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100字

2020-09-28 19: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100字

  《松尾芭蕉散文》是一本由(日)松尾芭蕉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松尾芭蕉散文》精选点评:

  ●殘菊十六夜 誰人有深趣? 【这句好传神!!!

  ●2009年2月5日 上海静安区图书馆。译的俳句文辞平平,又经常出现“相邀去赏雪,哪怕跌断脚。”(纪行.日记编 笈之小文 P19)“待我两棵武隈松,情深胜过三月樱”(纪行.日记编 奥州小道,P44)这类对仗不通的。只有数句可读,如:“雾雨藏富士,妙在不见中。”(纪行.日记编 野曝纪行,P2);“老大还故里,岁暮游子泣。”(纪行.日记编 笈之小文,P20)我觉得日文虽然受汉语影响甚深,但俳句还应译得有日本风味才佳,太像古诗体,不如闲说话。假如硬要按中国古诗体译,上面的例子可调整顺序为“老大还故里,游子泣岁暮”

  ●还是先熟读唐诗三百首吧。

  ●绿叶满山翠,日光遍地明

  ●忙中偷闲念俳句

  ●夏天才想看的书,依依不舍的书

  ●苍凉平实。松岛堪比西湖美。

  ●2009.1.26购入.

  ●笔致冲淡,水一样地若过若存,有些文人意趣是起共鸣的,可是我们自己的传统里不是有更多么?与其读芭蕉,不如去读晚明小品吧。

  ●分是打给译本的,翻得其实不坏,但看不出多少兴味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一):知名的俳人,迟到的俳句

  很早就知道松尾芭蕉。喜欢他的名字。芭蕉,很绿意的名字。

  书刚买到,不是太习惯陈德文先生的翻译。俳句以前读的是周作人的点滴译文,多为口语化散文化的译句;现在陈德文翻译的有点诗歌体,因为阅读惯性吧,一时接受不过来,对俳句的意在言外还不能很好的体会!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二):你为我焚火煮水,我为你团雪作球

  译的俳句文辞平平,又经常出现“相邀去赏雪,哪怕跌断脚。”(纪行.日记编 笈之小文 P19)“待我两棵武隈松,情深胜过三月樱”(纪行.日记编 奥州小道,P44)这类对仗不通的。只有数句可读,如:“雾雨藏富士,妙在不见中。”(纪行.日记编 野曝纪行,P2);“老大还故里,岁暮游子泣。”(纪行.日记编 笈之小文,P20)我觉得日文虽然受汉语影响甚深,但俳句还应译得有日本风味才佳,太像古诗体,不如闲说话。假如硬要按中国古诗体译,上面的例子可调整顺序为“老大还故里,游子泣岁暮”才更工整。

  个别句子译得好,如:旅夜饱睡,于黑暗中动身向海边而行。(纪行.日记编 野曝纪行,P8)那和松尾芭蕉原文写得形象且有画面感当然也有关系。译者所谓的“采用文白兼备的译语”,很多时候读起来非常不畅顺自然,特别是《更科纪行》(P29-30)。

  有的文字翻译更莫名其妙地好笑,如“上下五人共卧一顶蚊帐中,拥挤难眠。”(纪行.日记编 嵯峨日记,P69)还有“敲打衣砧给我听吧,和尚的妻子啊!”(纪行.日记编 野曝纪行,P6;俳文编 二十 《打砧》辞,P100)“你为我焚火煮水,我为你团雪作球”(俳文编 三十一 团雪,P112)这个大概纯属我主观偏见或者思想邪恶。

  备注多,认真。即使如译者所述,日本小学馆1999年4月出版的《松尾芭蕉集》第二卷原文有关中日文史典故的说明与注释已颇详密。(译者前言,P9)能较仔细完整地移译出来,而且“引用典籍的部分全部查对了原始资料”(译者前言,P10)态度也是近年来少见的。

