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归去来》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归去来》观后感摘抄

2020-09-18 23: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归去来》观后感摘抄

  《归去来》是一部由孙浩然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归去来》精选点评

  ●后让人感到非常平静导演谦逊。就是观影之后的交流,有两个观众的问题太过傻逼。一个说觉得他们这样生活有价值。但请告诉我价值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吧,活出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还有说把乏味地方去掉。那还能叫纪录片吗,孙浩然也强调无论内容有趣与否,纪录片都要完整呈现

  ●如果换做成书店想想就很有意思

  ●有意思的电影 ,有意思的导演

  ●孙浩然的态度诚恳

  ●评论区都是当年大一起观影的人。“传教”注定失败的。终南山上收留的,是怀抱不同目的来的生活失意者。归去是逃避现实,归来是逃无可逃,甚至都谈不上是理想主义的失败。

  ●一群很有意思的人,后半段有点零散原来还有个四个小时的完整版,倒是想看看那个版本

  ●@ CIFF

  ●远离世俗是逃避的话,拥抱世俗是另一种逃避。其实我想问的是,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那些下山的人可曾清洗铺盖过的被单

  ●已加入#和导演谈笑风生系列#豪华午餐

  ●展現一群特殊人群,在大多數人被時代和拜金主義裹挾的情況,他們有簡單而多元的想法

  《归去来》观后感(一):你选择地址,别人又按照你家的地址找到了你

  0山与海 山海经

  1你选择了家的地址,别人又按照你家的地址找到了你

  2这是一种钓

  3一个电影

  4本来你家的地址是一个普通事物,现在去你家一次要花一些时间

  5度假

  6客体主体

  7有一天你又要搬家,为什么?房子太大了?

  8人就是自然

  9有人发育早,有人则晚。思想身体

  10作品

  《归去来》观后感(二):老外看片记(转)

  文 / Jean-Maurice

  我一开始觉得,对于《归去来》的导演好像没什么好说的,孙浩然完全隐藏在诗人集体主义作品背后。他好像只是录下了这短暂的“物学院建立起来的一点一滴。所以电影的开始显得有点无聊,可随着影片的推进,我发现这种匿名叙述方式恰恰符合这部电影的主题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终南山不应该显得太特别,物学院可以建立在任何一个远离都市的地方。很显然孙浩然的重点并不在山中壮观美丽的自然风光。只有几个关于环境镜头穿插其间,很美,但决不是那种能印在明信片上的风光画。导演一直保持着他对那个他所拍摄并身处其中的现实社会关注

  他向我们展现了诗人与同他一块上山的人们的生活,跟那种《生存者》式的真人秀(十个选手呆在一个孤岛上,想办法最终把所有人干掉)完全不同的生活。诗人与他的同伴们跟真人秀里秉持“比赛第一,友谊第二”念的选手们的差别,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什么是一个更开放的社会形态的基础(如果我们想找一个不那么乌托邦的答案的话)。在中国,或者法国,同样都有一些人,他们抗拒资本主义式的统治,他们试图设计并建立一种自治的社会。有趣的是,在这一方面,法国人似乎比中国人还要冒更大的风险。

  诗人与这些迷失的“单子”(现代社会的产物)的集合地在半山腰而不是山顶,他们不是查拉图斯特拉,也不是“超人”,而似乎停留在一种“人性的,又太人性”的层面。显然诗人也并不是什么导师或拯救者。他一直在别人侃侃而谈时默默的坐在一个角落。

  两个小时的放映中,我们甚至猜不出片中的人物到底是不是认真的。而且我不能不注意到有个特别的角色,砍柴的女人(她不说话,只是一边不停地砍柴,嘴里叼着烟)——她才真的在门口等着。那种在观影中不断聚集的猜测和不确定性,最终落在了一种激进的政治隐喻上。我的这种观点也在影片结尾时得到了证实:诗人说起了,中国共*产*党刚建党那会和他们现在有某种相似——四五个人在一块,就像孩子玩儿游戏一样,没有谁是认真的,但他们最终改变了世界。所以,在假装能够改变一切之前,如何保持最初的那种精神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这是我从孙浩然的电影中得到的东西,对我来说,《归去来》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所呈现的,是某种未来所需的政治性表征。

  《归去来》观后感(三):“归”“去”“来”,为了逃离——《归去来》观后感

  “归”“去”“来”,为了逃离

  ——《归去来》观后感

  荣光pogo少年/文

  《归去来》在成像上非常粗糙,其画面效果动感十足,乍看之下以为是业余拍客所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归去来》它很符合小成本影片的风范,典型的大学生小DV纪录片。

  也是典型的简单、原始、粗糙、有力。

  《归去来》强调的是“归”“去”“来”三个字,在导演的阐述中,也在影片的内容中,很明确的展示了人们进进出出、来了又走的漂泊状态。

  这些事情是围绕在终南山上的物学院里的事情。《归去来》在影片前部分(上山前)抓住了苏非舒的个人,展现出了他强调出世的道家的概念,同时也准确的展现出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而后(上山后)《归去来》集中表现一个群体——那些所有慕名而来到物学院的人们。

  有人在管片后向孙浩然导演提问:为什么后面不抓住个人而只表现群体?孙浩然导演在现场的回答表现出了他谦虚的态度——这个是自己没有做好。肯定有相一部人在观片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觉得孙浩然在制作时洞察到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他们所有人都是从生活中逃离出来的:从学校退学上山来、从原来的工作中走出来、从父母的期望中跑出来、从一个富饶的生活中受苦而来,还有苏非舒,这个颇具争议的诗人,他们所有人都渴望逃离固有的规则,上到山上来,期盼能够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苏非舒他自己明确他需要的东西是在山上的,某种天启、某种出世的参悟,他能够定居在这里,同样是某种他认可的价值体系存在着;据说,他现在把妈妈和儿子都接上了山,可见其对自己价值的认可非同一般。

