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第八部)读后感摘抄
《德川家康(第八部)》是一本由[日] 山冈庄八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川家康(第八部)》精选点评:
●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利政,好生听着。前者之才乃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丰臣秀赖的诞生意味着丰臣家的内部出现了裂缝,北政所和淀殿,奉行派和武将派从此成为了对立的双方,家康的机会来了~
●when people staying at the peak for a very long time, then you have to think about what is going on next. Life is always like a circle. Jiakang is a king cause he knows himself well, he knows his enemy well. He can control himself. Sancheng is a great man too cause he has the passion and he keeps working on it.
●不错
●很喜欢这套书,看了两三遍了,什么时候闲下来再细读一遍,也写写书评,咔咔
●=。=前半本写了太阁末年的一些蠢事,丰臣秀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硬伤让他在晚年尤为狼狈,德川家康则韬光养晦,或者该说是狼子野心(可惜这部书过于神化家康,把他觊觎天下的野心都美化成了神佛之意)。后半本写了德川和三成两家的势力对质,无论山冈庄八再怎么美化,德川家强硬的作风已经将其野心暴露无遗。本部中有两段武将切腹的场面,一段是“杀生”关白秀次,秀次是党争和野心的牺牲品,位高权重但资质平庸之人,迎来的必是悲惨结局;另一段是大纳言前田利家,以“武”为尊一生的男人,在死前宁可化作厉鬼也不愿对神佛屈服,为了坚持武道宁愿化为厉鬼,这也是所谓“武士”的可敬与可悲之处。
●猴子升天,三成陷入困境。家康被写成了一个大公无私却不受理解的人,似乎过于美化了。一个乱世的枭雄宅心仁厚,而以智谋闻名的三成却显得狭隘而短视,不可全信。关原即将到来
●姆 史料和公主們的戰國差好遠... 茶茶原來是陰險潑辣壞女人 江原來是苦相沉默衰女人 秀忠原來不腹黑 秀吉原來也不那麼醜惡..
●总算看到了德川家康终于开始手握天下 关白的临终感叹 恕人律己 一代枭雄丰田秀吉也最终寿终正寝 只是最后的执着还是无法摆脱世俗的小小心愿
●越发好看了。看得我做梦都是古代腔了。
《德川家康(第八部)》读后感(一):炒作此书者可恶
日本战国时代,充其量也就是县长间的纷争,而受日本游戏的影响。都以为日本战国武将有多猛。
丰臣秀吉不知量力,穷兵黩武。还被吹的多么伟大。
误导历史者,可恶。
《德川家康(第八部)》读后感(二):关于秀吉,关于日本人,关于死亡。
唉,那么一个枭雄,奉承秀吉,到了老年了反倒自我膨胀,昏庸无比了。再英雄的人物,也逃不过衰老,逃不过死亡。晚年得子,实在是悲剧的开始啊。令人叹息。
小日本地处岛国,地域狭小,必然促生向外扩张的野心,而且夜郎自大。看来,他们很早就有这个传统了。
《德川家康(第八部)》读后感(三):《德川家康》书中的女性
整部纪实小说除了3位日本历史上地位不可动摇的霸主,还有的就是他们身边一直帮助他们审时度势,为日本历史起着推波助澜一样的女主人。从信长的浓夫人、秀吉的北政所宁宁到前田利家的阿松夫人,无一不是拥有着与男人一般的智慧谋略,即便是木实、三成的阿袖,对时势的判断和处理都比很多的大名要准确和高明,对于自己肩负的使命都是咬着牙也要做,对于家族的责任更是从未放松。确实是本书不可或缺的一笔。
《德川家康(第八部)》读后感(四):秀吉归去
昨天看到第八部,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美梦被打碎,也把他一直敬重和畏惧的家康推上了历史的主座。年轻时候的意气奋发到了老的时候却把自己仅仅地束缚在了丰臣家的茧里,可悲可悲!
下午看了《南京》,丰臣秀吉侵朝后若干年日本又开始了侵略中国之路,中国人民的不幸由此展开。 日本军人在战争的残忍令人发指!
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我们应时刻铭记于心!
《德川家康(第八部)》读后感(五):秀吉已死
“没有信仰的人生,如露如梦”,虽然书中对秀吉做过各种品评,有正有负,不知怎的,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却感觉到这是山冈sama真正的评价。未免不公。秀吉以一介农夫之子,终于成长为真正结束乱世,开一片天地的人物,即便用书中不断提到的器量来评价,又岂是寻常等人。即使天下一梦继承自信长公,真正实现了她的确是秀吉。所谓三位一体中,只有秀吉在描述中给人一种所谓宵小之感,大约信长公英雄早亡,而家康终开一代太平。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