  手头没有原著原文,无法更详尽地比对,我怀疑“本是寂寥二人旅,笠上露水黯然消”(俳文编 八十 《寂寥》辞,P165)和“当初‘同行二人笠’,从今霜冷文字消”(纪行.日记编 奥州小道,P61)是同一俳句的两种译法,但也暂时无从确认。

  念在译事不易,估且给三颗星。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三):胡思乱想想到的 沉睡大梦梦中的 芭蕉师父

  三重县伊贺上野的芭蕉师傅,那一天刚好路过这一尾细瘦的清泉。在这异国的行脚,一面是快乐,一边也是疲劳呢。芭蕉师傅停下脚步,摘下他的竹笠,跪在泉水边一块深嵌进泥土的石头上,俯下脸庞,很轻柔地用双手捧了两口泉水,送到略觉干涩的嘴巴里……好甜哦。

  他望着漾动的泉水里自己的面孔,不禁心里生出几丝怅惘。呆了一会儿,他戴上竹笠,整理了一下衣襟,紧了紧草鞋上方颇为松散的绑腿,便又往前走去。他不知道路在哪里,只便往自己喜欢的景致那边走去……

  这一尾泉在这方流淌叮咚,大概有一千年了吧。

  芭蕉师傅是第一个见到这泉的人。那已经是三百多年前了哦。真久远呀……

  三百多年来,泉继续着自己的叮咚叮咚……

  这是一尾很纤细的泉水。在接近山顶的地方,一个古冢旁边,有几颗不大的石头筑成了细巧洞穴,洞穴里有一个很浅很小的小水洼儿,泉水就是从那里流下来。山势很陡急,泉水顺着山势往下流淌,不断地会跌跌落落,一忽儿击出一抹儿小水潭,一忽儿连成一挂不足三尺的小瀑布,总之,流到芭蕉师傅饮水照影那里的时候,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水潭,多少个瀑布了哩!只是,不管如何艰苦,如何跌得疼痛,这尾柔弱的泉,从来都这样流淌着,没有一天断流过。

  泉一直蜿蜒婉转在浓密无比的树荫下。仿佛一千多年来,应该是没有见过阳光。大概,他不知道阳光是什么模样?真是一尾可怜的泉唷!

  风信子花凋落之后第一个夜晚,风很大雨很急,泉水咕咚咕咚不断往下汹涌着,水势不可一世地大……山泥给雨冲得松软无比;一棵陪伴了泉有一千三百多年的老香樟树,实在经不起风雨的磨折,轰然倒在泉的上方,在窄窄的泉上架起了一座又长又宽的桥。

  风雨一直放肆到第二天黄昏之前。山里仿佛变成了水的世界,樟树的叶子上,槐树的叶子上,都串串滴落着水晶般透明的雨珠儿;车前草的花柱儿上,雨滴不情愿地裹在蜘蛛网里,甩也甩不干。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模样……

  泉的水流渐渐平静缓慢下来,虽然不如往昔的清脆悠扬,但是含含糊糊也有一番新的风致。

  在松尾芭蕉师傅饮水照影的地方,突然现出一道清新优雅的霞光。原来一千三百年来,那棵老香樟树,刚好挡住了朝阳与夕阳。

  泉,笑眯眯地望着那一抹彩霞,温柔地让霞光把泉水染成俏丽缤纷的颜色……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四):我读俳句之松尾芭蕉

  我喜欢的一些俳句,在这里——来自松尾芭蕉。

  暖帘之内 可爱北堂梅。

  无人探春来,镜里梅自开。

  寂静呀,蝉声渗入岩石。

  朝露湿瓜泥,黑汚而冷冽。

  俳句是,对沉浸中国古诗日久的人来说,会觉得它清浅如儿语,禅意有余、诗意不足;应该放下这种文化骄傲感,越过固有的诗歌印象,谦逊一点,来读俳句。

  这样,豁然开朗,俳句原来是未有诗之前的诗,短小、精悍,专注于瞬间事物,不铺排、不雕琢,它的余韵,如果形诸文字,那才是诗。这就是俳句的珍贵之处,它着意于转瞬即逝的状态,如卷须上的朝露,透明而易逝;如一声磬响,之后又静寂如常。万物都会消失,俳句是为了留住事物的消失,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它简短,破空而来,倏忽即逝,与它描摹的事物之美相呼应,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代替——引导读者进入想象空间,它转身退场,让你自己的心神放开,去联想去体会。

