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吉不做大灰狼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吉不做大灰狼》是一本由[美] 莱恩·史密斯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吉不做大灰狼》读后感(一):我们的世界,很酷
《奥吉不做大灰狼》是一本如此有趣如此多创意的书,以致于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的一口气读完,以致于我好奇的去八卦有这么多创意的作者是何许人也,以致于我忽略了封底上的上架建议:“儿童小说”。
作者莱恩•史密斯,美国知名插画家与儿童图画书作家,曾2次获得凯迪克大奖、4次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绘本奖,3次获得美国插画家协会银奖,以及布拉迪斯双年展金苹果奖,并有多部作品被收录在美国插画年鉴中;拥有“卡尔荣誉艺术家”、美国插画博物馆终身成就奖等赞誉。我丝毫不质疑怎么能有人获得这么大一串成就,因为只要看过莱恩的作品,便会为他的作品所折服——那些古灵精怪又一本正经的作品。莱恩往常的作品集中在绘本领域,《奥吉不做大灰狼》则是他儿童小说的处女作,这部小说如同他的绘本一样令人惊喜,机灵逗趣的文字、跳跃却不分散的章节、真实饱满的情感、曲折离奇的情节构成了这本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味道的童话之书。
奥吉是一个普通的小小少年,关心又唠叨的父母、折磨人的课程作业、分享秘密的小伙伴、爱欺负人的校园恶霸,高傲的校园女神……一切都预示着他的少年生活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不过,奥吉的爸爸可就不同了,他拥有一个“童话镇”主题的公园!好吧,虽然在大人们看来这也不过是个收入支出的运营程序,不过至少那些风格迥异的主题分区,形形色色的公园主人们给这本书以及奥吉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而关于奥吉做还是不做大灰狼的故事,也正从这里开启。
莱恩笔下的少年奥吉真实鲜活,作业被挂之后的忐忑、努力和焦躁,和熟悉之人一起时的轻松自在,一个人独处时的天马行空,面对校园欺凌排挤时的胆怯和逃避,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念头和行为,俏皮的口语化的叙事方式和写实的情绪记录模式特别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毕竟,谁不曾脆弱敏感又倔强的年少过?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又极尽魔幻,奥吉脑洞大开的作业也好,梦幻月圆夜也罢,毛茸茸的肢体、莫名出现的字迹、试图实体化的故去好友,想法和实际的界线模糊、融合、交织在一起,接二连三的“意外”让读者跟着奥吉一步步向黑暗里探索去,生怕错过一字一句。
莱恩的小说和我们过往所推崇的主旋律式的儿童小说不同,它的魔幻寄生于现实,既不写实到毫无个性,亦非架空出缥缈的世界;它更重于少年自我和内心的成长过程,而非一味凸显所谓正能量;它着重引导的是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扑朔迷离、荆棘重重,我们终有能力解决疑惑走出困境。正是因为莱恩把成年人生存的本能与法则平移到少年人的世界,又不刻意雕琢少年人的张扬和活力,才使得这样的故事能够让人接受、为之着迷,并迫切的想要将它推荐给更多朋友。
文|团团花哚 2017.05.02
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奥吉不做大灰狼》读后感(二):成长不烦恼,奥吉来分享----评《奥吉不做大灰狼》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很多的麻烦事。一如那部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借用情景剧揭开着一个家庭青少年孩子们的烦恼。也许它因为它的风趣有趣剧情,更是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
