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的观后感大全

2020-10-23 07:52: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的观后感大全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是一部由Joanna Lumley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精选点评:

  ●走马观花,线索不清晰,有摆拍感,全靠主持人活跃气氛,串起行程。p.s.字幕一处有误,北海道不是“日本第五大岛屿”,原文是说它面积占日本约五分之一。

  ●日本從南到北驚鴻一瞥。釧路仙鶴、札幌雪雕、神道雪祭、大吟釀、土著阿伊努、福島禁區、俯瞰東京、廚房用品一條街合羽橋,京都見習藝伎、四國朝聖之旅、九州有個櫻島產大根、最後沖繩小濱島。浮光掠影,簡單介紹。比較輕鬆,主持人奶奶很幽默,畢竟曾經是演員。

  ●北海道的仙鹤,九州的机器人酒店,冲绳的战后遗址。对霓虹的了解越多,感情越复杂。

  ●70岁大妈环游日本 真的了不得 爬山开车样样来

  ●纵使是浮光掠影,也吧霓虹之美拍出了新境界!从北海道到东北,从关东一路到关西,自驾四国岛,鹿儿岛中央新干线穿越九州岛,一路南下至冲绳以及周边岛屿,Joanna Lumley纵断日本,真的绝赞了!我也跟着她的脚步重新回温了一下我历时两年的纵断日本之路。下一次,我要横断日本!

  ●看过一点,第一集被札幌的雪景以及仙鹤吸引,还是不错的。

  ●大致展现了日本从北到南的不同风光,对于初步了解日本风俗和地理文化算是不错的纪录片、只是有几处风光,感觉Joanna有点夸张了,或许下一次她应该来中国看看

  ●日本传统文化保持的确实好,风景美丽环境整洁,酿酒传统技法,去景点还能有盖章可以收集,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乔安娜奶奶真的是宝刀不老,在北海岛看丹顶鹤发出感叹像个少女,在京都哲学路跟小姑娘合影时还带着一丝小嫉妒,跟18岁的富菊聊天时感觉像是个大姐姐;难以相信她已经70+;虽然日本很美,未免有点走马观花了,4星推荐。

  ●为其中潜藏的人文情怀五星。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观后感(一):日本的人文最美

  1福岛核电站的禁区内有一个人不愿撤离,那就是夏村先生。为了照顾禁区内无人照顾的动物,选择留在了禁区,即使检查身体的辐射超标严重也不放弃,尊重生命的人希望他的生命也被尊重。

  2东京的单身男性下班后去剧场看女团表演,跟着女团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虽然存在文化差异,但这也许是他们释放压力的方式吧。嗯,挺特别的。

  3京都的艺妓每天起床花一小时整理头发,然后学习茶道,唱歌,长笛,击鼓,舞蹈,再用2个小时化妆和整理头发,6点钟开始接客。她们有着严格的要求,以至她们无法体验正常的青春期生活,但富菊的回答是,她想为传统文化做一份贡献。

  4长崎的一所学校操场建立了一个在原子弹爆炸丧生的学生的纪念碑,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每天上学前都会对着纪念碑鞠躬,代表对和平的尊敬。

  5一位在冲绳战争幸存的士兵在战后多年致力于建立和平公园,和平纪念碑上刻了24万多牺牲的士兵的名字,不仅有日本士兵名字,也有美国士兵名字。

  6小滨岛,一个只有600人口的地方,有一个由平均年龄84岁组成的欧巴桑合唱团,在2015年凭借一个作品《跳吧,小滨岛》冲上日本排行榜第一名。这些老奶奶的活力和乐观心态,突然让我觉得老年后远离车水马龙的生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观后感(二):也同样考哇伊的乔安娜

  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看旅行纪录片,其他纪录片也没看过,所以只对此篇谈谈感想

  乔安娜本人也很"考哇伊"了!

