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谈读后感100字
《西藏文化谈》是一本由耶律大石著作,正覺教育基金會出版的2008年3月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藏文化谈》精选点评:
●赞一个,赞一个,引用的史料其实很丰富,可信度极高
●观点太偏激片面
●讀到揭秘四之後我就注意力分散,到處看別的,把評論看了一下,發現不對勁,就往百度里各種找,然後就著一篇批鬥此篇文章的大型組貼把它讀完了。各種開眼界,雖然作者在文章當中常會出現一些讓我莫名其妙的敘述,但是作者是以論文形式呈現的關於西藏藏傳佛教的一些秘密,雖然反駁的人有努力據理力爭,但反駁的文章裏面錯誤也很多,更有明顯沒看清楚文章就反駁的,還有那種極度不客觀的語氣也讓人很難信服這是在批駁。裏面敘述的內容有些還略略牽扯到了其他宗教的事情,讀來甚是開眼界。藏傳佛教有些教義真的很值得好好研讀,除此之外的一切關於政教合一,宇宙統一的說法那些都是積累常識的材料,方便瞭解達賴喇嘛和藏獨的各種行為動機。被這篇文章挑起興趣,還要繼續研究研究才行。
●不懂所以无法辨别真伪
●黑出翔
●20110801-20110805,kindle3
《西藏文化谈》读后感(一):醍醐灌頂
這些年,去西藏的人多了,”藏傳佛教“也在內地興盛了起來,我也曾經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可是愈研究愈困惑,那些寺院的壁畫、壇城模型裡、唐卡上……都無處不在的男女雙修,分明是與佛經內容極度背離的。為此,我請教過很多喇嘛師父及藏族朋友,大多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看了這本書,方才有些恍然大悟。
去年在印度旅行,看了許多印度教的寺院後,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所謂的藏傳佛教,很有可能就是印度性力教派的轉化,在傳入西藏時,它糅合了佛教的概念(類似批了一件佛教的外衣),再吸收了西藏本土崇拜生殖力的苯教元素——例如轉經(轉經原是苯教習俗,逆時針方向)等,最後形成了今天的藏傳佛教。
《西藏文化谈》读后感(二):喇嘛教不是佛教,而是附魔外道
《西藏文化谈》读后感(三):不懂可千万别瞎写,断章取义,荼毒笔墨,误人子弟,损人害己。
现摘抄一段:
近来有居心叵测之人士不断引用出自一个叫"耶律大石"的瑞典籍华人基督教徒的手笔的文章“西藏文化谈”,此人属于基督教新教基要派信徒,大家也许认为基督教是一个很温和的宗教,它好象很热衷慈善事业等等...,其实不然,基督教可以说是世上最激烈排外的宗教团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那时只有罗马天主教)在欧洲可谓一手遮天,其中的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可以任意废除加冕欧洲各国的君王。那个时代的欧洲各国,所有不同信仰的人或组织都逃脱不了被"异教裁判所"火刑伺候的命运!
后来所谓"改教圣人"马丁路德出现,以<九十六条纲要>宣言向天主教发起挑战,出于嫉妒天主教无上权威的原因,一些欧洲权贵暗中或明里保护支持马丁路德,致使其改革成功并另立一派,从此凡支持马丁路德神学理论的各派,都称为"基督教新教"而传统的罗马教就被称为"天主教"。
于是,只要是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使用"撒谎""威胁""哄骗"等等手段就成了基督教徒的家常便饭!
应该说他们取得了很大战果,现在韩国可以说已经被基督徒攻占,这个曾经受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国大乘佛教强烈影响的国家的第一大宗教已经是基督教,韩国人现在流行皈依基督教,而鄙视佛教徒!它还是世界上第二大向全世界派遣基督传教组织的国家(第一是美国),在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里的大学就经常有韩国牧师的踪影!他们都是在最近几年内被发展的,而中国的佛教徒由于没有固定教会组织所以很难统计,有保守估计不会多于基督徒,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近一亿的基督徒是最新加入的,而佛教已经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年!
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现象就是日本和中国西藏,目前来看基督徒只有在这两个地方遭遇抵抗!如果说日本是由于日本民族本身的进攻排它性而保护了日本佛教,那么西藏佛教可就是给了基督教一个相当大的背后偷袭!
