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普洱茶记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普洱茶记读后感锦集

2020-10-19 02:18: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普洱茶记读后感锦集

  《普洱茶记》是一本由雷平阳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洱茶记》精选点评:

  ●久闻大名,一直没有看,终于买了一本,读了前面一段,写得很精彩,后面再来评

  ●读雷平阳的《普洱茶记》,犹如品味一杯普洱茶,底蕴深厚。

  ●被人称之为蕴含着时空的茶,有这样一本充满着热情和历史的书存在,品茶路上一定多姿多彩,鲜活有趣

  ●很喜欢的一本茶书,通过此书了解了普洱茶的渊源,尤其适合入门的小白

  ●想要了解普洱茶的文化,读本书就够了

  ●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丰厚知识的沉淀,算是茶文化爱好者必入的一本书

  ●观点明确,论据翔实,功力深厚,大家之作

  ●朋友推荐的,说是了解普洱茶文化必读的一本书,读下来确实不错,对普洱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有点鸡肋,感受得到作者对普洱茶的热忱,但是内容上就像一篇不吸引人的论文,文字过于平淡了。喝了他做的小藏,味道是真不错。

  ●2019.7.18 讲述普洱茶的部分历史以及部分名茶,可以留作资料。 快速阅读!

  《普洱茶记》读后感(一):寻找普洱茶的源头,品味岁月的茶香!

  最近爱上了喝普洱茶,因此也想了解一下蕴藏在普洱茶背后的文化。朋友安利了雷平阳老师的《普洱茶记》,说是值得一读,遂买来一本。雷平阳老师是诗人,以前读过他的诗作,鲜明的地域性中又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所以对本书就充满了期待。

  全书220多页,原本以为要读很久的我,竟然只花了周末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首先说下对整本书的感觉,原本以为诗人写就的文化类作品,应该充满了诗情画意以及浪漫的想象力。可是全书读下来,竟意外的发现整本书是作者在翻阅了大量古籍之后再以田野考察的形式做出的一部纪实随笔,既有典籍的佐证,又有事实的考据。令我印象最深刻莫过于书中对于老茶人宋晓安的描写:自1959年上布朗山之后至1991年退休,32年的时间从未下过一次布朗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全交给了布朗山和普洱茶,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只认真做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可是命运又对他似乎特别不公,他的家人并没有因此得到特别的优待,这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总的来说,全书既有对普洱茶发源地的探究,也有对普洱茶制作工艺的介绍,还有对各种普洱珍品以及茶山、茶树、茶人故事的采访,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普洱茶启蒙读物。我想后面有时间我会再深入读一次。

  《普洱茶记》读后感(二):走进普洱入门之选

  因为喝了几年普洱茶,对普洱颇有好感,今年双11专门买了这本书了解普洱。

  总结起来,作者的观点:普洱茶并非产自普洱而是版纳,六大茶山之茶皆统称普洱;得名主要因为普洱在云南是主要的茶叶集散地。普洱原名滇青茶或云南青,后经发酵。以前主要往康藏地区送茶,藏人是茶如命。或走缅甸越南出海销往东南亚。清朝雍正时期,大臣鄂尔泰任云南总督,在普洱建立茶厂,专门生产贡茶至朝廷;因此普洱解油腻的功效得到清朝认可,宫女回忆慈溪有午后饮普洱的爱好;《红楼梦》六十三回里也有让袭人和晴雯给宝玉闷普洱,有助消化。

  关于工艺作者也探讨了不少,我也一直好奇全文探讨的普洱,到底是熟普还是生普?作者倾向于,人工不发酵的青茶,干仓后发酵的是好茶;而人工发酵工艺是1974年茶厂根据香港客商的反馈研制出的人工发酵工艺。

  总的来说,对于想了解普洱茶前生今世的,可以作为入门读这本,本书装帧排版十分舒适,适合珍藏。作者文笔流畅,情感丰富,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很有价值。