  俳句,是最有时间感的诗歌形式,“一沙一天堂,一花一菩提”,从一朵花的荣衰窥见宇宙之变迁,体现“纳须弥入芥子”的佛教宇宙观,更体现禅宗静观内省的精神。

  俳句又称俳谐,日文形式上只有一句,但一定要有“五--七--五”的调式,共十七个音。 日文是复音文字而中文是单音文字。常见的中文翻译,都是翻译成整齐的七字句或五字句,这样的形式主义译法,实在是个陷阱——读这样的俳句,乍一看,就是写坏了的中文五言、七言呀,平仄、韵律都不对,意象也奇怪,顶多就是竹枝词的水平。

  其实,这是译者没有深刻理解俳句,以至于以形害意了。倒是老一辈翻译家林林,青年时留学日本,与民俗学家钟敬文是同窗,他在八十年代初翻译的俳句,才是形神兼备的佳作,我喜欢的松尾芭蕉俳句,皆出自他手。

  他并不排斥五字句或七字句,比如他的“无人探春来,镜里梅自开”“六月岚山云遮峰。”但他更能根据俳句内涵,选择不同形式,自由体或五字/七字体,长短句,都可用。这样才准确传达俳句的神韵。

  比如“静寂呀,蝉声渗入岩石。”与“四周多岑寂,蝉声入岩石”(陈德文译)相比,自有一种活泼灵动的意味。“瀑水滔滔下,山花纷纷落”(陈译)与“棣棠落花簌簌,可是激湍漉漉?”(林译),后者更跌宕、更兼具声音与动态。

  芭蕉的名句是——“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还是“寂静一古池,蛙入扑通响。”?我青睐前者,不以辞害意,直白而意深,前者传达得更准确。

  芭蕉一生热爱旅行——近年也有人考证他是一名忍者,旅行只是他为主公送情报而掩人耳目的说法——除俳句之外,他还有许多旅行纪要文字,如有名的《奥州小道》,陈德文译来,文白兼顾,雅致传神,我十分喜欢。可能是为了行文语气的美观一致,他所译旅行纪要里的俳句,都是五字句或七字句,与纪要正文(又称俳文)倒是和谐,但稍削弱了俳句本身的神韵,是为白璧微瑕的遗憾

  《松尾芭蕉散文》读后感(五):松尾芭蕉的风流

  少有爱惜着读一本书的时候,每次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但《松尾芭蕉散文》一书却让我不由放慢阅读速度,只肯在暮晚时坐在檐下,慢慢地读上几十页,用了差不多一周,方依依不舍读完此书。就象小孩舍不得一口气吃完可口的零食,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尝一口。

  五月在贵阳,哑默大师指着拉波特的《画布上的泪滴》一书告诉我:“这本书我读了十年,没读完,不是读不下去,而是感觉很好时拿起来翻几页,感觉太好了,舍不得读完。”当时不理解他的感觉,等到自己终于也碰到一本好书时,自己也自然地舍不得读完了。

  1

  “四月中旬之天空,尚残朦胧之色。短夜月雅,山野嫩叶簇簇。天欲曙而杜鹃啼。黎明自海上来。上野一带麦浪渐红,渔人宅畔芥子花开,若隐若现。”这样的文字,如何肯囫囵吞枣?

