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精选

2020-10-09 19:00: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精选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是一本由(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精选点评:

  ●清晰,理性

  ●"......呼吸素馨与忍冬的芳菲,感受睡鸟的沉寂,门廊的肃穆,湿气的蒸腾,这一切,也许就是诗情。"诗情难觅,却又垂手可及

  ●我感觉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 原以为这座城市是我的过去, 其实是我的未来、我的现时; 在欧洲度过的岁月均属虚幻, 我一直(包括将来)都生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里。 ——博尔赫斯

  ●丰富多彩的意象涌进脑海,老虎走在蓝色月光下,一切比梦境还要真实。庭院的花瓣正在结露,我们如荒漠戈壁的灵魂,被文字堆砌的诗篇润泽……

  ●我拿什么占有你.

  ●好看,佳句,哲思

  ●我那时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而如今则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

  ●在临终的时刻,同我们一样,也是那么无知,也是那么孤独

  ●终极的目标是被人遗忘,我早就实现了这一梦想。

  ●总有一天我要去博尔赫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旅行!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一):老虎的金黄

  最喜欢老虎的金黄里的

  可惜林之木的翻译有点让我想。。。吐

  很多都是很牵强的翻译

  说真的我倒是很想看英文版的~~

  就看过这一版~

  这本书是绝对的好,但是不要买林木之翻译的就好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二):博尔赫斯是个萌人

  这句话貌似对大师老大的不敬.......不过却是我真心的称赞。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老人家的大名,博尔赫斯是老爸最爱的作家,所以博尔赫斯于我,总有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像是看着我长大的邻家老先生,慈祥而生动。

  大了之后,发现我和老人家一样,是推理小说的脑残粉,看着博尔赫斯对奎因等人眉飞色舞地指指点点,总是忍不住掩口窃笑。

  他那些看似悠闲的絮语,却总有聪明绝顶的幽默感,不是插科打诨的轻浮,而是蚀入骨髓的深邃:

  quot;Me gustaría ser valiente. Mi dentista asegura que no lo soy."

  我愿意做个勇敢的人。我的牙医很肯定我不是那种人。

  quot;El Frances no me gusta, el sonido nasal no me gusta. Schopenhauer decia que el Frances es el Italiano pronunciado por una persona resfriada"

  我不喜欢法语,尤其不喜欢鼻音。叔本华说过法语就是个感冒的意大利人说的话。

  博尔赫斯的魅力,在于恒久不老的心和永不稚嫩的洞见。这样的人,往往写不出长篇大论,因为只言片语便已将话说到了通透,宏言藻饰又有何用?

  La muerte es una vida vivida. La vida es una muerte que viene.

  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

  从这个意义上讲,博尔赫斯总是永生的。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三):遙遠的抒情

  直至五月,已經把博爾赫斯這本詩集看了五遍。從一開始對他平淡文字的厭惡,遏制不住地想起與激情歲月相關的有力量的詩句,譬如“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直到某一個有風的四月天,午後的時候靠在墻邊,再次翻開它的時候,才突然被其中某些柔婉的字句所吸引。那種隨風飃起的輕盈,果真讓我體會到博爾赫斯看向“遠方的色彩排陣”的時候,爲何他會說“我感覺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

  那一刻我也才明白,這場閲讀活動的一開始,我與作者居住在不同的“城”。某一刻的心靈相通,才能造就思想溝通與理解的契機。而我,遠遠不是個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的孩子,相反,腦中的思想已經上路太久,它作出了選擇,卻也抛棄了太多入口。

  隨後對《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的理解開始擴散,從句子到篇章,繼而會聯想起那個在寧靜的大廳裏,在暴雨之後的城市中或坐或行的博爾赫斯,嘗試體會他的心情,試圖闖入他那個夢中的城市,撇開所有關於榮光、故事的幻想,體味漫步、花園、墓碑、柔情……

  如果只是摘錄我喜歡的句子,那必然是對我記憶力的絕大諷刺。面對博爾赫斯充滿力量的寧靜,表達或許是最爲遙遠的抒情。

  評論博爾赫斯的這本詩集的文字寥寥可數,個中原因或許是讀者囿於他所擁有神秘思想的聲望以及那些難以讀懂的著作所建構起來的符號之網,因此,即便有所論述,也只是比這些詩集本身更自我迷惑。

  《布》作爲他所自費出版的第一本詩集,大概是個引子。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四):垂垂老矣呼应炽焰少年心

