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亚财政》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亚财政》读后感100字

2020-09-28 19: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亚财政》读后感100字

  《亚财政》是一本由洪振快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财政》精选点评:

  ●说的是近代正式税收以外的另一个苛捐杂税系统,其实和吴思的书很像,也是没有说透,在阐述这一现象的时候,还没有更加深入更加明晰的思考。

  ●赤裸裸的送礼学。

  ●借鉴了别人的成果要说明

  ●很生动,很真实。

  ●鸦片战争的起因:(

  ●窥一斑而见全豹,看看亚财政,才知今日为何这么多人想去做公务员

  ●觉得比吴思说得透彻。

  ●用经济分析中国官场。值得阅读。

  ●(T)亡,百姓苦,兴,百姓更苦

  ●法定税率之外无法言明的税外负担是驱使这个国家王朝不断更迭下去的秘密。

  《亚财政》读后感(一):我该说什么

  作为一个如此年轻如此幼稚的初二在校学生,我该说什么……

  Ⅰ.本人对财经没有任何兴趣,看到财经方面的新闻、节目,我直接换台,宁愿看湖南台一小时棒子剧也不愿看上海第一财经或者湖北卫视的半分钟股票节目……(尽管我妈天天唠做财经的最赚钱,什么我要接我吧地班管理他那个令我作呕的大工厂……)

  Ⅱ.本人目前就读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主要的学业是英语和法语——将来不是做翻译就是做口译什么的……可能和经济没什么大的联系。

  且慢

  我终于找到一点经济和我的关系了……

  Ⅰ.金融危机之前,我要买个itouch直接可以买,现在要等个一个月……流泪-_-!

  Ⅱ.我的老师好像说——金融危机之前,他一星期可以做3次口译,赚个四五千的,但金融危机后,似乎少了一些……

  你说我到底汗不汗……

  虽然是评论这本书的,但你看我实在掰不出什么个所以然,在下愚笨,实在难以领悟中国种种的制度漏洞……看来我的未来还是掌握在各位金融家手中啊……大家多加包含啊。

  说了那么多废话,浪费了大家那么多时间

  只能说声——

  ————————————————————————拜拜……

  《亚财政》读后感(二):人之初,性什么?

  人之初,性本廉啊,还是人之初,性本贪啊。为什么要穷究这些呢?查到根子了,好来对症下药治治满朝的贪吏啊。雍正爷在这个命题上是做出了大胆的探索的。

  一招,叫“养廉银”(P54),用今天的文话讲叫高薪养廉,用今天的白话讲叫公务员的工资也该涨涨了。这招的理论依据当是人之初,性本廉。只是后来叫社会中那些大款们给熏陶坏了,才不得不“见贤而思齐之”,慢慢学得贪腐。现在朕给你们把收入找齐点,不让你们受大款们的招摇,爱卿们当共图君国大业了吧。

  另一招,叫“会考府”制度(P99),是今天国家审计署的圭臬。这招的理论依据当是人之初,性本贪。你们这帮狗奴才,就是改不了吃屎的习性。别怪朕大行审计风暴了,只有严厉监管住这些狗性,众爱卿才能齐心为国办出来人事来啊。

  这所以说雍正爷的探索是大胆的,是他在还没考证明白那个大问号该以何为答的情况下就来了个双风贯耳两头堵,管你生下来性XX,朕都给你管上了。可惜的是,天不随人愿,就是天子之愿也不能给个面子,无论是“养廉银”制度还是“会考府”制度,都以财政上的惨败告终。一个是拿肉包子打狗赔了金银还徒添笑柄,一个是成了多个衙门多道槛黑钱还得送双份。事至此,雍正爷做何感想呢?洪兄没好意思写出来,那是给天子笔下留德。不过雍正爷的两大发明探索留传至今绵绵不绝,且一如既往的两头哪也堵不住,又谁说不是大功德一件呢。

