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100字

2020-10-19 02:1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100字

  《中国鸟类图鉴》是一本由赵欣如 / 朱雷 / 关翔宇 / 钱程 / 张棽 / 钟悦陶 /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塑料皮图书,本书定价:228.00元,页数:10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鸟类图鉴》精选点评:

  ●坐等第二版

  ●非常好的鸟类图鉴!个别地方错误难以避免,请参考书评区的勘误表。

  ●宝典get,实用性应该是各种图鉴里最强的一本,分类清晰,标识明确,照片典型。

  ●图片很美,介绍部分没有耐心看了。

  ●大致翻了下,发现果然还是常见鸟类图鉴/分区域鸟类图鉴会更好...

  ●这本真的好啊,有分布地(图片形式,一目了然)。大部分图片都非常棒,我以为是很大的开本,没想到并不是A4大小,读起来也方便。非常喜欢。

  ●能帮助观鸟人从入门到进阶的难得好书。

  ●相当好用的工具书

  ●相似种辨析挺实用的。。

  ●想点读过,但是没摸到书的时候,总是心有不甘。但是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读过不知道多少遍了!!

  《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一):勘误

  错误会在改版或加印时予以修正。

  文字:暂无。

  分布示意:

  390 黄纹拟鴷,不分布于广东省东部,分布于雷州半岛。

  730 短尾鸦雀,西南地区有零星分布记录。

  图片及图注:

  275 鸥嘴噪鸥左上图图注,“欧”应为“鸥”。

  551 蓝喉歌鸲,左下幼鸟图鸟种辨识错误。拟删去。

  603 赤胸鸫图作者应为戴美杰。向戴老师致歉!

  629 棕腹大仙鹟,右下图应为棕腹蓝仙鹟。此问题来源于编辑过程的错误,与本图作者无关。棕腹蓝仙鹟配图无误。

  《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二):辽东鸟事摘抄

  辽东地区相对特有的鸟类,貌似大概分三种。

  很多鸟在夏季北上避暑(顺便繁衍或仅限于路过),因为纬度相对较高且沿海(食物充足),辽东地区(北纬40°附近)算是一个重要停驻地;也有一些鸟喜寒,夏季生活在西伯利亚或北太平洋乃至北冰洋地区,冬季南下越冬,有些到了辽东地区就不走了;最后,还有些四季常驻辽东的本地特有种群,这类最为稀少珍贵。

  如有机会,可以趁地利之便看看(虽然好像普遍不太容易观测),相关内容条目摘抄如下。

  o.0013 暴雪鹱:分布于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北冰洋,越冬几乎不低于北纬40°。我国仅记录于辽东半岛。典型的海洋性鸟类,除繁殖期在岛屿上繁殖外,从不登陆。

  o.0038 红脸鸬鹚:分布于从北海道经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半岛的狭长地带,国内仅见于辽东半岛,为罕见冬候鸟。

  o.0079 黑脸琵鹭:繁殖于朝鲜半岛,越冬于东亚及东南亚。国内繁殖于辽宁外海岛屿,迁徙经过东部沿海,越冬于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和海南。

  《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三):怎样做一本好(用的)图鉴?

  一本图鉴,在没有使用者的口碑之前实在不敢说是个好图鉴,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制作,我心里也清楚这本书还有若干的问题。但从制作的角度来说,我们(整个主编、作者团队以及编辑出版团队)对于本书的核心诉求就是好用。

  关于图鉴怎么用,可以说有两个极端。一个方向是口袋书,一个方向是书架参考书。口袋书,小开本便携为先,出门观鸟随时可用,但由于容量受限,只能在覆盖范围(地域、鸟种)或者信息量上做些妥协。书架参考书则更注重信息量和展示效果,可以完全没有可携带性。

  更多的图鉴/手册介于二者之间。就说绕不开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吧,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鸟人会把本书的图版拆下来,单独装订成册,获得极高的便携性。相对做出妥协的就是把后半本文字放在家里参考(或者像我一样很少参考)。然而这本图鉴从编写伊始就决定要图文对排,因为我们相信这样才能保证读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也是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试图使大家注意到文字描述在图鉴中的重要地位。

  如何怎么平衡开本和容量就成了新的问题。作为以照片为展示手段的图鉴,照片不能相互叠放,天生就相比绘图图鉴浪费版面。然而图小了,看着“不过瘾”,不能有效地展示识别特征。另外,文字和分布图所占据的版面也都无法压缩。每页收录鸟种的数量又和整个图鉴的厚度(和重量)相关联。

