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清三国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晚清三国读后感1000字

2020-10-18 12: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清三国读后感1000字

  《晚清三国》是一本由李洁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6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清三国》精选点评:

  ●填补了历史的一段空白,就是作者哪来的自信定价99元每本。业余的水平,超一流的定价

  ●史料考据详实,作者水平太低,权当消遣

  ●第一次读记录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书。作者非史学家出身,书适合普及,也是一大优点。

  ●双方总计有约50万人参战,而战争结束后,全身而退者,两国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双方战死12.5万余人,其中日军死8万余人,俄军死4万余人;负伤29.9万余人,其中日军伤15万余人,俄军伤14万余人;伤亡共约42.5万人。这场“第零次世界大战”之惨烈,可想而知! 兵器的装备与投入也开创了战争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 同为实地探访深入写作的历史题材著作,与罗新的《从大都到上都》也有的一拼,李洁的是亲自走访尽可能做到还原历史真相,罗新亦如是。 第零次世界战争可谓是宋襄公之贵族战争,后来一战二战就是壕无人性的动物野蛮战争了。

  ●读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在教科书搭建的钢筋支架上,填补进细节的血肉。在此之前,日俄战争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日俄如狼似虎,中国窝囊颓废。而这本书里,中国百姓也会在日俄战争中疯狂揽财,最一线的百姓往往无关乎民族信仰和爱国情怀;慈禧太后也曾费心“油画外交”,而不仅仅是一位愚蠢自私的老太婆。

  ●emmmmm 作者属实尽力了。

  ●我觉得写的可以啊,瑕不掩瑜,不像有人喷的那么差

  ●第零次世界大战

  ●按需。

  ●虽然在叙事上显得零散,就纪实文学而言不是一本读起来很流畅的书。但是作者对当时地缘政治的考究,和古今映衬的随笔性的感想体现了他对历史事件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而正是通过与作者一起思考,让人对过往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晚清三国》读后感(一):很好的一本书

  一本好书,就是读的进去,有所收获。佩服作者引用的史料,事无巨细,特别是人物历史背景交待,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纵贯全篇的地点考察,边叙边议,百多年后留下的是想让现代人看到的,一切都是政治。

  晚清三国,让我读懂了天皇的豪赌,沙皇的糊涂,太后的无奈。一百多年前,那还是一个丛林法则时代。

  《晚清三国》读后感(二):消失的日俄战争--大国命运协奏曲

  在中国历史上消失的“日俄战争”,却是改变东亚“清、日、俄”三帝国命运的分水岭。彼时,东亚三国正在各自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激进或艰难地探索:十月革命的种子深植在俄帝国的腐朽黑土中;明治日本以举国之力在豪赌东亚地缘政治的霸权;在甲午战败的沉沉暮气中清帝国的有识之士正寻求宪政的革新。一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将三大国的命运牵扯在了一起。俄国若胜,东三省将成为俄帝国的“黄俄罗斯”领土,日本战胜则趁势排挤俄国兼并朝鲜,有了“三国干涉还辽”的先例,被当代国人所不齿的(于本国领土上)“局外中立”已经是孱弱的大清所能想到的最佳对策。谁能想到那张著名的慈禧画像竟是“油画外交”调停日俄合议的高明手腕,而以染指黑龙江沿岸土地为目标的日本民间团体“黑龙会”竟孕育了中国国民革命最初的火种“同盟会”,而其主要成员皆是清帝国公费资助寻求宪政革新的旅日学生。日军仙台师团的本部隔壁有一个年轻人怒而弃医从文,女侠秋瑾身着和服的照片上梳着当时流行的“203发髻”,而旅顺二零三高地的撮尔荒丘上躺着一万五千个尸骨……百年过去,日本人未曾忘却,俄国人也未曾忘却,始于这场战争的“北方四岛”之争还在挑逗着两国政府脆弱的神经,而脱胎于这场战争,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后代们已经快要忘却这段历史。让我们抛弃书本,重新正视这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记忆。

