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梵希的時尚王國》经典影评集
《紀梵希的時尚王國》是一部由Eric Pellerin执导,于贝尔·德·纪梵希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紀梵希的時尚王國》精选点评:
●时尚便服裁缝师;分离上衣与下裳,自由配搭,既简约又舒适;从米罗(超现实)、马蒂斯(野兽派)和罗斯科(抽象派)等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L'Interdit(爱无禁忌香水)”给人以赫本感(独特感);纪梵希和赫本,恋人未满,赠衣递情。
●纪梵希与赫本,类似婚姻一样的友情……纪梵希一直爱着他吧,或许就从赫本穿上纪梵希品牌的服装开始,俩人之间的羁绊便注定了。那一年,赫本24岁,纪梵希26岁。
●B站的字幕翻译有几处小错,纪梵希先生真的是一个很谦虚很高贵的人啊
●本人上镜太难得了
●2018年3月10日,于贝尔·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去世,享年91岁。他是当之无愧的优雅之神,他自身就是品牌4G的代表:Genteel(优雅)、Grace(恩典)、Gaiety(愉悦),以及Givenchy。在我眼中,纪梵希式优雅只存在于他本人当设计师的时代:1952——1995。
●优雅。
●都找些員工來訪問.....是宣傳片吧...
●看到过程一直想哭,为纪梵希先生的优雅、真诚与善意,以及谈起内心热爱时眼里的光芒。他活在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与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一起谱写历史。那时候,人们凭借得体的谈吐、美好的着装展现自身的美,如今,人们靠美颜相机。
●终于在最后20分钟等到了奥黛丽赫本。看过一些设计师的纪录片了 天才的怪诞的很多 但纪梵希先生真的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绅士优雅谦逊 上一次感觉到这种舒服是看三宅一生
●看了这么多,也没有获得太多时尚灵感。唯一的就是,即使简洁如纪梵希,也要大胆和创新。
《紀梵希的時尚王國》影评(一):《高级定制的生活》| 高定之所以是高定
本片成于纪梵希先生在世的时候,从纪梵希先生的生平开始娓娓讲述他的团队,他的时装事业,他的挚友等。
本片逻辑线并非简单的时间事件堆积,而是划分出纪梵希先生生命中的几大重要部分,看起来并不单调。
片中大量使用采访,过去的服装和旧照片。搭配起来有历史和现实交错的奇幻感。 有大量的篇幅通过纪梵希先生之口讲述服装设计的内涵,一些设计的小心思。让我对高定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紀梵希的時尚王國》影评(二):优雅一生
纪梵希亲述早年自己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一家高颜值,比如他的爷爷年轻时就很帅气。从小立志做设计师,觉得自己姐姐们看时尚杂志做的衣服,还没有他自己做的好呢!(真是个说实话、爱吐槽的老可爱),但是,当时家族里只有母亲支持他从事设计师这个行业。 对巴伦西亚的崇拜学习与友谊,曾经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径自做公车去巴伦西亚的工作室,要求见巴伦西亚,巴伦西亚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对他说,巴伦西亚是大人物,可不是想见就见的。后来,和巴伦西亚真得交了朋友,他很尊重巴伦西亚,亦师亦友,巴伦西亚也很鼓励他,他从巴伦西亚的服装设计中,也学到很多东西。 在多家工作室从业经历,学到很多东西。很多优秀的人共事,比如雨果的孙子做纽扣,都很有创意;克里斯蒂安迪奥希望他到自己工作室做设计师,被纪梵希婉拒了,同时,迪奥觉得纪梵希那么年轻,不可能开自己的工作室的。 可纪梵希不到3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原来纪梵希的服装理念,是能够让人穿着他的服装去工作,他的服装是为了舒适和便捷。 同时,他和自己客户保持良好互动的关系,彬彬有礼、宾至如归。杰奎琳肯尼迪夫人、梅隆夫人等等。最被人称道、动容的是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的关系,纪梵希把他和奥黛丽赫本的关系,定义为柏拉图爱情。奥黛丽赫本离世之前,曾把远在巴黎的纪梵希叫到她在瑞士的住所,她对纪梵希说,椅子上那件大罩袍你拿走,你披上它,就犹如我还在你身边一样。 工作室员工对他的钦佩,愿意为纪梵希先生工作,哪怕是加班也愿意,因为纪梵希先生对于工作室的人员也是彬彬有礼的。(你们确定不是被纪梵希近2米的身高所折服?) 最后,告别展上,请了所有幕后员工上台,谢幕。 纪梵希在这个视频里,是带着眼睛的,他的左眼好像有一些问题。 纪梵希,本人优雅谦逊,彬彬有礼,当然也感激别人的善意。说自己一辈子遇到的都是那么好、那么有才华的人。
《紀梵希的時尚王國》影评(三):做了一点笔记