事实上只有萧平实才把它奉为圭皋!
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嘲笑的那种"无论古今,凡是没有一定理论,或主张,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做武器的人,都可以统称为流氓"的人一样,萧平实就是这样一个流氓!
他可以一边大骂宣化上人是"鬼神道中人,错解第一义",一边又利用宣化上人的某些错误攻击密宗的言论来为自己张目,这样的人就是鲁迅先生所谴责的"流氓"!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82248
《西藏文化谈》读后感(四):关于仓央嘉措
基于做学术研究,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做全面分析的原则,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关于楔子中提到的仓央嘉措。我看过一些仓央嘉措诗歌的研究,然而,仓央嘉措毕竟是西藏人,情歌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个人认为,想要研究一样东西,不仅要保证它的原汁原味,而且还要联系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这个角度,我选择一篇藏族学者自己对它的评价作介绍,来了解仓央嘉措“情歌”里面的表面意义和隐喻意义。
他还表示:印度派诗歌修辞手法中惯用“月亮”象征、代表给人消暑、凉意者; 音译:玛吉阿妈,直译:非生身之母。非生身之母的意思是没有将自身亲自被生下却胜过亲生母亲之人。此诗中非生身之母是指仓央嘉措的恩师徳斯·桑结嘉措。有人将诗中的非生身之母理解为“恋人”,这是不对的,在当时夫权思想严重的封建社会里,将恋人当成比生身母亲还重要的人是要遭唾骂和训斥的,何况一个当时执掌西藏政教之权的僧人?此诗中为什么将恩师比作非生身之母呢?上师在藏语里是喇嘛,喇嘛一词的本意或深层意思是“重”,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恩重和智慧之重。上师的授恩之重如母亲,所以将授业解惑的大师徳斯·桑结嘉措比为非生身之母。
对比拉萨版本的65首诗歌,《文化谈》中这一句的翻译是: ---只要那一轮苍白的月亮还在东山之上---我就仍在从姑娘的体中---抽取喜悦和力量。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翻译出来的,明眼人很容易看出其中有一些丑化的意味在里面。
另外, ---即使我每夜都和女人交合,---我也从来不丢失一滴精液。在原文中找不到任何相似的诗句。还有一首也一样。这个就不知道怎么来的。
由于时间比较晚,笔者暂时停笔,有空继续对《文化谈》后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
《西藏文化谈》读后感(五):淺談佛教與藏傳佛教,駁耶律大石
先是看到一位基督教牧師引用耶律大石的文章來說明佛教如何不行、基督教為何偉大,所以就搜到這篇曾引起轟動的文章來讀。孤陋寡聞,原來沒聽說,也沒讀過。既然這樣,不得不讀,趕緊到「天涯」認真地看了一遍。借這裡談點感想。感覺是見到路上有個釘子,也許會扎破別人車的輪胎,或者是看到一團狗屎,害怕別人踩到,所以不得不撿起來。雖然很忙,還是想寫幾句。
這位耶律大師(我懷疑他的筆名就是這樣來的,耶穌的耶;大石者,大師也)的文章,看了幾段就看不下去了,坦率說就是太扯了,但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害怕漏掉精華部分,所以硬著頭皮認真看完了。
一、對藏族文化或藏傳佛教的抹黑,從1963年的八一廠的電影《農奴》開始,到近年來這篇文章止,一直沒有停止過。
不幸的是,就這樣一部政治宣傳意圖十分明顯的影片,成了幾代人了解西藏文化的教科書。很多人對西藏的印象,就來自於這部電影。在那個年代,中國不但對外封閉,對內也封閉,人群中去過西藏的人寥寥無幾。還有狹隘的的眼界造成了本來就對少數民族有點優越感的國人更願意相信這種「現實」的存在。