  不足:插图与文字关联性不强;部分观点存在争议,还需更详细的考证。

  另外作者爷爷喝烤茶的记忆,还是非常生动,仿佛也闻到了那缕缕茶香。

  《普洱茶记》读后感(三):茶热起来,人淡下去-----评雷平阳《普洱茶记》

  自有记忆以来,云南于我而言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的气候太特殊、物种太丰富,连生活于其中的人都颇有些与众不同,似乎都身负某种神秘的力量。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未曾身临其境,聊慰爱慕之情。

  爱屋及乌,对于产自云南的普洱茶,一见钟情。案头桌旁常备一壶,时日一久,已如油盐酱醋般不可或缺。只是这份钟情,除那茶饼外,似乎无可寄托。我既无呼朋引伴把盏言欢之好,又对普洱茶的来龙去脉并无追根溯源之野心。

  若非偶得雷平阳的《普洱茶记》一书,或许普洱茶于我,仅限于日常饮品。

  一

  《普洱茶记》是生于云南的作家雷平阳为普洱茶正本清源所作,力图拨开围绕普洱茶的纷扰和迷雾,还普洱茶以本真和自在。

  此书于我,初读时颇有无处下口、难以下咽之感。仅序篇和第一篇,连续重读三遍,才慢慢摸到本书的脉络,在形散之中摸到其筋骨,探到其神韵。

  全书两百余页,图片占去了约摸三分之一的篇幅。虽文字阅读量并不大,但作者以学者之严谨所述的大量地名、人名、专业术语等却委实需要读者花费功夫琢磨一番,所幸,在严谨之余,亦不乏散文般的轻松活泼和适意,正如本书所述之普洱茶,既能举重若轻,又能举轻若重,进得了宫庭内院,亦入得了寻常人家。

  概要说来,《普洱茶记》一书,含序与后记共八篇章,第一篇重点围绕“普洱茶”的产地、命名、工艺、品质、功效等展开论述。第二篇从自然和历史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地理、气候、交通、经济、人文等因素助推勐海成为云南茶都的缘由。第三篇以作者的亲身探寻为线索,讲述对两株茶树之王的朝拜之路。其中第三篇后半部与第四篇可算做一整篇,重点是围绕对一些茶人的访谈和记录展开。第五篇讲述了勐海茶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几代茶人的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终成茶业丰碑的故事。第六篇则选取历代以来普洱茶的数十种珍品进行简介,并再次重申作者自己的普洱茶观。

  全书各章虽侧重不同,但始终不离普洱茶。尤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每一点的论述上都尽可能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特别是有争议的地方,作者力争将不同的说法归纳梳拢,提炼出各家之言,并尽可能地寻找证据去支持作者所认可的说法。例如在谈到“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时,作者归纳出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说是运输路途中的风吹雨淋后导致的后发酵,另一说是囤积期间西双版纳湿润闷热的气候导致的后发酵。在寻找论据的过程中,作者最先引用对原勐海茶厂的赶马工的采访来否定了第一种观点,后又补充了其他的证据支持第二种观点。究其原因,大概是作者认为作为运茶过程的亲历者,其对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描写最具有可信度。

  二

  无论是对有志于普洱茶传播与传承的茶人,或是普洱茶的真心仰慕者,亦或是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本书都具有可读性。

  特别是对于后两类,此书对于开拓读者对普洱茶的认知、提升对普洱茶的鉴赏力颇有引导之功。在谈及命名时,普洱之地明明不产普洱茶,却何德何能担起了这一世界名茶的名头?作者引用了方国瑜先生之《闲话普洱茶》一文作为最有力的证据,明确告诉读者普洱茶的产地、命名之由、及起始年月。

  在普洱茶的历史中,历来一直承担着茶叶集散之地、贸易中心重要作用的普洱缘何没落?以易武为中心的江北茶区产量缘何减少?作者从勐海的天时地理人和等方面进行了有力论证。前禀得天独厚之势,后承人技工艺传承,如此,勐海地区才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影响力最大的茶叶王国之一。

