是面向我的至交好友或者极为亲爱之人推荐,这本书是唯二之一。另一部是我的一部世界简史的笔记,哈哈。

  2018年所剩无几,直到今天的凌晨1:45分把本书看完,也是够拼的。

  《田园诗与狂想曲》读后感(五):新版序言中括号用错

  新版(语文出版社2010)第19页开始评论吕新雨部分,出现了括号用法的混乱,读起来很乱。下面对照了原文,找出吕文和秦文。

  在第20页,上数第11行,“民工潮”后面,应该增加“,1963年粮食产量甚至不到战前的一半,”这样一句,引用的吕文缺了这句,造成后文意思不好理解。然后为括号“(”,括号里面是秦的评论。

  第14行的“)”,为误用。

  第21行的“(”,应改为“,”。

  第21页,上数第3行的“()”,最好改用页下注的方式,否则括号套括号,非常复杂,看不清楚。

  第6行,同样应该改为页下注。

  第7行,改为页下注,或者其他方式。但不能用“()”。

  第16行的“)”为评论结束,对应的是第20页的第11行的“(”。

  这样调整,才是秦引用吕文,然后用()来夹文评论吕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