後來,改革開放了,人們的眼界開闊了,出國的人多了,去西藏旅遊的人也多了,一些藝術感覺敏感的人重新發現了西藏。最早是一些攝影家和畫家,後來是感覺敏感的年輕人,他們較少地受到那部電影的影響,只憑自己的感覺。他們發現西藏有吸引力的特質,藏族文化、藏族人的生活方式,的當然也包括藏傳佛教。
和當初單純出於政治目的的醜化不一樣的是,新時期出現了出於政治目的和利益衝突相結合的對西藏的描繪,這篇耶律大石的文章就是一個代表。這樣說,並不是上來就扣一頂大帽子,不是的。我在讀這篇文章時,越讀就越明顯低感覺到這一點。政治目的,我們暫不討論。利益衝突方的色彩可以說一說。
因為近幾年來,藏傳佛教的影響越來越大,威脅到一些內地僧人的利益。這個最早在台灣表現的最明顯,一些人上街呼喊「藏傳佛教不是佛教」的口號,或者直接說「喇嘛教是邪教」。這是因為藏傳佛教登陸台灣的時間比「侵入內地」(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到這時候就覺得是文化侵略了)早,這個問題,在台灣島早就出現了。
二、這篇文章暴露出大石先生對佛教(不僅是藏傳佛教)的偏見和無知,加上他論證方法太不嚴謹(不客氣滴說就是生拉硬扯),資料來源的單調(基本是孤證),從而得出了極其怪誕的結論。
還有顯和密的問題,不是藏傳佛教就全是密,漢傳佛教就全是顯;藏傳也有顯,漢傳也有密。内地也有「唐密」「台密」,还有「滇密」。有的在中国失传了,但在日本还有传承。既然是「密」,就有跟「顯」不一樣的地方,與一些神秘之處也不足為怪。但非要把藏密的一些修行說法說成是與性有關的東西,這樣會引起一些傳播的轟動效應,但一些理解是很膚淺的。既然密宗是師徒之間傳授的,別人如何知曉這樣多的細節?估計道聽途說的成分很大。孔子說:「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用傳說來代替歷史事實,是一個可怕的毛病。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佛教名著,也是格魯派的基本讀物。漢傳的法尊法師(1902-1980)翻譯漢文后,在漢地也廣泛流傳。太虛大師為漢文版作序,其中說:「而借观西藏四五百年来之黄衣士风教,独能卓然安住,内充外弘,遐被康、青、藏、满而不匮,为之胜缘者虽非一,而此论力阐上士道必经中下士道;俾趣密之士,亦须取一切经律论所诠戒定慧遍为教授,实为最主要原因。」這樣的佛學大師,到了大石的文章里,都非常的不堪,非常低可笑。我只能為耶律大石的膽量而驚訝。如果不是抱有別的目的,大可坐下來學習一下才下筆的。
比如「魔」,佛陀成佛的前夕,也有幾個魔來幹擾,都是美女,現代人一望便知,不一定真的會有人格化的魔鬼前來搗亂。你真的要把它當成幾個女孩子嗎?
三、如何看待一些宗教歷史上的一些問題的問題。大石的文章引用的大都是19世紀西方人對藏傳佛教的一些看法。他舉例的的幾個人我原來沒有聽說過,倒是幾個西方研究藏傳佛教的大家,他一個都沒提。其中有幾個傳教士花很多年在西藏學習藏語,研究藏傳佛教,回到歐洲也寫了書。當然了,也許我的知識還不夠廣博,沒有注意到他所引用的這些人。就是退一步說,即使他列舉的一是事情是真的,會影響藏傳佛教的今天的形象嗎?歷史上羅馬教廷荒淫無恥的生活是真是存在的,但它影響這個宗教的整體形象了嗎?基督教也有變態地迫害異端的事例,能說它是一個邪惡的宗教嗎?同理,即使有少數藏傳佛教僧侶有淫亂的事情,我們能不能直接地得出結論說:藏傳佛教是一個那樣的宗教嗎?顯然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是最簡單、最粗暴的做法。
佛教大德不允許弟子談論別的的宗教的缺點。這一點,無疑是非常好的,但正是這一點,造成了一些人談論佛教問題就肆無忌憚,甚至胡說八道都不負任何責任,因為佛家是寬容的。但是,我要提醒一句,不要利用這一點,不管你信不信佛教,因果報應是不虛的。這是真理,超出宗教和地域的界線。
本來要一一指出大石文章中的錯誤和不確切之處,但因為時間關係,恕不一一批駁。除了無知之外,他故意渾水摸魚、煽風點火等小動作,還有極其陰險的禍心。相信一般讀者也能看出。我沒有詳細看完評論部分,但注意到有的人看了他的文章后就發了一些感慨,真希望有機會繼續跟這些朋友做更深一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