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资治通鉴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大全

2020-09-17 19: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大全

  《资治通鉴》是一本由司马光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8.00元,页数:125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资治通鉴》精选点评

  ●每日读30分钟,预计7年读完。 打卡坚持250日!! 王莽篡汉,感觉后面都是大一统胜利者书写内容放弃了,春秋战国的不错,最喜欢乐毅的那篇“君子交绝不洁其名,忠臣去国……”

  ●以前大都读的是国外文学和经典名著,在看了很多以后突然觉得自己文化很优秀,于是就想着看一些传世的经典。欧阳修在《新唐书》里有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读史就是如此,一代王朝更迭,其中无数英雄闪耀,也有无数奸佞小人祸国殃民。有人名垂青史,也有人遗臭万年。有人懂的进退之道,也有人美名远扬但最后却因一丝贪念而招致杀身之祸。也知道了很多耳熟能详故事传说以及民间习俗由来,也知道了很多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正视自己的谦卑渺小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朝历代辉煌成就下,都掩埋着无数的尸骨,而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一坯黄土。这些东西的内容太多,一遍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全部都记住,准备入手一套纸质慢慢看。

  ●手里第三套通鉴.大

  ●可能是自己历史知识匮乏了,今天上隋唐五代史觉得好有趣,一切知识都是新奇的,是其他课所没有的感觉,太奇妙了。

  ●中华书局横排版,文对照看起来费劲

  ●费时1年3个月,扣除其中3个月骨折手术休息实际用时1年读完第一遍,总体还是粗读,这一年多的时间通鉴成了我生活主线,以至于其他书籍所读甚少,毕竟第一次系统性的大量连续性阅读如此大规模古籍压力可想而知,中间很多时候都中断很久,咬牙又坚持下来,总体来看获益良多,这也不是这里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有时间再单独说一说,总之,这是我人生一个重要里程碑感谢司马光,感谢中华书局,感谢阅读过程鼓励支持我的家人,以及诸多朋友。通鉴为我打开中华古籍的一扇窗。

  ●帝王之书。

  ●读史使人明智

  ●了解了好多知识~

  ●编年体通史,1300多年。司马光书写。其实我觉得个人写书如果借鉴数据太少,或者借鉴的本身就不确定,不如不写。或者四部全书更好点,之后会去拜读的。

  《资治通鉴》读后感(一):喜欢历史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资治通鉴PDF电子版

  喜欢历史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资治通鉴PDF电子版 https://url.cn/5x3GvXE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资治通鉴》读后感(二):资治通鉴第一卷笔记

  1.智赵立后,引出德和智,哪个对于领导者更重要。德为才帅,才为德资。 2.蓝台之宴,告诫强者,不要恃强凌弱,你不知道未来某日,现在你眼中的软弱可欺,什么时候就可以对你落井下石。我往期的文章《蓝台之宴》有做一些分析,欢迎查看。 3.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启发弱者不要一个人独自承受强者的攻击,要寻找其他和你一样因为相同原因被欺压的人作为盟友,等待反戈一击的日子。 如果对更多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王牧信读通鉴 4.襄子将出。赵襄子撤退路线的选择,提醒领导者,一定要建设好根据地。 5.智伯行水。提示领导者,说话要慎重,别对人没有恶意却让人产生你要针对他的感觉。 6.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这段话,提示领导者想要聚集什么人才,就尊重什么人。 7.魏文侯与群臣饮酒。这段话,给领导者一个启发,无论对方身份如何,自己讲信用这点,对于每一个人都该是平等。 8.文侯与田子方饮。这段话,提示领导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职责。如果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那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算本事。宋徽宗擅长瘦金体,李后主擅长写诗,他们两个,若不是生为帝王,这些优点,无可厚非! 9.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这个故事,警告领导者,光脚不怕穿鞋的。越尊贵的人,越得懂得尊重人。尊重人,也会因美德,让尊贵的人名声得到传颂。 10.文侯谓李克。这段话,提出了识人五法。看一个人,看他日常、有钱,没钱,有权,没权的时候,会做什么。 在我往期的《识人六法》中,有细谈,欢迎查看。 1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这段话,吴起的案例,告诉领导者,想要得到别人卖命,必须能得到他们的。 如果对更多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王牧信读通鉴 12.三月,盗杀韩相侠累。这段话,刺客聂政的故事。告诉我们,你尊重一个人的父母,或者他重视的人,那你就能曲线得到他的好感。 13.武侯浮西河而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占据地理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施行仁政,那本国的人也会变成敌人。 14.子思言苟变于卫侯。这个故事,告诉领导者,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得取舍。人无完人,你要用他的长处。 15.卫侯言计非是。这两段话,警告领导者,如果领导者自以为是,下属和自己说话一致就有好处,和自己说话违背就有坏处,等待自己的是衰弱。 16.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这个故事,告诉领导者,对于身边人说的话,需要考察。每个人都夸奖,未必做得好,可能他讨好了每个人。每个人都诋毁,未必做得差,可能他没讨好别人。