  提及普洱,不可回避的便是那几株茶树之王。作者前访巴达贺松的茶树王,后拜南糯山的茶树王,可叹的是,前者仍生机勃勃,后者却已香消玉殒。与寿命短暂的茶人相比,茶树往往更多地见证了历史的传承,见证了普洱的又起又落和一波三折,但是离开茶人的奉献和努力,普洱茶不会成为今日之普洱。从曾经打死疯虎,救下大佛爷,被作者誉为茶王的宋晓安,到为勐海茶厂的建立四处奔走、不遗余力的范和钧,以及被当地人称为“孔明老爹在世”的白孟愚,普洱茶背后的人和事赋予了普洱茶更深厚的韵味和文化。当然,这些事情,品茗者可以不知,但倘若侥幸有知,在冲泡品咂之余,必会体味到更绵远的韵味。

  本书对普通的普洱茶爱好者来说,最有价值的一篇,当属第六篇,对普洱茶品种的列叙。从金瓜贡茶、福元昌圆茶、同庆号老圆茶等传世极品到勐海茶厂现代所产的系列质优产品,详述者达二十余种,既拓展了品茗者的茶品知识,又为其选茶、购茶、藏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三

  本书的可读性,除了体现在其详实的文字材料、丰富的知识面之外,也体现在一位学者在做考察之时的用心和拙朴。与阮福所做《普洱茶记》缺少田野考察之风相比,文中处处可见作者为此书苦苦收集一手材料,深入基层与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朴素情怀。特别是对现存茶人的访谈,基本上都是作者与其面对面交流的所得。做学问与做文章的异同,大抵就体现在此。

  另外,此书处处体现出作者的小小幽默。以两种茶道的对比为例,一说味最酽者为佳,一说无味之味才是极品。前者是清廷宫室之见,后者为时下茶人邓时海之解。作者将前者归结为酒肉之徒的饮茶观,后者乃是茶禅一心的崇高境界。合卷自嘲,似乎我仍徘徊在酒肉之徒的行列,对普洱茶的欢喜亦更多体现在其色深味浓之中。

  当然,本书难免小小缺憾。书中绝大多数的配图均没有文字说明。虽穿插于所述文字之间,所配之图似与文字遥遥响应,但细看下来,往往文不对图。以此之故,图片的价值,仅限于欣赏之用,而无可读之效。

  搁笔之前,忍不住对雷平阳先生所呼“茶热起来,人淡下去”表示赞同。远离喧嚣,方能沉淀;摈弃浮华,方见本真。对茶如是,对人,亦如是。

  《普洱茶记》读后感(四):《普洱茶记》|普洱茶大火的今天,你该知道这几个事实

雷平阳 著

  1.

  2017年大火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一个关于茶的情节。

  吴家东院满载茶砖的船泡了泾水,整船的茶砖就这么长了“霉芽子”,就在周滢豪爽地要把废掉的茶砖当做花肥时,老船长意外地发现,发了霉的茶的香气似乎比以前更纯正,口感也更胜从前。由此,吴家东院转危为安,并借此“发了霉的茶”,和新疆、内蒙等地的客商、茶商,开始了更为庞大的合作。

  我不喝茶,更不懂茶,我总觉得,出现这一“柳暗花明”式的反转,多半是因为周滢的“主角光环”。现实中的金花茯茶真的是由“发了霉的茶砖”产出来的吗?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我第一次在网络上搜索“金花茯茶”的相关资料。

  网络上什么说法都有,连皮毛都不懂的我,自然也不会分辨孰真孰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上对金花茯茶的评价,确实如周滢的客户们所说的一样——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

  我第一次认识这种叫做金花茯茶的茶。

  金花茯茶是第一次听说,但普洱茶就不是了。

  对于一个看港剧长大的80后来说,“下午茶”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港剧折射出来的生活模式,让我知道,在香港,不管是富翁还是贫民,他们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而下午茶的首选,便是普洱茶。

  2.