  但是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我们生命力接触到的一帮热爱漂泊的沙发客,他们从来不肯停下脚步,极其渴求陌生和新鲜的刺激,需要在一个从未有个人情感的地方发生价值体系的碰撞。他们渴望某一时刻的坍塌,有助于重塑,好填补自己认为的内荒凉。不过由于不断地行走,接触到的认识也是有限的,躁动让他们不能好好阅读和更有力量的思考,这导致了他们任由自己天真判断出:唯有逃离厌倦,才能获得新的能量。

  《归去来》的强大气场就来源于对这种状态的精准,孙浩然凭着其敏锐,在剪辑时不断将这样的氛围慢慢雕琢,因此不难怪山上后苏非舒的头减少,其他个人的镜头减少,而一直强调“归”“去”“来”三个字所展现出的穿透力。

  这也是《归去来》最让我有感触的地方。

  很多年轻人都干过类似的事——突然间跑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把自己关上个几天;也会突然决定旅行,希望逃离厌倦,天真的认为只要离开,就能改变。但是这种好事一般是不会有的,在影片中那些共同生活的人,突然就消失了,突然就离开了,突然觉得不适应就走了,这种状态不过就是从一个厌倦逃离到另一个厌倦,毕竟“寻找”它本身就包含了知识面不对等这样的信息。那些路过物学院的人们没有通过物学院建立起自己,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这里也不过是又一个经过的地方。

  《归去来》在我的理解中,不单单是人身处的空间这样的归去来,已经成为了价值的建立、寻找、丢弃的三种归去来,至少在我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认为这个画质粗糙的DV纪录片所具有的穿透力远不止镜头所拍到的。

  《归去来》观后感(四):理想生活永在彼岸

  早在去年刚跟浩然同学相识之时,就听说他拍过一部关于终南山隐居者的纪录片《归去来》。当时的我正在读比尔·波特描写中国当代隐士的《空谷幽兰》一书,因而对他的这个片子充满兴趣,然而一年下来,总是没有机会一睹为快。昨天的CIFF青年影像讲习班由浩然担任主持,我终于有机会看到这部期待已久的片子。两个小时下来,感受颇深。如果说《空谷幽兰》一书反映的是中国的隐士传统在当代的延续的话,浩然的这部作品则刻画出那些渴望超脱现实生活、却又无法割舍自己与社会环境联系的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无奈和悲哀。相比于比尔·波特笔下那些寥寥可数的纯粹隐士,《归去来》因为写出了我们当中许多人面临的抉择困境和挣扎,而更能激起观者的共鸣。

  在片中,身为诗人的苏老师为了倡导一种与自然接近,向世间万物寻求真理的物主义哲学,同时也出于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决定在中国的修行胜地——终南山成立一家名为“物学院”的组织,吸纳从学校退学的学生加入。对于物主义,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观众应该并不陌生。正是在两宋交际时期,统治中国的哲学思想开始由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转为主张探究万物真理,注重内心修为的理学和心学。这种由开放性哲学转为内向、保守型哲学的思潮的产生和兴起,其内在原因正是当时的中原王朝备受北方游牧民族侵袭和欺辱,传统天朝上国一统天下的观念开始破灭。与此类似,苏老师所提倡的物主义哲学,应该也是对喧嚣的现代都市生活和陈腐的教育制度的一次自觉意义上的反动。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物学院所吸引来的学生,应该也是对现实生活多少有些厌倦和不满,渴望回归自然的一批年轻人。尽可能减少外界的干扰,过一种纯粹宁静的生活自然是苏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愿望。

  然而,在终南山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外,我们看到的却是体制和现实烙印的无处不在:在物学院开学典礼上,苏老师的学者朋友在赞美物主义的伟大时,熟练地运用起我们这个国家的统治思想——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论调;试图把物学院改名为道学院的道士身着的,居然是象征国家暴力机器的迷彩服。在跟随苏老师上山的这些学生当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这种吊诡关系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向往物主义的华侨母子在陈述上山理由时,引用的居然是北宋儒家学者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极度入世的理念跟物主义的接近自然显得南辕北辙,格格不入,因而她们在一个星期之后的不辞而别就显得丝毫不奇怪;独自一人上山的女生表示想当和尚尼姑,过简单纯粹的生活,并已经剃去了自己的头发,却同时又下意识地说了句“现在的和尚尼姑都很赚钱”;学生们费尽千辛万苦来到终南山,与大自然接近,却在干着简单农活的同时,为山上没有手机信号苦恼不已,而在自己的物主义实践小有成绩之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自己的单反相机进行拍照;来终南山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自然和宁静,然而在下山搬东西的途中,有学生又不经意地说:“这个地方适合搞游乐场”,他们潜意识里所想的,还是把熟悉的现代都市生活复制到终南山上;就连活动的发起人苏老师,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投身这样一个与自然接近的活动,也不得不引用我党十三人起家,终得天下这一所谓的成功学案例来激励大家。

  在一段时间的山上生活之后,曾经向往的简单生活变成了洗澡、上厕所都很不方便,每天无所事事的此岸,而曾经无比厌烦、希望逃离的现代都市生活则似乎又变成充满诱惑力和新鲜感的彼岸。于是学生们高唱起许巍的歌曲:“我多想看到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重新开始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回到都市之中。也许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重新厌烦,重新不满,重新寻求彼岸的理想生活,重新开始那个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循环。而对于我们这些无力冲破和改变现实的大多数人来说,纯粹的理想生活似乎永远在那遥不可及的彼岸,能够在尘世的忙碌和喧嚣之余,仍然心存一丝向往和感动,便已足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