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精选

2020-09-06 19:5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精选

  《危险的心理咨询》是一本由[美] 麦克尔·B·瑟斯曼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284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危险的心理咨询》精选点评:

  ●心理治疗师的动机作者的另外一本书,看同行分享过片段,感觉很不错。

  ●对心理治疗师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之前就有一些想象,这本书把这些问题具体化。大部分贡献反思文章的治疗师都很真切,有些篇章很有启发性。

  ●前面几篇非常touching

  ●57个性模式根深蒂固178目的性死亡后的替罪羊

  ●一本挺有启事的书。原以为光鲜亮丽普度众生的心理治疗师的暗伤比比皆是。还是要挑剔一下翻译,有的章节很出彩,有的章节很垃圾。

  ●我层次不够,看不懂

  ●【断】2014-10-16、图书馆借了看一半然后到期还书了。。。有点专业性了。移情和反向移情。把治疗师当成白屏是错误的。

  ●翻译成“逆向移情”而不是“反移情”,荣格心理学的“自性”翻译成带引号的“自我”

  ●逆向移情

  ●半个月时间,终于看完了!!!喜大普奔阿!!!终于可以减轻一点儿负罪感了!!!

  《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一):职业魅力

  一开始就是以为心理学是有魔力的,学的好了就会像魔法师一样,大手一挥任何问题轻轻松松解决,然而并非如此。

  再到后来才清楚——毫不客气的说——心理咨询师有天生的优势,可以碰到有趣的优雅的狂躁的抑郁的等等形形色色的人,可以与他一起分享他的故事,他愿意说,你得认真听。

  说的多好,互相陪伴相互成长,一同在一段旅程中相辅相成。彼此灵魂相碰后的升华,多么令人神往,多么令人期待,是多么好的艺术。

  心理学难道不是最好的生活艺术吗?

  《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二):危险的心理咨询

  这是一本值得心理师们阅读的好书,它提供的借鉴和反思是如此的真实和动人。它让我们感觉到,总有一些东西——也许是关于存在、意识、爱、智慧和力量的那些东西——我们能够借以“安身立命”,而不会被茫然的求助者和自己的无意识所左右,也总有一些东西,它让我们在面对人类的疾苦时,仍可保持心灵开放,且又处之泰然。

  事实上,任何一个职业的成功,都属于那些不断思考和反省的人,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在飞翔之前,想要够着那些还够不到的东西,我们只能跌跌撞撞。蹒跚而行并没有错。”

  http://www.douban.com/note/119533424/

  《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三):老师傅教你如何趋利避害

  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历史太短,从文革以后才一点一点引进中国,到现在还只能算是个孩子。从接触心理咨询开始就感觉这个行业很神秘,研究心理学,然后又可以做医生,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的心理活动,不用吃药几句话就可以治愈你的心理疾病,多酷啊!简直就是魔法师一样的工作,这就是我,还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第一印象。 前几年流行考心理咨询师,我们学校好多老师都报名了,学费四五千,当时挺羡慕他们,有几次他们把上课的地点放到了我们学校,我也跟着偷听了两节,听了以后感觉也没什么。顺手翻翻他们的教材,感觉挺枯燥的,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再后来因为读书,喜欢上了心理学,开始大量的心理学的阅读,到现在读了能有几百本心理学的书,陆续发现了很多很多心理学的好书,也就越来越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真的喜欢上了心理学,甚至到别的学校给人家做心理学的辅导讲座,效果还不错。于是总幻想有一天,自己是不是也能够成为一个心理师。 不过随着对心理咨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就发现这个行业并不是像毕淑敏的小说中描写的那么酷那么厉害。其实这个行业很艰难,尤其是读了亚龙的几本书以后,感觉心理咨询师,即便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也就算是一个中产,每天辛辛苦苦累死累活,收入并不是太高。而且还要承受别的行业所没有的各种心理压力。当心理咨询师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找你的老师,或者是督导来帮你排解,可是当你成为老师和督导,成为一个地区的咨询师中的领袖的时候,打死你都没有脸去找比你资格浅的咨询师去治疗。这和医生还不一样,一个肿瘤专家牙疼去看牙医,可是你是一个心理专家,却不能去看任何心理医生。 越看下去,就越感觉这个工作不是那么简单,凡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都感觉这个行业很辛苦,很难做,尤其是在中国,人们还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很多人的眼里感觉很简单,挣钱很容易,一个小时最低一百,也没有什么成本,多好啊!其实不知道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个案例,这些问题都在纠缠着他们,其实多数最后都一点眉目都没弄清楚,甚至你都很难说,有那个患者的康复真正是你的功劳。 心理师每天都要让自己去治疗别人,时间长了,积累下来的患者的问题,往往都会影响到治疗师本人的心情。这个工作真的一点都不好玩。 尤其是看了这本书《危险的心理咨询》以后,更是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工作,对所有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产生由衷的敬意。

