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黎手记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巴黎手记读后感锦集

2020-10-11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黎手记读后感锦集

  《巴黎手记》是一本由王受之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241图书,本书定价:41.00元,页数:2007-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黎手记》精选点评:

  ●游览后回来阅读,还是很有趣味的,看罢使人想再去一次。

  ●钢笔画真的漂亮

  ●还是更喜欢林达笔下的巴黎

  ●还行吧。。有知识性,但不怎么有趣。。。

  ●他的巴黎速写很棒,书里能了解很多巴黎的建筑文化历史

  ●一个有些自大的作者...

  ●才发现这本书还蛮贵的耶

  ●大学第一本书 当时不是很喜欢 但对我影响很深

  ●装X必备,当然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为毛我看的时候一直闪过法叔那张残脸……

  ●对巴黎了解了更多,尤其是建筑方面。巴黎人随时随地捧书在手令人佩服。在我生活的环境下,室外要是捧着本书读,多少会引来费解的目光。不是奇葩就是装腔作势的感觉

  《巴黎手记》读后感(一):其实爱上法国,不需要任何理由

  出身建筑的王受之,将建筑与巴黎的文化相融合,使得这本书讲建筑没那么枯燥,讲文化没那么矫情。该有的点都提到了,很全面的以巴黎塞纳河为线索的一本建筑文化书。以前印象中的巴黎就是和购物,名牌联系在一起,看过此书更向往巴黎,因为他给了我太多为什么人人都爱巴黎的理由。巴黎就是巴黎,形象甚至高于法国。

  《巴黎手记》读后感(二):刚从那回来,见了就买了,填补遗憾?心有不甘?

  巴黎刚回,倒时差时确实难过,但飞的过程没有我想象的难受,平时去趟北京都厌恶,个人喜欢1.5个小时内的航程.

  无意在书店看到,没多想就买了,是因为王受之的吗?还是因为去了等于没去?在几个著名景点拍张照应该算"到此一游",但巴黎只配一游吗?不,我亦盘算着下一次了,买这本书不算指南,却符合我的意愿,在那闲逛才算是游了,游时懂了那就更好了,荡它一周或许才行!

  要知道我仅仅是在罗浮宫水池那照了照像,真TMD!!!

  《巴黎手记》读后感(三):那些巴黎不应错过的地方

  1.法国财政部大楼 法国财政部大楼位于塞纳河边的帕西。此处修筑前,财政部原本在卢浮宫内,密特朗总统重新设计卢浮宫时坚持将财政部搬了出去。图中的拱洞是用于轻轨火车行驶的。

  《巴黎手记》读后感(四):一种信步闲庭的态度,一种巴黎感觉

  很喜欢这本书

  王受之是个有长期美国生活经历的中国人,所以他在书中对巴黎的描述并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偶尔嘲讽一下,时而又钦佩一下。真实感和亲切感大增~

  作者在建筑设计方面很有研究,所以在书里有浓浓的艺术鉴赏味道;而且作者对欧洲的历史,欧洲名人的故事也有一定知识储备,所以感觉像是有个专业的同行者带你徐徐地逛巴黎,不紧不慢,他会在左岸的咖啡厅给你讲萨特的感情故事,在埃菲尔铁塔下给你讲建筑的本质,带你去教堂里寻找达芬奇密码里的场景。这样的小伙伴,你能不爱吗。

  这本书里没有攻略,没有美丽的风景照,和旅游不搭界。但是它给了读者一种信步闲庭的态度,一种巴黎感觉。

  《巴黎手记》读后感(五):不喜欢

  过分主观与片面的想法,但作为随笔无可厚非。

  受之老师在艺术与文学领域的侃侃而谈甚至好不容易扯出了萨冈,真的很难再承认这是本艺术史本科生巴黎导览手册了。但毫无引用注释的引文、不统一的西文字距排版、错误的法语拼写、奇怪的目录排序,让我觉得自己像是做校对的,实在有悖教育者应具有的严谨、艺术家对文化艺术的求真态度,以及设计师对书籍的尊重。

  这本书我2010年买的,没去法国之前根本看得云里雾里,实在读不下去,今天拿出来看完。

  一句话,你要了解一个地方,你一定要自己去走一走那里的路,看一看那里的灯。否则绝对不要迷信任何一则游记而臆想某个城市的面貌。巴黎,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记得日本人的巴黎综合症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