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街童》经典观后感集
《摩洛哥街童》是一部由那比尔·艾奥殊执导,Mounïm Kbab / Mustapha Hansali / Hicham Moussoune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洛哥街童》精选点评:
●
●沽上暖阁
●暴力悲惨。 对悲惨生活的一种迷恋似的偏好,使我把它放入最好电影之列。
●重温:最质朴的演出,营造梦魇般的不真实感,让人难以接受这是发生在世界某个角落的真实记录。为死于街头帮派械斗的小伙伴完成一次国王式的“豪华”葬礼,小心翼翼去探访他做妓女的母亲,他们的世界就是如此,没有人给他们光,都是靠每一次剧烈碰撞摩擦产生的火花去长大。
●即使影片本身有诸多缺陷,但仍然足够让观众感受到那像铁一样生涩,冰冷的童年。http://thewildboys.flickzone1.info/viewtopic.php?id=3620
●悲惨的童年,纯真的感情总是带来最深的感动
●孩童世界本来应该是天真,但之所以变得残酷,主要是因为成人世界的漠视和误导(这里是善意的)。
●纯洁的孩子们在守护着另一个孩子纯洁的梦想,直到最后一刻。另外扮演孩子王的竟然是《北非情人》的男主,完全没看出来.....
●少年们在梦想实现前死去,但,总算死在通往梦想的路上。
●看了两遍,还可以,现实社会就是如此,中国的三毛流浪记也是相同版本,天下,人间,贫穷是一样的,因此,苦难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摩洛哥的儿童们,似乎大有,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态势,因此,才有了互看彼此的视野;也才有了互相的关爱和温暖,小孩之间的故事,已说白了社会;而我们的三毛,是孤独的,没有朋友,有没有组织,没有温暖,视觉是小孩看大人社会,小孩被某种程度被利用了。说明,我们的眼光,习惯向外看,我们不是一个喜欢镜子的民族。
《摩洛哥街童》观后感(一):小演员就是真实街童,导演获得信任后,雇用他们拍的影片
这部片子的真实性还是很不错的,最初,我还有些怀疑是否是纪录片了。几位小演员的表演,很真实,毕竟演的就是自己,这都不需要教的,倒在肮脏的地里睡觉,吃着火堆里的小鱼时,都没有丝毫犹豫勉强的感觉。
最先看了2008年台湾导演拍的《囧男孩》,还真的觉得那位杨导演很有才气,现在看完《Ali Zaoua》后,就发觉影片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原来也是个抄袭的作品,还敢拿到各地去参展,真是无耻。"囧男孩 Orz Boyz"在台湾票房不错,能抄好了,也能成名,呵呵,和现在的华/粤语歌一样,希望哪天也能看到大陆抄袭的《Ali Zaoua》,原创就不奢望了。
《摩洛哥街童》观后感(二):我是小孩子
对几部小孩子的片子印象深刻。el bora,和昨晚看第二遍的《摩洛哥街童》;还有只看过影评和书的Bridge to Terabithia,还少不了小王子。
昨晚和鲁尼一起看的《摩洛哥街童》,在他睡着之前,我告诉他,这些孩子比我强。如果我在那个年龄会做他们这些事情,现在我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比我现在的样子还要坚强。
我对鲁尼说,你看他们的表情呀。真实而勇敢,毫不犹豫。他们缺少教养,没有太多的信念。当他们拥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出直接向前的坚定。哪怕在大人看来不是荒唐的,就是行不通的处事态度,他们秉承着天生的无畏,认真的做着。不在乎过去,等待今天,不担心未来。
他们没有的东西,却成了他们的骄傲。很显然,没有足够的钱。于是,每天就穿一样的衣服,脏了也不怕。颇象他们的处事,怀揣着仅有的想法,不管碰到怎样的阻挠,依然执行到底;没有家教,也就不需要顾及别人和他们设置的障碍。因此才那么勇敢和直接;他们甚至没有梦想,那也就不必想着同一件事直到他们长大;他们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担心。
相反,他们葆有善良的心,创造力和真实的表情。大人们也有,不知丢到哪里了。
《摩洛哥街童》观后感(三):王子的两个太阳
片子发生在北非的摩洛哥街头,四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从他们的帮派里脱离出来,因为他们不想再干坏事,不想在街头偷窃买卖毒品。阿里是其中最大的孩子,他的母亲是个妓女,他逃出来就是要做一名真正的水手,到一座小岛上生活,那儿有两个太阳。其他三个孩子奎塔、奥马尔和最小的(一时忘了,就先叫做小可爱吧:)也都跟着阿里。
但是帮派的一个面容恐怖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首领并不放过他们,当阿里等人被围住后有人向阿里的头上掷了一块锋锐的石头,阿里死了。片子正式开始了——阿里是他们的王子,他们要为阿里举行王子般的葬礼。
葬礼要钱,奎塔是阿里最好的朋友,他去偷钱,偷了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的钱包,里面有她的全家照片——奎塔的梦就是有自己的房子和工作,然后有漂亮的女大学生做妻子,幸福的生活。他们还卖毒品,卖自己穿成的贝壳项链。
阿里生前是要跟一个船长走的,船长是个老头,他发现阿里死了。于是老头也参与进来,制作棺材。经历了很多,终于制作了漂亮而简陋的棺材,奎塔也赚钱买了一套海军服当丧衣,阿里的母亲知道阿里的死有些疯癫了,奎塔等人把她也带到船上。帮派的一群街童追到码头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破坏,而是静静的看,看死去的阿里在朋友们的帮助在王子般的躺在棺材里,老船长扬帆驶向有两个太阳的小岛。
里面孩子们的对话有趣而残酷,高楼大厦不属于他们,他们吃拣到的死鱼,住在废弃的码头边,睡在一张厚塑料下。他们的生存是被遗忘的,当奎塔找到了牧地对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穆斯林说要给阿里安葬和祈祷的时候,小穆斯林说,你们是不纯洁的,不能安葬,也不会进天堂。
导演没有过多对比物质世界的丰富和孩子们的匮乏,但是从孩子本身散发出来的味道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动。我对mm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嫁给我,我想收养这样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喜欢他们的生活,两个太阳是他们在现实和理想中的两个梦,他们不是我们这样从小就在接受各种教育,并没有经受什么痛苦的孩子,他们的未来跟知识无关,跟书本无关,他们只有最简单的生存的梦想,并且为了这个梦想付出一切乃至生命,就如阿里对着帮派头目说的:我们不回去。他死后奎塔继续说,我们不回去。
街童们有句誓言,就如我们发誓说,我以母亲的名义打赌。他们说:生命,是堆屎。当阿里躺在棺材里,街童们在岸上看到了后,他们不再异口同声的说这句誓言,只有几个人稀稀拉拉的应和——因为他们看到了街童一样可以成为王子,有王子般的葬礼,街童一样可以实现梦想,不论生死。
最后,我很喜欢里面的小可爱,他任何时候都激情万千,喜欢说他那似乎无所不能的叔叔,其实他没有;喜欢歌唱,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为了朋友付出。小可爱在最后躲在地洞里不肯上来,因为他觉得他们都在关心阿里,没有人关心他——这是残酷的,当他被首领抓去可能进行了性侵犯的时候,奎塔和奥马尔没有去救他,因为根本无法救他,那时候奥马尔也被一群孩子群殴,而奎塔如果不逃也是这种命运。小可爱说也要做王子,奎塔和奥马尔在上面说,等你大一些了,你就可以做王子了。最后小可爱上来了,这个七八岁的孩子纯洁的让人心痛。
《摩洛哥王子》,我想,应该是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