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08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是一本由狄马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热什么样的生活》精选点评

  ●非常精彩,不但思想深刻而且文笔动人

  ●确实需要这样的杂文

  ●良知

  ●热爱的另一端厌恶乃至仇视 然 那种强人所难 以我们最幸福为念的方式 还是省省 因而 对于需要的 值得去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成为一个足够分量问题摆在眼前。站在人群之中 尤其是农民身份思考批评耳熟能详的方式来讲述实在道理和浅近的真知 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月老红娘

  ●“审美同情”/

  ●掉书袋 唱反调 你真的这么牛逼吗?

  ●A

  ●善良弱者标签,因为他们没有为恶的能力

  ●杂文的核心逻辑事实,而不是华丽例证铺陈,这两者正是一个中学生作文中最缺的干货感谢狄马,让曾经是中学生的我不可逆转的睁开了眼睛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读后感(一):如果你想热爱生活,你应该读这本书

  很多人认为政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问政事。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清高,可以飘逸

  但政治从来不肯放弃人们,或迟或早你会跟遭遇

  短兵相接时候你要么有所准备,要么缴械投降。

  狄马的这本集子毫无疑问是帮你有所准备的。如果你一味的贪恋着过去以及现在的不关乎政治的生活,可是你还对未来日子有所企盼,那现在捧起这本书还不晚。

  对政治,对政治人物,对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几件事,你听惯了红色说法习惯了没有自己的角度。狄马可能让你惊奇于自己竟然对这些事情如此的无动于衷

  你可以继续什么都不做,但你最好不要继续什么都不懂。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读后感(二):为什么本书必是滞销的状态

  相比于那些畅销博客文集,本书似乎陷入滞销状态,至少从它出版至今还未有“第2次印刷”,而不久前确还能买到“第1次印刷”的“滞销货”,而且品相也不是很好——有些磨损。当然,这可能是预料之中的,正如作者调侃的那样。

  在这个“甚至罪恶也会变得乏味”的时代,这种“老实吧唧”的文论也许只适合一些不因世事青少年,而且(说实话),这种文论“风格”也显得太“八股”,甚至有点“过时”,假如没有记错的话,特像高考命题作文——引一大通论据,用一大堆修辞(当然是属于优秀的那一列)。就此而言,这确实是此书的一大弱点同时偏激也本应大忌

  然后,再来说说本书的整个情感趋势——压抑中的大块人心,而且可以很强烈感觉到作者的主观情绪,而激动特易导致偏激,个人觉得有被某种情绪主导的危险。当然,作者也特会挑典型,但是却让人有些怀疑,因为当代人对于历史的看法已与本书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了较大差异。从这点看,作者的文章应该会指向特定的读者的,而较难受到当下新读者的“关注”。当然,后面的文章就明显有变,而更入世了,比如关注当下的热点、焦点,同时文风也有显著的变化。(就本人而言,更喜读其后者。)但这种新批评却也渐渐陷入趋同,而很难仅凭文风就可区分写作者的了。

  :如有感到被“侵犯”,抱歉!而对于出版商来说,希望我以上说 的都是错的!因为之于大众,用于严肃的思的时间毕竟有限,正如我之前的感受——“思考吓怕想过自己生活的人,因为思考是如此之累。”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读后感(三):我们热爱人的生活

  狄马的杂文有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把握细节,并将细节用逻辑推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无论是将华盛顿辞去公职仪式的几分钟,还是会议上的“热烈掌声”,狄马都能将其一一解构。

  书名叫《我们要热爱生活》,这是书中的一篇的题目。这篇文章亦是从一句“我们要热爱生活”开始深入分析,最后发现其中所指的“热爱生活”就是“热爱——自己的现在的——生活”。

  这种“自己现在的生活”指的就是现在这一刻每个人生活的现状,听起来似乎不错,知足常乐嘛!但是这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变相地去限制了人们追求自己希冀中幸福生活的权利呢?

