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樓的怪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摩天樓的怪人》是一本由島田莊司著作,皇冠文化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420元,页数:5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天樓的怪人》精选点评:
●乔蒂坐了这么多年电梯,为何停电案发当天却会记忆混乱,把坐电梯当成魔法瞬移了……玻璃窗全部破裂的诡计还是很震撼的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一读完地底王那部分,我就知道后面不会再提这件事了。那些个黯然销魂的洁,真的没反应过来是在叫厕所。
●那一声一声的“洁”叫的真让我销魂啊~~~~~~~~~~~~~~~~~~~~~~~~~~~~~
●重点是故事很好看,不然不会给四星的....三个核心诡计,读之前被泄了一个(好在被泄的是最坑的那个)。其余两个都继承了岛田后期的庞大而又不失于坑爹的风格。那个全楼玻璃一瞬间碎裂的诡计的确不错,是那种馆式物理诡计………但问题是………被猜中了……剩下那两个密室就别提了…还有一小谜团也别提了.反正又不是重点~
●有亮点有盲点有雷点有槽点......但是 这本果断不太对口! 而且身为厕所君脑残粉的我不喜欢这种厕所君基本只在最后出现像是完全为了解谜而存在似的感觉,果然还是要有始有终的参与进来才有意思,而且木有石冈在身边也好撒鼻息啊....
●又是反思战争和城市森林神马的……
●= =
●谜面太精彩,借时钟指针慢慢杀人的手法实在是毛骨悚然。强调楼顶与世隔绝可以看出在暗示楼顶有秘密,但是有微缩版中央公园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啊?而且为什么杀人全靠攀岩和机械臂啊!就算这样我也勉强可以理解,但是乔蒂的疑问明明不应该是自己怎么到一楼的,而应该是疑惑为什么电梯有电啊?
●额,剧情已经忘光了
《摩天樓的怪人》读后感(一):掌握许多物理化学知识有助于写推理小说
许多的玻璃发生爆炸,窗外不时出现的骷髅头和透明的身体,这两个诡计真的十分有趣的,但是不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是无法设计出来的。
岛田老师懂得真多。
瞬间从34楼跑到一楼的最后解答略坑,只能说当时的警察太缺乏对电梯的了解了……
许多人说书中写那段地下王国是有什么用,有的人说是纯灌水,骗稿费……哎,不懂稻田老师的良苦用心啊,其实,一是起误导读者的作用,让读者以为诡计是发生在地下的,二,书中最后也说了,我们脑子想象不到的地方住着各式各样的人(书中原话),岛田老师借书中人物之口,来表达出既然有人可以住在地底,为什么不能住在……呢?
《摩天樓的怪人》读后感(二):论“胸部很大”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930620/ 联动之XD
整本书着实冗长乏味,核心诡计完全坑爹,煽情完全吓爹,不过还是有亮点的。岛田老湿充分证明了,在与持枪歹徒英勇搏斗时,胸部很大是必要条件。
“这要感谢有丰满的胸部……”
“如果她没有丰满的胸部,就会死吗?”
“再加上有丰满的胸部”
我整个人都快丰满了……三个大男人在持枪歹徒入室杀人的关键时刻,居然能够面不改色淡定自如地谈论胸部很大之利好,让我在地铁上笑憋得我面部紧绷肌肉抽筋,看本书都能憋出内伤XD
《摩天樓的怪人》读后感(三):有一个“地下王国”的章节是用来做什么的
开始读岛田庄司是在将东野圭吾的书看到没得看的时候,第一本是《杰克的百年孤寂》,第二本是《飞鸟的玻璃鞋》,然后就是这本分为上下集的《摩天楼的怪人》。
我一边读,一边在想,这本书可真长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真相呢,当然,它的叙述方式的跳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想知道真相的焦虑感,当然,当真相出现的时候,在摩天大楼的楼顶,御手洗洁先生和“幽灵”们聊天的时候,我应该是一目十行的扫完了结局,因为我真的不想知道他是怎么杀人的了,他的机械手以及他那个已经不是人类的身体,都让我觉得这样的人,还不就是想杀谁杀谁。
会有诸多不解,包括幽灵对沙里拿斯小姐的爱恋,但我更不明白的是在上本中的“地下王国”章节是写来干什么的,在下本完全没有交代啊,写那个的意义是什么,是和之前的篇章有关联,还是给后面的章节做铺垫,我不知道,除非重新理一遍全书,要不我估计这个疑问会一直跟随着我了。
也许再多看几本,再多了解一下这么大神,我就能明白了呢。
《摩天樓的怪人》读后感(四):御手洗最差的一本没有之一,无法理解的3大疑问(剧透慎入)
岛田的中文译本,几乎全部都看过了。御手洗系列、吉敷系列和非系列作品,只要用中文译本,全部都会拿来翻看。可以说,《摩天楼》是岛田最不用心、创作最差的一本,至少是御手洗系列中最差的一本。
最差,主要体现在内容上,逻辑和硬伤bug
1、 大家共鸣的最大bug,无疑是中间那段共*产*主义者的地下宣言,地下的国王,从装扮到经历(参与一战)到个性,基本都指定为后来的建筑师奥森。到最后奥森出场那一段,我一度以为会和《异位》里插入的40s上海人鱼一样,在后面来圆谎。结果岛田大师连这一点也懒得做的,直接拿那部分换稿费;