时过境迁,我居然有机会读到一本同样分享“成长的烦恼”的趣味儿童文学作品-----《奥吉不做大灰狼》。乍然看到这本书时,我们也许会觉得书名着实有点离奇。但是深入阅读之后,我们更会恍然大悟于本书讲述的生动故事了。作者那脑洞大开般地创意构思,趣味编排,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本书中的小主人公奥吉有着一大堆的成长烦恼。创意艺术课不合格需要重做;饱受校园恶霸的时刻欺凌折磨;误以为自己的过失导致朋友的意外死亡;觉得父母亲对他失望透顶没有盼头-----如此众多的烦恼让这个小伙子总是生活在一种压抑到透不过气的黑暗地带。他痛苦,他烦恼,他于是乎因为绝望而想要做一只大灰狼。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假设自然不可能成立。但是本书的精彩亮点却恰恰在这个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诠释。作者凭借着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为我们的小主人公奥吉赋予了全新的能量机会。一本可以把人吓昏的怪本子瞬间空间转换般让“布里特回来了”,更让奥吉解除了内心深处总认为地害死了布里特的愧疚。除此之外,我们的这位小主人公更是成功地反击校园恶霸。待到故事的尾声时,奥吉不仅在这些考验中得到了心灵上的强大壮大,他更是生动地给书外的小读者们带来了“成长不烦恼”的告白。
对于这部儿童小说,我觉得它的阅读价值非常值得认可。首先就故事的编排创意来看,小读者们可以畅享一个相当生动有趣,脑洞大开的超现实主义小说。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儿童读物,本书更是带给孩子们别具一格的阅读新体验。插上想象力的翅膀,畅游于神奇的小说王国,《奥吉不做大灰狼》别出心裁地实现了创意无极限的写作目的。这里不拘束于孩子们的想象,这里更是赋予了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其次,小说之中对于人物角色的刻画描绘相当地生动精彩。就比如说身为小主人公的奥吉吧!我们可以看到他一步步地心理变迁过程。从最初的无奈,不开心,到随后的压抑自责,极度低迷,自暴自弃,到再然后的强烈震惊,解脱释然,到最终的不断强大,肯定自我----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奥吉的这些心理变迁其实完全是一种有阶梯型的逐步推进过程。于这本书中,我们书外的读者其实也跟随着小主人公的心情跌宕起伏。为之心忧,更为之喜悦。再次,故事背后的寓意其实也是相当深刻。如此亦真亦假的故事之中,小读者们其实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他们更可以从书中看到同龄孩子关于“成长烦恼”的故事。哪怕是过来人的家长读者们,我们又何尝不是有这般触动的心得体会呢!哪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烦恼。但是其中的关键更在于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解决这些烦恼。是自暴自弃,还是强大自我,本书之中的奥吉早已经为我们起到了最为生动的榜样作用。不得不说本书实则潜移默化地赋予那些有着“成长烦恼”的孩子们强大的内心能量去破解烦恼。除此之外,书中还情景交融地配合故事文字分享了很多卡通的手绘画面。于是乎,小读者们更可以收获到美妙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这般的编排设计无论是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又或者是增添本书的阅读趣味都有着不小的作用。
成长不烦恼,奥吉来分享,趣味多多,乐趣无限。
《奥吉不做大灰狼》读后感(三):天马行空化解成长烦恼
莱恩•史密斯是一位欢快跳脱的儿童作家,他的绘本不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充满奇思妙想和顽皮慧黠。不论什么题材,到了他的笔下就一律不走寻常路。
《奥吉不做大灰狼》是这位“创意设计和图画书天才”的儿童小说处女作, 这是一本讲述孩子成长中的烦恼的故事:小小少年奥吉最近超级不顺,他的创意作业一再不合格,被老师勒令重做,不断修改。回到家,还要面对父母工作上的烦忧和对他的失望。同时,校园恶霸时不时来骚扰他。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好朋友布里特因为花生过敏去世,而奥吉曾送给布里特一块含花生的饼干……这一切让他觉得苦不堪言,幻想有一天自己能变成一个“超狼侠”,打败恶霸,成为强者。
当然了,人是不能变成“超狼侠”的,但在这个“寻找超狼侠”的过程中,奥吉却一天天成长,最终找到了自我。
一般来说,这类作品大多采用现实主义写法,“苦大仇深”“一本正经”几乎是标配,但莱恩•史密斯显然觉得那个思路不好玩。于是,这本《奥吉不做大灰狼》 的书里就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脑洞,读者稍不留神就会被忽悠了去。
奇特的背景,巧妙的情节。故事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入一个名为“童话园”的主题公园。这个公园是主人公奥吉的爸爸开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童话里的建筑、服装和游乐项目。置身在童话园里,真是什么稀奇事都能遇到,也难怪奥吉能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也为后面狼人尼克的出现打下了伏笔,童话园里出现什么奇怪的动物,说什么奇怪的话都是可以理解的。同时,“童话”中的单纯美好与现实中的烦恼沉重也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奥吉心情的难过和压抑。
