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花》经典读后感有感
《地狱之花》是一本由[日] 永井荷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狱之花》精选点评:
●“在当今这个毁誉不定的社会里要保持清洁美好的名声是何等困难,而且,即便保持了这样的名声、受到社会的欢迎,可是社会原本就是这样的轻浮,它所给的评价,不一定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值得自豪的!” “自己是这个社会中毫无价值的人,无论戴上什么美好的名誉之冠也只是给他人观赏的,自己只是自己,社会还是社会。”
●优美的小说,后几个故事不知为何想起了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市井街巷。永井荷风下笔还是很细腻而准确的,“一件小心珍藏的宝贝被破坏的时候。人们比可惜宝贝更感到恼怒的是为困难重重的保护法所付出的徒劳”,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
●啊小说真好看 不怎么看日本小说所以觉得那些特质还蛮新鲜也蛮好玩的。 尤其是艺伎呀,每篇都出现,可惜上次去京都的时候清水寺在整修没看到了。得再去感受一下!
●五星给标题作,其次是第二篇,对最后两篇倒是没啥感觉。充满希望和情人私奔的少女不成熟,对丈夫出轨心怀忧郁的少妇太局限,以上是我这个脑子不太好使的人从环境中复制来的观点。那么女性究竟该怎样成长呢?照二十一世纪流行观念来看应该是不恋爱不结婚,拥有事业能挣能花你就有了新的后盾,可以毫无顾虑地反抗家庭的黑暗。可我总觉得不太对劲,这怕不是新时代的牌坊。标题作中主角的养母在今天网络上会被称为开明家长吧,“男人几乎全是恶魔”——多么了不起的箴言。所以信仰爱情,屈从于男权的女性都是魔女,都该被打压。女权搞了百来年,还是需要搞女权,令人叹息。总把同类视为攻击对象怎么行,迟早该对制度下刀的啊。社会是心的摇篮,从中脱离可能遭遇危险,但若不如此便无法得到自由。
●又是一个写女性写得特别好的男性作家。#2018年看完的第123本#
●文字很美,下笔很轻,故事的残酷都好像裹着薄薄一层雾。
●初读永井荷风,感觉不错。中篇《地狱之花》,讲述女老师园子进入黑渊家当私教,期间感情、社会风评、女性地位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收养了秀男。短篇《隅田川》讲的是被母亲辛苦养大的长吉,因为青梅竹马阿丝做了艺伎而自暴自弃,向往曲艺却被阻止,终于阿丝和他成了不同世界的人,长吉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短篇《两个妻子》,怀疑丈夫俊藏出轨的千代子,遇到了自己的同学玉子,倾听玉子丈夫包养女演员做小妾的故事。《积雪消融》讲述老年穷困的兼太郎遇到了自己女儿阿照,阿照变成了咖啡厅的女招待要与别人私奔。永井荷风号称日本的“自然主义”,但是他的叙事细腻而温柔,很有岛国文学的特质。《地狱之花》相对比较硬一些,把世代人性描摹的很细致。《两个妻子》最佳,《隅田川》次之。
●纵使文学流派不同,但日本文学的大多数根本又总是围绕着现实的挣扎与来自于人性的沉重与痛苦。
●在每次以为要面对宣判的时候,其实都和平的走向了结束。虽然并不像(虚构)文学的惯用手法,却也能欣然接受,并不讨厌这种温和。
●《地狱之花》绝色女家教意外继承丑闻豪门的财富;《隅田川》有音乐天赋男学生背负母亲梦想与成为艺妓的青梅渐行渐远,浪荡的舅舅在违心劝阻后发现了他的自杀意图而无比悔恨;《两个妻子》最喜欢;《积雪消融》久别重逢的父女,父亲早年养妾被离婚后一蹶不振,女儿从家中出走来到东京当女招待卖身。
《地狱之花》读后感(一):旧时代亲密关系几种
不论走到何处,路都是这么狭窄,泥地又黑又湿,曲曲弯弯,似乎像小巷一样有走不通的危险。仿佛是写本书中的亲密关系本身。
困于泪水和虚荣的人,今天也常常见到。
放大感官感受,屈服自身软弱,沉溺于此刻爱欲的人生表面。
即使是人类跨越时空不能避免的通病,也让人感到厌倦啊。
好歹,也要做个萝月师傅吧。
《地狱之花》读后感(二):《隅田川》歪题碎碎念
这像是一个被艺术所诅咒的家族。 一对兄妹,活出了两种样子。萝月遵从本心,不惜违背家里的意愿也要与艺术为伍;阿丰在生活的胁迫下靠艺术为生,但打心底里瞧不上艺术,自己翻身无望,只能寄念想于儿子长吉。 而长吉也不幸地被艺术之神所眷顾,不幸地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中长大。舅舅让他觉得自己有实现愿望的希望和依靠,母亲给了他艺术的熏陶也同时强加于靠学业成才的人生规划。长吉无法逃离母亲的期待,也无法逃离自己对艺术的期待,于是他希望舅舅改变前者,却没想到这最后一根稻草也不属于自己。所以,他选择了放弃。 长于艺术者非得有天赋加持,有人有心栽花花不开,有人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谈不上公平不公平,只能说命运总是存在着不合理,毕竟理是人定的。 古往今来,把人如此玩弄与鼓掌之间的从来只有艺术。它会在不合时宜地在不合理的场景出现,攫取人的心灵,但不给予希望,亦不给予绝望,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因为它就是人类灵魂所拥有的本能的渴望。有人求而不得,有人求彼得此,有人走下去却寻不到头,谁又好得过谁?