  《普洱茶记》是一本普及普洱茶文化的著作,是作者在参阅大量古籍的基础上,加上亲自到各大普洱茶产区实地考察采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了这本为普洱茶代言的著作。

  作者雷平阳,云南昭通人,当代诗人、散文家,普洱茶文化首席代言人,出版有《雷平阳诗选》《云南记》等多部诗集,《雷平阳散文集》《我的云南血统》等多部散文集,是人民诗歌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获得者。

  可以说,雷平阳先生就是普洱茶文化最权威的代言人。爷爷的整个挑夫生涯,普洱茶便是心灵支撑;爸爸的见闻里,普洱茶也是不可或缺;作者早年生活中的接触和后期对普洱茶的研究,更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雷平阳先生在《普洱茶记》中,通过探访普洱茶源头、介绍普洱茶发展史、讲述普洱茶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生动地介绍普洱茶分类这四大部分,向世人展示最真实的普洱茶。

  《普洱茶记》是我看过的第一本茶文化类书籍,书中引用的丰富而严谨的古籍,让我这个“茶小白”明白了普洱茶的根源所在,也知道了普洱茶的发展历史。雷平阳先生用诗性又不失活泼的写法,更让不喝茶的我记住了23种普洱茶,比如:金瓜贡茶、黄印圆茶、河内圆茶等。

  我觉得,在普洱茶文化盛行的今天,《普洱茶记》应当被广泛推广,让每一个国人都有机会认识到最真实的普洱茶以及普洱茶文化。

  3.

  由于对茶一点也不懂,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无味,书中众多的、严谨的、专业的词语,更是加大了我的阅读难度。

  我之所以没有放弃读《普洱茶记》,是因为作者在开篇对于普洱茶品质的赞誉:敢于与时间抗衡。“以普洱茶独步天下,敢与时间对抗并消化了时间,把时间变成不朽的口味的品质。”沉下心读进去,我才逐渐发现书中蕴含着很多趣味。

  比如,金瓜贡茶的故事。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在港台茶界,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

  普洱金瓜贡茶中,大一点的,一团五斤,像人头式,这种品相好的茶,是专供宫廷所用,民间难得。

  相传,制人头式贡茶的茶叶,均由未婚少女采摘,而且都是一级的茶芽。采下的茶芽一般先存放在少女的怀里,积到一定的数量,才被取出放到竹篓里。

  现如今,这种人头式金瓜贡茶,极为稀少,真品仅有两坨,所以,爱茶如痴的港台同胞才会称它为“太上皇”。

  又比如,鸿泰昌圆茶。

在海外,仍存在着一个中国人开创的普洱茶王国,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味的普洱精神个案。

  鸿昌号茶庄,是生产经营普洱茶的老字号,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中国发生红军长征、南京大屠杀的那个动荡的岁月里,鸿昌号茶庄已经在泰国设立了名为“鸿泰昌号”的分公司。后来,鸿昌号又相继在香港及南洋各地设立了代理公司,逐渐成为普洱茶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普洱帝国”。

  鸿泰昌圆茶在品质上,比其他普洱茶稍次,但是却也赢得了一大批消费者,也因为品质普通,所以世间从没赝品。相对于茶的品质,人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鸿泰昌的“普洱帝国”的身份。

  毕竟,在海外,能有这样一个由中国人开创的普洱茶帝国存在,并且能传承80多年,实属不易。

  可以说,某一层面上,鸿泰昌就等于普洱精神。

  4.

  普洱茶盛行的当下,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比如争议生产源头、制作工艺、借机售假、大肆敛财等。

  雷平阳先生的《普洱茶记》清晰准确地告诉你这几个事实。

  第一,云南普洱本地并不产茶,产茶大区当属西双版纳。

  第二,普洱茶之所以叫“普洱茶”,也是因为行政隶属,而非普洱产茶。

  第三,普洱茶不是单纯的一种茶,细分下来,普洱茶珍品包括多达23种。

  希望普洱茶消费者和爱好者,能通过《普洱茶记》,辨别不良商家带给我们的错误信息,拒绝诱导,能从根底上,自觉判断,更能认清最真实的普洱茶。《普洱茶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