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七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2022-04-11 03:32: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七十年代》是一本由北島 / 李陀 主编著作,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HK$108,页数:5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十年代》精选点评:

  ●北京的七十年代 大院子弟的七十年代 清华人大师大附中和四中的七十年代 锣鼓喧天的当年也敌不过知青们的轻描淡写 犯忌才是他们大快的事情 但诚如阎连科而言 城市始终是历史的主体 乡村那只能是历史之外 城市的孩子匆匆地来 又匆匆地去 留下的只是一些皮书奇谈而已 附:许成钢那一篇真的是奇文共赏 简直是人类智商的珠穆朗玛峰

  ●唔,真贵,于是先找网络上的看看,貌似不值得买。回忆的东西,一掉进琐碎里顾影自怜就不好玩了,何况是那么多人一起顾影自怜。

  ●徐冰那篇给我看哭了哎

  ●矫情,愚昧,无知,酸腐,一群土鳖

  ●铭记属于那个年代的人和事。

  ●一小撮人

  ●美景不常在,所以要不断走路。对邓刚写的那篇最有共鸣。这里的作者,各个文化领域的精英,近一半都成为了美籍华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言外折射出更多

  ●质量参差不齐

  《七十年代》读后感(一):看了通宵

  对三联主编朱伟很是惊讶

  他的七十年代像是一段不算太差的的军训

  这样写一日百篇也可啊

  丹青依旧是我所爱

  还这么骂人

  骂人都骂得那么好看

  《七十年代》读后感(二):我的00年代比起来什么都不是,悲哀

  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他们是不幸而又是幸运的,难道不是吗?压抑的社会大背景下,暗流涌动的思想,更让人激情迸发,贫瘠的物质条件,更让人发奋,美丽的四川农村,让我神往,与他们比起来,我的00年代什么都不是,真是悲哀。

  《七十年代》读后感(三):狭义的七十年代

  由这样一群人,构成七十年代这本书,实在太狭义了,感觉这些人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状态都很相似,也许叫七十年代的知识份子更贴切。

  。。。。。。。。。。。。。。。。。。。。。。。

  。。。。。。。。。。。。。。。。。。。。。。。。。。。。。。。。。。。。。。。。。。。

  为什么要规定字数,真是一个bug.

  《七十年代》读后感(四):别样青春的记忆

  比较喜欢的几篇:

  陈丹青的《幸亏年轻》;

  张郎郎的《宁静的地平线》;

  翟永明的《青春无奈》;

  王安忆的《魏庄》。

  “晋美(阿沛.阿旺.晋美的儿子)后来念了民族学研究生,但现在美国,据说帮达赖做事。有人说,他若不出国,可做西藏社科院院长。”

  《七十年代》读后感(五):无奈的年代

  七十年代中只看过阎连科几个人的七十年代,我看阎连科的看的泪流满面,我佩服搬砖半夜回家还坚持写自己心里的那部小说,脑海里看到七十年代四个字就会想到半夜在被窝里写小说的阎,最后这部写了2年的小说被他妈当柴火烧了,看了觉得好笑又觉得心酸。那个年代的农村让我泪流满面是因为这些文字中所说的故事,在我小时候就听爸妈讲过好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