  《晚清三国》读后感(三):书买得上当了

  本人对日俄战争的题材很感兴趣,见这本书写了这么厚,以为肯定能不错呢,结果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作者标榜自己是秉笔直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史料的,还说什么自己是“非虚构写作者”。然而,这么说的作者却在书中犯下了很多常识性错误,简直惨不忍睹,让人根本读不下去。搞不懂为什么居然能有那么多人给好评。

  仅举几个例子:

  一,作者在当时的日本作战用的军舰(比如巡洋舰、鱼雷艇、战列舰等)的名称里擅自加上了“丸”字(比如“三笠丸”、“出云丸”等),但是,在当年, “丸”字并不会出现在单纯用于作战的军舰的舰名中,而是用来表示陆海军运输船(或其他无作战能力的船舶)与民用船只的代号。 日军的战舰,如“三笠”、“出云”、“常磐”等,名字里都没有“丸”字。

  二,作者在说到李鸿章马关遇刺时,沿用了流行的“一颗枪子打掉一亿赔款”的说法,称:“日本遂自动停战,并主动减免1亿两白银的索金”。但事实是,李遇刺后,日方做出的让步是答应李在停战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在赔款方面的让步。在李刚刚遇刺时,即使他重伤在床,日方仍坚持要3个亿,并没有因为李遇刺就松口。日本人在赔款方面,是在李鸿章遇刺后半个多月,伤势初愈之后才松口的。说着“但愿人们不再以讹传讹”的作者,自己却在做着和他口中的“人们”一样的事。

  三,作者说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那敢问作者,1874年发动侵略我国台湾的战争的,又是哪国?还是说,作者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四,作者说“……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完全竣工,而是受阻于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湖——贝加尔湖……”然而只要会使用度娘的人都知道,世界第一大湖是里海,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注意,贝加尔湖是深度第一而不是面积第一。这样的失误已经超出了史学范畴了。

  ……

  总之,诸如此类的常识性错误还有很多。虽然作者不是史学科班出身,但既然自己标榜要写一部记载真实历史的、“非虚构”的著作,那么把相关历史细节扎扎实实地弄清楚弄明白,是一位历史素材写作者该具有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更不必说其他领域的那些人尽皆知的常识了(就比如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否则,怎么对得起“非虚构”这三个字?怎么对得起花钱买书的读者?作者在序言中说“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整整一年,我一直在苦读相关的史料”,真不知道这一年里他“苦读”的到底是神马,读到最后居然连第一大湖和第一深湖都分不清。

  亏这位作者还好意思感慨“但愿人们不再以讹传讹”,分明您自己就是“人们”中的一员欸!还标榜是什么“非虚构”写作者?贝加尔湖都被您虚构成了世界第一大湖欸!您虚构出来的这个“丸”那个“丸”可是满书都是,晃得我头晕目眩欸!

  还有出版社编辑也是佛了,这么一本错漏百出的书,居然还让它堂而皇之地出版问世?都像他们这么搞,中国人的知识水平早晚会沦为世界笑柄!

  《晚清三国》读后感(四):两天看完,写一段观感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一本书,书名叫晚清三国。实际上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场百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场战争——日俄之战。日俄战争发生在1904-1905年,时代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列强俄国十余万大军拒不退出东北,它强行租借旅顺港,将旅顺港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要塞,并在旅顺港建立了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如此以来,俄国将成为东北亚的霸主,这对国力正值上升期的日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日俄战争中日本不宣而战,抢先偷袭旅顺的太平洋舰队,将俄军三艘主力战舰击伤,之后两国才相继宣战,旷日持久的日俄战争就此拉开。 这一幕如此熟悉,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三十多年后的珍珠港。