2、 女明星明明是知道并记得乘坐货梯下到一楼的,只是不明白在停电中为什么可以到一楼、并把这认为是幽灵的召唤而已。结果在她的自我陈述中,直接模糊过去了,让读者误解以为是她连怎么去到一楼的都不明白。这有点犯推理大忌了:未能把所有条件罗列在读者面前。如果这本书足够本格,岛田敢在这插一句“现在我郑重的挑战读者”吗?估计要被读者骂死;
其他还有生存问题: 吃色拉能不能活下去、冬天有没有植物、水里是否有鱼这些;还有物理问题:蒸汽电梯能否来回、定影成像可否实现等;数学问题:顶楼面积问题等,在上述两个疑问中,都不那么重要了。
至于社会派的人文性,也许岛田老师是想尝试的,但结果太差。仅是动机,就让人感觉很不真实,这也带出我第3个疑问
3、 奥森作为在西班牙长大的美国人,为何非要去参加一战?从必要性角度,他是有一定名望建筑大师,国家不会指令这样的人必须上战场,何况那时他已经在用助手替身了,没有被动必须去战场的理由;从主动性角度,无论去之前在小船的对话,还是最后对战争的陈述,都可见他是非常痛恨和排斥战争的,而一战又不是本土受侵略的自卫战。所以,对本书影响重大的主角参与一战这个事件,完全经不起推敲。
除了动机,岛田老师似乎还想借书表达一些观点,例如shehui主义神马的,但实在生硬,而且不知所云。这一点和东野的不露痕迹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本书的主要意义,就是阐述了厕所君年轻时的经历,弥补了主角时空上的一些空白,并对其他几部书厕所所显示的一些技能做了补充。所以,如果你是岛田或厕所的忠实粉丝,建议去读一读;如果只是单纯的爱好推理,那么,还是别浪费时间了吧。
《摩天樓的怪人》读后感(五):《摩天楼的怪人》——是你让我疯狂
攀登的道路没有尽头,登山者总是不满足现有的成绩,渴望登上下一座高峰。正如摩天楼的设计师们,看到同行设计的大楼高过自己的作品,便会费尽心思让下一个作品再度超越。于是,纽约的摩天楼越盖越高,几十上百层的公寓也终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只是不知道那些住在摩天楼里的人,当他们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和脚下比蚂蚁还小的路人,会不会觉得寂寞呢?
岛田庄司作为一位全方位的推理小说家,在这部作品中再一次展示了他严谨的作风和态度。书中非常详实地介绍了纽约的摩天楼发展史,从1811年的“纽约计划”、接二连三一座高过一座的摩天楼修建,一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风格的改变。让读者在跟随解谜的同时,也上了一堂别致的建筑史课。
御手洗系列是岛田作品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读者读御手洗,都会被这个性格奇怪、行为诡异、匪夷所思的天才所吸引。御手洗独特的个人魅力,让读者在解谜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有趣的体验和乐趣。我承认我自己就是在看完《异邦骑士》之后,萌发了要看完岛田所有作品的念头和决心。而这部《摩天楼的怪人》,虽然御手洗还是那个解谜的关键人物,但不得不说他在整个故事中的戏份相当有限,最多算个小配角,人物形象非常模糊。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群像故事,从谁的角度看,谁就是主角。又或者,摩天楼才是真正的主角,无论多少人以多么怪异的方式死去,只有摩天楼始终像个“高耸入云的黑色长箱子”一般,冷冷地看着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不发一言。
20世纪初的纽约,各种新技术都投入应用。有了钢筋、蒸汽、电力,一座座摩天楼相继拔地而起,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新地标。对一件事无止尽的坚持和追求,也许已然是疯狂的表现。而建筑设计师的命运,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实现大家对高楼的期待和追求,将这种疯狂变成现实。最后的最后,已经无法分辨是摩天楼让人疯狂,还是疯狂的人在建造摩天楼了。
从推理的角度来说,这部小说的解谜并不是很给力。勉强算是密室,勉强可以接受的解答。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也没有多么强烈和令人完全信服的犯罪理由,作案方式只能用超高难度来概括。书中的乔蒂•沙利纳斯竟然到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将另一个人杀死的,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真的会一点头绪也没有吗?
东方作家以欧美文风写作,经常会给人力不从心的感觉。好在像岛田这样的大家,对文字和材料的运用都相当得心应手,让人读来完全不觉得别扭。如果不知道作者是岛田,说是欧美系推理也不会有人怀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