内页样例

  权衡的结果如图所示。这接近1400种鸟最后放到了一本145mm*210mm*42mm的书中,可以说是能放进行李箱的容量了吧。图片的选取顾及雌雄和幼鸟算是基本标准,对于有些亚种颜色差异大或者年龄差异大的,尽量有所提及。

  更多的工作其实在版面的左半边。所有分布图示意图均由朱雷和崔月夫妇俩完成。说来这简直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鸟类分布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说分布永远只能是一个示意。然而要做这个示意就需要查阅相当多的资料,文献、观鸟记录甚至是私人通讯,不一而足。每种鸟需要的单独工作量乘以1400就可以称得上是巨量了——但这仍然只能作为示意。

  文字描述则分由5位文字作者完成,按照类群划分,每人负责自己拿手的部分。全书整体上保持体例的统一,文字描述针对野外识别和分布情况。近似种之间还会额外描述识别要点。在审稿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我们还专门核查了类似“与棕头鸦雀相似,区别见相应种描述”这类互指的识别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在柳莺等描述和相似种辨识比较复杂的地方,出现了少数一页只编排了两个鸟种的情况。鸣声描述算是差强人意,由于中文没有很好的通用拟声方法,对大多数鸟只能做定性描述。成稿之后,除了编辑进行文字方面的编辑加工和三审三校之外,每种的文字还至少通过了另外两位作者的交叉通读审核,以尽可能的减少疏漏。

  全书的内容方面还有很多小的细节有待读者去发现。除此之外,在本书成品的制作方面,出版方也下了很大功夫。得益于之前出版《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的经验,在图鉴用纸的选择上有了充足的经验。本书选用的美雪樱花特种纸在较轻薄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印刷质量和强度,这也是如何将一本近千页的书控制厚度的关键因素。至于更多关于封面制作和装帧的细节,非常遗憾,由于我现在远在万里之外,无缘见到成品,只能稍候再加以介绍了。

  我最大的野心是希望这本精细打磨的作品,能够接替《野外手册》,为鸟友们提供一本可以在案头参考又可以随行李携带的易用而丰富的图鉴。

  《中国鸟类图鉴》读后感(四):满书的美照,带你看遍中国飞羽

  观鸟的人,一般也不是什么鸟都认识,必须借助工具书的帮助。在中国,最权威、名声最大的一本鸟类工具书是马敬能马老先生主编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看名字,马敬能想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国老先生了。德高望重是必须的,但马老其实是英国人,洋名John Mackinnon,主业还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有资料说,人类过去100年中新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只有10种,其中3种和马老有关。比方说极罕见的中南大羚,就是马老和团队在越南的雨林中找到的。

  这样一位研究哺乳动物的英国老人,跨越山海来到中国,为中国编撰了一本行销全国、为学界基石的鸟类工具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达尔文、林奈、谭卫道、白求恩仿佛在这一刻附了体……等等我好像串戏了。

马老,图片来自Pulitzer Center。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出版,至今已有近20年矣。鸟类不是死物,它们的分布会随时间变化;人类也不是傻子,这么多年也有了很多新的记录。但这些新东西,在老手册里没有体现。是时候给这本工具书更新一下了!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曾找到马老先生,请他再为中国出一个新版《手册》。结果,马老“怼”了回来:你们中国的手册,应该由你们中国人自己来做。这……说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商务印书馆在近期推出了一本新的《中国鸟类图鉴》,集新的研究成果,加入了新的记录,重绘了分布图,完成了全中国的鸟类编撰。

  鸟类手册这种书,必须图文并茂,才能按图索骥。按图片的样式,鸟类手册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手绘鸟图,一种是照片。

  手绘鸟图有个好:画出来的鸟可以是标准的动作、标准的模式样貌,这样一来,各种鉴别特征一目了然,特别清楚。但这种样式极受限于画师的水准,无论是画技还是观察能力,都得是顶尖水平,一本书才不至于跌份。《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就是手绘鸟图。

  而采用鸟类的照片就会讨巧一些:照片上的鸟类,绝不会出现“画不好”的状态,如果多选照片,展现鸟类的不同角度、不同季节、不同性别、不同状态的模样,也可以保证按图索骥的准确。

  相对于手绘的图片,照片的真实感更强,相对来说也可以编排得更生动。对于非专业观鸟爱好者尤其是对小朋友来说,这么些照片,看着舒服,也更能引起兴趣。

  《中国鸟类图鉴》的图片都是照片。这些照片聚合了全中国的观鸟爱好者之力,集齐了全中国的鸟类。看完这些美照,你也算四舍五入看过全中国的鸟类了。

  拿上这本书,出门看鸟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