  其实众爱卿生下来性XX怎么样都没关系,但是人有五官六欲七情也,到了这个社会上是清是浊还不是大伙说了算的?什么样的制度决定了什么样的生存法则。人民公仆老当孺子牛?牛也要告你们虐待动物呢。举个现在的例子:看报上说有个小区里众人一致要倡廉,把个物业公司横过来竖过去查了个底朝天。结果第二天,物业公司一声“公仆不伺候了”,全体撤离,把个小区变成了猪笼寨,大家才知道要以后倡廉就得做好什么样的物质准备,还得是相当长期地。报上还说有个小区多少年了压根就从来没进过物业公司,灯坏了水堵人连个帮忙的人都没处找。一打听,小区维修基金凑不够数。难怪了,那人家还来干啥哟,光受你们“会考”来啊?

  所以现在选择题就这样,别瞎琢磨人之初性什么了,想要当主子的,上市场挑公仆去,随行就市,出多少钱就有多少份力气。雍正爷九五之尊都忍了,你们还有什么好嚎的?大家不想找别扭的,还是看着给吧。当然,同时心里咒骂万千次这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

  《亚财政》读后感(三):拼命读书为哪般?

  书的名字很奇特,只听说过亚健康,那是一种即将生病,但又没有要去看医生的状态,那么亚财政是否可以理解成,财政尚好,些许腐败,不至于崩溃的状况呢?刚看到本书的时候,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这样的。

  翻了几页,开始认真阅读。里面有非常强悍的文字,我只看到一点,那就是原来当官有这么多好处啊。

  工资高已经不错了,还有诸多的隐性福利,且福利具有可延展性,即一人得道,全家升天。书中写到:因受贿而被判刑的安徽林业厅原厅长唐怀民,在其任安徽濉溪县县委书记的1995年夏天,曾与记者谈起他的“唐百万”的绰号,唐怀民说:“我也知道有群众私底下叫我‘唐百万’。到了我这位置,想不成百万都没办法。”他举了个例子:逢年过节,下面干部来我家,我总不能把他撵出去吧?来看我他总不能空着手吧?这么多乡镇、单位,一年10万20万也没什么奇怪的。在大清帝国,县委书记也就是相当于县令吧,一个县令一年得个一二千两银子的“隐性福利”是不难的,而他们的工资(薪俸)不过是几十两银子,加上几百两的养廉银,也远远比不上能得的“隐性福利”多,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300元RMB,那么~~各位看官自己可以算算。看来是当官害了唐百万,突然想起以前有位朋友,以前在厦门人行供职,远华案前离开那里,到其他商业银行当小官去了。远华案发后,他拍拍胸口说,好在离开了。我想他的意思是,如果不离开,他是否能幸免,他自己也不知道吧?所以,这个贪,是集体行为,由不得你。

  我是个当家长的人,普通百姓一个,没有当过官,和官沾边的职务都没有,平时拼命逼着孩子读书,无外乎是想孩子以后可以有个好工作,没想他可以去当官,即使是当官,也没可能当很大的官,但是也不能当焦裕禄式的苦官,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就好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了。

  但可是,还是要去读书,至少可以减轻当官的给你的伤害,因为他们有合法伤害权,为了保护自己,只好读书,躲是躲不了的。换算在单位里,哪个单位都有几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物,他们行使的就是这所谓的合法伤害权。大家都只能无语,惹不起啊,只好进行沟通。而这沟通就包括了诸多的含义了。

  财富和政治就是这样联系上了。又想起一个孩子的笑话。和儿子商定,每周发零用钱5块,但是他必须每次使用后记账,使用前要向我询问是否可买那件物品。几周后,儿子恼怒,说,你给我了钱,可是我也不能随便用,是吧?我说是。儿子半响不说话,然后说出一句:原来有钱是不行的,最主要还要有权力。儿子说这话的时候,7岁。哈哈。与本文的意思暗合啊,有权就会有钱,而有钱如果没有权,那是没有用的。我在和孩子的财政关系中,充当了一个官吏的角色。