  跟着她的步伐,,旅途轻松而有趣。

  来到富士山脚下,没有看到富士山的美景,她就用一张照片假装看到美景,全程碎碎念的自我安慰,直到离开富士山脚下时说,好吧,为什么要起雾。很真实的反映了旅途中充满的变数。并不是我们踏上旅途就是一路好景,其实也会有我们无法达成的愿望。但无妨,这才是旅途。

  我喜欢她的自我调侃,当说完解说词:"哦,我就喜欢坐在窗台前看人潮川流不息,几个小时也不厌"她又外加了一句:"你不会真以为我在这儿坐了几个小时了吧?哦,别开玩笑,录节目我只能坐五分钟"这不就是真实吗?她总是出其不意的告诉我现实情况加以调侃,让我不至于完全沉浸在她制造的日本印象之中,好对现实有一个认识。

  从一开始不喜欢她,觉得她录制纪录片太作,到后来喜欢上她的风趣幽默,发现她的真性情,是她的旅途介绍感染了我。她对于日本国家发生的不幸报以真挚的惋惜,对讲述者那种共情,甚至为他们留下泪水,她很好的牵动观众的情绪,放大我们的感官,令我们深思。

  旅途值得说的点很多,当然有讲解呈现的好的,也有不太好的。不过感谢乔安娜给我带来的视觉盛宴。

  《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旅》观后感(三):(日记)我与纪录片

  

  最初喜欢《地球》《地球脉动》《蓝色星球》这类自然地理纪录片,比一些人文纪录片来得更震撼。

  这其中,《天地玄黄》是最喜欢的,全篇没有一句解说词,一切尽在不言中,大气、壮阔。

  地球自然纪录片与《行星》《太阳系的奇迹》这类宇宙纪录片相比,又微小了许多,每次看宇宙类纪录片就会超脱人世的很多限制,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和地球的渺小。

  转向制作者的视角,回过来思考最为常见的人文纪录片。印象较深的,是还在学校时看的很多欧美大型纪录片,如《戴安娜王妃》。

  国内近些年涌现出的各类纪录片也有一些亮点,比如《万物滋养》的解说、配乐和色调,《早餐中国》的花字和幕后素材幕前使用,《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叙事和剪辑,《了不起的村落》的摄影和意境,都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我一直喜欢BBC地平线系列。

  一方面是本身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知识,而地平线系列的科普清新又有趣,看着轻松又有收获。

  另一方面欣赏他们的制作态度,比如关于“肥胖”的系列,真可谓BBC百年纪录片,记录着国家整体健康状况的发展。拍摄新内容时,上个世纪的片段都可以拿来对比分析。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即便对于“肥胖”这样的主题,拍摄视角也极为丰富,不仅是出于美观与健康角度,还涉及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

  反观我们的一些作品,制作粗糙,数据不够精准,经不起推敲,别说一百年,两三年后再看都会发现很多不准确的地方,风格上也会觉得过时。这是目前国内科学、科普类纪录片最为欠缺的。

  C有一位我非常欣赏的主持人,乔安娜·林莉。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旅行纪录片《乔安娜·林莉的日本之行》,一见倾心。

  乔安娜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精神状态极好,身材十分修长。片中的乔安娜从容镇定,不讨好、不夸大,不做作、不刻意,就是去讲述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这也是很多欧美主持人的共同优势。

  乔安娜做过制片人、演员,如今又以主持人身份出现,整个人是丰富的、立体的。镜前呈现出来的优雅从容,源于她的经历与感悟。

  国内主持人的成长模式往往十分单一化,禁锢于“主持人”这一身份中,视野非常狭窄,这也是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最大的瓶颈。

  当然,不仅是主持人,国内的演员更是如此。近年来,中年女演员的呼吁一波又一波,在国内有哪位中年女演员能达到美国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状态呢。

  从整体上看,这种情况源于国内审美的单一化,女演员、女主持人更多的是需要追求视觉上的直观美感、业务上的规范。而欧美主持人则是多元的、个性的、甚至有棱角的,如主持人雅克·佩雷蒂在《致肥元凶》和《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中,几次尖锐的提问令人惊讶赞叹。

·

  每个人都有《少年时代》,也总会经历一个个《人生七年》,然后结成一个又一个《人生果实》。

  愿意等待国内观众的成长,也愿意给自己时间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