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活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15 20:5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活物》是一本由福冈伸一著作,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物》精选点评:

  ●话说沃森真的是剽窃来的么。。。心痛额|翻译依旧很烂|很不喜欢那种玩命争第一发现权的科研态度,虽然这是残酷的事实,但我仍认为好奇心和爱才是研究的原动力

  ●生动可爱,我是“活着”的~

  ●日本同学告诉我这本书,我读了以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作为回报,我想把我的心头好“比一千个太阳还亮”推荐回去,不过十分犹豫会不会伤害人家的民族感情...@@

  ●生物知识普及书,入门级。 熵增大原则

  ●“内部的内部是外部”有些失掉节奏,原来是为了召唤最后的高潮;越去窥私生命,越对进化论产生疑虑。

  ●穿插在对生命本质的科普中更有趣的一条线索,是对学界各式人物的有趣刻画,不管是潜规则,还是历史争论,在他的笔下都有了那么一点点宫斗戏的味道。将学界里不光彩的一面以轻松的轶事的形式混在科普之中聊出来,倒确实是一种有效而又不惹人失望的方式哦。

  ●生命与非生命

  ●号称“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 我仍然看不下去 也许真的没这根筋...

  ●怎样完整地理解生命?这个问题只有更复杂的答案,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窥见的很多侧面来继续地了解和挖掘这个问题

  ●为生命的奇妙感到不可思议。

  《活物》读后感(一):能读懂的科学的故事,卸掉光环的科学家的故事。

  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之间的关系,很职场。

  对生命本源的追溯,于科学家而言跌宕起伏,对我这般的科学盲而言,深奥晦涩。这本书流畅而优美的文字,穿插科学领域合作、追寻、倾轧、背叛的架构,让我第一次爱上科普读物。

  《时间简史》是书架的门面书或者自杀专用书,《活物》则是床头的必备书或者出行的随身书。——虽然他们同样伟大。

  《活物》读后感(二):日本小书店评出2008年十大畅销图书

  日本小书店评出2008年十大畅销图书

  排名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1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J.K.罗琳 静山社

  2 圆梦的象 水野敬也 飞鸟新社

  3 烦恼力 姜尚中 集英社

  4 不要在银行存钱 胜间和代 光文社

  5 流星的情思 东野圭吾 讲谈社

  6 日常活跃的暴力与袭击 伊坂幸太郎 祥传社

  7 O血型人的自我说明书 Jamais Jamais 文艺社

  8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福冈伸一 讲谈社

  9 没有从心里照顾智障孩子 裴岩奈奈 集英社

  10 B血型人的自我说明书 Jamais Jamais 文艺社

  第8名即《活物》,这个排行榜还不包括日本亚马逊的销售,日本亚马逊本书是五星级图书,有300多的读者评论

  《活物》读后感(三):这到底是本什么书呢?总结如下

  1.人类寻找生命密码的故事妙趣横生、悬疑迭出、动人心魄,描写了自然界的神奇和残酷,展现了人性的博大和自私,讲述了科学对人类生命的拯救和无奈,是一部充满梦想与绝望、欢歌与悲伤、理性与诗意的新科普穿越小说。

  2.本书不仅受到大众读者的热烈追捧,长期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而且不可思议地获得了文艺界的高度赞赏。

  3.在日本东贩株式会社组织的第26次年度图书调查活动——“2007年作家就选这三本:本年度留下最深印象的娱乐大作”中,接受调查的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等151位文艺界菁英,普遍评价本书是“一部超越了单纯的科学读物的条条框框的力作”,最终授予其“新书大奖”的称号。

  4.此外,本书因“科学式的推理极好地推翻了现在的生命观念,引发受工具理性控制的人们对生命和自我认同的再思考”,荣获第29届三多利文艺奖,被视为是一部“向人的内心渗入”的完美作品。

  5.作者福冈伸一是日本著名生物学家,哈佛大学博士研究员。他不仅具有极其深厚的学术修养,更具有深邃而活跃的思维,和连一线作家也赞叹不已的文学天赋,他是读者最欢迎的科普小说家,而他的作品被誉为“优秀科学家写的充满智慧的文学作品”。

  《活物》读后感(四):活物

  两大看点:

  1科学事业的“职场”轶事与“潜规则”。

  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总是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但科研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科学家的行为并不总是崇高,甚至是卑劣 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夸张地说,它不逊色于商界的尔虞我诈,政界的勾心斗角。

  2生命本质特征深入特浅出的详细诠释。

  外行绝对可以看得懂,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由此产生兴趣,从而带你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作者引用并介绍的薛定谔关于生命的思考,是一处亮点。生命体是有序的的系统,为了维持有序性,必须要克服熵增。

  一个很著名很古老的问题:一条船A如果不断地更换木板,换完最后一块木板后,它还是A船吗?

  生命体就像是A船,只不过木板是细胞,确切地说是DNA及相关蛋白质,甚至可追可溯到原子。用同位素标记跟踪的方法,你会发现,比如脂肪分子,即便是在身体没有需求其提供能量的时候,脂肪分子也是在进行着看似没有必要的动态更新,而不是安分守己的老实待命。就像那些船上的木板,即便没有坏,也处在不断被替换掉的进程中。

  《活物》读后感(五):在飞芒活动中写的读后感

  通过猜书名的活动,再一次获得了一本书(《活物》)的奖励。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名字会是武士道,但收到书以后,才发现确实和日本有关系,作者是日本人福冈伸一(一个科学家)。

  人虽然能够在一眨眼的工夫内就把生物与非生物区分开来,但是,是根据什么进行区分的呢?所谓的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本书通过先贤的故事,通过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遗传原理的发现,细胞膜构成和作用的研究,生命的时间性等案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通俗优美的文字揭开了分子生物学上的最大奥秘。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活物,什么叫做生命。

  这本书适合刚刚接触了生物的初中生阅读。同样也能给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我认为作者的描述中,包含着很多的哲学思想。无论是生命的自我复制,还是生命的自我平衡。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出来。这本书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科普书籍。而是对哲学、对人生的思考。

  所谓的生命,就是活物。那所谓的人生呢?其实也是一个活物,也是存在于自我的完善。在书中生命的奥秘都是由生物实验室所揭示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是实验室中的英雄。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有更多的人,没有人知晓他们的名字。或者说他们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的时候,别人先成功了。他们的名字虽然没有列入英雄的榜单,但是其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在书中首先提到的作者的老乡野口英世就是这样科学史册里的倒霉蛋儿。

  其实在咱们中国。经常说某一项课题某人也有贡献,也许他的贡献是主要的,但是由于身份、地位的原因。他的贡献被剥夺了。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生物学史还是文学史。终归是英雄与普通人共同书写的历史。

  这本书中流畅优美的文字。讲述伟大的科学家与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失败者的合作与追寻。让我不禁想到中国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的科普读物了。期待中国的科普作品。

  :其实在咱们中国对失败者还是比较宽容的。比如说楚汉争霸的项羽,再比如说因物理上结仇的杨振宁与李政道。

  原文链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