  补充一张通鉴版本选择的参考

  《资治通鉴》读后感(三):读史以正衣冠 ——浅谈我对《资治通鉴》的理解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代著名史学司马光和助手刘恕等人考察大量史料,历经十九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以时间为序记录史事,记载了上起春秋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任君主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的历史。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历史事件,种类之繁复,思想之博大精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神宗在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的部分内容之后,十分赞赏。“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意思是通过借鉴历史往事的兴衰成败,作为自己治国的资本和指导纲要。因此为此书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撰写了序文。

  自古以来,对《资治通鉴》的盛誉,除《史记》外,没有任何一部史学著作可以与其媲美,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笔者浅显的认为,正是因为司马光敢于直言上书,请求帝王广开言路,以史为鉴,而宋帝也极为支持这样的价值理念,认为文臣敢于谏言,指出皇帝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才是政治清明的根本。在帝王与文臣的相互影响下,有宋一代,国家经济空前繁荣,产生了大量流传至今的诗词和文人典故,成为现今人类最向往的朝代之一。

  宋代的文臣,从苏轼到王安石,从司马光到欧阳修,都是敢于直言上书之人,即使他们一路被贬,一路写诗作词表达郁郁不得志之感。却从没有因为涉嫌抨击朝廷而遭到人身伤害。这是宋代皇帝的开明,也是宋代百姓之幸。

  感怀于此,忽然理解了南宋末年面对蒙元铁骑的侵犯,陆秀夫抱着末代小皇帝跳海的信仰。如果仅仅为了活命和高官厚禄,文天祥不会起兵勤王,留下那篇我们都学过的《过零丁洋》。像文天祥、陆秀夫那样的汉人精英,即便投降元朝也会获得荣华富贵,可是亿万百姓臣服于异族的铁蹄之下,失去的不仅是尊严和江山,还有历史文化,包括文官敢直言,武将不怕死,各路思想争先解放的的开明风骨。失去这些,让他们感到绝望。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拜读《资治通鉴》,读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有学习做人的道理。以我目前粗浅的理解,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正面的事例应当学习,反面的典型要去避免,面对利益的博弈和明争暗斗,很多历史上都发生过,虽然情形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资治通鉴》不仅仅是写给帝王的,其中道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深刻理解后皆能适用。 司马光写尽了人性的美丑与善恶,只有穿透历史的迷雾,才能洞察背后的智慧。

  这些遥远灿烂的文明瑰宝,不该让它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深埋。我愿用自己尚不成熟的笔触和观点,与大家一同探讨我们伟大的祖先,一路秉承的是一种怎样中正仁和的价值观,曾经的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历史的,对如今我们为人处世又会产生哪些正面的指导价值。

  同时也诚挚的邀请各位伙伴,有任何的补充和指正,都可以形成文字发送给我,或分享在我的公众号里。让我们共同学习。

  感谢大家的指点。

  《资治通鉴》读后感(四):这是一套读多少遍也不为多的书

  《资治通鉴》这部煌煌巨著,读多少遍也不为过。毛爷爷当年读过十七遍,令俺钦佩无以复加。

  我此前曾入手一部中华书局的绿色硬壳封皮的《资治通鉴》,一套四册,纯原文,无译无注。硬着头皮粗读了一遍,很不解渴。一是因为篇幅太长,后边读了前边就忘,读完一遍之后,了无整体印象;二是功底毕竟有限,此书博大精深,遇到不少障碍,要么频频查辞典、搜资料,有的即使在辞典上查到了本意,却仍然只能臆测在此处的具体含义,所以读得非常累,要么就只好暂时跳过去,空留遗憾。有些后悔当初年少逞强,以为自己古文基础尚可,才草率地买了纯原文版。

