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潘多拉的承诺》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潘多拉的承诺》经典观后感集

2020-09-16 17: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潘多拉的承诺》经典观后感集

  《潘多拉的承诺》是一部由Robert Stone执导,Stewart Brand / Gwyneth Cravens / Mark Lynas 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潘多拉的承诺》精选点评:

  ●真的是太涨姿势了

  ●影片里一些支持核电的论点,我之前都不知道

  ●终于翻完了... 学到很多知识

  ●因为家里有专业人才普及知识,我一直是支持核能的。看这部片知道一些新的知识,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一年之后就有居民返回去居住了,福岛和切尔诺贝利的环境核辐射量比巴西海滩还要低两个数量级,安全壳是什么东东。

  ●很冷静却也很没有乐趣的手法,对核能应用相当中肯的意见。

  ●Pandora’s Promise (2013)

  ●导演说自己曾反对了半辈子核能,现在是时候改变自己想法了

  ●让你更了解核是什么

  ●“They're going to put nuclear in its proper context.”

  ●可以(ಡωಡ)hiahiahia

  《潘多拉的承诺》观后感(一):一个核电人来说说

  11年福岛事件,让中国的核电建设大大停滞。很多人都说这是好事情,因为那几年中国的核电在搞“大跃进”,核电巨头、核电制造厂都卯足了劲,疯狂的建设。

  福岛事件以后呢,将近4年没有任何审批。这几年的反思和调整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是很重要的:中国还是离不开核电,但不能发展太快,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核电还是可控的。

  当然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核电、石油、煤炭、天然气、太阳能背后其实是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但从长远看,清洁能源是主流和趋势。

  《潘多拉的承诺》观后感(二):核能不是核武,反对之前,先搞清楚反对的是什么。

  很难得有这种冷静去谈论核能的纪录片,里面的受访者大多是曾经的反核名人,后来随着了解越多越明白反核是反智行为,事实上大家本能认为绿色无害源源不绝的太阳能,污染指数都比核能大,太阳能依然需要依靠天然气驱动,太阳能面板本身就会释放毒素,更别提高昂的造价和苛刻的环境要求。

  其中一段比较有意思,他们飞到世界各地测量当地的辐射指数,一般大城市辐射指数在0.02-0.3微西弗,海拔越高度数越高,飞机上高达2.2微西弗,甚至在一个平常的沙滩上辐射高达20-30微西弗,已经超过安全标准的20倍,甚至有人相信这些天然的沙子能治病。 最后他们来到了反核斗士最喜欢提起的的地方-切尔诺贝利 ,一个世界闻名的鬼城,辐射指数是--0.92微西弗,远没有坐一次飞机的辐射量高,其实有部分人很早就搬回来住,已居住了25年,未见任何身体异样。

  最后提到一点,美国过去十年一共购买了16000枚俄罗斯冷战时期囤积的核弹头,把他们回收改为核电站的燃料。 这些原本用来摧毁世界的武器,现在用来照亮世界。美国10%的电能来源就是这些核弹头。

  《潘多拉的承诺》观后感(三):想到自己

  当我看到那些示威者时,我真的很欣羡美国,人人呐喊,多么理想。接着我看到影片45秒时出现的old lady手持喇叭大声疾呼,核电站是极其危险的,搬出奥巴马以及他的两个女儿,真是女人本事的最佳运用,于是我也觉得,对,核辐射如此危险,我们怎能容忍核电站建造在我们的家园。

  全部看完,突然觉得这种先抑后扬似乎是有意为之,我们普通人,不涉及核领域的普通大众很容易被情感,被一些主观想象所引导,你问我什么西弗,毫西弗到底代表什么,我当然不知道,更加不会知道单位前的数字到底算大还是算小。

  对,这点我同意纪录片中的想法,但是难道影片就没有引导吗?

  打心底里,我就厌恶那些打着幌子为自己的目的,利益引导大众的人,这是一种变相的挟持,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允客观的事实描述,理性的分析。

  我想到自己明明接受过基础的生物教育,却依旧认为转基因食品遗祸无穷,这种天生的不明智实在是很想给自己打两个嘴巴子,就好像自己就是一个LGBT人士,却偏偏会有那种认为不符合自己眼界就有违规律的想法一样可耻,个人的眼界都是狭隘的,所以我们基本的要保持不擅断,最后起码要学会反思,我想那位old lady在接受采访者提问的时候摆出的姿态也许是有碍于面子,当她退下必定也会想到一些东西。

  并不想说核电一定怎么怎么样,仅仅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不尽信才能看得更远。

  《潘多拉的承诺》观后感(四):民主是有前提的

  我家附近有两座大型燃煤电厂,一座小火电。对于我们来说,电厂带给我们的除了电力,还有总也擦不干净的窗台,以及无边无际的灰库。

  所谓灰库,就是存放电厂烧剩下的煤灰的,先用石块围起一片海涂,像面粉一样细腻的煤灰掺了水以后通过大铁管源源不断地排放到这片海涂上,等这片海涂和陆地一样高了,就再围一片海涂,周而复始。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电厂排灰可以收钱,灰库满了,再平整一下就可以作为工业用地卖掉再赚一笔。可是老百姓却不这么看,曾经海涂上的各种水产,蛏子,海瓜子,蚶子,都灭绝了,最近几年来,连命最贱的跳鱼和小螃蟹也灭绝了。实际上我觉得这个处理方式还算科学,我不知道像山西,陕西,内蒙那种缺水的地方,那些烧剩的煤灰是怎么处理的,都飞上天变成PM2.5了吗?

  假如今天我们这里投票,是否同意拆掉这三座电厂,换成一座核电站,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会投反对票的。无论进行多么深入的科普这个结果也不会改变,原因一,大家确实不懂,要和这些天天打听哪里小菜比较便宜的人解释核能的优越性确实很困难;原因二,大家拒绝懂,核能就是坏的,别的我不听。就像影片中那位被质问的反核人士一样,反对并不基于事实,而是成了一种信念,甚至一种宗教狂热,为了反对而反对。

  网上翻来覆去讨论的,像转基因的利弊,中医的存废,这些明眼人一目了然的问题,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对于蠢人,理性的摆事实讲道理没有用,这是意气之争,是对牛弹琴。

  因为愚昧的人占了多数,所以理应大力发展的核电计划停滞,转基因研究因为屡遭非议而落后,每年因为中医浪费的医疗资源和死去的病人还在增加。这些都是愚昧的代价。

  可笑的是,那些在网上竭力反对核电的人,对发展核武却是完全相反的态度,他们的奇葩逻辑是核电污染环境,有爆炸危险,用来杀人的核武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

  老百姓是愚昧的,这种愚昧并不体现在知识的不足,而是一种在人群中自发产生的,反智的倾向。所以那位鼓吹“劳动人民最聪明”的人巧妙地利用了人民的愚昧,给这个民族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可是今天,有很大一部分底层众,曾经被他害得最惨的人,却还是怀念,美化那个恐怖的时代。

  所以我一直认为,民主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是有前提的。让智力不足的人享受民主是很危险的,如果让猴子们投票,那只学会用火的猴子一定会被烧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