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读后感摘抄
《编译原理》是一本由Alfred V. Aho / Monica S.Lam / 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6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译原理》精选点评:
●同SICP,一入本书深似海,从此迷思是常客。 既然都入坑了,既然读了思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虽然心中引入了比读之前还多的问题,好奇心快被疲倦感压住了,但是但是但是!!不读完,不形成一个关于整体的思维实在是可惜。 好在Alho老师的课程主页每年都更,可以作为航行的灯塔。 P.S 额外收获Bjarne Stroustrup的在哥大的讲座。
●勉强看完了前8章,太耗脑细胞了
●马马虎虎学完……
●龙书
●永远都只看到语法分析,这回要往前推进
●其实我搅得这本书讲的不咋地,就一本教科书而言(当然你可以说不是,但那些夸这本书的人貌似好多第一遍看此书是当教科书看的),不能让看的读者快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能算是好书,纵使其本身的理论可能很难讲很高深,但所谓好书都能化繁为简去糟取精.
●不求甚解的看了前九章~
●龙书,但是太厚,估计要半年消化
●这本书建立了计算机科学的体系,第一章讲解了程序语言和编译器的关联,编译器决定了程序语言语法,很多特有的计算机术语都是在讲清楚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根本。没有硬件层的和编译原理层面的讲解,那么学习程序编程仅仅是记忆。关键词:技术,实现,优化。数学方程公式的静态和算法的动态之间的平衡与折衷。编译原理本质是文本分析自然语言为分析对象,有两种方式一种古典的排列自动机,现代则是概率式
●翻译堪忧……
《编译原理》读后感(一):我对这书真是又爱又恨
1.中文版名词和定义部分如果翻译不了能不能不要强译成中文了?
2.现在市面上唯一能买到的英文版是机工的那本,小本也不见得便携多少,价格没下来,字小了一号,尼玛看几页我眼睛都疼出翔了,希望人民邮电的版本再印,或者干脆印成A4的啊!
《编译原理》读后感(二):刚开始看龙书,看的一头雾水啊!
已经工作1年多了,大学没学编译原理,
刚开始看龙书,看的一头雾水啊!
高手们有没有指点下的?
好多基础东西都忘记了,java/C ,现在看的都是血泪史啊!
《编译原理》读后感(三):建议看英文版
个人觉得中文翻译有些问题,倒不如看原版反而觉得某些概念更为清晰,看完了前七章,觉得对编程语言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读完这本书大家可以试着写一个有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计算器,算是对知识的一种运用吧!你不一定要去做编译器,但是最好对编译器的运行机制和原理有个了解,那样在面对编程语言的时候你会知其然又会知其如何然!
《编译原理》读后感(四):好书
是本学期的课程,因为用的这个教材,但是想说,确实一个学期也没能把它学通,对我来说比较难,因为平时也还有其他很多事,没能钻进去。但是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主要是理论上的东西,没能够实践,等吧这个学完了也要尝试实践,否则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编译原理》读后感(五):小心阅读
这诚然是一本好书。
但是翻译的的着实费解又晦涩。
事实上不是因为原文难懂,而是翻译的时候,译者很多地方没有按照中文的阅读习惯来翻译。
如果把原文拿来对照,当真是极好的。
其实,我很想说有很多地方翻译错了,但是忽然又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汉语理解能力太差了,所以茫然了。
总之,是可以翻的更好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