《地狱之花》读后感(三):一点读感,短评放不下了
这本集子里收录的四篇小说中,总体来看,《两个妻子》是完成度最好的,但我更喜欢《隅田川》所塑造的优美气氛。
首篇《地狱之花》作为少作,痕迹太重。小说讽刺性地揭示了社会的藏污纳垢与道德洁癖间矛盾,黑川家的夫人小姐所谓对舆论淡然处之,不过是被社会所鄙视后用以自我辩白的阿Q宣言。但社会上的诸君又有几个好东西呢?“社会原本就是这样的轻浮,它所给的评价不一定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值得自豪的!”(页15)正如号称基督徒者最为罪恶,看似德高望重者以慈祥伪饰内心的欲望,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货色罢了,如果你们没有罪便可拿石头砸她,他们却借着砸出谴责的石块掩饰自己的罪。倒只有那位白发的老人值得同情,因为他懂得忏悔。
《隅田川》对社会氛围的营造和古典气息的运笔颇为惊艳。全作弥漫着贫穷和怯懦者的消极意绪,社会底层的弱青年宁可自毁也无力、无意反抗,正如将易碎的瓷器置于闹市,其破碎虽可想而知,却依旧让人惋惜同情。文中对观戏、求签等风俗行为的描写,若单独拿出来品味,亦是佳作。
《两个妻子》正搔到两性婚姻的痒处,男人厌倦了女人的身体,于是也厌弃女人的控制欲;女人则担忧男人另结新欢,责备他不懂女人的真情。狡猾的男人(如花丛老手鹤崎)于是懂得对女人哪怕说最拙劣的谎言,也不该讲让她不高兴的实话,而懂事的女人(如艺伎辰龙)也明白如何恰到好处的撒娇,才能既邀得足够的关注,又不让男人厌烦。千代子和玉子这两个女人因相似的苦恼(男人在外胡来)而倾诉衷肠愈发亲近,当玉子摆脱了苦恼,千代子想到此后玉子将再也没有什么不幸可言时,“顿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寂寞感”,她们也就无法交心了。玉子丈夫与旧妾旧情复燃,玉子找到千代子倾诉时,本来冷冷的千代子一边作叹息状,同时却“产生了一种平和的心境”,她自然而然地煽动着玉子面对现实,当看到玉子的丈夫出现在妾宅时,她一面获得了好奇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一面又在玉子“泪汪汪的双眸怨恨地凝视”下手足无措,“和玉子一样莫名其妙泪水盈眶了”。讽刺的是,当她将自己白天从玉子那里得到的满足向丈夫分享时,却不知道丈夫也与那个女人保持着关系。所谓男欢女爱者,何其讽刺,又何其无聊!