  松尾芭蕉是俳句大师,其散文不多,几乎都为游记、题辞。游记有《野曝纪行》、《鹿岛纪行》、《笈之小文》、《更科纪行》、《奥州小道》、《嵯峨日记》。松尾的文章若与中国古代大师们相比,文字粗简,不算优秀之文,远远不能与苏轼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相提并论。但是我喜欢松尾,并不因为他的文采,反而因为他不着迹于文采,只用最简洁的文字记述自己的想法、生活。中国散文容易变成卖弄文采,词章之华盖过真情实感,“文胜质则野。”这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主要问题。中国现代散文,则容易变成记事公文,“质胜文则史。”但在松尾这里,则做到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窃以为,散文的魅力不在于文采,不在于叙事,在于它透出的人生智慧。诗歌是对世界的咏唱,小说是虚构一个世界,而散文,则理解世界。要真实地喜欢上散文,要上了年轻,经历过世事沧桑之后,才明白散文妙在何处,美在何处,年轻时喜欢的散文只是文采取胜的那种,等你渐渐老去时,你会发现那种真情实感的,透出人生智慧的散文更是上品。

  2

  再说到风格,古代散文是有风格的,今天的散文是风格模糊的,我想这与出发点不同,今天的散文写出来是要发表的,发表就要有市场,要符合编辑口味,要有“卖点”,是按照商业机制来运作。个性被压在共性之下,散文本质要屈服于商业色彩。

  古代散文则不是这样,它没有稿费可言,没有读者可取悦,所以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写,去营造自己的风格。风格是“手工业时代”的事物,在“商业时代”风格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存在“伪风格”。相比之前,古典作家们的散文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今天的散文作家们,面目是模糊的,抹掉名字,分不清是谁的作品。

  在一个欲望增加的年代,很少看见那种简约、枯淡、空灵的风格,因为这类风格已经不抢眼,引不起速读时代的兴趣,所在我们的散文作家们越写越长,越写越浓,才会有余秋雨那样的长散文、大散文,因为它有卖点。试想出一本全是空灵智慧的短文章的书,会畅销吗?不会!《松尾芭蕉散文》就只印了6000册。这当然不是出版社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不允许那些农业时代的东西继续存在并畅销。

  但我喜欢松尾的风格。《〈种植茑萝〉辞》一文中如是写:“杉木氏正英游好士利休之茶道,乐居于植竹之庵。此庵不大,只可坐三四人。其庭古朴而巨石纵横。周围草木茂密。竹丛中可见茑萝缠绕。”简洁而有味。“其间,芭蕉逐渐将俳谐改成一门崭新的艺术,创立了具有娴雅、枯淡、纤细、空灵风格的蕉风俳谐……他倡导所谓‘不易流行’之说,主张作风脱离观念、情调探究事物的本质,以咏叹人生为己任。”译者前言所言甚是。

  所以我会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它是独有的,是“不易流行”的,超出了当代的复制,超出我们对散文的商业观念。

  3

  这些日子总在暮晚坐于檐下读这本书,或者暮晴,或者暮雨,每日读上数十页,心静、身轻,雨中或雨后群山作背景,正是读此书的绝妙环境。

  因为喜欢,所以摘以下片断:

  “访问某家,逢主人去庙中进香,留一老仆守庵。此时,院墙上梅花盛开。余曰:‘主人不在,但此梅花以主人之面迎我。’老仆对曰:‘不,这是邻家院墙,梅花也是邻家树木。’”(《垣穗梅》)潇洒如此!

  “余每为一睹我草庵之初雪,即使外出居于别处,一旦阴天,便急忙归家,以待初雪。如今,终于到了腊月十八日,久久盼望之初雪终于降临。”(《〈初雪〉辞》)刻意得可爱,风流得可爱!

  “尾张十藏,号越人。因生于越中之国也。以粟饭、紫薪而隐于市井中。二日作而二日游,三日作而三日游。性好酒,醉而气平。唱平家琵琶之曲。此人,我友也。”(《赠越人》)写人简洁传神如是!

  另外,此书封面、装帧、插图,皆可打满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