纪梵希这个名字虽然熟悉,但他究竟设计了什么,我却一无所知,也是前两天才知道,原来赫本在《蒂凡尼早餐》里最负盛名的小黑裙是他设计的。略微综合了别的视频与文章,做了一点笔记:
1、纪梵希的巨人形象,不止体现在对服装设计的创造与突破上,他本人亦身高惊人,有198cm,手指也好长。
2、听其言,观其行,群星双鱼的纪梵希,是个尽管温和但蕴藏巨大能量,优雅地掀起时装革命的人。
他在影片中说起“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让你灵光一闪,从而诞生一个新的时装系列,甚或一场时尚革命”时,提到“时尚革命”几个字,语气自如平淡,稀松平常,变革于他已是人生中的自然。
在时装界中,是他首先将高级定制裙分离为上衣和半身裙上下两部分。他还与自己最欣赏的设计师Cristóbal Balenciaga一道发展了解放女性腰身的宽松款式与廓形,推出sack dress,并在之后继续创作出balloon coat,babydoll dress等。这一切最初的动机之一是,“迪奥推出了革命性的’新风貌’,冲击着当时对高级服装的定义,我也希望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此外,他还敏锐地感知到时装界风潮,当高级定制开始衰落、收缩时,他第一个推出ready-to-wear成衣系列。
3、在具体设计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影片中纪梵希先生的前助理Dominique Sirop讲到,纪梵希在设计时,“一件时装有差不多200多个设计模型,尝试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颜色,穷尽设计一条裙子所有的可能性。”
纪梵希自己的话,“对于服装,我最喜欢的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不停地画设计稿,总是存在更好的。”
4、关于他最为尊崇欣赏的设计师Cristóbal Balenciaga
作为虔诚的新教徒,纪梵希常将自己的设计才能归功于上帝的恩赐,不过2007年在接受《女装日报》(Women’s Wear Daily)采访时,他说,“Balenciaga就是我信仰的宗教。作为一名教徒,对我来说,除了上帝以外,Balenciaga也是至高无上的。”(本段皆为引用,原作者未知,原文来源未知)
在本片中,纪梵希说道,“他对我说过,要一直乐于去追求美,别弄虚作假,要本着良心给顾客设计衣服,别只加上花朵就说是美的。”
另外,同事回忆,纪梵希先生经常提到,Balenciaga先生和他说,要做到简单,只做最少量的服装,注重简约风格。
5、赫本
因为设计戏服而结识,从此缔结长达一生的情谊。纪梵希在本片访谈里将他与赫本的关系定义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他曾特意为到非洲做慈善的赫本设计了一款蓝色T恤,寄给她,“她后来和我说,你知道吗,当我穿着你为我设计的衣服,我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
他还曾为赫本量身定制一款香水,赫本在私人使用三年后,劝说纪梵希将之商业化,并亲自免费为其做广告宣传。谈到这款名为“禁忌”的香水,纪梵希在本片中表示,“我觉得一种被全世界禁止的香水,给人一种奥黛丽·赫本的感觉,为什么赫本是这样的形象,因为她的形象在那个时代是很独特的,当一件事情被禁止,人们反而想要去拥有它,很快,这款香水就流行起来了。”
赫本去世前,病情很严重的时候,有一天,她打电话给纪梵希,纪梵希立刻飞到她的病榻,她留给纪梵希一件大衣,她说,“你知道吗,这件大衣很神奇,每当悲伤的时候,你就披上它,就好像是我在拥抱你。”
赫本去世后,纪梵希在葬礼上扶柩。
6、为人亲和
同事说,纪梵希虽然位置高,在工作中却不摆架子。
纪梵希说,“我经常去第一小组工作室,我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画图,我听到她对我说,’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年,您能想象您给我带来多少快乐吗’,另一人说,’您不知道我在这里工作有多幸福。’ ”
影片最后,老先生感慨道,“我一生都在追寻儿时的梦想,现在,它实现了。我很感谢上帝,感谢身边一直帮助我的人,帮我度过了如此美好的一生。我这一生很幸福,我希望我的生命还会延续,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要去探索。”
《紀梵希的時尚王國》影评(四):"时尚巨人"纪梵希长眠于世,却用一生撰刻"女性之美指南"
纪录片《纪梵希:高级定制的生活》(紀梵希的時尚王國)点击观看全片
3月12日,于贝尔·德·纪梵希在睡梦中离世,享年91岁。
他是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也是纪梵希品牌的创始人。
▲ 于贝尔·德·纪梵希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经典的小黑裙造型,便出自纪梵希之手。