  于是在网上搜索,另寻他途。君实先生仙逝千年,后世早无著作权保护之虞,所以借助发达的当代印刷技术,关于《资治通鉴》的版本就太多了。此处所说版本,其实是出版社的印本,非古人所谓版本。

  比较来比较去,看到网上对这套黄皮18册的好评如潮。于是伺机入手。感谢有“双十一”这么个契机,3.8折拿下,感觉超划算。

  书是用一个整箱装的,整整齐齐18册。每册比预想的要薄,其重量还是比较适合倚坐床头捧读的。左页是原文,右页是译文,对称分布在一个展开面上。阅读时当然不能对译文形成依赖,否则干脆直接买白话版的得了,还省钱呢。还是坚持读原文,要充分体会中国古文之美。遇到不懂的障碍,略一扭头正好就看到了译文,非常方便。

  虽然这套书只有译文,没有注释,但是感觉够用了。对译文若有不明白之处,还可以借助辞典。此前也追过线局的一套20册的,那个是有译还有注的,按说比这套更好。可是有网友反映有错别字,如“听后大怒”印成“听后大奴”,余素来有文字洁癖,感觉难以容忍,所以退而求此。

  书既然到手,时光自然不能浪费。从此,孤灯长夜,又开始新一轮读《通鉴》的征程。相信每读一遍,自然就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最后,声明一下,这套书的最初出版日期是2009年5月,豆瓣所标为2013年1月有误,请见下面我拍照上传的原书版权页。但是,修改多次,豆瓣不认。只好附记于此,以供后来选书者参考。)

  《资治通鉴》读后感(五):史书里的“爱国”与“忠诚”

图片来源:豆瓣网 《荆轲刺秦王》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当然不是说,书写历史的人,写的都是当下的事。那就不叫历史了。

我想,这话所言,是指史书里对人物的评点与书写,往往都体现出作者所处当世的价值观念。书写人物,免不了有所臧否,即使作者力求公正、客观,也免不了在行文间,流露出自己的态度。

更何况,中国的史书往往承载着道德教化的责任。修史的士大夫自谓为四民之首,总以教化人心为己任,写起书来,喜欢选取那些能教化人心或警惕世人的故事。经常还跳出来,对人物进行直接的点评。 在这些点评里,有时候,就能看出时代变迁后,价值观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最近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就很有这种感觉。

公元前二三三年,在韩国郁郁不得志的韩非子被做为使者派遣到秦国。他入见秦王,表示自己愿意为秦国出力,并且许下豪言壮语:“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

简单来说:我给您办事,事办不成,您办了我!

然而韩非子还没来得及开始办事,就被李斯陷害,毒死在了监狱中。

司马光在书中说: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意思就是说,韩非这个人,身为韩国人,为秦国出谋划策,竟然想要覆灭自己的宗主国韩国(韩不亡...大王斩臣以徇国),死不足惜,不值得怜悯。

对于身处于大一统帝国,从小接受儒学教化,满腔爱国爱君主义的司马光来说,韩非子这样子的人,岂止“乌足愍哉”,简直应该千刀万剐才是。毕竟大一统帝国,讲求的是对皇帝和国家的绝对忠诚,一个人应该无限地臣服于自己的国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才是臣节所在,大义所在。

而韩非子呢,因为在韩国,得不到重用(数以书干韩王,王不能用),又见到韩国朝政日非(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就开始写文章传播负能量(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十六篇),最后还因为秦王欣赏自己,就跑到秦国去献策。

对于司马光来说,这大概就好像说王安石上书变法,不被大宋准许,就跑到契丹去搞改革一样,不可思议,难以置信。虽然秦国不是胡虏,但为了个人抱负的施展,而弃家国大义于不顾,委身事敌,韩非于司马光来说,大概不免被视为“贰臣”。

但仔细看一看春秋战国的历史,这样的“贰臣”并不鲜见。伍子胥由楚入吴,还可说是有毁家之恨、杀父之仇,魏国的公孙鞅,跑到秦国当商鞅搞变法,可就不是因为遇到什么危险了,明明魏王都不想杀他,可他帮着秦国富强,可是把魏国打惨了。

