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真人类》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真人类》观后感摘抄

2020-09-07 17: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真人类》观后感摘抄

  《天真人类》是一部由宗渺渺执导,尚文答 / 郭月 / 钱入富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真人类》精选点评:

  ●大v们出场不说话也亲切啊,看到老FIN出场笑呆了,没想到大马猴子还有床戏呢。#演讲稿和生活,个人思想和传统观念之间大概总是隔着一条银河。

  ●有趣而空洞

  ●如果网大都能这么拍,中国电影的未来不愁

  ●大电影嘛,那我的容忍度会比较高。忘记是在知乎上看了什么回答,指引我来看了这部电影。然而,看完后我完全忘记了到底这电影是为了论证什么。总之,现在的事业和生活,谁比谁好呢,大多数都是这样,也许这就是28岁死了后的日复一日,每天重复过一天。

  ●你谁阿

  ●奔着韩今谅去的,有点失望

  ●没有什么惊喜,中规中矩的一个片子,在烂片丛中也算是可贵了

  ●飘着。漂着。

  ●就是我们啊

  ●看完跟没看似的。

  《天真人类》观后感(一):都市空巢青年现状的完美演绎

  观看影片后,感觉是当下都市空巢青年现状的完美演绎,影片题材有新意,其中很多片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腊肠及找钥匙的桥段很搞笑,很多微友已开始相互推荐该影片,通过观影,感觉国产影片中很多都不如这部电影贴近生活,估计生活在城市中的很多年轻人都有同感,当下虽然很多新生代青年对生活、对工作有着自己的追求,但从电影给人的启发中依然觉得迷茫大于现实,强烈推荐观看!

  《天真人类》观后感(二):韩今谅老师,您为什么急切地暴露您是真的没才华这件事

  影评不涉及剧透,因为根本没剧情可透

  电影不是您无病呻吟的小说,只靠堆砌辞藻跟风吐槽就是有文化有逼格有内涵。

  对了,把您的这部ppt称之为【网络】大电影,我像网民和电影都道个歉。

  T 讲了一个莫名其妙忧伤的主播,一个神经兮兮的快递员,以及一个女性“人体”艺术家,三个人认识之后起来也不知道做了什么的戛然而止的短篇(片断)。

  非专业的,画面表达镜头运用我不会分析,但是,作为一个花了钱的观众,必须说:天真人类及其团队所有成员(包括水军),欠我一句道歉。

  超过60分钟的精神伤害,尬演的主配角,没有剧情的矫情,吹出来的精良制作,这样对待观众,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所有自诩怀才不遇的文青逼格控,请您们先审视一下自己,不要过于急切的暴露出,你们是真的毫无才华的事实。

  《天真人类》观后感(三):带着温暖前行

  出于好奇看了这部影片,开始就被电影的氛围感染,我喜欢那种平淡的感觉。电影中最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小岛在看到大海送他的腊肠后,想找回大海,然后他们坐在外面吃外卖时。我以为大海会从此与小岛分道扬镳,但是他像什么没发生一样和小岛叙说着自己的生活。现在这个社会多的是高学历,高水平的人,但好像也变得越来越自私,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好比小岛出院的时候,单位的同事都说着本来打算去看他,但好像大家又都很忙被各种各样的事耽误了,而即使他对大海说了那么过分的话,大海最后还是让他挂完吊瓶再走。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变得这样冷漠,大街上一个个都面无表情的走着如同行尸走肉,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浑浑噩噩的活着,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而大海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学历,却依旧热爱生活,他骑着三轮车唱着爱拼才会赢,虽然送着快递也不断的学习,有喜欢的姑娘。而那些自认为认清社会现实的人,表情麻木,心里冷漠,早已忘了怎样去取暖。但是只要是怀揣着温暖的人从不会感到冷。

  《天真人类》观后感(四):午夜微光--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温暖

  距离观影结束已经有3个小时,趁着脑海中尚有清晰的感觉,我飞速地打字写完这观影后的第一直觉理解和感受。此文不讨论电影的故事结构是否完整,或者小岛和母亲之间的代沟冲突的交代是否欠缺,本文侧重讲述其中一种观影的感受:即设身处地感受和分析人物的喜怒哀乐,剖析这样的故事编排想要观众领会的深层次理解。当然毕竟不是剧组人员,目前为止也尚未看过脚本,我仅从电影语言的表象来解说自己一个普通人对于《天真人类》故事的理解。