  显然不能这样。有的人愿意安贫乐道,你不能强迫他去追求荣华富贵的生活,反之亦然。有的人最喜欢畅所欲言,都生活在一个没有“免于恐惧自由”的环境中,他一定不热爱自己的这种生活,这也很正常,但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劝这个人:现在已经不错了,过去还要惨……这种我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其实就是一种教育人们“热爱生活”的场景。其实用这种方法教育人去“热爱生活”的人,在我看来已经罹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了。

  相似的奇怪逻辑还有很多,比如感恩教育。大地震后,伟大的党和政府给灾民,特别是幸存的孩子许多救助。在开学第一天,老师们给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我认为,感恩纯粹是自己的意识,这种感恩教育有着不少的迷惑性。比如,党和政府的钱是谁的?是全体纳税人的,所有的救灾物资全是来自每个中国公民的,之所以现实情况下政府显得做了很多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大陆民间慈善机构受到巨大限制的原因。所以,感谢人们的帮助可以成立,而另外两个不能轻而易举地“贪天之功”。其次,即使它们有功,但若这种功建立在之前过的基础上的话,这功也就未必有那么大了。因为同样是拿包括灾民在内所有纳税人交的税去建造建筑,政府有责任把学校建造得像他们宏伟的办公大厦一样坚固。如果我是孩子们的老师,我一定会让孩子们在感恩时不忘保持质疑。

  我们热爱的是“人”的生活,是一个拥有消极自由的生活。我们不希望被逼迫去“热爱生活”。这,也许是狄马这本书给我们一大收获。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读后感(四):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作者自述(转)

  在中国有许多笼统的提法,显示了东方人思维的模糊性。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说,我们要热爱生活,可是要热爱什么样的生活则从来没有人说过。我以为要让人们真的热爱生活,就必须对“生活”本身作一个价值界定,否则,我们可以说,妓女是热爱生活的,她热爱的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贪官是热爱生活的,他热爱的是权钱交易、卖官鬻爵的生活;小偷也是热爱生活的,他热爱的是鬼鬼祟祟、鼠头鼠脑的生活;秦始皇也可以说,他是热爱生活的,他热爱的是焚书坑儒、驱万千血肉之躯筑长城的生活;袁世凯也是热爱生活的,他热爱的是跪拜揖让、三宫六院的生活;但这些“生活”在苏格拉底看来,都是猪栏内的浮沉,真正的生活是正义、幸福、充满了智慧的精神之旅;我们没有给爱因斯坦寄过“有奖竞猜”之类的问卷,但看他一生的所言所行,如果我说,他热爱的是一种纯朴、宁静、自由、平等的生活,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热爱谁的生活?比方说,我是一个农民,能不能热爱乡长的生活?象他们一样“骑着摩托扛着枪,村村都有丈母娘”?我是一个下岗工人,能不能热爱厂长的生活?象他们一样想吃谁就是谁,想睡谁就是谁,想拿多少就拿多少?那当然不行,那是“憯越”,那是“谋反”,那是“乱了纲常”。再比如我是一个乡下人,能不能热爱城里人的生活?象他们一样有工作、有住房、有养老保险、有公费医疗,即使背砖弄瓦、吃苦流汗也在所不惜?回答仍然是“不行”。即使你不怕警察打,偷着进城,但你叫“民工”,你叫“黑户”、叫“盲流”,不是一个有尊严的公民。再比如我是一个中国人,能不能热爱美国人的生活,象他们一样吃着色拉、喝着奶油,象他们一样快乐、幸福、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地走来走去?回答仍然是“不行”,大人们说,那是“数典忘祖”,那是“崇洋媚外”,那是“腐化堕落”,那是“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击中”,我们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进行“思想改造”。

