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 of Safety读后感锦集
《Margin of Safety》是一本由Seth A. Klarman著作,HarperCollin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7.50,页数:2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argin of Safety》精选点评:
●理清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一般人的對股價的判斷或者看買不買的決定時 考慮的還是 current price of securities 加上 perceived values of securities的綜合考量。再者 從長期角度股價總是反映公司基本面情況 再下去說全是:一時高低絕不影響一隻優股的真正價值。
●看了两年多终于看完了!不得不说实在是太难看了!
●这书理念还行,但是里面的故事都是些投机成功的例子,这就不是个完全的价值投资者,新人没必要看这本书,直接去找巴菲特或者芒格就行了
●买不到英文版的了,求收英文版二手书一本,高价收购,豆邮联系,或137059555#qq.com联系,谢谢。
●不愧为价值投资之圣经,彻底改变了我的投资观点和对市场的认识。核心很简单:当我确定市场价格低于企业真实价值并确定有一定安全边际时毫不犹豫地投资该企业,反之则不投,宁可持有现金(降低机会成本)也不要跟风购买股票,因为一旦亏损,再要赚回来就不简单了。逻辑很简单,但最难的在执行力。投资二要素,其一:莫亏钱;其二:莫忘其一。另一难点在于估值,一般有贴现现金流估值法和资产清算估值法。价值投资人就好像垒球手,没有好球过来,就坚决按兵不动,无论市场如何诱惑你。价值投资人可能在市场狂热上涨时赚的没有其他一些投资人多,但潮退时自然就知道谁在裸泳。
●投资大家塞思.卡拉曼
●关于价值投资言简意赅的可谓入门书,但值得再读一遍
●塞斯卡拉曼
●理清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一般人的對股價的判斷或者看買不買的決定時 考慮的還是 current price of securities 加上 perceived values of securities的綜合考量;再者 從長期角度股價總是反映公司基本面情況 再下去說全是:一時高低絕不影響一隻優股的真正價值;若有人信奉value investing在八零年代末期入日本股 對漲跌無所用心 堅信inner value會重歸高點——那意味著從一入手buy and hold堅持到獲利(如果有那一天的話。。。)可能小半輩子就過去了
●Value杂志《投资大家塞思.卡拉曼》:自下而上、绝对收益、风险导向
《Margin of Safety》读后感(一):卡拉曼之投资哲学
卡拉曼可以说和格雷厄姆的思想如出一辙,同样,他们都喜欢便宜货,喜欢安全边际,但是他们不会像巴菲特那样去研究公司的性质,不会像巴菲特那样注重无形资产,但是读完这本书,学习到的精髓应该是,首先看的不是回报,而是风险,这个就是由你支付的价格较价值决定的,也就是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读后感(二):价值投资的基础
我读的是张志雄主编的“安全边际”。和很多经典书籍一样,第一遍(18年4月下半月)非常地难读,犹如神游。第二遍(5月初)感到非常经典,非常权威。其实很多微信公众号的推文都来源于此。肯定会很快读第三遍的。经过实践,发现安全边际操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关键要对企业非常了解;其次能有安全边际的机会也不多,只有在漫漫的熊市里才能找到。
《Margin of Safety》读后感(三):艺术作品
卡拉曼写出这样的书,还公开让人学习,真是无私奉献。摘要里卡拉曼也有交代。这是一件艺术品,可以精读一辈子。价值投资很难,也很简单,而投资大家到了一定境界都会这样吧。会把投资的理念供人分享。投资不是功利性的,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让人欣赏的。不过,如果想看一本书就能成为大家,却是不可能的,像看了孙子兵法就能成为军事家一样。还是知易行难。
《Margin of Safety》读后感(四):短评
首先,卡拉曼对机构投资行为相当有研究,这从书中第一部分卡拉曼对垃圾债券、87年股灾的分析可见一般。其次,卡拉曼在书中介绍了寻找到价值股的几个策略,分别是投资企业清算、投资复杂证券、投资认股权配售、投资风险套利、投资分拆企业、投资困境和破产证券,最后,想想自己的投资对安全边际的要求严格,往往没有足够耐心等待股价下跌,而真的跌还未必有胆买,呵呵,矛盾。
《Margin of Safety》读后感(五):系统讲解价值投资
第一次阅读(value的中译版本),很多地方都没有读懂,对于小白来说,阅读还是比较吃力的,过段时间再读一遍。
书里比较系统讲解价值投资的条件,市场中存在的不同风险与问题。价值投资方面,讲了分析价值估算,以及破产清算,股票拆分等系列问题的机遇。并结合了许多案例详细说明。总的来说认为是本不错的书。不过挺多术语对于刚开始读相关类型书籍的还是比较难懂,等有些积累再来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