  这本书包括博尔赫斯两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3)和《老虎的金黄》(1972)。一老一少的两个博尔赫斯相遇。 相隔五十年,热情丝毫不减不退避,垂垂老矣写起爱情来还是少年心绵密如春雨的针疼和水痕。一篇《威胁》,把遭遇爱情时候,那种混杂着欣喜和无处求告的无助无能为力感表现得淋漓。辗转反侧,“然而,伴随着黑暗而来的却并不就是平静”。 “这就是充满着神话、充满着小小的无益魅力的爱情。” 对比看,老年时《老虎的金黄》的诗歌更关注历史题材(这是我最不愿意诗歌涉及的),多家国之思与沉浮浩叹。年轻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更灵动矜美、重特写,一首诗就是一幅静物油画的写生,如《空荡的客厅》《一处庭院》(一句“时近黄昏/庭院里的两三种色彩失去了分明”先定下油画的整体色彩基调);或者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勾勒的“释义式”抒情,如《玫瑰》《思念》,面面俱到,念念不忘的剖白,得《诗经》起兴繁复而反复之妙而更月夜婉转,是多情而温文尔雅的情痴。 “通过点金术/从轻灰中幻化出来的玫瑰”“我不赞颂的热烈而盲目的玫瑰” “你的不在萦绕着我/好似落水者周边的汪洋” 也有一以贯之的诗歌特征,意象的罗列成句,这甚至有点类似于意象的堆积超载,如《咏物》里眼花缭乱而惊喜连连的短语陈列。博尔赫斯的厉害之处正在于,他这样放肆地抛出,不仅毫无炫耀卖弄之嫌,反而是才华横溢的确证——像一个装灵感的小木藤箱,才思如樱花瓣做成的泉水疯狂往外泳,盖子完全没办法合上。 反之,这可用作试金石,一个诗人的内心丰富程度、素材提纯能力和文字水准如何,请他写一首这样的《咏物》便可窥其大略。 他有12本诗集呢,不急哦不急,慢慢赏嗅这夜阑时分漆黑花园里的玫瑰。 好希望像博尔赫斯一样,到老还如此有热烈,对爱对人对世界的蓬勃好奇心和书写欲。即使盲了,依然看得见美,从手心到手背都采撷美不胜收。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读后感(五):我们在黄昏与清晨,谈论忧伤与宁静

  “我那时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而如今则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

  这本书里一共有两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和《老虎的金黄》,一部写于1923年,一部写于1972年,相隔49年,博尔赫斯从盛年到暮年,笔下的诗句由黄昏到清晨,由荒郊到市区,由少时的忧伤到年老的宁静。

  博尔赫斯是文学家里的哲学家,他在诗里谈论死亡、回忆和时间。

  所罗门说:普天之下并无新事。 “在这个世间,是诞生过一个人,只死过了一个人”(摘自《你》),每个人的灵魂是共通的,死亡后灵魂会融入别人的灵魂,因为别人将是你在人世的永生。“有人狂妄地盲目祈求长生不死,殊不知他的生命已经确实融进了别人的生命之中,其实你就是没有赶上你的时代的人们的镜子和副本,别人将是(而且正是)你在人世的永生。”(摘自《适用于任何人的墓志铭》) 你的、我的、他的、先人的、后辈的,我们的灵魂在不断相融,我们的回忆在不断回复往来。

  正如柏拉图阐述一切知识均为回忆;所罗门也有一句名言:一切新奇事物只是忘却。 “白天和夜晚 交织着叮回忆与焦虑: 焦虑是希望的一种形式, 回忆是我们为那顽固的忘却的疏漏所取的名字。 ”(摘自《东兰辛》)我想博尔赫斯认为人是永生的,因为灵魂在所有人身上,而回忆也在所有人身上“这里是他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的庭院,那边是他曾经寄予希望的街巷。甚至连我们正在想着的事情他也曾经想过,我们像一群盗贼,瓜分了昼与夜的宝藏。 ”(摘自《为所有的死者感到愧疚》)

  关于时间,“真正的原因是对时光之谜的普遍而朦胧的怀疑,是面对一个奇迹的惊异:尽管意外层出不穷,尽管我们都是赫拉克利特的河中的水滴,我们的身上总保留有某种静止不变的东西。”(摘自《岁末》)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间随奔流不息,事事随变化无穷,我们身上总保留有某种静止不变的东西,是孤独的灵魂,是忘却的回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