  在近代,东北算的上是多灾多难的区域,它是满清的龙兴之地,却在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沦为战场,当时日本因为恶劣的军纪给世界各国留下了丑陋的印象,其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成为了东北人民永久的痛,日本也因此被西方列强从文明国度中开除了国籍。

  东北人保留着对日本人残暴的记忆,故而,对于居于旅顺的国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支持沙俄,毕竟旅顺在沙俄五年多的经营下,早已焕然一新,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高过国内的平均水准,普通俄国人大多数非常温和,而俄国人投资的南满铁路也以竣工,这大大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故而,俄国人对东北的经营也算是值得感谢的。

  相反,在全国范围,中国人则更加仇视俄帝,五年前的八国联军侵华,俄帝直接割占了中国东北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这次在旅顺的经营,也盖因为俄国的一纸黄俄罗斯计划,该计划旨在将整个东三省全部侵占,这对中国的损害将是永久而深远的。

  日俄战争,算的上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双方五十多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在整个东北大地厮杀,同时在海面上,日本联合舰队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以及后续的太平洋第二舰队数百艘舰艇展开大规模海战,这在之前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双方国力不成比例,日本倾尽国力,沙俄因受制于庞大的版图,只动用了小部分的军力,但日本却迫使沙俄签订了停战协议,并割让了一半的库页岛,这对日本来说,确实是巨大胜利,更厉害的是,日本人用仅有的联合舰队几十艘舰艇,全歼了俄国的太平洋第一第二舰队,这在现代战争中可以算的上是奇迹了。当然,这些奇迹诞生于一系列的意外之中,若俄国海军名将马卡洛夫没有一出场便意外身亡,那么这场海上大战的结果还未可知。

  日俄战争让西方列强见识到了新兴强国日本的锋利獠牙,以及日本人纯粹的武士道精神,他们是用悍不畏死的无数次冲锋才换取了旅顺要塞的陷落,战争让日本人抛下了八万具年轻的尸体,这几乎两倍于俄军的伤亡。日军秋毫无犯的军纪也让列强以及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大大改观,其大无畏的精神大大激发了大清国人东亚一体的感观,让多数清国人放弃了甲午之战后对日本人的仇视,并掀起了东洋留学的热潮。清国人自发对日本军队的捐助居于世界各国的首位,在当时民众的经济条件之下,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惊叹。

  史称日俄战争没有战败者,战争在美国的调停下结束,日本仅仅获得了原先俄国持有的旅顺租借权,以及库页岛南半部分的主权,至于赔偿,则分文未得,这也是因为日本早已国力枯竭,前线战争已经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而沙俄则因为国内布尔什维克革命形势危急,不得不放下帝俄的尊严,维稳要紧。

  外来强者之争,而且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孱弱的大清帝国却无力参与制止,只能在袁世凯的主持下局外中立,这是一种时代的悲哀,今人看古人,往往对古人的无能空嗟叹,但你不是古人,你怎能体会到古人的那种无奈呢?今人常骂慈禧太后昏聩无能,岂知慈禧老人家也在日日忧心呢?实际上,日俄战争的调停的最先发起者便是慈禧老人家,借着万国博览会的东风,慈禧聘用美国画师,连续三个月每日抽时间端坐台前,任由画师描摹涂写,终于得几张清国太后画像,送于拉斯维加斯展览,并趁机像美国传达了调停日俄的请求,而这正是日俄战争落幕的契机。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压迫清政府,获取了在南满铁路驻军的权力,而这支驻军,以后便发展成了近代史 上臭名昭著的关东军,这支军队像一只悬在中华民族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本应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力量,但中国却在连绵不绝的内战之中将时间耗尽,以至于在它发作的时候,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与之匹敌。

  之后的二战已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日本人在二战中展现了与日俄战争中截然相反的军纪,甲午战争中旅顺的悲剧在南京再一次上演,这将日本再一次钉在人类史的耻辱墙上,至今也无法被消除与忘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