  至此,我明白了,每一个人只能热爱自己的生活。比如,你是一个农民,就要热爱种田,热爱交公粮,热爱“剪刀差”,热爱“提留款”,热爱“乱摊派”,热爱旱涝蝗害,热爱乡干部的毒打;你是一个工人,就要热爱车间,热爱零件,热爱下岗,热爱打卡,热爱乱罚,热爱加班加点,热爱工厂里所有上司胖滑有加、恩威并施的脸;你是一个知识分子,就要热爱三审制,热爱评职称,热爱作协会,热爱教书育人,热爱国粹,热爱说谎,热爱“歌唱”,热爱一切“就是好来就是好”的革命……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热爱什么时候的生活?比如我是一个现代人,却喜欢古代的生活,我要象先秦一样自由地发表言论、抨击时政,我要象魏晋一样地玄思抗暴、放涎风流,我要象孔子一样地旷达、庄子一样地沉思、嵇康一样地纵酒打铁、李白一样地笑傲王侯。行么?不行。教科书及一切“喉舌”都说,那是“复古”,那是“倒退”,那是“消极”,那是“颓废”,那是“封资修”,那是“大坏蛋,想拉历史向后转”。那么,我能不能热爱未来的生活,我要象未来的人们一样自由、宁静,象上帝一样地完美,象佛陀一样地慈悲,没有婚姻,没有家庭,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暴力,“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行,那叫“玄想”,那叫 “乌托邦”,那叫“好高鹜远”,那叫“空想社会主义”。

  至此,我又明白了,每个人只能热爱现在的生活。这样,每一个逼急了的农民才不至于抗粮抗税,啸聚山林;每一个文人才不至于放浪形骸,效法李白;每一个官僚才不至于封金挂印,学习陶渊明;这样王道乐土,万世太平,这样,这样……

  这样,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热爱生活”就是热爱──自己的现在的──生活。

  我不知道这种先于出生的规定性是否合理,我只知道,依此标准,陶渊明是不热爱生活的,不就是“鞭挞黎庶”么?不就是摧一下眉,折一下腰么?何必义愤填膺、归去来兮?毛泽东是不热爱生活的,师范毕业本应做个小学教员,闹什么革命?马丁.路德.金是不热爱生活的,放着好好的牧师不干,为什么要殚精竭虑、为黑人争取平等?释迦牟尼是不热爱生活的,为什么要放弃钟鸣鼎食、江山美人而筚路蓝缕、托钵乞食?我还知道,当初有一只猴子肯定是不热爱生活的,要不是他(她)孜孜以求闹进化、直立行走磨石头,我们现在在街上敬礼、顶碗、扮鬼脸、出洋相、逗其它动物开,不也挺好么?──只是屁股红红的,不大雅观。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读后感(五):一颗坚硬的苹果

  说这个时代太缺乏思想、或者思想多得过剩,都不为过。敞开、丰富的时代,每个人都尝试表达,各种声音充斥耳朵。一些人可以把这叫做思想,但另一些人会隐隐觉得:如果思想就是这样,那思想也太便宜了。

  而另一些人,比如我,会比较苛刻,会觉得思想,它应该不仅是一拍酒桌的机智妙语,也不仅仅是暮鼓晨钟里的一声叹息。思想应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苹果。有里面的核,核里面有前途无量的种子,外面裹着细密紧实的果肉,渗透营养和水分,涩或者甜美的味道,还有最外面,闪闪发亮的紧绷的皮。

  有时候一颗好苹果会混杂在泥沙俱下中,表皮蒙垢,甚至伤痕累累。但你在苹果堆里一眼就看到了它;你把它拣出来,捏一捏,感受到坚硬;你用手指拨去那些泥垢,用手掌摩挲它,把它擦得发亮。你把这苹果摆在那里,它就是独一无二的一颗苹果。它的外皮,它的果肉,它的内核,都与其它的苹果不能混同。

  《我们》一书就是这样的一颗苹果。它或许跟别的苹果有相似的口感,但它受到的阳光的照射,它在枝干上所处的位置,结出它的苹果树的粗细,苹果树赖以生长的土壤……这些都决定了它在口味上有独特的地方。

  在咬下这苹果的第一口之前,狄马对于我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一个没有特意准备的时间和地点,不知不觉我就一气儿吃光了。狄马的这颗苹果挺对胃口,首先基于对一些好品质的共识。比如对鲁迅和王小波的喜爱,比如对有趣和独立人格的尊崇。