  《危险的心理咨询》读后感(四):《危险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历史太短,从文革以后才一点一点引进中国,到现在还只能算是个孩子。从接触心理咨询开始就感觉这个行业很神秘,研究心理学,然后又可以做医生,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的心理活动,不用吃药几句话就可以治愈你的心理疾病,多酷啊!简直就是魔法师一样的工作,这就是我,还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第一印象。

  前几年流行考心理咨询师,我们学校好多老师都报名了,学费四五千,当时挺羡慕他们,有几次他们把上课的地点放到了我们学校,我也跟着偷听了两节,听了以后感觉也没什么。顺手翻翻他们的教材,感觉挺枯燥的,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再后来因为读书,喜欢上了心理学,开始大量的心理学的阅读,到现在读了能有几百本心理学的书,陆续发现了很多很多心理学的好书,也就越来越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真的喜欢上了心理学,甚至到别的学校给人家做心理学的辅导讲座,效果还不错。于是总幻想有一天,自己是不是也能够成为一个心理师。

  不过随着对心理咨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就发现这个行业并不是像毕淑敏的小说中描写的那么酷那么厉害。其实这个行业很艰难,尤其是读了亚龙的几本书以后,感觉心理咨询师,即便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也就算是一个中产,每天辛辛苦苦累死累活,收入并不是太高。而且还要承受别的行业所没有的各种心理压力。当心理咨询师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找你的老师,或者是督导来帮你排解,可是当你成为老师和督导,成为一个地区的咨询师中的领袖的时候,打死你都没有脸去找比你资格浅的咨询师去治疗。这和医生还不一样,一个肿瘤专家牙疼去看牙医,可是你是一个心理专家,却不能去看任何心理医生。

  越看下去,就越感觉这个工作不是那么简单,凡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都感觉这个行业很辛苦,很难做,尤其是在中国,人们还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很多人的眼里感觉很简单,挣钱很容易,一个小时最低一百,也没有什么成本,多好啊!其实不知道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个案例,这些问题都在纠缠着他们,其实多数最后都一点眉目都没弄清楚,甚至你都很难说,有那个患者的康复真正是你的功劳。

  心理师每天都要让自己去治疗别人,时间长了,积累下来的患者的问题,往往都会影响到治疗师本人的心情。这个工作真的一点都不好玩。

  尤其是看了这本书《危险的心理咨询》以后,更是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工作,对所有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产生由衷的敬意。

  这个行业的凶险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书中告诉我们心理咨询是一个行业,心理咨询师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人,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情绪变化,可是我们把心理咨询师当成了寺院里的高僧,这使得这个行业中对自己的要求变得异常严酷。比如我们老师在大街上,在饭店里遇到自己的学生,感觉很亲切会打招呼问好聊几句,可是咨询师要是在餐厅,在商场,在诊所外的其他场合遇到自己的患者,都会感觉很尴尬,就好像你一点成为患者的治疗师,你到哪里都要对患者的治疗进行负责一样。

  书中从心理治疗的各个方面,论述一个心理咨询师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说非常全面,而且深刻,凡是想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看完以后再做决定。凡是已经走上这个行业的咨询师,更应该看看这本书,会对自己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一个提前的预备。从这本书中你能够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心理咨询师,一个没有光环,一个高尚但是也充满了责任的工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