  当然,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强悍,和作者自由撰稿人有关吧,史料也叫详实,读的时候经常会笑起来,即使不把它当成一本历史或财政的书来看,消遣着看也不错。

  《亚财政》读后感(四):中国经济学就是研究政治、权力如何影响自由市场的政治经济学

  我先读了《潜规则》和《血酬定律》,然后又买了《隐蔽的秩序》简单了翻看了几篇文章。

  接着读了《逆淘汰》,明白了岳飞被杀和朱镕基总理一届就下台的原因。3年之后,读了吴思的大学同学李亚平著的《帝国政界往事:1127年大宋实录》,才明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下,岳飞必须死!,虽然他死得很冤。

  后来读了《隐权力》,发现人际关系网是很强的权力金字塔的替代品,关系成为隐性权力,或者说关系依附于权力,从而分享到了部分权力,使得【与一把手有关系的身边人可以凌驾于二把手、三把手的权力之上】。

  而后阅读《灰章程》和《灰色生存》不禁对中国那些白纸黑字规则的形同虚设而感到可笑可叹,可悲可耻,令人心痛如割。

  之前读的《我想重新谈谈历史》是对这些道理的总结和归纳,具有很高的历史穿透力。

  前天读了《帝国的惆怅》,又买了《帝国的终结》发现易老师比谁都清楚腐败的合情性。

  现在读了《亚财政》,才明白模糊不清的陋规、奉仪、门包是激怒欧洲企业家、冒险家和英国议会政治家与经济学家的关键因素。

  吴思、程万军、吴钩、宗承灏、易中天、洪振快都是这其中的行家,他们洞察幽微,通晓一切,从历史文献中拨开历史现象的迷雾,从古人的文字记录里发觉问题的所在,为经济学中关于『中国社会利益的获得与分配问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把暗示、威胁、勒索、伤害、赐福说得明明白白,将明规则与潜规则(暗)、正淘汰与逆淘汰、显权力和隐权力、黑灰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真与假、虚和实的辩证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

  总结:

  1.《潜规则》《灰色生存》《灰章程》为同一系列,主要讲东亚国家(中日朝韩东南亚)一只看得见的手——权力,如何决定资源配置的最高自然法则。同时揭示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利己主义“思想。

  2.《隐权力》主要讲人际关系可以改变权力,通过和一号当权者的人情关系在实际上对权力进行重新分配。

  3.《亚财政》补充了《潜规则》没说清没说透的问题,是计算历史学、计算历史经济学的深化和发展。

  4.《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虽然在说历史,但处处都诉说人际关系、权力和利益转移的问题。

  5.《逆淘汰》是对重义轻利、集体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巨大讽刺,主要讲中国官场的人事制度弊病。

  6.《血酬定律》主要讲劳动和回报之间的关系。血汗人命皆有定价,是中国版的《一切皆有价(商品·生命·幸福·工作·女性·未来·免费·文化)》

  7.《我想重新谈谈历史》是对本文中所有书的归纳总结,吴思不愧为中国传统社会下,新中国成立之后【计算历史经济学的鼻祖】,我们甚至可以说:“吴思重新发明了历史。”他的文字高度概括,他的分析洞察入微,其思想之深邃,内容之抽象,语言之简练,分析之精辟令人叹为观止。没有历史基础的人读不了,没有历史功底的人读不下去。但一旦能够啃下来,可以极大提升我们的世界观,培养你对制度变迁、经济理论、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亚财政》读后感(五):中国历史弈局其实并不复杂

