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男孩丹尼》影评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男孩丹尼》影评100字

2020-09-21 17: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男孩丹尼》影评100字

  《男孩丹尼》是一部由马瑞科·思罗巴克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瑞士 / 波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孩丹尼》精选点评:

  ●隐喻好多,不寒而栗,总之非要在行尸走肉的人群里活得鲜血淋漓。

  ●好致郁的故事,以为男主能找到他的同类结果……既已如此,希望他的爱情顺利……love is blind,代价太重了。

  ●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阉割。

  ●这样的选择很残忍,可是我觉得,为了坚守一些东西,忍受永远的孤独和寂寞也是值得的。

  ●在我好不容易把自己灌大了又被狗咬醒的时候.

  ●不惜砍頭的代價也要和別人一模一樣

  ●but im a creep

  ●精神自阉,世界我有。

  ●与爱情无关,比断头更需要勇气的,是成为这个世界的孤儿。

  ●很棒的短片。。每个人都只是活着,盲目的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横冲直撞却习以为常。。唯独正常的那个人,反而被当成了异类。。为了不再孤独,最终放下了独立的思想,遮住了忧伤的眼睛。。。不去看,不去想,让我成为这冥冥众生之中,最不起眼的,一颗灰尘。

  《男孩丹尼》影评(一):脑子是个好东西

  《丹尼少年》,由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改编,原是一个世纪前,一位爱尔兰父亲写给即将从军的儿子........ 告诉他说,当你下次回来的时候,我大概已经躺... ...

  歌中写情人在生死线外,幽冥永隔,死者不已,生者含悲,缠绵凄凉,令人难忘……

  本剧用此为陈述背景!

  告诉观众,脑子是个好东西,他可以让你,看得见、听得到、会思考、能咀嚼!

  《男孩丹尼》影评(二):哪怕世人笑我太疯癫,若能天子呼来不上船

  (《Danny Boy》观后感)

  一曲爱尔兰风笛音乐开篇,基调昏蒙灰暗。

  古老的墙壁,冷硬的青石砖路。这座城市的人没有头颅,乞者、劫匪、警察……人们不仅走在人行道,车行道上也满是来往熙攘的行人。相向而来的男男女女,擦肩而过,任凭人祸、死亡发生。没有眼睛,电影院屏幕上电影正反颠倒;没有嘴巴,吃冰淇淋的人将冰淇淋戳在身上。冷漠的无视充斥着街角巷陌,而在这座城市中,人们对冷漠又似乎如此习以为常,仿佛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Danny是城市中的另类。英俊白皙的脸庞、深邃忧郁的眼眸、乌黑卷密的头发,他的头颅在肩上硬生生地生长。他跟别人不一样。在人群中,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孤独。

  直到一天。Danny与佳人在街市萍水相逢。可是Danny与佳人生得不同,他慌忙跑开。他明白,长久以来自己一直思索的计划,应该付诸行动了。带着洁白鲜花而去的初次约会,不欢而散的结局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我要跟你们成为一样的人”。

  影片在空灵绵长的女声中结束,用自己亲手制造的断头台除去头颅的Danny和他的佳人幸福地牵手,迈向路的尽头……断头处流出的血液,在灰暗色调的银幕上红得胀眼。

  以爱情剧终的电影,我仿佛看到的并不是爱情,却总觉隐隐带着宿命般的凄凉。

  生而在世,被不断教导如何适应社会,机械如1+1=2。“如果你不能改变社会,就改变自己”类鸡汤式的话语,在“至理名言”的神坛上暗暗窃喜着。倘若无法忍受旁人漠然的不解,要么甘于孤独,要么敢于牺牲,要么流于苟且从众。影片里的“爱情”也许正是手刃个体独特性终归于至庸俗之平凡的结局。

  《男孩丹尼》影评(三):当你与世界不一样

  作为一部荒诞怪奇的粘土动画短片,《男孩丹尼》讲述了一个正常人丹尼在无头小镇中因为爱情而自断头颅的离奇小故事。看似井然有序实则乱成一团的小镇,格格不入的年轻男孩丹尼,无头的商人、少妇、劫匪、乞丐,这一切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导演的意图在这荒诞与现实的碰撞间已显现无疑,人在世界面前总是会妥协,当你与世界不一样,就只有世界选择你。

  故事设定的背景与人物形象充满隐喻和暗示。一个偏远小镇,没有头颅的小镇居民,导演花了大篇幅表现居民们的生活状况—有阶级,有年龄,有分工,更有秩序。而这看似井然有序的社会因为人们头颅的缺失总是乱成一团,因为每个人都是盲的。就连影院内的电影,都是黑白颠倒无厘头。这一切都显示出与丹尼生活的格格不入,也是与观众视线的格格不入。丹尼作为小镇上唯一一个拥有头颅的人,总是被放置在黑暗的屋内,从窗户观察这个无头小镇,这是对于自我对于世界的质疑。而当女主象征着他内心追求的欲望出现时,丹尼对于是非得失的怀疑痛苦愈发深刻了,经历了逃避再接触后,最终丹尼选择砍断自己的独一无二,与小镇妥协,与内心的欲望妥协。这不仅是一场断头闹剧,更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无奈妥协,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再看片尾处两人离开的背影,意味总是凄凉。