《地狱之花》读后感(四):有毒的书
刚读完《积雪消融》和《两个妻子》,前个故事或许是后个故事出轨男人的晚年下场。
《积雪消融》简单一句话概括内容就是抛弃妻女投奔情人的中年男人,生意破产生活窘迫感动于前妻女儿还来探望自己的故事。
《两个妻子》是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看的一篇,人物的情感行为描写处理的很自然到位,里面人物的语言思想也是很有毒的,明明是讽刺可能,我看不出对里面人物批评的味道。出轨的男人们和他们无可奈何的两个妻子。
“根据我的经验,对女人是不能讲真话的,哪怕是再明显的谎话也无妨,只能说些让她们听了高兴的话。“
“哈哈哈哈,所以说你的家才那么和睦啊。”
“谈不上和睦,不过也不会成为妨碍。我喝醉时,无论回家还是在外过夜都绝不承认是去玩的,这样做的效果确实不错。”
“女人嘛,没点魄力是搞不成的。据说有个秘诀:一靠时间二靠金钱、三靠体面、四靠衣着、五靠胡诌。信口胡诌也是猎取女人的一种办法。”
看起来觉得很直接一针见血的感觉,是里面两个好基友互相交流的爱情经验。对于自己老婆呢,男主也是这么哄的:“对那些一目了然的事左思右想,考虑过多就反而弄不明白,男人的心其实十分单纯,并不像女人想象得那么复杂,我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不过,我总是对你怀有敬意的,我感谢你。”有没有觉得非常像那种被发现犯了错误冠冕堂皇委屈巴巴的嘴脸。
对比呢里面女人的想法:“男人嘛,反正不会满足于一个女人的。不知道和他有关系的女人是谁当然不行,而一旦知道后,心情似乎稍稍平静了,可是以后又会产生种种烦恼。……,您是不知道啊!去了解这种秘密时的心情是多么令人厌恶。看到自己的丈夫在和别的女人寻欢作乐时的心情真是难以名状。一想到这些,便觉得还是佯装不知好。现在我变得这样软弱无能了。”
我真的是没读过或者很少读这种“旧时代思想”的作品吧,虽然我无法接受,但其实挺有意思的。当男人的经济地位处于主导的时候,你一个家庭主妇干涉得了自己丈夫寻花问柳吗?本来博人同情的女主,她的思想也变得令人生厌可悲了,最后竟然说:“那个做小老婆的是个坏女人,反正给人家造成这种麻烦真是糟透了!”确实是这样!与这种人相比,还是艺伎好些呢!因为艺伎是公开营业的。”
还有这样的对话,出轨男人们玩腻了,要换新,然后讨论起应该给刚找的小老婆多少钱呢?“税务署的调查不是说从二百圆到七八百圆不等吗?要是连人家小老婆的报酬也要去调查抽税,那就没治了,还不如到赌场去公开抽税来得名正言顺。”哈哈哈哈哈,妈呀是不是和现代一样?
下面的内容是之前的记录
看完,真的被《地狱之花》这篇中篇小说所散发的力量震撼到。
虽然小说的思想主旨放在现代有其局限性,但看看永井荷风写这本小说的年代1902年!天
这本,他后面的跋也说到,他想表达的是“我要毫无顾忌地忠实地描写伴随祖先遗传和境遇而产生的众多情欲、手腕、暴行等事实”
淋漓尽至的揭露里面社会纲常道德对人的约束,舆论对人的戕害。不过很感动的是结局竟然是光明的!最后园子认清了这一切不再人言可谓,突然想到鲁迅的揭露旧社会“吃人的”可怖现状的小说,有多少人走出出来了呢!
里面最精彩的描写莫过于水泽强奸园子的描写,让我想到了戏剧《雷雨》人物的动机如何变化形成,场景烘托气氛非常棒,还有后面的悲凉的情景描写,简直把人吸进去!
另外这篇,个人觉得局限的是,作家还是带有对女性不平等的,譬如对笹村和夫人通奸的描写,刻画的夫人罪大恶极,笹村的软弱谎言。还有这么一段话“我最担心的是这种只知奋发追求学间,却缺少女性自然温柔美的人,将来结婚后是否能尽到妇女最重要的义务。所谓妇女对社会的义务,一般说来就是慰藉丈夫、当好内助、建设圆满的家庭,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所以,我对这一点很不放心。”
隅田川
里面提到的隅田川,浅草寺,吾妻桥,吾妻屐,后来查了下真的有啊。还有里面提到看的戏剧《十三夜》不知道是不是嗵口一叶的那本,她的《青梅竹马》挺好看的,推荐!关于这则里面大小人物都是悲伤的调调,内容就不评述,写的不差,但不想买这个作者其他书来看了。
“人上了年纪,就会把自己年轻时代体验过的那种只有年轻才知道的烦闷和不安忘得一干二净,很容易对下一代年轻人进行漫不经心的训诫和批评,年长者和年轻人之间毕竟有着不可填平的鸿沟呀。”
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我是为你好的肺腑之言,可是你却忘了他的人生必然要走了弯路,你无法指引的命运安排的索引。
最后萝月也后悔了“当时自己为什么说些言不由衷的劝说去干扰长吉的愿望?自己应该成为长吉的支持者,倘若不让长吉当上演员陪伴阿丝,那么自己不惜悔弃祖传家基,迄今为止饱尝人间辛苦的经历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所以父母和孩子应该达成理解沟通,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赚大钱,这种正确的期望并不一定代表走其他道路就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