身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用独树一帜的优雅格调,让纪梵希的时尚风潮席卷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肯尼迪夫人钟爱纪梵希,访问法国时穿的象牙色丝绸裙子正是来自纪梵希的私人订制。
▲ 肯尼迪夫人身穿纪梵希访问法国
还有一代人的女神奥黛丽·赫本,她出演的电影中很多经典的服装造型都来自于纪梵希。
▲ 《甜姐儿》红色抹胸裙造型
▲ 《谜中谜》丝绸头巾
不少明星也“臣服”于纪梵希的时尚中无法自拔。
比如,范冰冰、杨幂、郭德纲。
再比如向纪梵希的口红恶势力低头的众多水晶女孩。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纪梵希的设计? 它的设计理念契合到了人们心里的哪一点呢?跟着纪录片《纪梵希:高级定制的生活》的镜头,走进时尚巨人“纪梵希”的世界。
1927年,纪梵希在法国城市博韦出生。
父亲的家族有着18世纪的贵族血统,妥妥的高贵优雅富二代。
从小生活在艺术家、雕塑家、艺术品专家的身边,被家中浓厚的艺术氛围浸润着。
▲ 纪梵希2岁
小时候的纪梵希,喜欢研究各种材质的布料,还喜欢跟着堂姐去杂志店买服装杂志。
这些杂志开启了他对于时尚认知的第一步。
回想DOCO君的童年,左手小人书,右手大冰棒。
距离时尚最近的时候,可能是玩弄大姨的花丝巾被揍的时候。
17岁,纪梵希离开家乡前往巴黎学习服装设计。
▲ 1940年代巴黎时装秀
1940年代的巴黎,时装界百废待兴。
在巴黎世家、迪奥、巴尔曼等时装品牌的推动下,迎来了战后高低定制的浪潮。
当时不到20岁的纪梵希一边读书,一边在时装屋做学徒。
渐渐地,他离法国时尚中坚力量越来越近。
▲纪梵希1952年首度个人时装发布会系列服装
1952年,纪梵希在巴黎推出了首度个人时装发布会,也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一件简单的白色棉布为基础材质,袖口以刺绣和珠宝点缀的女士罩衫,一举俘获了时尚热衷者的心。
它上下分离的两件式设计,解放了被束缚在连身裙中的女性。
同时,女孩们拥有了更多的搭配自由,不需要再买下一整条连衣裙。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女性开始穿短裤、紧身胸衣和平底鞋,她们想要打扮得和妈妈们不同,她们想要穿得更舒适、更自由。
▲ 时尚记者 珍妮·沙美
纪梵希正是抓住了这股潮流趋势,“简约舒适”的品牌定位完美契合了女性更新迭代的时尚精神。
我希望我设计的衣服,是舒适的,适合日常穿着的,在旅行、走动时都可以穿着它。这句话,便足以看出纪梵希对于品牌风格的完美掌控。
26岁时,纪梵希认识了一生的挚友——奥黛丽·赫本。
▲ 纪梵希和赫本在工作中
赫本想请纪梵希为电影《龙凤配》设计服装,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龙凤配》很成功,赫本在电影中穿的一字领蝴蝶结小礼服吸引了很多女性的目光。
▲《龙凤配》赫本造型
赫本顺理成章成为了纪梵希最好的品牌代言人。
而她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穿的一字领窄身小黑裙,也成为了影史中最让人难忘的时装之一。
纪梵希懂赫本的优雅纯真,赫本欣赏纪梵希简约大气的设计。
两人42年的惺惺相惜之情,更被人称作是“类似柏拉图式的爱情”。
也可以说,是纪梵希,成就了无人可以超越的奥黛丽·赫本。
27岁,纪梵希成为第一个推出成衣线的设计师。
这时的他想要为普通女性设计日常服饰,而不只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名流设计华服。
61岁时,纪梵希卖掉了自己的同名品牌。7年后,他退休。
1995年,他的最后一场时装秀,座无虚席。
从出生开始,纪梵希便与时尚结缘。
直到现在,他创立的品牌、对女性时装风格的理解也一直影响着世人。
人们惊叹于贝尔·德·纪梵希开挂般的人生。
但其实,有什么好诧异的呢?
毕竟他的一生,都是在实现幼时“时装设计师”的愿望。
能把从小的兴趣爱好当成事业,并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人,还怕不成功嘛!
作为时尚设计师,我认为重要的事,就是随时保持思维活跃,头脑清醒。这是纪梵希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求。
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他都细心留意。
因为他坚信,魔鬼藏在细节里。
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让人灵光一现。 从而诞生一个新的时装系列,更或是一场时尚革命。“更好”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舒适”是他对女性的尊重。
而“时尚”,则潜藏于他的灵魂深处,贯穿了他的一生,影响了无数女性。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官方APP:DOCO热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