有趣的细节,温暖的文字。跟着作者逛一圈“童话园”,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设施既熟悉又陌生?为了“避免惹上不必要的版权官司”,奥吉的爸爸给“童话园”中的景点都翻新了名字,后面括号里还附上了解释(“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解释),如“星际直航小火车”来自于《星际迷航》,“查里的巧克力工厂”实际上就是著名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在公园里转一圈,你几乎能把著名的童书、童谣、儿童电影甚至一些台词复习一遍。如果你再留心一些,还会发现很多音乐剧、电视节目、网络等信息。这些有趣的细节完美地融合在故事情节里,丰富了故事的内容量,处处体现着作者的“小心机”和“好玩”。
和这些细节相比,奥吉的心理活动则显得细腻而温暖,充分体现了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子那种无助、无力以及想要突破现状的努力。尤其是奥吉在以为是自己害死了朋友布里特以后,那种深深的“负疚感”,瞬间击中了心灵。而当他知道那是一个误会后,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让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夸张和天马行空中的情节下,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准确把握让文字显得温柔而真挚。
现实与超现实的结合。 作业不合格是现实的,父母的失望是现实的,朋友的去世是现实的,校园恶霸的欺凌是现实的。这些令奥吉烦恼不已。他想有超能力,但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于是,作者设置了一些超现实的情节。如,公园中尼克的存在。尼克是食品公司为了研究狼人食品而研发的试验品,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被他咬到会染上狂犬病。如,布里特去世了,但他的“灵魂”却回来了,他告知了奥吉自己死亡的真相,消除了奥吉的负疚心理;和奥吉一起对付校园恶霸,让他树立了自信,重新找回了快乐。
图与文的完美交融。作为一个绘本作家,莱恩•史密斯充分发挥自己绘画的特长,不仅画下了奥吉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场景,还把奥吉的创意作业如数搬到了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奥吉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进步的轨迹。布里特的鬼魂在本子上写的歪歪扭扭的那些字,增加了悬念,为故事做了铺垫,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神秘感。
就这样,作者以奥吉的创意作业为一条线索,以寻找“超狼侠”为一条线索,两条线索并行发展,在故事的结尾汇合在一起——奥吉不仅完成了创意作业, 还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定位,不再想做“狼人”了!
成长没有一帆风顺,烦恼不可避免,莱恩•史密斯用天马行空的笔触成功地“化解”了难题,让故事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奥吉不做大灰狼》读后感(四):成长是学会认识自己。
文|慕卿月。
小时候,我也有一个童话梦,心中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城堡。成年之后,这座若隐若现的城堡被封在内心深处,甚至早已忘了它的存在。偶尔翻阅一些童书和绘本,看遍了天马行空的画面,渐渐的意识到自己遗忘的不仅仅是城堡梦,更是丧失了认识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现在的自己就是我,没有耐心停下来听听心里的自己想说的话。
“我胆小。我软弱。我不合群。我没有伙伴。我不是首领,连副首领都不是。我是最低级的成员,总是被别的同类欺负的那个。”这是《奥吉不做大灰狼》书里的一句话,是年少的奥吉在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布里特之后对自己想法。那时的奥吉一定是最无助又无奈。这句话也让我沉默了,想起了很多年少的事情,优越感和挫败感交集在一起,也学会了妥协。在我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要承认自己的弱点,都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一部分人这辈子都在和自己做对抗,不肯坦诚的面对自己的过失,面对自己的懦弱,逃避成了最常用的方式。