  《亚财政——非正式财政与中国历史弈局》 洪振快著 新星出版社

  如何使庞大的官僚集团当好自己的奴才(现代概念叫政治代理人),又避免其带来的沉疴,是历代君王一直无法释怀的心病,难倒了众多雄才大略的英雄。明朝朱元璋,在历史上首次推行颇具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制度设计与改革,编订《醒贪简要录》,苦口婆心劝官员们道:“四民之中,士最为贵,农最为劳。今居官者,不念吾民之艰,至有剥削而虐害之,无仁心甚矣”,却收效甚微。明朝官吏们哭穷的多,后世史家对此颇多同情。实际上,其待遇还是按照一官员养五口人的待遇给的,并不薄。朱氏家族胡萝卜不行,换着上大棒,明代复活了大量古代肉刑,连枷号、剥皮也被用来对付官员,至于东、西厂、锦衣卫,更使官吏们闻风丧胆。后世至天朝,先帝英明,其意图借助底层民众力量摧毁庞大的官僚集团,无奈亦未果先终。

  为何官僚集团如此经久不衰?概因来自国家的权力要到达每个臣民,皆需要一个中继站——作为普天下一切财产的名义所有者,皇帝无法与每一个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亦无法插手每一个小作坊。用肉唐僧的话而言,在欧洲,这个中继站就是贵族阶层;而在中国,这个则是庞大的官僚系统,这正是官僚集团经久不衰的原因。历代仁政善举,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之说,其实并非皇帝给百姓的画饼,其多半是有真凭实据的。然而皇帝的号令出得了紫禁城,能否出北京城就成了疑问,最后历代多因底层的揭竿而起而终结。照“血酬定律”,此时百姓的命价其实已价值无多。这是谁的罪过?皇帝是好的,“经”还是被底下的官僚们给念歪了。歪在哪里呢?问题还是出在皇帝选定的代理人出了问题,即所谓官僚集团有所谓潜规则的弊端。针对此潜规则,《亚财政》一书针对性地提出了“亚财政”这一概念。“亚财政”,是指那种亚生于国家正式财政制度而又不被国家正式认可的正式制度,只是亚财政更多地把意义侧重在政府官员及其所奉行的财政制度方面,潜规则所涉及面则更广。此种财政制度,外在表现即为文官系统的低效、夹杂私心(以权谋私),将压榨来的财富进行一种非生产性消费。中国隋唐科举制度施行以来,其所选拔的文官系统,均为通过科举制度模子的人,其所器重的不外乎符合学术正统的语录典籍、诗词书画等,在这些领域内的精力投入与财富消耗,都无法转变为现实的科技进步,也无法带来足以改变社会面貌的生产力与生产工具的改进。

  官僚集团的私心会导致以权谋私,腐化则会带来更多的弊端,比如社会福利的负帕累托改进,遂历代常出现“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之状。对于希望上下一致,利益均沾,采取集体行动以增加其收入的官僚集团来说,他们不会关心社会总收益的下降或公共损失,因而官僚集团的活动不是增加社会总福利,而是减少社会总福利,他们在争得自己那一小块蛋糕的同时,却糟蹋了更多的本可以赈济百姓的救命粮。其实他们自身所得不多,但所败坏的社会财富则甚多,这一现象,被人喻为官僚集团的“抢瓷器”之状。在此方面研究颇有建树的美国学者奥尔森在其名著《国家兴衰探源》里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此正是中国古代官僚集团行为的概况。由于这个集团的利益具有排他性,阻碍了技术进步、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降低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报酬,而提高了利用法律、政治与官僚主义进行讨价还价等活动的报酬;它还提高了社会交易成本而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  

  当官僚集团挟持了整个国家的利益,并且规定了要想改变身处底层命运的途径时,对普通百姓来说,除了同流实则出路无多。至此,整个国家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正因为此私心,中国民间几乎形不成有效的财富积累,业已形成的积累,也无足以支撑社会的改变。如此下来,这种低积累、低投资的局面,持续了二千多年,终至于社会的长期停顿。

  《亚财政》一书,还有一个内容上的亮点:从一个“亚财政”引发的视角,独到地解释了鸦片战争的起源:海关的“亚财政”——即海关官员针对英国贸易商船索要的繁重而无法忍受的苛捐杂税,也成为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一般人会以为这是一个很主观臆断的结论,从作者的考据看来,作为一种假说的可信度也很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