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少林》观后感精选
《功夫少林》是一部由肖崴执导,史文杰 / 刁三多主演的一部动作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功夫少林》精选点评:
●那些坚守的东西
●好片子,看了挺感动的,中华武术文化需要代代传承,值得一看
●功夫是好功夫,片子就有点那啥了。。。。。
●好几个瞬间眼泪掉下来 功夫不是一抬脚一挥拳的打打杀杀 是精神啊
●天下归心,四海一家,禅武圣地,唯有少林
●五集分为绝学、秘笈、神兵、江湖、天下。穷学文,富学武,禅武精神得一辈子参透
●锲而不舍 哪怕孤独 第一集拍的有力道有味道 后面逐步失去了控制
●有些夜晚能看着落泪。
●跑步片。类似于单田芳老师公鸭嗓的片头:“传说有 《绝学》、深山藏《秘籍》、觅得一《神兵》、逍遥闯《江湖》、仗义行《天下》”。燃爆了!第一集《绝学》是中文纪录片少见的风格,连一向不屑于“功夫”这种接近玄学的人,也略感吃惊:少林武术真的是可以超过普通人太多的。
●看哭惹...
《功夫少林》观后感(一):电影化思维下的少林功夫
与传统纪实性纪录片不同,《功夫少林》没有按照少林僧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实时拍摄,而是选取具有戏剧性的人物,穿插着不同的少林功夫,以高质量的拍摄手法将少林功夫一点点展现在大众面前。
《功夫少林》中出现的人物大多进行精心塑造,比如人物的出场、画面语言的运用,从而表达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而这些都是电影化思维的表现。例如常去国外交流,与时俱进的释延波出场运用快节奏的剪辑,将他在健身房训练的镜头和车流、西式建筑等城市元素的镜头结合一起,短短几秒便让观众对释延波有了初步了解。虽是少林僧人,但也可以追求时尚新潮。
电影化思维下的《功夫少林》在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且这个主题由几个人物和故事组成。释延奥向年轻武僧传授易筋经,释延波进行中外武术交流,释延松苦练童子功,释延孜参加搏击比赛。虽然人物经历年龄大不相同,但始终围绕少林寺的功夫讲述,从中揭开少林功夫背后深藏着的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然而成也电影化思维,败也电影化思维。《功夫少林》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撰写脚本让人物重新演绎,尽力让整个画面质感化。可《功夫少林》忽视纪录片的真实性,缺少最关键的严谨,更像是讲故事,真中带假。几个人物故事的融合,本质是碎片化叙事方式,让人难以深入了解少林的功夫。
《功夫少林》观后感(二):一群大师的迟暮,一个时代的迟暮
家在登封隔壁的县城,对嵩山,对少林,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曾经在人生比较不如意的时候,迷上了爬嵩山,少室太室七十二峰走了个遍,对松山的沟沟壑壑格外有感情,也不止一次在少林寺周围玩耍。于是居然在数年之后的另一半个地球看这个纪录片看得热泪盈眶。
这个纪录片描述的风土人情山水村落何止是根植在我骨子深处的文化烙印。然而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内心的惊奇还是远多于熟稔的亲切的。我家边上居然这么多的武林高手?嵩山山沟里居然有这么多感人肺腑的美丽与哀愁?如今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在执着地坚守?武侠小说,武侠片里的东西居然是真的?少林的文化触角,居然已经在全世界生根发芽,甚至都伸到了我现在所在的地方?一时间早年在山间和登封的游历的画面,和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江湖,秘籍,绝学,神兵,与我现在生活的天壤之别的欧美城市,交叉重叠,混合搅拌,我心里面只有一阵阵浓的化不开的震撼。
感慨,更多的是在于失落于一群武林大师的迟暮,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人居然找不到可以传授的后人。双眼炯炯有神的老枪王攥着斑驳了的铁枪泣不成声的时候,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想来这就是最真实的英雄迟暮了吧。
不禁思考,武术是不是真的会渐渐消亡,与现如今的时代越来越格格不入来了呢?
是不是在将来,人工智能全面普及,物质生活极端丰富,精神世界百花齐放的时候,不用浮躁地疲于奔命的人们才会回归到对本我身体的锻造和追求上来呢?
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不过既然这么好看的纪录片还没有影评,我就赶紧凑过来写上我人生第一篇影评吧
《功夫少林》观后感(三):一点观后感
“传说有绝学,深山藏秘笈,觅得一神兵,逍遥闯江湖,仗义行天下。”
五篇中最受感触的是《秘笈》《神兵》两篇,主题视角都表现了武术现今生存传承的艰难与无奈。
热爱武学收藏秘笈坚持向老拳师求教不被家人理解的心意把高手,多年时间寻找和培养继承人却因为徒弟家庭困难而不得不放弃的拳师,恪守师父规矩自己的誓言坚决不外露不收徒的老汉。
因意外下肢瘫痪常年卧床为教儿子绝活而费力拽拉绳子坐起身来对着陪伴自己多年的长枪哭诉的老枪王,向父亲诉说现在学生不能吃苦擅自离去而生气在院里四处找寻父亲已经锈迹斑斑的长枪将父亲遗像带到表演现场的枪王儿子,四处拜访名师想用镜头把他们的影像记录下来可那些老拳师都说已经打不动了的武校教头流星锤师傅,苦于找不到好徒弟收了个日本徒弟而遭非议的春秋大刀师傅。
《江湖》和《天下》篇感觉离“功夫”本身越来越远了,而是讲国内外的传播和影响力,想把视野扩大。虽然也是武术的发展延续,却故事性不强,缺少有武而无力的沉重感,主题变了个人感觉就不那么容易代入了。
李小龙的武学理念“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片很大篇幅恰恰就是关于对“法”的执着。这部片并不是来探讨武术武学的,也不论武术的实战效果到底如何,而是讲这么一个即使已经没落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物欲时代仍然被那么一些人爱着坚守着,并且期待着它的复兴。这个“法”,是武术的固定招式套路,磨炼心志的方法,是礼法规矩,是传统在现代的生存发展之法。
.
《天下》篇里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军警狙击手大赛,军队组中国包揽前3名,刚好现在是里约奥运会,当看到三面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升起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全片充斥着河南话,对河南也有了新的认识,不光是古中原、中华文明发祥地,因为有少林寺也是武术之乡。