《奥吉不做大灰狼》是美国著名插画家、儿童图画书作家莱恩·史密斯的作品。莱恩的插画作品风格多变,且具有很强烈的趣味性,留有很大想象空间。他的文字作品同样具有趣味性,从《奥吉不做大灰狼》的人物视觉去看,不难发现,他看到的点和平常人看到的点不一样。比如,《灰姑娘》的故事,一般人看到的是灰姑娘受尽苦难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他看的是灰姑娘的玻璃鞋,他认为玻璃怎么可以用来做鞋子?碎了还扎脚。
故事的主人公奥吉是一个爱编故事、天马行空的小男孩,他在父亲的“童话园”主题公园里长大。他对父亲的创意基本是不满意的,特别是父亲给景点的取名方式,比如《查里的巧克力工厂》,原著名为《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史离克的小屋》模仿的是“怪物史莱克”,秋千现场的名字是“趾悬王”,并非“指环王”等等诸如此类的修改。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能看到不少,比如超市里摆放着像极了康师傅的包装,包装名上写着的却是“康诗傅”,飘柔包装的也不是飘柔,而是“飘扬”。每一次去超市,都要仔细看清楚标签上的名字,免得买了康诗傅和飘扬,有种被骗的感觉。故事里的奥吉比父亲更有版权意识,甚至希望有关部门会找上门来,同时认为景点的名字是公园的败笔之一。小孩子的世界似乎更容易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许乱拿别人的东西,而家长在某些方面似乎也并未做到。
奥吉还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小男孩,他用了布里特不喜欢的词“女里女气”。即便他是想解释自己所说的“女里女气”和霍格说的是不一样,也说明自己有很多女里女气的东西,布里特还是不愿意听这个词。我想起和朋友之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对方越是解释就越没耐心听。明明也知道对方是想让自己开心一点,缓和现场的气氛,却越说越尴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像不善于表达的孩子。
《奥吉不做大灰狼》这本书的图文编排的设计还是很舒服的,插图很有趣。最精彩的自然是奥吉脑洞打开画的那几篇绘画故事。有玻璃鞋碎掉,扎了脚的灰姑娘;乱七八糟的丝不香小姐,颇有四不像的意味;奥吉变身超狼侠打倒霍戈坏人;有趣的错词魔咒,因为拼错单词,导致愿望落空等等趣味性的绘图故事。这些看似有些乱七八糟的故事,都表达了奥吉喜欢天马行空、爱冒险,并且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有创作的人。但在他某次遇到狼人的袭击之后,他开始幻想自己也能变成狼人。
奥吉在回忆作业不过关的原因,他交了一张白纸板,命名为“白笔画白板”。这是他花了很多心思想出来的作品,认为它有着某种意义。只是老师觉得他在耍小聪明。再后来的创作,又被布里特说是垃圾,他更加没信心了。某次,奥吉意外的看到了布里特的死因,死于对花生过敏。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疯狂的查阅自己塞到布里特书包里的饼干含有的成分,输入了“Cacahuate”,翻译为“花生”。那一刻,他发现他是间接害死布里特的凶手。他的内心非常痛苦,更想当狼人了。狼人是“永陷诅咒的受苦灵魂”的一种存在,奥吉觉得他就该永陷诅咒的受苦。
后来,奥吉知道布里特的死并非是他塞到他包里的饼干造成的,也知道自己并不能成为狼人。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奥吉开始坦诚的接受自己的不足,潜意识里也认可布里特的纸制模型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以前的奥吉总想逃避现实,成为狼人,得到别人的认可,如今他终于坦然接受了自己,只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如书名所说的《奥吉不做大灰狼》,这次他要做他自己。
《奥吉不做大灰狼》以小孩的角度去看成年人的世界,充满童趣,却也很写实。用书里的这句话来总结,“我们住在一个非常诡异的世界里,很奇怪,也很酷。”这句话并不仅仅指书里的这个世界,其实也是指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学会接受自己所处的世界,懂得在这个世界和自己相处、和解,大概是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故事的最后还非常巧妙的留下了悬念,一位有些古怪的客人说了一句,“生意怎么样,‘弄起来’了吗?”故事前篇也有一位穿连帽衫的客人说过同样的话,至于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文章为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