  从口感来说——一个会喜欢王小波的人,就不会让文字像甘蔗那样干巴巴、用力吸吮才能觉出甜。他会首先满足你的口腹,让它的脆、它的甜,征服牙齿和味蕾,然后蕴含在里面的营养,才慢慢渗透出来,让你咂巴着嘴回味。

  我咂巴出的是,狄马的笔触很广,纵横社会现象、东西方历史、古今人物、政治和信仰……但也可以这么说,他的写作其实非常狭隘。所有触发思考的切入点,都隐隐指向一个共同的内核,像纤维的网织密布、交叉掩护。这样的脉络,在第一辑《穿越历史的悲怆》里就若隐若现。

  臧否历史人物是个很棘手的题目。写人物很容易流于陈列光辉,很难写出新鲜感。尤其是那些响当当的名字,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明晃晃地摆在历史书上,谁还需要一个复述者来喋喋不休呢?

  而这就是狄马的功力体现。写华盛顿,没有写樱桃树,没有写战争和血泪,而讲他在战争后交出权力,这个历史节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依靠外力,仅仅依靠内心的道德力量就自觉放弃了权力。”灵光一闪即云开月明,这样朴素的一笔就带出了一个新的角度。

  又比如写甘地。写到作为反面形象的英国殖民者,以教科书的笔法,肯定要深情痛诉,大洒狗血。但在狄马笔下,这些侵略者显得尴尬、滑稽,甚至还有点儿可怜。因为狄马尖锐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英国人的颜面尽失,在于他们对人命尚且心存顾虑——“如果他们压根儿就不要脸呢?”

  就像古龙大侠的剑客,狄马“每一剑都从想象不到的地方刺出来”。纵横十一剑,剑剑走偏锋。乍看无迹可寻,其实脉络分明。有一个字,隐含在狄马的每一篇、每一行、每一笔中,不动声色又呼之欲出——“人”。

  到了后面的篇章,这个“人”字越发清晰地浮现。如果说第二辑《倾圮的星空》是对独立人格的大声歌唱,那么第三辑《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对“人”的不在场而痛心疾首。到了《1998:寻找善良》,狄马不再旁敲侧击,慎重庄严地说出:“人的生命是自上天得来的,它的价值和尊严,它的荣耀和卑屈,它的存在和各种追求幸福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所以说狄马的宽广和狭隘,就都在这里。狭隘的狄马牌苹果,始终脱不离 一个“人”字。狄马的狭隘甚至到了这样一种地步:他不关心所谓的家国天下、宇宙洪荒,而是每一个活生生的,像你我一样有血有肉的人。贩夫走卒都是人,流氓乞丐也是人。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哪怕只一个,我们就永远不能厚着脸皮说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

  这是在生动丰富的果肉下面,狄马思想苹果的内核。狄马严肃的写作,唤醒了对“人”的缺席这一认识。如果我们不随着狄马的笔触去深究,就永远不会发现在所谓的辉煌历史里,在我们的身边,那些被漠视的残酷真相——在革命小将们冲上街头,父子反目、夫妻互相揭发的时候,“人”是不在场的;在正义的群众把小偷殴打致死的时候,“人”是不在场的;在老妇人为了谋生、明知能毒死人还心安理得制造假药时,“人”是不在场的;在热血青年们以爱国的名义,围堵打砸普通中国员工赖以为生的工作环境时,“人”也是不在场的——人啊人,满街都是,可有几个活得真正像个人,又有几个人真正把人当成了人?

  最后我要说的是,狄马缔造的这颗苹果,相当坚硬。吃过之后牙根也许会酸涩,甚至会硌掉一些人的牙。而味道好坏,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每个人都有权决定什么时候关闭内心、什么时候又睁开眼睛。这本书适于那些爱胡思乱想的人,而不是阿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我并不歧视像阿甘这样的好青年,但如果你的乐趣也只有一块巧克力那么大,那么我建议最好还是去吃块巧克力,而不是啃这样一颗坚硬的苹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