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经典观后感有感
《志愿者》是一部由潘安子执导,佟大为 / 杨若兮 / 冯鹏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志愿者》精选点评:
●朴实的感动
●里面的歌都不错,也算是小河淌水的一个不错的版本。
●照规矩,国产电影加一颗星。感觉结尾有点仓促,也许是因为太突然?原声音乐还不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这部片子让我对佟大为有了些喜欢,因为他在影片后半部分,那种清澈的眼神感动了我,在饯别时看着杨若兮时的眼神,黑色的瞳仁中闪烁着光芒,仿佛诉说着什么,我觉得不像以前那种奶油的感觉了。还有可爱的孩子们,美丽的风光,动人的《放飞》和孩子们的天籁之声,如此纯净、明媚。
●志愿者,外在看来是帮助他人,其实帮助的是自己。
●挫版放牛班的春天
●刚开始还是带着剧情审判的眼光去看这部电影的,但看着看着就真的被感动了!放飞很好听,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去营造一个奇迹!我是一个伪志愿者,但我会努力的,因为志愿者在我眼中是世界上最崇高的事业!
●小河淌水 如清泉洗涤人心
●多年没有走进电影院的我,再次走入电影院后,被这场电影所折服。推荐大家去看。
●培训的时候放给我们看的~~看到名字还以为会是部无聊的主旋律电影,没想到挺不错的,音乐很好听,也没有刻意煽情,但是还是被感动了~~
《志愿者》观后感(一):七十分之一生命
从大学开始就一直热衷于做各种志愿者~~进入社会,这种机会似乎少之又少~~
肖然遵循内心放弃了一切;我们,有的没他多,何必害怕失去;青春,需要冲动与任性,需要跟着内心走~~
《志愿者》观后感(二):细节一二
肖然放弃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换来的是晚上睡觉的安稳。
这个电影给我更多震动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那些并不起眼的细节:那首一遍遍被唱出的民歌“大理三月好风光”、永远是拉长了声音念课文的小学生、乡亲们为上学的孩子们准备在路旁解渴的公用水壶、志愿者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给外出务工的家长讲劳动法、自己用电烙铁焊出来的自行车发电照明灯、乡亲们结婚时新娘穿着当地的民族服装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
无需多言,不管这部电影其它方面好或者差,有这些鲜活生动的画面和轻柔空灵的声音,这个下午已经足以让我铭记。
《志愿者》观后感(三):干吗不去支教呢
喜欢这部清新的电影。
片中的大理风光真是壮丽,不知现实中是否大理就是这样的美丽,美在自然,美在与世隔绝。如果我年轻,我想我也应该去支教一两年,去大理那样的地方,去新疆那样的地方,去西藏那样的地方。
喜欢整个片子的含蓄与真诚。那三个创可贴,是那样的含蓄与真诚。
还有那首《小河淌水》,《大理好风光》,真是好听呀,国产片子有这样的民族风味的好音乐,真是少见。
关于韩秋霞的出山与回去,这个情节其实并不是真正让人震撼的,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关于状态。在山外,通讯发达,条件优越,人确是睡不着觉,而到了这山里,真正的身心到了一种自然状态。
在都市里,怎样才能有这样的自然状态呢?
没有喧嚣,没有人际关系的过度纷争,也许我喜欢这部片子,只是想要获得一会间的逃避与憩息。
可是不知道这样的好片子却没有公开发行。
《志愿者》观后感(四):七十分之一的幸福 ——观电影《志愿者》有感
清亮的歌声,伴着明媚的大理风光和孩子们的笑脸,影片结束了,可我激动的心情还是不能平复。这次,我真的感动了,不是因为说教,不是因为明星,不是因为爱情,不是因为曲折的情节,只为了那志愿者们眼底的清澈明亮,那“七十分之一”的幸福,那些真心的付出,那些美好的心灵!
这部影片可谈的地方很多,我想从它的音乐谈起。
这是一部由音乐串起的影片。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演员表第一个名字:佟大为饰演的肖然。他的身份:资深音乐人。一出场,就给送来自创曲谱的青年一个下马威:把曲谱一揉塞进袋里,让人家去修好厕所再谈。那人答应了之后,他一笑,安排他当助理。傲气的人!却也聪明。
曲谱是个重要的伏笔,后面再谈。
肖然带明星去大理“支教”,其实是“作秀”。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明星被孩子的虫子吓得尖叫;肖然因路断了留下了,被泥石流和失眠折磨得狼狈不堪,无奈下接受了校长以教唱歌换安眠药的条件。目标是:让孩子在大理歌唱比赛中拿奖!
片中轻快诙谐的纯音乐,穿插在这些剧情中,把肖然刚到当地的尴尬和狼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莞尔:谁让你们不诚心来着!
肖然漫不经心地歪着脖子,教孩子唱起了《老鼠爱大米》,整齐划一地摇头晃脑。校长的脸色越来越差,说这不是孩子该唱的歌,不给他安眠药,肖然硬抢,给早已来此支教的女老师——何老师看见了,一拳让肖然挂了彩,孩子们笑开了。诙谐的配乐再次响起。无辜的肖然啊!谁叫你不认真教?
《小河淌水》的琴声在肖然指尖流淌着,学生们如痴如醉地听着。肖然用心填上了歌词,《大理三月好风光》应运而生。在肖然的指导下,孩子们的歌声从生涩到纯熟,从教室里唱到白塔下、小溪旁,清澈动人的歌声,让肖然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肖然在夜晚练琴、写歌,他是如此的乐此不疲,因为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给了他动力和灵感!
小河淌水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越来越欢快流畅,也表现了肖然快乐的心情和源源不断的灵感。
他发现魏秋霞的歌唱天赋,一曲《小河淌水》恍若空谷中的天籁,纯净和透明。为了让她的歌声被更多人听到,也为了让她外出打工的父亲早日回来和她团聚,肖然带她回城市发展,却被利欲熏心的老板利用,要给她打对声带有害的针,肖然把拳头对准了老板,毅然带秋霞回到了家乡,继续他的支教!
此时,《放飞》的歌声响起,原来用的就是那个青年给的曲谱,一个爱写诗的支教老师的歌词。
一张纸不知道,到底天有多高
那苍白的一张脸 写满了无聊
这不就是从前的肖然、都市中迷失的人们吗?
用我生命七十分之一 营造一个奇迹
用你轻狂的羽翼 翱翔在这天地
你展翅去飞呀 飞呀 飞到天涯海角
你将会知道 知道 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飞翔忘记了停靠 和蓝天尽情拥抱
蓝天近在你怀里 不再显得清高
这绚烂的生命 不该过得潦草
高亢的歌声,动感的旋律,肖然带着孩子飞向了希望的天空,心灵变得纯净而满足。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参与志愿活动,在带给别人希望、快乐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