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茶花女》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茶花女》读后感摘抄

2020-09-17 16:4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茶花女》读后感摘抄

  《茶花女》是一本由[法] 小仲马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0,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花女》精选点评: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简单到序言三言两语差不多就能把故事讲完,但我没想到读完全书还是如此感动。尤其在读到玛格丽特的自述信时,似乎时空就这样倒转了——原来一百年以前的爱情与当代没有什么不同。

  ●又是一个幽怨的故事,人还是逃不出时代的牢笼,命运有时候真的蛮横残忍

  ●也许是译本原因,也许是曾经的理解力的原因,以前读时并未真正的感受到爱情的存在?找个时间换个译本试试

  ●人总是多面的,美好却并不长久。

  ●小仲马写了四十年,也忏悔了四十年。但是四十年来的写作,四十年来的忏悔,始终是绿叶,陪衬着他的桂冠上的大茶花。毕竟,这是他四十年前的起点,也是一生艺术成就的顶点。而他一生的终点,却不是故乡的坟茔,而是紧邻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的香冢。这,或许是他最后的忏悔。

  ●这是值得你花一下午时间来静静读的书。

  ●也许是时代的原因,这个故事并不是那么有趣。

  ●写的就是作者自己的经历。。。。

  ●这种不幸真是令人全然只有同情了

  ●呵 才子多情 佳人薄命

  《茶花女》读后感(一):建议这样看这本书(仅限此版本)

  建议从第七章的第13段开始看起,看到第二十四单,再看第一至七章12段和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七章,最后看译者序。觉得这样看更有味道。

  建议从第七章的第13段开始看起,看到第二十四单,再看第一至七章12段和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七章,最后看译者序。觉得这样看更有味道。

  《茶花女》读后感(二):茶花落

  其实看完心情很复杂,包括对译文语言艺术的怀疑,和故事情节的容易猜出惆怅等等。

  作者多次强调故事的真实性反而让我有轻微的不适,看了半天还是一方为另一方忍辱负重而隐藏深爱离开的经典悲剧,可能是这种套路被用太多了吧,以至于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新意,当然,在那个时代这已经是破天荒。玛格丽特是矛盾的,她一面奢靡荒淫,一面又真情纯洁,而正是这种矛盾使她鲜明起来。

  总之,茶花从此在我心中走了不一样的美。

  《茶花女》读后感(三):语言丝毫体现不出名著的美感啊,还是看看别的版本吧

  很多人买这个书应该是冲着便宜和销量好来的,而我还相信上海三联的品牌,没想到却受到了误导。包装和纸质排版不说,此书的翻译实在是不敢恭维,看似语言还好,但实际读起来,一是有许多逻辑不对、连词乱用之处,二是遇到大段的描写之处便能看出译者用词的捉襟见肘了,毫无美感。可见译者功力有限,而出版社的编辑更没有好好把关。

  经典名著往往不是以情节取胜的,之所以经典最重要的就是语言之妙,好的译本读起来字字珠玑,反复咀嚼,既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又不甘太急促,错过了任何一句话。有好的翻译,才能体会到这种手不释卷的快感。

  这本书却是把名著变成了消费品,奉劝追求好的阅读享受的就不要买了。世界名著一定要选好译本。

  《茶花女》读后感(四):第十三章小错误好多..

  好多地方人称“他”跟“她感觉弄错了...读了好几遍都觉得理解不通...

  有些句子反复读下来有些不流畅,感觉漏字啥的...

  第十三章第106页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不得而知,我满怀深情,几乎还带着恐惧的眼神望着她,因为我已经下定决心准备要为他忍受所有的一切了。

  这句里面的“为他”似乎应该是“为她”才对...

  第十三章第108页第三段中:……那么为什么我有生以来第一个对您说,要跟您分享我所得到快乐的人呢?……

  我反复读这一句都读不通啊...

  第十三章的倒数第二段中:德·G伯爵走下马车……,我希望和我一样,别人会对她说玛格丽特不在家,我会看到她走出来。

  这一句那两个“她”都应该是“他”才对...

  想起译者序里说“书中不免有舛误”,还真不是客气一下....

  《茶花女》读后感(五):上帝原谅你

  1.这是愚蠢的爱情吗? 2.盲目幼稚却又热血沸腾,十三章的时候我觉得为什么他们要有那么庞大财务费用来支持这种虚华的生活只,能说他爱得片面他,们两人都应该为美好的未来而认真的生活,而不是继续挥霍最后悲剧收尾,说到底他们都是一群寄生虫。 3.一个变态的社会浮夸。 4.女主看中的仅是男主体现出的这点纯洁啊傻瓜。5.十九章开始女主有点清醒了。 6. 所以这类爱情故事一定是悲剧,如果他们去平静的顺利的生活下去,那么他们间的爱情也许会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小仲马一样如泰国电影一般,女主舍不得的不是男主,而是她生命中刚冒出来的那点微光。 7.男主就是温室的花朵,也许也有这种小花朵才会有如此幼稚单纯的爱情吧,如上海杀妻藏尸的那个女主人一般。男主就是被宠坏的小孩。 8.女主自以为自己看得清,其实她也很傻。 9.其实他们爱的都是自己,女主想忏悔过去重新做人。男主空虚的大脑需要女主填充已获得生活的真实感。 10.第二十六章女主病啦。这病其实女主是不是会觉得是上帝给她的一次自我洗礼的机会呢?病的越重以前的罪恶就越少,就能配上这份爱情,还有父亲的那个吻,告别旧生活,迎来新生命。在这里面有种怜悯的父爱,也许女主从来没有感受过,即便是在那老公爵身上看到的只有他失去的女儿。女主需要的是生活的希望和她把希望放在男主身上。

  11. 最后文章说教育的成分很重。讲了女主的自我救赎:通过惩罚自己,离开男主,通过病的折磨而获得上帝的原谅这种救赎的主题不是很好。

  12.不论是词语还是深度都不如莫泊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