  解释一下标题,很喜欢里面“午夜微光”这个电台节目名称。片中所表现的是潜伏在各种表象画面之下的微光般的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因为真实,所以微小,也所以温暖。

  art 1、温暖

  看完片子的第一感受,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冬日暖阳。这话怎么理解呢,冬天的太阳照射在身上,是非常舒服的,它肯定不像夏日阳炎那般灼热、烧人;相反地,冬日的太阳是暖暖的,懒懒的,不强迫但给予你热量;它是舒缓的,慵懒的给予你温暖,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天真人类》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灌输要怎样怎样,它仅是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的可能性,至于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完全由你自己领会。所以一定程度上这个片子,甚至都有点不像是故事片,而像是纪录片。它真实,不带评价,不会强制的告诉你这种生活是对的还是错的;它不带情感,不具备所谓主流视角,甚至一定程度上是非主流的;它就在那里,平缓地自由地叙述,然后由你自行理解。

  art 2、小岛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小岛应该是一个90后。他代表当前很多人的认知,比如小岛一边做电台主播一边打游戏,比如小岛随便找几句话事先抄好的名言来应付听众的提问,比如在外面工作尚且人模人样,一回到家就是泡面香烟。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生活就是如此的不负责任。

  比如小岛一边做电台主播一边打游戏,吊儿郎当的样子甚至有点欠揍,但,慢着,真实的生活不就是应该这样嘛。也正是小岛的这种轻微的玩世不恭,与后来大海主动来找到小岛并表示感谢的样子形成了一种反差。

  在小岛的眼中,不存在醒世名言,心灵鸡汤也一点没用,尽管他自己在电台中劝人与之良言,安慰与之鸡汤,但他固执的认为这些都是场面话,真正的帮助是一点都没有的。所以他在节目中不会认真思考他人的问题然后再给出相应的劝解,他不会这么做的,而是随手拿来笔记本想起助理预先编写好的良言名句,似是而非地回答着听众的问题。看起来是吊儿郎当的做法,实际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把握,不清楚方向,也不清楚动力,所以也不想对听众负责,本质上应该是不敢负责。这也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迷茫。

  所以在小岛遇到大海后,先是礼节性的应付,到后来为了找到大海点了一遍所有的外卖平台,其实他的内心从遇到大海开始被一点点融化。

  也正是这种融化,让他开始主动想要去了解邻居,去关心邻居,这就像是一种爱的传递。

  art 3、大海

  接下来说说大海,大海是一个耿直的存在,虽然干的是快递,但仍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比如暗恋王老师;在节目中,听主播的忽悠就去竞争组长的职位;在与小岛当面的吃饭中,也完全不顾小岛的冷漠与嫌弃,继续一往无前的投入百分百的真性情。你不能说他傻,他甚至还不会计较是谁去投诉举报了他,在备受折磨后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感激。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感觉越来越少,但正是因为这种接近于无知的真实,才会让生活显得更像生活一些。

  就好比大海一开始说的,“大海之中有小岛,小岛之外是大海”,正是大海这种真实才融化了小岛的冷漠。

  art 4、马老师

  接下来说说搞艺术的女邻居,小岛和邻居也是一对很有意思的反差。小岛对生活冷漠是因为他不负责任,不愿相信美好,相信美好都是故事里的事,离自己太远;而艺术家对生活则是一种敏感的冷漠,她能敏感的感受邻居的职业和起居时间,但就算走的很近了,她也不愿意邻居进入她的私人空间,她甚至希望“结婚了,老公还住在隔壁”,这是一种独善其身的艺术家式的冷漠。到后来,接受小岛的香肠饭,主动要求小岛帮忙布展,都是一种被温暖融化后的行为。所以就算艺术虐她千百遍,她对小岛还会保留一份真实,比如一起蹲在路边吃烤饼。

  ending、真实永不落幕

  所以细细品来,就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暖流在流淌。在各种腹黑的小幽默和真实的讽刺当中,依旧有无法掩盖的生活的暖流在流淌。看到最后,已经无需所谓大团圆结局,也不需要了解小岛和马老师到底有没有在一起,大海是否真的学好了英语并追到了王老师,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真实生活就像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也永不落幕。

  写到此处,细细品来,《天真人类》很有味道,是非常真实的而又难以言说的味道。也许在未来某天,此片会被进一步发掘;甚至完全可以无限接近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试图体现的当年美国式的自由精神,也是在现在物质丰富的大时代背景下,追求表现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的佳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