  通观全片,灰暗阴沉的色调下只有两处出现了鲜艳的局部色相—金钱与鲜血。劫匪冲出银行却撞上车子金币洒落,金灿灿的钱币滚落,这一幕充满讽刺意味。即使在无头小镇,金钱权利欲望也是令人趋之若鹜。而为了那一枚金币,乞丐最终丧失了性命。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当今社会的现状,鲜艳的金币象征着权利欲望令人臣服妥协,改变本心。正如那个脖子上挂着BLIND”的乞丐,也许他本也是有头的,不然何以洞悉自己的不同?然而最终还是屈服于欲望,妥协了世界。而丹尼在断头台流淌出的鲜血却让这种妥协和放弃蒙上一种悲壮色彩,鲜血是象征革命的,但丹尼无法去改变什么,因为全世界只有他不同,对错已经没有意义,他只能选择屈服或被屈服,这种无奈的牺牲像那无谓的鲜血一样,只能成为无头小镇的一张身份通行证。

  伴随全片唯一的背景音乐—爱尔兰民歌《Danny boy》,丹尼晃着失去头颅的身体赴一个美满的约会,故事就此结束,然而片子留下的余温还未散去。导演利用这样一个怪诞与现实风格相结合的短片,夸张了一些元素,使观众更直观地体会到影片主题。全片都笼罩在压抑阴暗与无可奈何的悲伤中,这似乎是悲观主义者的盛宴。人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盲从与妥协,即使得到也总是要以失去为前提。导演应当是一直秉承着如此批判精神的,看似为了爱情牺牲的丹尼,恰恰是世界选择给他美好的爱情,一切在冥冥中, 身不由己。

  《男孩丹尼》影评(四):刻板的影评来一篇

  如果你与整个世界都不一样,那你会做何选择,若你在另一个世界遇到爱情,又会做何选择。丹尼可以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审视这混乱的一切。可是当爱情这个因素到来时,仅有的平衡也被丹尼舍弃,于是大厦爆炸,世界崩塌,爱情永恒。但对错是非的概念永远是辩证性的,并不是大多数人瞎就说明真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男孩丹尼》也不只是在爱情的导火线下失去了本真的自己,纯粹的坚守。在短片中,导演用了这样非现实的表现手法带给了观影者许多关于自我,本真,是非,生存环境甚至政治方面的触动与反思。

  一、景深与角度划分的两个世界。

  在作品的开端,一座灰黑的城市浮现在浓雾之中,诡异破音的笛声吚吚哑哑的想起。在这个无头的城市中一个仰角的推镜头主角丹尼出现,随着镜头的前推前景那些散开无头人渐渐变为虚景。丹尼清晰却突兀的产生在画面中,丹尼是孤独却清晰的,或许只有他有着清醒的认知,他用黑色的眼睛审视着这个被利益,被眼前的美好蒙蔽了双眼的城市,看着这城市的声色犬马,不知所措。在影评的前半部分多次有丹尼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头,导演都细致的用景深镜头突出了丹尼异类的存在,或者说是那个城市诡异的存在。

  二、政治意义的辅线与意向设置。

  在无头的城市里似乎除了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乱子一切都理所当然的存在着,运转着。有电影院,有性工作者,有警察,有劫匪,有食物,还有无头的铜像和关业的理发店,拿着帽子乞讨的乞丐。雕像作为人们对于伟人信仰与敬重的化身,已经理所当然的没有头,自然在这个世界里无头才是常理,是合理的存在。当全世界都盲了眼睛,那么有眼睛的人才是怪物,那个女孩自然也接受不了有头的托尼,所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舍弃它追寻爱情。这是托尼的选择。可是,偶然的是爱情,必然的是断头,因为在托尼遇到爱情前,就已经选择了陷入尘世的混沌。而停业的理发店似乎也象征着纯粹、清晰的认知的消失……大概很久以前大多数人还是有头,有眼睛,有自我意识的。在短片中有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角色便是那个脖子上挂着“blind”的牌子,用帽子祈祷的乞丐,一个残酷的故事线,一个悲剧的小人物。也许他在大家有头的时候就是盲的,就这样乞讨为生。所以在所有人都瞎了后他还活在曾经的世界。没有膨胀的欲望和梦想,没有巨大的经济泡沫。他的盲是眼盲,而这个城市里的人是心盲,他听到了抢劫犯硬币落地的声音,以为是他人的施舍。于是他努力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枚钱币,,可最终却被残忍的碾死在大街上,在他死的时候终于抓住了那枚硬币,他安心的死了,似乎他觉得终于有人愿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他乞讨的帽子中没有一枚硬币,并且同时被风吹走了),他似乎到死都以为自己还在曾经的世界里,他满足的死在了美好的臆想里。乞丐的帽子富有戏剧性的落在了男孩和女孩约会的地方,似乎这顶帽子是有灵性的,它找到了这个城市中除了乞丐唯一有资格拥有它的人。但最终男孩看着自己脑袋吓跑的女孩,回到了家,斩掉了自己的头。即使到了这里乞丐的线索依然没有断裂,无头的托尼在跌跌撞撞寻找女孩的时候捡起了乞丐的手杖,,这是乞丐的眼睛,现在又变成了男孩的眼睛。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无头的托尼拄着手杖和女孩走向远处的阳光,但远处的双子大厦却崩塌了,,,托尼放弃了一直坚守的世界,选择了随波逐流,融入混沌的世界中。但是这个崩塌的大厦又有多少人看到呢,911事件是美国,是全世界的耻辱和悲剧,是对美国梦和美国人骄傲乐天性格的一大打击。影片这样的暗示似乎在谴责这世界众多的黑暗面与人类的缺少的自知之明。重申着这个世界上被物质和理想主义蒙蔽了双眼的人们。

  《男孩托尼》用这样抽象的方式把人心与社会都赤裸裸的剖析了出来,导演在作品的在细节处放入了大量的意象,让观影者在每次欣赏时都会有不同的惊喜与感触,值得观影者的推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