即使看看儒家的祖宗们,亚圣孟夫子,也是“不远千里”地来回奔波于魏、齐之间,孔夫子他老人家也没有乖乖待在鲁国,而是到处周游列国,想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哪个人能当伯乐,识得他这匹千里马,他也是愿意供其驱使的——“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话,跟阮氏三雄拍着脖子说“这腔热血,只卖给识货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归结起来,与大一统帝国下,对人臣必须绝对忠诚的要求相比,春秋战国的士大夫效忠君王,都是有条件的,你得是能欣赏能重用的“贾者”,而不是单纯因为我生长于某国某地,便可以要求我无限地效忠。 礼贤下士,不仅是君王们的美德,更是士人服务的必要条件。

古人常叹世道浇漓,是人心不古。现在看来,人心太古了,对统治者来说,未必是好事。所以朱元璋要删改《孟子》,像什么“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种讲条件的言论,对君王保持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大大地不利,自然不能留存。

也不知道这些故事和言论,在没删改前,怎么没把后世的腐儒们吓掉脑袋。

即使到了今天,如果有人说,“爱国”和对国家“忠诚”是要讲条件的,而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一个人换国家可以像换公司一样,要看福利、看条件、看企业文化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看企业主是不是足够尊重自己,让自己在这里能有尊严地发挥自己,估计也会触犯到很多人那颗敏感而脆弱的爱国心。

可两千多年前的那个乱世里,中国的士人们曾经这么生活过,他们面对着纷乱扰攘的诸侯纷争,也想为自己所出身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当自己的国家无法欣赏自己、重用自己、尊重自己,感到生命和才华被浪费的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选择毫不留情地离开,去寻找那个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得到舒展的所在。

对于他们来说,那个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才能成为自己服务的对象,那个给自己尊严的所在,才是自己的祖国。

到了大一统帝国的时代,四海宾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地理上几乎消除了士人们选择的可能。同时,统治者们还要从思想上消除掉选择的想法,要告诉人们,“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一个政权即使腐败无能,对自己不公与迫害,自己能做的也只是“文死谏”。《弟子规》里说子辈对父辈应该“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寻常父亲,尚且要如此对待,更何况面对君父?

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乱世里,士人们还能站在统治者面前,说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样的话,要求自己作为一个个人必须得到尊重,才能贡献自己的才华,如果被视为“土芥”,就可以把折辱自己的那个人当成“寇仇”。

而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朝,皇权发展到了极端,廷杖成为了一种制度,皇帝可以因为自己不爽,当庭折辱大臣,而且要求对方必须嘴啃泥。无数大臣被当场拉下裤子打屁股,这样的场景,有明一代,不绝如缕。作为帝国的臣子,被打屁股意味着他们直言敢谏,所以才触怒皇帝,是朝廷的直臣,皇帝的忠臣。所以,作为一个人越被折辱,则作为一个大臣越有尊严。如王小波在《个人尊严》一文中所说: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那些先秦士人所坚持的个人尊严,在那些大臣们被扒下裤子的时候,早已被剥夺殆尽。只剩下作为臣子身份的尊严。

我很怀疑,今天很多人口中的“爱国”,也不过是这种被打屁股还觉得与有荣焉的爱国,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也是一种觉得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忠诚。

公元前二二七年,荆轲来到秦国,向秦王献上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图穷匕见,功败垂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对太子丹和荆轲的评价都不高,太子丹是“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的罪人,荆轲是“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的愚夫。不仅如此,要离、聂政等人,在他眼中,“皆不可谓之义”。

可千百年来,依然有许多人在称许像聂政那样因为“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而感动,最后为了严的私仇而献出生命的侠客。

大概是,在个人尊严一直被漠视、被践踏的社会,那些“豢养之私”式的敬重,就足以让人们萌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所以先秦时代,总是充斥着这样的故事,豫让杀身,专诸刺僚,荆轲刺秦而被戗,候赢窃符而自杀。

这些一直被广泛传颂的先秦侠客们,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也许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义,只是因为一点“豢养之私”,就敢于为敬重自己的统治者献出生命。

我们自古以来,从不缺那些敢于献身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缺失的,往往是值得人们为之献身的,能够给予人们足够尊严的政权。

扫码关注一下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